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情慾世界電影片

情慾世界電影片

發布時間:2022-10-29 04:49:18

① 美少女特工隊故事情節求導演出來正解

寶貝豆被帶進精神病院的時候,看到火箭女和香豆豆等,說明這些人在精神病院是確實存在的。
那個俱樂部其實並不是寶貝豆的幻想,而是導演的替代拍攝手法,用上世紀50年代俱樂部里富人們奢侈糜爛的生活,代替精神病院的單調乏味,當時社會的黑暗也是寶貝豆和其他幾個女孩遭受不幸命運的根源,至於那個老頭,加特林,轟炸機,龍,機器人等都是寶貝豆的幻想,也可以說是導演的替代拍攝手法!
其實整個故事情節,講的就是一個正常人不幸被關進精神病院,在哪裡她和幾個同樣遭遇的女孩實施計劃逃跑。導演給用強勁的視覺效果、激烈誘惑的動作場面,展示了一個悲慘的故事情節。

② 有誰看過《廊橋遺夢》,能給我介紹下么還有沒有什麼好看的經典電影。

該影片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說《廊橋遺夢》改編。小說中卡洛琳和麥克姐弟2人都面臨者家庭離異的困擾,這時母親弗朗西斯卡去世的消息把他們招回了童年時生活的鄉村。在母親留下的一封長信中他們了解了母親深埋在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
1965年的一天,一家人都去了集市。弗朗西斯卡獨自留在家中。攝影記者羅伯特·金凱的車停在了門前。他向她打聽羅斯曼橋的所在。弗朗西斯卡上車親自帶他到了橋邊,羅伯特忙著觀察造型,選取角度,最後采了一把野菊花送給弗朗西斯卡以表謝意。弗朗西斯卡心中泛起了一種特別的滋味,於是邀請他去喝冰茶。兩人互相講起了自己的婚姻家庭:羅伯特與前妻離異,而弗朗西斯卡伴著丈夫和一兒一女過著單調而清寂的鄉村生活.夜色降臨,弗朗西斯卡在送走羅伯特後竟有一種依戀的心情。她終於下定決心驅車前往羅斯曼特橋。將一張紙條訂在了橋頭。第2天,羅伯特終於發現了紙條,他接受了弗朗西斯卡的邀請,兩人在橋邊一起工作,拍照.夜色再次降臨,兩人回到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進晚餐,在清柔的音樂舞曲中,2人情不自禁地相擁共舞,最後一起走進了卧室…… 以後的兩天兩人整日廝守在一起。然而弗朗西斯卡卻不願舍棄家庭,兩人痛苦地分手了。
羅伯特走後,弗朗西斯卡收集了他所有的作品。在1982年3月,她得知了羅伯特的死訊,並收到了他的項鏈和手鐲以及當年訂在橋頭的紙條。她把它們放在木盒中,每年生日翻看一次。1989年弗朗西斯卡過世了,她在遺囑中要求子女們將她的骨灰撒在曼迪遜橋畔。卡洛琳和邁克都被母親的感情故事和對家庭的責任心所感動。他們同情並理解自己的母親。同時,他們也開始珍視目前的家庭,放棄了草率離婚的打算

③ 十一天十一夜的電影評價

《十一天十一夜》電影的故事非常簡要,但作為1986年的電影而言敘述非常清晰流暢,雖然沒有商業化的節奏感和緊張氣氛,但依靠人類最原始最本質的好奇與慾望來吸引觀眾,依舊是成功的。和很多情色電影一樣,它擁有不少精彩的做愛場面,主角表現大方自然,柔美曖昧的氣氛,多變的鏡頭帶出主角激情洋溢的慾望,節奏緩急得當,使得美感和性感相互映襯,看得人心如鼓跳、面紅耳赤。加上情色場面和情節的推進銜接合理流暢,很好地引導觀眾沉浸在他們的情慾世界裡,恰到好處地保護了電影的整體感。
另外,兩位主角的付出功不可沒——女主角莎拉以她的美貌、性感和智慧征服了邁克爾,還有觀眾,使出充滿性感和誘惑的手段,即使明知道但還是抵擋不了,很能把角色的氣質表露出來;男主角邁克爾則以溫馴單純的內斂性格,把沒有主見任由對方擺布、在真實與虛幻之間把持不定、浸醉在性愛中的軟弱無能的形象演繹到位。

④ 徐少強出演的豪哥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情慾世界》是由趙真國執導的犯罪片,麥德羅、何家駒參加演出。
《情慾世界》講述了香港黑社會情仇的故事。

⑤ 密愛的影片評價

《密愛》作為導演邊永妵的首部劇情片,大膽的呈現了女性在被壓抑下,如何勇敢探索自我的情慾世界,按自己而非世俗的條框生活。女主角金允珍的演出入木三分。
憑戲而論,《密愛》並不能算是上乘之作,劇本顯得單調,節奏也略嫌緩慢,但韓國電影在製作上實在認真,無論拍攝手法以至背景音樂等微細部分都處理得一絲不苟。電影雖然比較偏離主流娛樂格局,仍能博得觀眾尊重。《密愛》上映時聲勢不凡,觀眾的目光都放在全裸上陣的金允珍身上,實則這是一部劇情片,情慾部分重意境而非官能刺激,金允珍在戲中極限是一個背部全裸,電影拍得最用心的不是床戲,而是劇情和攝影。(羊城晚報評)

⑥ 美國著名攝影師Man Ray

曼·雷美國著名達達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是一個擅長繪畫,電影,雕刻和攝影的藝術大師。但是,他卻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攝影作品價值遠遠超越其他所擅長的藝術型式的藝術家,是世界上一位偉大的攝影師。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偉大的攝影師Men Ray.

曼·雷的生平簡介

背景

曼·雷於1890年8月27日出生於美國費城布魯克林區一個猶太家庭,父親原籍俄羅斯,移民美國後以制衣為業,母親是 芬蘭人,他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巴黎攝影界的風雲人物。曼·雷去世之後,國際攝影界卻沒有忘記這位多才多藝的老人。1961年,威尼斯雙年攝影展獎給他一塊金牌。其中包括1959年在倫敦現代藝術學院、1962年在巴黎、1966年在洛杉磯藝術博物館,以及1971年到1972年間在歐洲舉辦的巡迴展覽。1966年,聯邦德國攝影學會給予其文化獎。與此同時,歐美各國不斷舉辦他的個人影展。於1982年在巴黎的 蓬皮杜中心舉辦過一次規模宏大的曼·雷紀念展,展出了他的300多幅攝影和繪畫作品。1988年,在美國國立藝術博物館舉辦過曼·雷的生平回顧展。

生平

曼·雷一生有44年居住在法國,巴黎是他主要的創作基地。因此,給人以“法國人”的錯覺。確切地說,他是一個在法國進行藝術創作的美國人。

曼·雷1908年到1912年先後在紐約的國家設計學校(NationalSchoolofDesign)以及FranciscoFerrerSocialCenter學習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觀念和技法。1911年起他開始了繪畫和雕刻的創作,他不但是美國第一批的抽象畫家之一,也和當時歐陸的前衛藝術接觸頻繁。1915年他開始轉向嘗試攝影藝術,並且同時還身兼攝影、電影以及繪畫的工作。他更是1917年紐約達達(Dada)藝術的奠基者,直到1921年他搬離紐約前往巴黎,從此以後畢生主要的工作均以攝影為主,有人因此把他歸類於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的攝影大師,但是以Man Ray畢生的成就和散發的藝術氣質而言,遠遠超越超現實主義的范疇。1940年德軍入侵巴黎,Man Ray搬回美國好萊塢並從事攝影教職直到1951年重返巴黎,直到1976年與世長辭。

貢獻

此外,Man Ray也對當代藝術,尤其是攝影注入了不少強心劑。他和Lee Miller一起發明使用大量的中途曝光(solarization)於人像和人體攝影上,另外使用實物投影(rayographs)的方式強調無攝影機式攝影(camera-less photography)的理念。這些實驗都對攝影的藝術價值和思考層面影響後世相當深遠。 曼·雷學的是建築與工業設計,立志要當畫家,最後以攝影家名傳天下。他在紐約第五大街遇見畢卡比亞和 杜尚,結下深厚友誼。1917年他們三人創建了紐約達達派運動。 他當攝影師後,有一點與眾不同,他覺得復制的黑白片更豐富,作品洗出來後就毀去原作只保留復製品。不久又認為“繪畫是一種過時的表現形式”,終於有一天會被攝影代替。這種思想在二十世紀初很普遍,畢加索也曾有過這樣的擔心。 1921年移居巴黎,通過杜尚認識了巴黎達達派和超現實主義者: 布勒東、 阿拉貢、艾呂雅、德斯諾、菲列普、蘇波,在蘇波建議下,把曼·雷從紐約帶來的作品開展覽,在目錄前言中介紹曼·雷是美國煤炭巨頭、口香糖大王,家財萬貫,又加上畫家天賦。可惜這些頭銜並沒有幫他賣出一幅畫。他只好再回到他的照相鏡頭後面。

交際

曼·雷拍照,也拍影片。1922年,他到德·卡薩蒂夫人家拍照。夫人穿了她日常的裝束接待他,也就是說腰際繞了一條三米長的活蟒蛇。她跟他說起她的朋友、紅極的義大利作家鄧南遮,領他參觀她設計的花園里用於宴請的樹木,樹身都塗上閃閃的金色。

當他們回到屋子裡,侯爵夫人讓他照相,剛接上電源,大約兩種文化的沖撞太激烈了,燈泡一閃隨即電線短路。夫人已經擺好姿勢,只好在自然光下工作。曼·雷回家沖洗,照片模蝴,人物目光有點疊影,攝影師感到泄氣,不料使侯爵夫人看了卻很滿意地說:“您知道嗎,親愛的藝術家,您拍出了我靈魂的顫動。”此後侯爵夫人為他打開了其他貴族朋友的公館大門。

攝影

曼·雷拍過穿鬥牛士服裝的畢加索、戴單片眼鏡的特里斯丹·匝拉、醉態畢露的辛克萊·劉易士、男扮女裝的杜尚、坐在汽車方向盤後的畢卡比亞、用手遮眼睛擋光的喬伊斯,還有馬蒂斯、勃拉克、布朗庫西……他不但拍攝他自己的時代,還拍攝到上一個時代,雖然只是一個末尾。

1922年11月19日,詩人科克托來找他,要他到一個家庭去給一個人拍張照,只能印兩張,一張歸那個家庭,一張歸科克托。不過攝影家也可以給自己印第三張留作紀念。說定了以後要絕對遵守。曼·雷同意了。

科克托領他到了奧斯曼大街,進了一幢樓,走人內室,曼·雷定睛一看,床上直挺挺躺著他在照片上見過的普魯斯待,《追憶逝水年華》的作者,穿得端端正正,一動不動,這位一代文學大師已經在前一天溘然長逝了。

感情

人們很少知道的是,曼·雷在私人的情慾世界中經風著雨,用他的照相機留下了許多純情的故事,其中和吉吉的纏綿,也是攝影史上的一段傳奇。

吉吉是一個私生女,外祖母家裡很窮,母親又在巴黎打工,小時候一直飽一頓餓一頓。十二歲那年她到巴黎,一開始在麵包店裡幹活。因為跟店裡的小伙計在鋪子後面親嘴,再加上小小的年紀就開始化妝,老闆娘看了心裡很不舒服,把她趕跑了。 曼·雷是在一個小酒館把吉吉揀回家的。當時吉吉正在跟酒保吵架。曼·雷為她解了圍。後來她們一起看電影。電影院里曼·雷一直抓著吉吉的手。曼·雷說想為吉吉畫像,可他不一定能畫好,因為頭一回看到吉吉的身體時,也許會慌亂。吉吉說挺正常,好多畫家都這樣。第二天,吉吉來到曼·雷的旅館房間,進門就脫了衣服,曼·雷拍了幾個鏡頭,讓吉吉第二天來看效果。吉吉來了,這一次她直接撲向曼雷。攝影史上也就留下了許多吉吉美妙的身影。

曼·雷最的相機下,吉吉旁若無人。然而吉吉終於離開了曼·雷,她跟亨利·布羅卡結了婚。亨利是個會畫畫的記者,在巴黎辦了好幾份報紙,算是個有錢人。吉吉漸漸老了,多少年以後,人們回憶起吉吉時,談論的依然是曼·雷為她拍攝的照片——照片天長地久,情慾地老天荒。 吉吉後來曾經畫畫,還曾經寫過一本自傳,書里記錄了她又放浪又決樂的生活。這本書的英譯本1930年在巴黎出版,序言的作者是那個叫海明威的美國男人。

曼·雷的作品

賞析

曼·雷最著名的攝影作品——一個女郎和她五顆眼淚。在一張憂傷的面孔上,眼淚如此晶瑩而突出。這是張擺拍的照片,曼·雷使用了五顆玻璃珠來代替真實的眼淚以製造氣氛。他成功了,不真實帶來最真實的藝術效果,這是曼雷的天賦。

這幅照片是曼·雷一系列創作中最負盛名的一幅代表作。

首先是大特寫畫面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造型美麗的兩只大眼睛,感傷的悵惘的眼神,滾滾發亮的淚珠。其次是我們對人物情緒的聯想,精彩的特寫概括了豐富的內容。其實,曼·雷為了取得這樣強烈的藝術效果,同樣打破了傳統的“如實記錄”的方法。為了突出淚珠,他並沒有真去拍攝淚珠,而是找來五粒晶瑩欲滴的玻璃球,布好光拍攝下來,比真淚珠還要動人、漂亮。這是曼·雷的大膽探索,也是他的創作特色。

攝影天生就屬於超現實的藝術,但Man Ray的作品提供了一個特殊的觀點,那就是攝影處在一個解放超現實和保存日常所見的天秤支點,而這是個二維空間的天秤,左右有著強有力的對比。以Kiki, Le Violon d'Ingres這張他最有明的照片之一為例,Man Ray刻劃出一個古老的大提琴手(隱喻畫家Ingres),雙腿夾著他的大提琴就像他夢想著雙腿夾著個女人一樣。 照片中女人背部復制了的樂器音箱縫細的記號,頭巾與布幔,似乎提琴手的夢想已經勾勒成真,於此超現實主義的轉化於焉完成。 此外,Man Ray這種半戲謔的達達手法,也逆向挑釁了造型藝術史上Ingres的裸體名畫,似乎嘲笑這幅人體名畫不過只像是個大提琴音箱。曼·雷在攝影史上的特別,並不僅僅因為他身上的一些標簽,著名達達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即物主義攝影的代表人物與“薩巴蒂效應”的發明人。他最突出的地方在於當他被視作一個攝影大師時,他卻為這種過分的熱情感到尷尬。曼·雷更注重自己的美術成就,他常常說出一些對攝影並不恭敬的話,“我自己並不特別地認為自己是攝影家。因為對我來說,攝影術只是用於表現的手段而已,它不是目的。我因為喜歡兜風而經常開車,但我自己並不想成為一個駕駛員。”

價值

一幅被發現不久的無底片實物曝光法照片——曼·雷(ManRay)攝影作品《Electricité,1930》。近日在英國克里斯蒂拍賣行以23.2萬英鎊的高價被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買主獲得。曼·雷曾把這幅照片遺忘在法國南部一座建築物的閣樓中長達35年之久,不久前才重見天日。此前,克里斯蒂拍賣行對其的估價僅為10萬到15萬英鎊。

據介紹,這幅照片是曼·雷當年受總部位於巴黎的CPDE電業公司拍攝的,意在幫助推動人們使用電力。但這幅照片不知何種原因被人遺忘在法國南部一座建築物的閣樓中,並且直到1997年被發現。近80年間從未有人觀看過,照片被發現時覆蓋著薄薄的一層灰塵。而曼·雷本人則於此前21年——1976年去

⑦ 岩井俊二的<情書>大致內容是什麼

講述了一封原本出於哀思而寄往天國的情書,卻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並且逐漸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卻始終沉靜的純真單戀的愛情故事。

日本神戶某個飄雪的冬日,渡邊博子在前未婚夫藤井樹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為無法抑制住對已逝戀人的思念,渡邊博子在其中學同學錄里發現「藤井樹」 在小樽市讀書時的地址時,依循著寄發了一封本以為是發往天國的情書。

不想不久渡邊博子竟然收到署名為「藤井樹」的回信,經過進一步了解,她知曉此藤井樹是一個同她年紀相仿的女孩,且還是男友藤井樹少年時代的同班同學。

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戀人在中學時代的情況,渡邊博子開始與女性藤井樹書信往來。而藤井樹在不斷的回憶中,漸漸發現少年時代與她同名同姓的那個藤井樹曾對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7)情慾世界電影片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

1、渡邊博子

出生於東京的渡邊博子是一位內向沉靜、溫柔痴情的女性。她在神戶讀大專的時候認識了學習油畫、喜愛登山的藤井樹,後來藤井樹死於登山事故,鍾情於藤井樹的渡邊博子失去了留在神戶的理由,家裡人也催她回東京去,但她仍守在這個葬下逝去男友的地方。

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渡邊博子慢慢開始對一切釋然,決定不再被舊的感情所束縛,而是讓它自然的隨風而逝。

在一個下雪的夜晚,對著遠處的雪山大聲喊出:「阿樹,你好嗎,我很好「的博子最終放下過去,決定開始新的生活。

2、藤井樹

男主人公,少年時期的藤井樹喜歡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比如把紙袋剪兩個洞之後套在頭上騎單車,在腿意外受傷後故意突然出現在校運動會百米短跑上跑了幾十米後摔倒。

或者因為打了同學被罰去圖書館工作時找從沒有人借過的藏書在書後空白的借書條後寫上」藤井樹「。

他曾喜歡過和自己同名的初中同班的女孩,但含蓄青澀的他只敢偷偷的在女孩的背後凝望。當時同學們因為他們同名總喜歡開玩笑說他們是一對,年輕的他為這樣的事情羞惱不已,還因為同學的惡作劇出手打人。

然而這樣的男孩面對喜歡的人卻只敢在每一張借書條上寫她的名字,在他在一本名叫《追憶似水年華》的借書條後畫了自己喜歡的女孩的畫像暗暗表明心跡。在小說開始時藤井樹就已經因為登山事故去世三年。

⑧ 解釋下美少女特工隊的劇情,有點看不懂,她們從精神病院逃走是想像的還是真的女主角最後到底有沒有變痴

這部電影,從表面上看是部爆米花片,只有特效還有蘿莉。但實際上說這部電影是爛片的人,請去多看幾遍,這部電影是比較難得的一部內涵片。雖然幻境的戰斗有點抄襲《盜夢空間》但邏輯性卻不強,且穿插的多是游戲場景,但是實際上想反應一個現實世界的殘酷故事。

表面上故事是這樣的:母親的突然死亡,在與繼父的爭執中,失手殺了自己親身妹妹的女主(洋娃娃)被迫送到了一家精神病院。繼父買通了看守隊長,盜用主治醫師的名字簽掉了切除前額腦葉。五天後,手術醫師做了手術,洋娃娃成了植物人。而在精神病院中的五天,洋娃娃想逃離這里,變出現了其第一層幻境,一個類似於孤兒院的賣淫會所,除了賣身外還得賣藝,就是跳艷舞。等待著洋娃娃的是五天後被一個大款來開苞。在初次跳舞的時候,洋娃娃進入了第二層幻境,在幻境中遇到了一個老傢伙,我們暫且稱之為「賢者」,他告訴洋娃娃,要逃離精神病院,需要找到五樣東西,分別是地圖、火種、水果刀、鑰匙,以及一樣未知神秘的東西。根據指引,洋娃娃和在孤兒院賣淫會所結識的其他四個同伴(甜逗逗、火箭、金發碧眼、琥珀)展開了逃離計劃。每次當洋娃娃跳舞,他們就進入第二幻境像游戲搬的戰斗(游戲主場景一共出現四次:第一次是鬼泣類似的與日本武士對決來練手,第二次是消滅僵屍德軍拿到地圖,第三次是與魔龍對抗拿到火種,第四次是在飛馳的火車里打敗機械化軍隊讓炸彈停下,最後一次任務其實是失敗的),其他的人各自通過手段來拿到要拿到的東西。當然由於任務失敗,除了甜豆豆和洋娃娃,其他三個蘿莉女全被殺。火箭被廚子用刀不小心捅死,金發碧眼和琥珀被會所老闆槍殺。最後洋娃娃刺傷保安隊長,拿到鑰匙,和甜豆豆逃出之後,最後犧牲自己,讓甜豆豆逃走,自己留下吸引目光,最後被送去做手術。甜豆豆逃出去後,遇到了開巴士司機的賢者。另外保安隊長因冒名頂替主治醫師簽名被警察抓。故事結束。

此外在第一環幻境的人都有在現實中的真實定位。會所老闆就是現實中的保安隊長;老鴇兼舞蹈老師就是現實中的主治醫師;市長是現實中的看門人;廚子在現實中也是廚子;大款是現實中來做手術的醫生。

貌似就是這樣的故事,但這只是表面。這個故事漏洞很多。我們發現結局很模糊,到底主角是甜豆豆還是洋娃娃,這個一直在爭論。另外,洋娃娃是不是真瘋了,為何會被送進精神病院?安保隊長為何被警察抓,難道簡單就是仿冒了主治醫師的簽名那麼簡單?為何做手術的醫師覺得洋娃娃的眼神很期待去死呢?

其實,導演沒有將真正殘酷且讓人作嘔的真相直白告訴大家,用了一些很隱晦碎片來暗示大家。

其實深層次的故事這樣的:

女主角洋娃娃家裡有一大筆財產,在其母親突然去世的時候,繼父原以為遺產歸他,但遺囑上卻寫著遺產歸兩個女兒,也就是洋娃娃和她妹妹所有。繼父惱羞成怒,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闖入了洋娃娃的房間,並且強暴了她(導演在這里怕被定義為限制級,這里的處理相當隱晦)。強暴了洋娃娃還不過癮不解恨,將魔爪伸向了幼小的妹妹。為了搭救妹妹,洋娃娃開槍射殺繼父,一槍打偏,卻誤殺了自己的妹妹。瞬間奔潰。

警察趕到後,對此次事件的定義是洋娃娃得了精神病,這個結果也是繼父需要的。這樣繼父可以獲得遺產繼承。於是受傷的繼父還是義不容辭地將洋娃娃送入精神病院(很有意思的是,在第一層幻境中,繼父是以神父形象出現的,是導演在嘲諷神職人員猥褻兒童?哈哈哈)。但是繼父並希望洋娃娃的精神病被治癒完成(波蘭療法),所以買通了看守隊長,偽造醫師的簽名,在五天後做手術變成植物人。這樣繼父就高枕無憂了。

洋娃娃的確得了精神分裂,後面的一切都是她的幻想,但又聯系著現實。她的人格分裂成了五個人。對了!除了她自己外,還有甜豆豆、火箭、金發碧眼、琥珀。大家仔細想想,影片中,金發碧眼的演員怎麼不是金發碧眼?而是棕發黑眼!倒是洋娃娃是真正的金發碧眼!這些是導演故意的吧!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綽號其實都與洋娃娃本身有著聯系。相信這幾個綽號就似是稱洋娃娃自己本身的。甜豆豆是保安隊長給她起的綽號,火箭是廚子給她取的,琥珀是看門人給她取的,金發碧眼是主治醫師給她取的。為何這樣說呢?看我後面分析。

那麼洋娃娃為何將自己的人格分成一共5個人呢?保安隊長有幹了啥呢?洋娃娃20歲,雖然看著蘿莉,但是個很漂亮的美女,女精神病人。因為精神病說的話沒人信。因此精神病院里的各色男人對洋娃娃產生了歹念,在這五天內找各種機會強暴洋娃娃。第一個強暴她的,就是保安隊長。這而且可以相信,保安隊長還強暴過其他漂亮女精神病人。而甜豆豆明顯是保安隊長給洋娃娃的昵稱。然後是看門人,然後是廚子,他們在短短時間內都找機會強暴過洋娃娃。特別是廚子,遭到了洋娃娃的反抗(火箭的綽號,一方面代表很火熱很辣,一方面代表能很high),而金發碧眼是主治醫師起的綽號。很明顯,洋娃娃(金發碧眼)曾尋求過主治醫師的幫助,但由於保安隊長的淫威,以及缺乏證據(因為洋娃娃是幻想症病人)沒有採取行動。

那麼這樣就很好解釋,為何每次跳舞都是一場戰鬥了!實際上洋娃娃將每一次強暴和性愛,當成一場戰斗舞蹈來演繹,並由此分裂出不同的自己,來面對這場戰斗。而兩個維度的幻境不停切換,使得真相被隱藏住。而洋娃娃陷入了自我救贖。最後讓甜豆豆逃脫,自己被抓住。表明了,洋娃娃在精神上已經逃出了精神病院,而將自己被強暴的肉體留在了那裡,並且坦然面對變成植物人的手術。最後甜豆豆遇到賢者的巴士這個橋段,其實也是變成植物人的最後幻覺。很殘酷也很不幸,最終的結局是無法改變的,洋娃娃做了手術,成了植物人。最後的結尾色調還是明亮的,不是精神病院那種冷色調,因此只是洋娃娃精神上一個人格的逃脫。還有,片頭剛開始洋娃娃也說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守護天使,可能是個老人或是一個小孩。也暗指了戰斗場景中的導師及最後巴士大叔的老人形象就是她的守護天使。


然後醫生的奇怪,以及跟主治醫師的溝通,讓主治醫師發現簽名不是自己的。聯想到洋娃娃曾經尋求自己的幫助未果,又打傷保安隊長,又幫其他病人逃跑(估計也未果)的行為,決定告訴警察,警察取證。而保安隊長最後被帶走之前,在洋娃娃植物人面前的作秀,以及之後那句「不關我的事,是她繼父的要求」完全說明了真相。

這個故事其實是類似於《小島驚魂》、《禁閉島》、《盜夢空間》、《乘客》類似的邏輯,其實開頭是真實的,之後全是女主的幻想世界。之所以大家雲里霧里沒有看透劇情,完全因為導演誤導大家,只告訴了大家表劇情,而留下N多線索讓大家自己找到里劇情,而不明確告訴大家,也不是個開放結局。

這個電影的看店有三個層次:1、蘿莉和游戲戰斗畫面;2、表劇情和盜夢空間搬的幻境切換;3、各種隱晦的線索以及里劇情。

這還是一個很費腦子的電影。總之,導演其實講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故事,只是套上了蘿莉和虛幻情節的外衣而已。

閱讀全文

與情慾世界電影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蘇電影實時票房 瀏覽:236
3d眼鏡游戲電影完整版 瀏覽:104
電影過年好在線 瀏覽:47
塞巴斯蒂安電影完整版 瀏覽:540
s開頭電影軟體是什麼 瀏覽:190
有一部韓國電影做粉的 瀏覽:370
致青春2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32
電影票怎麼發給朋友 瀏覽:142
為什麼是他電影歌曲 瀏覽:73
朝鮮抗日戰爭電影全部 瀏覽:570
如何評價電影大逃殺 瀏覽:340
電影交換溫柔在線觀看 瀏覽:129
反映民國戰爭的電影 瀏覽:403
優盤怎麼下電影 瀏覽:886
漢服女小電影 瀏覽:431
微電影2015 瀏覽:282
吳磊北京電影學院圖片 瀏覽:479
電影少林小子完整全集 瀏覽:346
隱秘而偉大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315
廖俊波微電影觀看心得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