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九大A類電影節分別是那幾個
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 、 柏林國際電影節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華沙國際電影節、 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官網公布: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包括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
(1)上海國際電影節圖片擴展閱讀:
世界上共有700個左右的電影節,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批准認可、並有著較高質量的國際性電影節大約有50個左右。這些電影節就其性質大概可以分為以下3類:
1、綜合性國際電影節
2、專業性國際電影節
3、地區性國際電影節
B. 上海電影節開幕式:謝霆鋒帥氣依舊,朱一龍圓寸造型神似梁朝偉,你怎麼看
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在上海舉行,明星們盛裝出席。電影節的紅毯不像時尚活動,沒辦法讓每個明星單獨展示和拍照,都是一整個劇組上場的,所以每位明星的單獨鏡頭都不多。
朱一龍是作為介紹嘉賓上台的,他剪了圓寸,留著胡須,看起來有男人味多了,跟平時的貴公子形象截然相反,給人很大驚喜。
你覺得外表還是那個外表,而精神內核卻完全不一樣,甚至於更好的表演是,不僅精神內核不一樣,連外在氣質你都能感受到明顯不同,例如說同一雙眼睛,但眼神卻是完全不同的。
C.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93年,是當今世界9大A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活動之一,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1由上海市政府主辦,上海國際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承辦。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等著名電影節齊名。
D.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哪些看點
5月24日,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此外,芬蘭紀錄片導演、攝影師、編劇、製片人皮爾喬·汗卡薩羅擔任紀錄片單元評委會主席,她將與以色列紀錄片導演約阿夫·沙米爾、中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共同參與紀錄片單元的影片評選。
來源:東方網
E.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現場情況如何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6月16日晚間拉開帷幕,星光熠熠的「亞洲第一紅毯」迎來了李冰冰、徐崢、秦海璐、尼古拉斯・凱奇、傑森・斯坦森等中外明星以及《戰狼2》《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等劇組。
當天,來自「一帶一路」沿線29個國家31個機構的代表在上海共同簽署關於建立「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的備忘錄。聯盟簽約方將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互相推薦影片參加展映,推薦電影人擔任評委及大師班、論壇嘉賓,互相推進電影合拍項目等,在交流合作中互學互鑒、共謀發展。
備受關注的「金爵獎」主競賽單元,今年有美國的《星期五的孩子》、伊朗的《帽子戲法》、中國的《找到你》、古巴與加拿大合拍的《翻譯家》等十多部佳片力作入圍。中國導演、演員姜文擔任主競賽單元「掌門人」。
來源:中國新聞網
F. 為什麼中國電影節越來越多,而好電影卻越來越少
伴隨中國電影票房的井噴,各類電影節也逐漸多如牛毛。但與如今中國電影的每況愈下類似,連被譽為「我國奧斯卡」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也越發江河日下。
中國電影節不僅魚龍混雜且有日薄西山之態
以金雞獎為例,從第一屆起就有盛產「雙黃蛋」的傳統,有一屆「最佳故事片」居然還產生過「三黃蛋」,這種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評選機制實在舉世罕見。
這點,中國第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也承其衣缽。讓人不免遐想:難道這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影道路的一部分?
圖片說明:「烈日灼心」三位男主同時加冕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帝桂冠
而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的長春國際電影節更是愧對以電影之名。
口號居然是:電影搭台,經貿唱戲。追求「電影文化大普及,經貿活動大豐收」,既然如此,為何不改名「長春國際貿易節」,在經貿往來的同時順帶欣賞一下兩年來的優秀電影!
那麼,在如此匪夷所思、模稜兩可的背景下,一個電影節究竟該如何運作才能脫穎而出,繼而進入良性循環,最後真正呈現一個電影節的風貌和品格。已走過11年的獨立電影節――first青年影展也許能給出最好答案。
清晰的定位與日益完善的評價體系使first青年影展獨樹一幟
first青年影展起先只是一個中國傳媒大學校內的短片競賽,發展至今,已能夠吸引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的半壁江山前來搖旗吶喊,這與它自成立之初的清晰定位緊密相連。
十年前,影展的創始人宋文發現,為什麼「最佳影片」不能是參賽影片中的最好影片,於是他與同伴想把評價體系拉回至電影本身,立志將創辦的電影節發展成為新電影人的挖掘機。
這一不懈追尋也體現在first青年影展的參評規則里,參賽作品必須是電影人的前三部電影,而在中國,著力關注電影人處女作的電影節,僅此一家。
而在遴選評委階段,first青年影展也為人稱道。
評委需要深具藝術家的眼光和胸懷,在親子觀影前提下,經過無缺席集體討論後才可擬定所有獲獎名單
圖片說明:2014年first青年電影展評審團主席謝飛(導演)
但與諸多精良文藝片一樣,同樣像一部細水長流電影的first青年影展一路走來也步履維艱。
在時間長河淌進第八年後,該影展才與那年由它推出的現象級電影《心迷宮》一起,一戰成名。
但是,在後續討論中,有評委對first青年影展的首席執行官李子為說:《心迷宮》這個片子可惜了,世界首映應該給威尼斯,那樣可以走得更遠。
這話令李子為百感交集。
此後,「為雪前恥」,first青年影展開始定期安排團隊去鹿特丹電影節、金馬電影節學習對方的創投體系、志願者體系與視覺體系。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後,它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系統架構。
2015年成立的「並馳實驗室」,聯合電影公司在保障創作者藝術表達的基礎上,為青年導演提供中低成本製作的全線資源支持,推動實驗作品順利進入主流院線。
而去年,擔任影展大使的陳坤,在與參展紀錄片導演馬莉的聊天中,萌生了與first合作成立「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的想法。
陳坤每年出資50萬,助力青年導演拍攝紀錄片。講述青少年犯罪現狀的「少年」由此獲得30萬拍攝資金;記錄一位已過耳順之年卻還要照顧年過半百智障兒子的「羅長姐」也收獲了15萬製作經費。該片在隨後舉辦的「西湖紀錄片節」上又斬獲大獎。導演把一半獎金放回「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由此形成了一個流水不腐的紀錄片基金。
而first影展數量龐大的志願者團隊也日益成為一張華麗名片。
在今年的影展發布會上,幾百人的座位上都放著寫有各自名字的瓶裝礦泉水。
眾多志願者在有限條件下,甘願承受高負荷運轉,憑借自己的熱情洋溢與青春逼人讓first青年影展活力四射。
時至今日,first青年影展已碩果累累。
剛剛拿下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和最佳藝術貢獻獎的《暴雪將至》就是在該影展的創投會中,牽線世紀百年影業有限公司,由此進入實際運作環節;
導演馬凱花費7萬元拍攝的恐怖片《中邪》已被騰訊高價收購;
張大磊的《八月》在奪得金馬最佳影片後,又得以在內地院線公映。
今年的影展訓練營更是邀請到世界電影大師貝拉塔爾擔任講師??
要適者生存,但不能隨波逐流
聲名鵲起後,許多企業也慕名而來。有說可以在西寧找塊地,建一座first青年電影大廈,當然需要按照房地產思維經營項目;也有企業願意出錢贊助,但需要冠名以「杯first青年電影展」;2014年,網路大電影風起雲涌時,有人甚至勸說first影展改弦更張。
對所有這類「雙贏」和「共享」,first青年影展皆一口回絕。
在李子為和她的團隊看來,成為青年導演進入電影市場的最佳途徑,讓電影人在這里離電影最近,是一切資本流入的根基。
然而,談及未來,first青年影展的主創也不諱言:長路漫漫,荊棘遍布。
而這同樣也是中國電影節所面臨的通病。雖然品目繁多,但至今卻沒有真正的電影節文化。
許多中國電影人在去過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後無不唏噓感嘆:他們驚異於,在這個以大麻和紅燈區合法化著稱的城市裡,人們卻在晨光熹微中,冒著凜冽的寒風排隊買票,在電影節此後持續十天的放映中,從早到晚,十個放映廳場場爆滿。
而在國內,想讓更多普通觀眾走進電影節影院,仍舊任重而道遠。畢竟,唯獨文化的孕育不能拔苗助長。
而與此同時,這十年間,中國的銀幕數已突破四萬塊,位居世界第一,而電影票房也從60億發展至457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票倉。
在這個狂飆突進的時代里,如何使電影節不落入沉痾,不變得目光短淺、唯利是圖,能夠堅守內心最真實的呼喚,在浩瀚的片海中不遺餘力地打撈那一抹最明媚的吉光片羽,為電影正名,還電影人尊嚴,才是一個專業電影節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文/浮光掠影
G. 上海電影節紅毯,朱一龍憔悴,張天愛忙著凹造型,張譯的狀態如何呢
第 24 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在上海舉行,明星們盛裝出席。在紅毯環節之前,居然還有一個 " 酒店紅毯出發儀式 ",但現場稍顯混亂了。
有人說他不夠帥,甚至有點丑,但是就這憨憨的、醜醜的,才讓他更加讓人感到親切。他演戲,就是在「雕琢」,力求每一個角色都有所不同,但又要演出角色獨特的張力,這靠的就是演技。
這幾年,沉寂的張譯終於厚積薄發,接連以優異的作品證實了自己的實力!真為他感到欣慰!他也用事實再次證明:付出總有回報。
H. 上海國際電影節公布4K修復單元首批片單,都有哪些影片亮相
近日,上海國際電影節公布了4K修復單元首批片單,共有八部電影亮相,分別是《薄荷糖》、《教父3》、《阮玲玉》、《胭脂扣》、《美麗的折磨》、《女人韻事》、《無法松的一生》、《加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這八部電影都是影史上非常有名的電影,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三、《阮玲玉》
《阮玲玉》上映於1991年,是由關錦鵬執導,張曼玉主演的一部講述一代巨星阮玲玉演藝生涯的電影。這部電影可謂是星光熠熠,除了張曼玉外,梁家輝、秦漢、吳啟華、葉童等都有參演,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人物傳記類型電影。並且在該電影上映後,張曼玉也憑借這部電影,拿下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馬獎、金像獎等多個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項。
可以說,這次上海國際電影節公布的首批修復單元格的八部電影,每部都是佳片,值得觀眾們認真觀看和回味。
I. 上海電影節放映八部高達劇場版,本次電影節你最期待其中哪一部電影
《機動戰士高達閃光的哈薩維劇場版1(2021)BD日語中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導演:村瀨修功
編劇:富野由悠季/武藤康之
主演:小野賢章/上田麗奈/諏訪部順一/齊藤壯馬/津田健次郎/石川由依/落合福嗣/武內駿輔/早見沙織/松岡美里/澤城千春/宮崎游/天崎滉平/綿貫龍之介/田中光/草野峻平/種崎敦美/新祐樹/綾見有紀/鷲見昂大/尼古拉·法萊那澤/越後屋浩介/藤高智大/Volcano太田/川口啟史/田村千惠/井川秀榮/吉富英治/木曾寬子/佐佐木祐介/吉田健司/高橋雛子/高橋大輔/瀧村直樹/福西勝也/佐伯美由紀/本多新也/木野日菜/內田紳一郎/櫻岡敦子/地藏堂武大/川上洋平/磯部寬之/白井真輝/ASHLEY/JAMES/SAYAKA/山寺宏一/佐佐木望/川村萬梨阿/古谷徹
類型:劇情/科幻/動畫/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2021-06-11(日本)
片長:98分鍾
又名:Mobile Suit Gundam Hathaway
機動戰士高達 閃光的哈薩維的劇情簡介· · · · · ·
本作以哈薩維為主角,採取三部曲的形式,講述「逆襲的夏亞」之後的故事。
J. A級國際電影節的13個A類國際電影節
在世界各地,各種電影節數目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從電影節的規模及知名度,參展電影的層次,參加電影節的演員陣容來看,只有以法國戛納電影節為首的13個大電影節能夠達到國際A類標准。
目前世界有13個A類國際電影節:按舉辦國、名稱、創辦時間、開幕時間、最高獎項分別是(排名有先後之分)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金麒麟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1946每年7月~8月金、銀帆獎;金、銀、銅豹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愛沙尼亞塔林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