1. 電影《熊出沒·奇幻空間》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電影《熊出沒·奇幻空間》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熊出沒·奇幻空間》是《熊出沒》系列的第四部大電影,由丁亮執導,徐芸、萬秦、崔鐵志編劇,尚雯婕、鮑春來、孫建弘主演,張偉、張秉君、譚笑參與配音。影片於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全國首映。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劇情簡介:
世界三大盜受 “收藏家”之令前往狗熊嶺盜取金鹿角。熊大熊二光頭強考古機器人和金鹿角守護者:鹿族女孩協力保護金鹿角。金鹿角被搶走後森林陷入災難,強哥吹響號角,被喚醒的金鹿角幻化金色神鹿擊垮反派,森林復甦。
角色介紹:
熊大
演員 -
配音 張偉
熊大是一頭聰穎、智慧無邊的雄性狗熊,懂得堅持主見的重要性,足智多謀,喜歡母熊翠花,常常為了討好翠花與胞弟熊二互相競爭;在討好翠花這一方面,熊大略遜於熊二。
熊二
演員 -
配音 張秉君
熊二是一頭憨厚可愛、力大無窮、比較聰明卻好吃懶做的雄性狗熊,小動物們落難,熊二都會挺身而出,運用智慧打敗光頭強。
光頭強
演員 -
配音 譚笑
光頭強聰明無比,但經常聰明反被聰明誤。多才多藝,會跳舞、游泳、釣魚、唱歌等。其實他一點也不計較狗熊們去他家吃喝玩樂,他如果真的計較,熊們就不可能這么快活了,由於劇情需要,他每次都要失敗,和灰太狼一樣,是個聰明無比,多才多藝但經常由於劇情需要而失敗的傢伙。
吉吉
演員 -
配音 陳光
非常自負,自稱森林之王,十分搗蛋。曾霸佔熊大他們的熊洞,後被趕了出來。
毛毛
演員 -
配音 孫曉東
毛毛對主一片忠心。他的”國王“是猴王吉吉,兩個人每次都同時出動。毛毛受吉吉所束縛,不能自由行動。他們身手敏捷,每日穿梭在森林中,《熊出沒之環球大冒險》中,毛毛與吉吉首次出場,為了尋找巢穴,他們找遍了森林。吉吉向熊兄弟哭訴,熱心善良的熊兄弟幫他們建設了一個巢穴,從此二猴與熊兄弟成為朋友。
塗塗
演員 -
配音 萬丹青
塗塗的任務是掛燈籠、拿行李、阻擋視線。
蹦蹦
演員 -
配音 辛媛
膽小,擅長裝死。
COCO
演員 未知
配音 未知
一個探寶機器人。
【相關新聞】
《熊出沒奇幻空間》含真人元素 尚雯婕鮑春來孫建弘玩“穿越”
11月9日,電影《熊出沒奇幻空間》在北京舉行“熊抱新春”定檔發布會,主演尚雯婕、鮑春來、孫建弘和熊大、熊二及光頭強合體亮相。發布會現場,《熊出沒奇幻空間》中的全新元素——真人大玩現場“穿越”,引發驚呼。熊大熊二光頭強在與真人PK環節中,叫來親子家庭前來助陣,並送上禮物表達新年祝福。發布會同期曝光了《熊出沒奇幻空間》的定檔海報和定檔預告片,宣布定檔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全國公映。
發布會開場,電影主角熊大、熊二即以一段《熊熊舞》亮相,舞姿蠢萌,CP感十足。《熊出沒》系列電影從2014年上映以來,創造了多個票房新高,迅速打破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多項紀錄,3部電影累計票房8.3億,已經成為國內最成功的動畫IP之一。此次第四部大電影《熊出沒奇幻空間》含有科幻穿越與真人實拍元素,講述了來自現實世界的神秘人物,通過蟲洞穿越平行時空來到動畫世界。
談及創作初衷,三位導演現場表示,該片源於動畫人對於動畫世界的奇思妙想:動畫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與我們的現實世界並存於多維宇宙中的另一個平行世界中,這個動畫世界的'奇幻世界,只有通過蟲洞才能進入。基於這個奇妙構思,熊出沒籌劃多年,終於在前三部熊出沒電影告一段落後,打造出這個全新之作。
導演介紹,這不僅《熊出沒》大電影首次加入真人實拍,而且是國產動畫電影的真人加三維製作的首次嘗試,電影中所有的實拍鏡頭、運用的動作捕捉技術的三維再現都是一次技術上的飛躍。
發布會上,“穿越”到熊出沒動畫世界中的真人主創尚雯婕、鮑春來、孫建弘現場亮相,除了堅定“不是配音,是穿越參演”的絕對立場,更表示片中真人團隊的大Boss曾舜晞因“另有神秘任務”未能到場,將會在之後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現場三人和熊族成員展開“運氣球”PK,處於下風的熊大熊二急召“熊熊親子家庭上台支援,成功掰回一局。
此外,真人演員們帶領親子家庭現場過了一把“穿越癮”。通過《熊出沒奇幻空間》體驗版預告片,結合現場搭建的的VR體驗設備,讓參與者走過一段吊橋去展開對熊大熊二的營救。虛實結合、驚心動魄的吊橋營救,讓家長們體驗了一把影片中的“奇幻空間”,家長們紛紛表示“很驚艷也很真實,絕對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
在隨後的現場表演環節中,真人主創尚雯婕、鮑春來和孫建弘成功“穿越”到了動畫畫面中,尚雯婕表示“這次‘穿越’動畫世界的拍攝經歷非常難忘,很榮幸自己參與並見證了中國動畫電影的進步和突破。”鮑春來也坦言“動作捕捉非常不容易,尤其我還是演一個功夫高手,好在有曾經的羽毛球訓練作為基礎。”
現場,為了表達對熊孩們支持的感謝,熊大熊二把自己形象的公仔小玩具送給了現場的“熊孩子”們作為新年禮物,尚雯婕、鮑春來、孫建弘等主創則獻上對電影的祝福,“希望電影《熊出沒》也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給孩子們,也給親子家庭們製造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
據悉,電影《熊出沒之奇幻空間》將於2017年1月28日全國上映。
;2. 一部電影,幾個孩子從衣櫃李穿越到奇幻世界,外國拍的,求名字
《納尼亞傳奇》系列
3. 一位父親帶著一大一小兩個女兒,進入一個奇幻世界,遇上美杜薩,芬克斯等的美國電影
獨角獸奇航:惡靈魔獸之役VoyageoftheUnicorn(2001)
古板的教授父親和兩個女兒,受到惡靈魔獸的攻擊,逃難中搭上了獨角獸之船,航行到神秘的仙境王國。仙境的精靈國王和皇後賦予教授一家人魔法神奇的力量,並託付一項重要的任務......
4. 一個小女孩進入了奇幻世界還遇到牛頭人的電影 求這部電影名字
《野獸家園》
本片改編自美國第一位獲得過安徒生插畫獎的兒童插圖畫家、被稱為「童畫界的畢加索」、「圖畫書創始以來最偉大的創作者」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自寫自畫的同名作品,這部作品獲得了有「圖畫圖書奧斯卡」之稱的凱迪克獎金獎,該書手稿也被美國國家圖書館永久珍藏。將這個影響力巨大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成為很多人的夢想,但原著簡單的畫面和簡短的台詞成為編寫劇本的障礙,最終曾執導過《傀儡人生》、《蘭花盜》等片的怪才斯派克·瓊斯被選中接拍此片。而斯派克·瓊斯也沒有讓《野獸家園》的粉絲們失望,無論故事情節的安排、角色形象的設計、野獸表情的刻畫都讓人感到驚喜,《好萊塢報道》如此評價:經過數年的等待,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巨大的驚喜。在感受原著力量的同時,我們看到了斯派克·瓊斯為故事賦予的新的生命力。
在斯派克?瓊斯眼中,這部影片不僅是冒險與幻想的兒童電影,還體現著孩子接觸世界後不斷成長與成熟,他希望通過此片讓成年人找到自己失去的童年和孩童時代。突然想起阿牛的一首歌:「我要去流浪,到任何地方,我不要那麼忙……」其實,成年人的童話已經少了很多英雄主義的色彩,想像著馬克斯唱著這樣的歌:我要去流浪,到野獸的家鄉,做家園的國王!
5. 有一本電影就是好幾個小孩有一本書進了奇幻世界那是什麼電影
墨水心(Inkheart,港譯《魔法天書》) 是2009年奇幻電影,由伊恩·索夫雷(Iain Softley)所執導。改編自德國作家柯奈莉亞·馮克(Cornelia Funke)暢銷同名奇幻小說墨水世界三部曲的首部曲。布蘭登·費雪、伊麗莎·班奈特(Eliza Bennett)、保羅·彼特尼和海倫·米蘭等人主演。電影原先排定在2008年3月19日上映,而後延至12月12日於英國首映,隔年1月23日全球同步上映。部分原因於新線影業行銷部門擔憂會受2007年-2008年美國編劇協會大罷工影響。 本片改編自德國著名女作家科尼莉亞的暢銷叢書。《墨水心》是其中的第一部,第二部《墨水魔咒》已於2008年秋天發行,而2010年最後一部《墨水黎明》也將上市。 《墨水心》是繼《哈利波特》又一在全球掀起熱潮的奇幻小說,盤踞歐美排行榜之首,暢銷盡百萬冊,許多媒體評論和讀者都其視為青少年文學的新經典,如今千呼萬喚終於即將搬上大屏幕! 故事概述:美琪(伊麗莎·班尼特飾)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她的媽媽生下美琪後不久便離奇失蹤,於是美琪由爸爸阿莫(布蘭登·費舍飾)獨自一人撫養長大。美琪在這個單親家庭中漸漸長大,而她的父親莫在一家書店從事著書籍裝幀和修復的工作來賺錢養家糊口。父女倆的生活雖然談不上有多麼的優越,可總還算是過得去。媽媽的失蹤是美琪心裡最大的心結,可每當美琪對爸爸阿莫問起這件事,爸爸阿莫對這件事情卻一直諱莫如深,不願多提,美琪雖然好奇,但也只能把這份好奇藏在心裡。 美琪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正是愛胡思亂想的時候,而美琪的愛好之一就是聽她的父親給她閱讀書里的各種故事,但爸爸總是很不願意給美琪講故事,懂事的美琪也明白自己不能總是給爸爸添亂,所以美琪有時候就自己去翻讀書里的內容,雖然她識字不多,可總也能看個樂呵,從大堆的生字里把故事估出一個大概。 一天晚上,美琪和爸爸在家裡看書,突然間一個不速之客闖入了家中。這個臟兮兮的神秘人雙手竟能操縱火焰,並准備致二人於死地!兩人好不容易擺脫神秘人,逃到了姑媽愛麗諾家裡。愛麗諾是個一輩子都與書為伴的嗜書狂,跟他爸爸一樣,家裡也有著很多很多書。阿莫向姑媽闡述了他們的遭遇,隨後危險越來越多,父親阿莫向女兒美琪透露了一個大秘密:他有一種能力,就是讓書中故事的人物變成真實存在的人,而這種能力對應的代價,就是讓妻子永遠地留在了書里,而一本書里邪惡的反派被爸爸阿莫無意的召喚到了現實,他想要阿莫從書里讀出任何他想要的東西。爸爸被抓走了,美琪發現自己也擁有著這種天賦,於是她決定,利用自己的這種能力,救出自己的爸爸媽媽……
6. 有什麼好看的奇幻電影推薦
好看的奇幻電影推薦:
1、《愛麗絲夢遊仙境》(英國)雖然這部電影是屬於好萊塢拍攝的,但因為原著小說太過於經典,作者是英國人劉易斯卡羅爾,所以算成英國的了,而且由於內容都熟知,這里就不贅述了,主要講講背後趣事。
原著小說成書於1865年,一出版就火遍全球,流傳之廣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的作品。當年維多利亞女王在看過小說後,要求以後卡羅爾的作品都要買來看,結果最終女王也只看了《愛麗絲》這一本,因為卡羅爾其他的著作都是《平面代數幾何綱要》、《平面三角學分子式》。
因為,卡羅爾是個數學家。英國有種文學體裁叫「荒唐文學」,就是專門講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東西,看起來無厘頭,其實暗含很多機關。
而《愛麗絲夢遊仙境》是荒唐文學排名第一的經典!作者在童話故事裡,隱藏了很多邏輯訓練的內容,還通過愛麗絲的眼睛,來諷刺維多利亞時期的教育、社會和政治環境,使兒童文學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4、《幸福的拉扎羅》(義大利)義大利不止有安東尼奧尼和費里尼,還有阿莉切羅爾瓦赫爾,感謝她為我們獻上了一個將魔幻主義和寫實主義融匯一體的寓言故事。
電影講述了生活在窮鄉僻壤的純真少年拉扎羅意外墜崖後穿越時空經歷奇遇的故事。這是導演的第三部長片,充滿了智慧、野心,再加上其中超越時空的寓言和時下社會的辯證批評,讓它成為了一部慢熱但漸入佳境的作品。
5、《蜂巢幽靈》(西班牙)本片是西班牙導演維克多艾里斯的電影處女作,被評為七十年代最好的西班牙電影。
影片講述佛朗哥獨裁政權開始後,一個西班牙小村莊,六歲的安娜看了電影《科學怪人》之後,陷入了朦朦朧的幻想世界,她好奇為什麼科學怪人要殺死小女孩,於是開始在現實中尋找答案。
一個奇幻世界與日常生活交織,伴以黑貓、疾馳火車、跳過火焰、有毒蘑菇等奇詭細節,生與死在童年似乎一線之隔。
7. 求一步日本動漫電影,一個小女孩跟著一隻怪物一起跳進了水池中進入了奇幻世界是因為那個怪物拿了她的鑰匙
棄寶之島:遙與魔法鏡 ホッタラケの島 ~遙と魔法の鏡~ (2009)
某日,十六歲高中女生小遙在武藏野的一間神社內,發現了一隻正在搬運東西的狐狸。
追隨著狐狸的腳步,小遙被傳送到了異世界「棄寶之島」上,這里充斥著被人類丟棄的垃圾和廢物。在這里,小遙和狐狸重逢了,她希望狐狸能夠幫她找回母親曾經送給她的一把鏡子,半推半就之下,一人一狐踏上了旅途。
8. 求一部電影 很多年前的 一個女孩進入「奇幻世界」(好像是個房子)玩游戲過關的電影
魔幻迷宮薩拉是個喜歡奇幻故事、人偶以及戲服的女孩,某天被她的父親與後母留在家裡照顧年幼的弟弟托比,在被弟弟的哭鬧弄得極不耐煩之下,薩拉脫口照著她正在讀的故事書中所述,向
魔幻迷宮劇照(13張)小妖精國王許願把弟弟帶走,不料願望居然成真,小妖精國王傑西出現把托比帶走了,薩拉懇求傑西把弟弟還給她,於是小妖精國王給她13小時的時間,若能在時限內穿過環繞在城堡周圍的迷宮與小妖精城,就把弟弟還給她,否則小托比就要變成小妖了!為了救回弟弟,薩拉只好一頭栽進了那個無邊的「魔幻迷宮"……
9. 有哪些不錯的太空科幻電影值得推薦
說起關於太空的電影,幾乎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的熱門題材。夜空中璀璨的繁星,曾經是多少人渴望已久的夢想彼岸,「飛向天空,浩瀚無垠!」
這句《玩具總動員》中巴斯光年的口頭禪其實也可以作為早期太空題材電影所主要表達的人物故事和思想內核。
1902年,由被譽為「世界電影導演第一人」的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所拍攝的《月球旅行記》,作為第一部以登月為背景的電影,憑借著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和超越時代的視覺表達、蘊含深意的思想內核,使得電影在當時不僅取得了優異的商業票房成績,更成為了科幻電影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放在當下來看,這部電影顯然在特效和畫面上已經落伍了,但這並不能影響它在世界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幾乎成為了後世所有有關星際旅行、外星人等題材的電影靈感來源和思想啟蒙。
甚至在去年大賣的《頭號玩家》中,我們也能看到斯皮爾伯格對這部太空科幻電影開山之作的致敬。
1966年開啟的「星際迷航」系列影視劇是新時代太空題材電影發展的開端。
它超越時代和現實所構築的太空奇幻世界觀元素,更是成為了後世諸如《星球大戰》、《異形》、《阿凡達》等一眾在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電影故事核心和前提。
在整個「星際迷航」系列影視作品之中,對於現實世界的隱喻和現實思考隨處可見,諸如星際聯邦對聯合國的描摹,星際聯邦不可避免的與其他種族發生戰爭的 歷史 與現實世界二戰的緣由和結局出奇的一致。
以及系列作品中對於科學與人倫的探討等等。這些聯系現實與幻想的故事情節不僅為系列作品提供了持續不斷的生命力,同時更使得「星際迷航」在科幻影視題材電影發展史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憑借一部《2001太空漫遊》成功把太空題材的類型商業電影推向藝術電影類型發展。如果說上面提到的《月球旅行記》和《星際迷航》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很多脫離於現實世界科學原理的故事情節。那麼,《2001太空漫遊》應該說開了太空題材電影硬科幻表達的先河。
導演庫布里克為了製作這部電影整整花費了四年的時間,電影的太空場景製作以幾乎不可能的嚴苛標准完成了製作與拍攝,這樣的打磨使得電影即便放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不會顯得違和而又過時。
電影的美學設計與科幻元素、人類發展高度融合,成為了諸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以及詹姆斯·卡梅隆等一眾好萊塢名導的科幻電影啟蒙之作,同時也註定了其難以被超越的里程碑式意義和思想內核價值。
1977年,一個懷揣電影夢想的加州小子拿著為數不多的電影製作經費,帶著一幫同樣懷揣電影夢想的電影人開創了美國「新時代的科幻史詩巨作」:「星球大戰」系列。
這個系列電影相比以往的太空題材電影,它的最大成功之處莫過於對現實世界各國文化元素的巧用和集合。日本的武士精神、西部的牛仔文化、中國的儒道思想以及遍及世界的建築風格匯總等等,與其說《星球大戰》是美國的,倒不如說它是屬於全世界的。
因而它才能夠在今天吸引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觀眾和影迷,這樣一個科幻電影系列的發展,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美國文化所特有的開放、包容性。
在《異形》出名之前,估計沒有幾個人會把科幻、太空與怪物這幾個詞聯繫到一塊。然而,一部《異形》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1979年,在《異形》上映之前,連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或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這部重口味,低成本B級片不僅能夠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更逐步發展成為了一個完善而豐富的電影系列。
它開辟了太空科幻的新方向:驚悚與恐怖。與其說電影中駭人的是長相怪異、充滿神秘醜陋美感的異形,倒不如說電影中真正嚇人的是那些與異形無異的充滿野心的人類。它所投射和反照的其實是那些被嚇得不輕的人類自己。
現在熟悉電影的觀眾,如果提到科幻喜劇和外星人大多第一個想到的是1997年開創的「黑衣人」系列,但是關於外星人與太空的科幻喜劇真正開山之作應該是1996年的那部《火星人玩轉地球》。
電影的科幻元素和視覺效果與今天的《黑衣人4》相比顯然已經不足為奇。可這並不代表電影在今天失去其的價值與意義。
電影中最大的看點,應該是「鬼才」導演蒂姆·波頓藉助傳統而又老套的外星人襲擊地球故事,用哥特式喜劇的方式對現實世界中的政治制度與 社會 問題進行了個人的解讀和描摹。
《阿波羅13號》作為一部取材於真實故事的太空題材電影,它豪華的主演陣容(這個光看主演湯姆·漢克斯你就知道了),精彩而緊張的特效製作,以及出色的劇本讓電影成為了1996年的奧斯卡一大熱門電影之一,並最終獲得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獎以及另外九項提名。
近幾年貼近真實場景的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和《星際穿越》這些帶有太空寫實性質的電影得以誕生,與《阿波羅13號》的巨大成功是分不開的。
讓我們把時間快進,迅速進入下一部具有 歷史 意義的偉大電影作品《阿凡達》。雖然當年《阿凡達》在奧斯卡上惜敗於《拆彈部隊》(有人調侃這是詹姆斯·卡梅隆敗給了自己的前妻,《拆彈部隊》的導演是卡梅隆的前妻),但是它在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時隔數年後便被人拋之腦後的《拆彈部隊》所無法比擬的。大規模的動作捕捉技術運用、3D技術的實現、商業化大規模電影拍攝的模式……
這些成就通通都被一部《阿凡達》包下,即便放到今天大片雲集的時代,也是很難想像的。
在《阿凡達》續集遲遲沒有上映的今天,時間已然十一年之久,它所創造的全球票房記錄直到《復仇者聯盟4》的上映才被打破。說到這里,對於謠傳明後年上映的《阿凡達》續集更加有了期待。
前不久憑借《羅馬》斬獲奧斯卡大獎的阿方索·卡隆當年憑借一部《地心引力》獲獎無數,雖然最終未能奪得奧斯卡獎,但仍然使得他得以成功躋身於好萊塢名導之列。
《地心引力》以一個女性航天員的視角向銀幕前的觀眾們展現了地球的恢弘壯闊,展示了顆藍色星球的壯麗山河,浩瀚星空的唯美璀璨,從內心深處激發了人們對於地球家園的熱愛,和對未來何去何從的思索。
影片最終的結局,當歷經千辛萬苦的女航天員如返璞歸真般走出汪洋之際,電影發出了人類對太空 探索 的最終思考,更啟示了銀幕前的觀眾們對自身認識的哲學討論。
詹姆斯·卡梅隆如是評價道:「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相比起《地心引力》的嚴肅與恢宏,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稍顯輕松與愉悅。
故事講述了不久的將來,NASA派出的一隊航天員在執行登陸火星任務的過程之中,因為突發事故把一名宇航員意外遺棄在了荒茫凄涼的火星之上。
為了生存和自救,這名宇航員開始了一番屬於自己的火星之旅。製作巨型「SOS」標識、種土豆、合成淡水……
這些看似荒誕不經,實則具有一定科學原理的故事情節在無形之中也為觀眾們進行了一定的科普和啟示。
男主人公在無盡的絕望之中,依舊鼓起勇氣面對現實與生活的情節,也不禁讓人對生活和困境有所感悟。這大概就是科幻作品的一個現實意義之所在吧。
《星際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繼「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盜夢空間》之後的又一部史詩巨作,在嘗試了超級英雄題材、夢境解析之後,諾蘭首次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太空。
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而活?當面臨必將到來的結局之時,我們是否有能擁有足夠多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影片中最令人深思的,還是其在理性的科學思維之下,貫穿整部電影的是細膩而動人的深情。
人類的 情感 最終成為了影片中人類完成自我救贖最為關鍵的一環。執著不止的科學追尋、 探索 最終卻是通過感性的思維加以推動的,這樣的故事安排像極了現代版的創世神話,也點明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一點: 情感 表達。
《登月第一人》作為「高司令」自《愛樂之城》之後的又一次沖奧之作,影片保持了較高的製作水準和特效水平,演員的演技也稱得上是十分到位。
但是影片主題思想對太空 探索 的反思和深憂,使得電影相比以往太空題材電影多了一層現實意義上的批判。
豐富細膩的思想感情表達也讓電影不僅未能獲得奧斯卡獎,更對這些年深受非議而被迫停滯多年,才剛剛有所發展的美國太空事業又一次被拉到了輿論的中心:我們到底該不該進行太空 探索 ,如果為了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是要付出不惜犧牲生命的代價,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抉擇?
此片同時也是首次把「阿波羅計劃」中,阿姆斯特朗登月前後的內心心路歷程以及相關人物對於登月計劃的態度進行銀幕重現。如果說當年的《阿波羅13號》為人們塑造出了無懼危機的太空英雄,那麼在《登月第一人》中,我們看到只是作為一個普通飛行員的阿姆斯特朗。
他面對獨自一人的孤寂和黑暗、死亡的恐懼,和我們一樣也會動搖和畏縮。而在家庭與工作間所必須做出的的抉擇,也讓他沒有辦法同時作為公眾眼中的太空勇士和做孩子眼中的好爸爸。而太空 探索 所帶來的巨大花費,也並不是所有民眾都認同的,有人遊行,有人反對,更會有人示威……
精神、工作,家庭各方面帶來的巨大壓力也同樣會讓這個說出「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名言的鐵血男兒身處瀕臨崩潰的邊緣。
相比一味的贊美,《登月第一人》中如同紀錄片般的拍攝手法,以「反英雄主義」的敘事風格,客觀冷靜地使電影近乎真實的為世人展現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在世人面前無比英勇的英雄,又或許只是一個在現實無奈中被裹挾進國家榮譽綁架中的小人物。
太空題材的電影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細數了。通過上文中提到的不同時代太空題材電影,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時代是如何變遷,即便「太空競賽」已然隨著「冷戰」結束而宣告終結,但是人類對浩瀚星空的渴望卻始終未曾終結。
因為它是人類征服未知的目標,是無數夢想的源泉。
如今的太空已然成為了影視改編、 游戲 作品以及玩具手辦的熱門主題,並逐漸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更精彩的太空題材電影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也相信中國從《流浪地球》之後,將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篇章。
科幻電影還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運用高 科技 特效,人的想像真的無窮無盡。
第一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28世紀的人類已經可以時空旅行,男主角Valerian(戴恩·德哈恩 Dane DeHaan 飾)和女主角Laureline(卡拉·迪瓦伊 Cara Delevingne 飾)是兩位星際特工,他們邊執行任務,邊談情說愛,中間來了個很會跳舞的泡泡(蕾哈娜 Rihanna 飾)又很快地死了,還有一群身材超棒的珍珠人來找一隻轉化獸,珍珠真的漂亮,每天用珍珠洗臉!男女主角稍微爭執一下之後就還給他們了。
10. 三個孩子進了衣櫃,到了一個奇幻的世界,那個世界有點像愛麗斯夢遊仙境差不多,好久以前看的電影忘了名字
《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是一套七冊的奇幻兒童文學,由英國作家C·S·劉易斯在1950年代所著,為英美兒童文學經典之一。故事的開始講述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女孩偶然進入了一個異世界,稱為納尼亞,並在那裡經歷過一連串的冒險,及看到那個世界的創造。之後,他將一顆從異世界帶來的種子(蘋果)埋在花園里,還長成了一顆大樹。這棵大樹後來被颶風颳倒,又被造成了衣櫃,然後又引領了四個小孩子進入這個神奇國度的不同時期,每一本互有關連,但亦可獨立閱讀。納尼亞傳奇》是劉易斯於1951年至1956年間創作的七本系列魔幻故事,分別為《魔法師的外甥》《獅子、女巫和魔衣櫃》《能言馬與男孩》《凱斯賓王子》《黎明踏浪號》《銀椅》《最後一戰》。故事中的"納尼亞王國」是一個神秘奇幻的世界,在這些故事中,小主人公們或憑借一枚魔法戒指,或通過一扇衣櫃大門等各種奇妙方法進入奇幻世界納尼亞王國。他們通過英勇的冒險,與暴君女巫鬥智斗勇來拯救納尼亞的人們。 書里有會說人話的動物:巨人、半人馬、巨龍、樹精、地精和人魚等等,有善良的羊怪和小矮人,還有偉大的獅王阿斯蘭。在它們的幫助下,小主人公們通過英勇的冒險和戰斗,一次次戰勝邪惡,保衛了這個神奇而充滿歡樂的國度。《納尼亞王國傳奇》集神話、童話和傳奇為一體。它的故事以正義與邪惡的斗爭為線索展開,寓意深刻,並富於戲劇性,情節緊張,曲折動人,想像奇特、引人入勝。作者筆下的人物,個性鮮明,惹人喜愛。作品對童話環境也有清晰勾勒。這部作品在英美世界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兒童讀物,也被一些批評家、出版商和教育界人士公認為20世紀最佳兒童圖書之一。在半個世紀里,這部書的銷售達到8500萬冊,至今已被翻譯成30多種外國文字。其中的故事不僅被搬上了電影和電視屏幕,有的還被改變成兒童劇和兒童芭蕾舞劇,在英美長演不衰。其中《最後之戰》一集獲卡內基獎。目前上映的有:第一部《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衣櫥》,第二部《納尼亞傳奇:凱斯賓王子》,第三部《納尼亞傳奇:黎明踏浪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