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電影上海王為什麼獻給顧孟華

電影上海王為什麼獻給顧孟華

發布時間:2022-10-24 13:49:34

㈠ 上海王二為什麼說僅以此片獻給我的母親顧孟華

上海王二為什麼說僅以此片獻給我的母親?顧孟華,因為她很想念她的母親,覺得要為了他母親拍一部電影,所以說他就說我給我的母親顧孟華

㈡ 胡偉民的人物經歷

2005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十大戲劇導演大師》一書中,胡偉民的名字赫然在列。登陸上海戲劇學院網站時可以看到,胡偉民與余秋雨、沙葉新齊名,他是一位影響中國乃至世界戲劇的著名藝術家。上海戲劇學院為培養出這樣的高材生而引以為豪。可惜的是:正當胡偉民風華正茂、果實累累的時候,這位藝術家卻於1989年6月20日下午英年早逝,終年僅56歲。他帶著未完成的戲劇理想,帶著無數藝術構思,匆匆地走了,留給人們的是無盡惋惜和綿綿思念。 1932年7月22日,胡偉民出生在常熟橫涇鄉湖浜村的一個農民家庭。5歲那年,日本鬼子來了,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裡,母親帶著胡偉民一波三折趕到上海,與做清潔工、茶房的父親胡雲龍團聚,從此一家人狠下決心:即使死也要死在一起。此後,他們開始了城市貧民的艱苦生活。在胡偉民小學讀書時,因為戰亂,學校時常關門,為了生計,胡偉民開始集郵。在郵票市場上,他竟也能獲得微薄收入。他小小年紀對戲劇卻十分喜愛,成為劇場的常客,為此常遭父親的訓斥。16歲那年,他最終違背了父親的意願,考入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在國立戲劇學院,胡偉民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他經常穿一件夾克衫,戴一頂鴨舌帽,一副落拓不羈的浪漫派頭。實際上,他頭腦里正在經歷一場思想革命。解放前夕,他與同學們一起在「總統府」前演出活報劇《美國馬戲團》,諷刺國民黨要員的奴顏婢膝。在「四▪一二死難烈士追悼會」上,胡偉民還發出了「十字架下你的墳,十字架上我的愛」的吶喊。
1949年南京解放,胡偉民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但他還是放不下戲劇,不久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在校期間,胡偉民與幾個同學合作創作了話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上演後影響很大,獲得了學院的獎勵和部隊的立功證書。校長熊佛西非常賞識胡偉民的戲劇才能,讓他留校當了助教。
1954年,22歲的胡偉民考取了留蘇預備生去北京進修俄文。正當胡偉民滿懷激情准備赴蘇進修時,厄運悄悄地向他逼近了。在1955年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中,胡偉民被認作「受胡風思想影響嚴重的人」,被取消了去蘇聯留學的資格。接著在1957年反右運動中,胡偉民因對肅反擴大化提了意見,被劃為右派分子。從那時起,他離開上海,被遣送到北大荒,一去就是六載。在那些日子裡,他天天去伐木、墾荒,用胡偉民的話說:「這些苦我都不怕,怕的是讓我遠離戲劇。」這位24歲的年輕人,常常在冰封的松花江上獨自散步,他在思考人生,但面對茫茫荒原,他找不到答案。
胡偉民終究沒有垮掉。他在受磨難時,有位小戰士期望有一天能看到他的戲;一位老將軍囑咐他:「你還年輕,千萬別消沉!」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在凄風苦雨中,他當時的未婚妻顧孟華毅然陪伴他一起來到了北大荒。結婚以後,夫妻倆依依相伴,患難與共。正是這人世間無價的情愛,使胡偉民從消沉中走了出來。他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北大荒,北大荒也回饋給他們愛情的結晶——兩子一女。夫婦倆給這3個孩子分別取名雪樺、雪楊、雪蓮。
1964年,胡偉民和妻子、兒子一起被調到揚州文工團工作,他終於又回到戲劇舞台上來了。他在揚州工作期間,以近似瘋狂的熱情一連排了7個話劇,並開始接觸各種劇種的演出。可他還沒來不及施展他的才華,「文化大革命」開始了。胡偉民被逐出文工團,在一家花鳥商店當職工,他的才華被不斷的政治運動三番五次地扼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為胡偉民改正了右派問題。不久,他被調到上海青年話劇團任導演,擺脫了22年的厄運,從此胡偉民真正揚起了戲劇理想的風帆。 胡偉民到青年話劇團排的第一個戲是《神州風雷》。這戲別人已經演過,但胡偉民不重復別人,在寫意上下工夫,大膽突破傳統框式,給人以耳目一新。一位外國戲劇家說他沒有想到在中國能看到導演構思如此新穎而大膽的演出。
胡偉民又排出了《再見了,巴黎》、《骯臟的手》、《秦王李世民》等戲。他不重復別人,也不重復自己,一個戲一個樣,一個比一個花樣翻新。《秦王李世民》以一組自由移動的平台為支點,輔以一組自由升降的條幕,6個由演員扮演能開口的陶俑,類似希臘悲劇里的歌隊,向觀眾評說千秋功過。
《秦王李世民》一炮打響,胡偉民聲名鵲起。當戲劇界爭說《秦王李世民》的時候,另一部滑稽戲《路燈下的寶貝》又脫穎而出。
1982年春,胡偉民應邀來北京參加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召開的「京滬導演會議」。這次來北京,與20年前那一回的心情自然不一樣。會議於4月21日在一家招待所開幕。大家剛坐定,一份《戲劇報》送到每位代表手裡。這一期正好發表了姚芳藻寫的一篇介紹胡偉民的長文,還配有他風度翩翩的照片。一下子,胡偉民就成了會場的焦點。胡偉民是第一小組的召集人,在組里第一個發言的就是胡偉民。兩天後,第一個在聯組台上發言的還是胡偉民。他有絕好的口才,而且音色柔和,富有磁性,說起話來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博得到會同志的一致喝彩。他與北京人藝導演林兆華在這次盛會上唱了主角,從此被中國戲劇界稱為「南胡北林」。
1983年春節剛過沒幾天,胡偉民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匆匆飛到西寧,因為那裡正在趕排歷史劇《三百年前》,經過夜以繼日的努力,排練初步告畢。胡偉民在給北京同行朋友的信中說:「此劇的主題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以歷史上台灣回歸祖國的一段史實,闡明炎黃子孫一家,盛世要求統一的思想。」
1986年4月,中國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在上海、北京同時舉行。胡偉民是唯一能同時向戲劇節奉獻兩台莎劇的導演。於是出現了《新民晚報》記者李葵南描述的情景:「他在人民大舞台剛剛帶領他導演的越劇《第十二夜》的演員們向觀眾謝過幕,又在深夜的南京路上踩著自行車趕到長江劇場,在那兒他執導的另一出名劇《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正臨近尾聲……」
用中國戲劇搬演莎士比亞,是胡偉民的一大創舉,繼莎劇《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之後,他又導演了木偶劇《迷人的雪頓節》、桂劇《泥馬淚》、越劇《第十二夜》、川劇《紅樓驚夢》等,他的藝術表現才華和創作熱情似火山一般的迸發出來。有位記者曾笑問胡偉民:「你怎麼會承受如此重荷?」他說:「生命在於運動!」
胡偉民也是橫向聯系最為廣泛和頻繁的導演。他不僅導話劇(這是他的本行),導地方戲,還導電視劇,導木偶戲。他給上海木偶劇團導演的《迷人的雪頓節》,在中國開創了演員和木偶同台演出的先例。正如作家許國榮、童道明的文章中所說的:「單就這一點,就足以使胡偉民獨步中國劇壇。」
1985年之後,胡偉民做了兩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一是自己執筆寫了話劇劇本《傅雷與傅聰》,這個戲選用貝多芬、莫扎特、肖邦的鋼琴曲貫穿始終,可以說是個戲劇性的交響曲。二是接受廣州市話劇團邀請擔任該團藝術總監。這是一般藝術家不會做也不敢做的。
胡偉民主張話劇要發展,要有超前意識,將東方的藝術精髓同西方的戲劇革新思想結合。他在排演滑稽劇《路燈下的寶貝》時,與笑星們幽默地說:「中國基督教有個三自革新委員會,我們也來個三自改革委員會,那就是:自設難題,自找麻煩,自討苦吃。我來,很可能給你們闖個禍,我想搞的東西也許中國舞台上沒見到過,說不定把滑稽劇搞得不倫不類,失敗了,那就是苦海無邊;成功了,當然其樂融融。」結果是非常成功的,演員們都伸出大拇指誇胡偉民:「服帖!」
1989年,胡偉民作為中國戲劇家代表參加了在莫斯科召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變化中的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會上,胡偉民在發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三個肖像——神、鬼、人》為題的演講時,全場沸騰,出現了高潮。莫斯科電視台播出了胡偉民發言的特寫鏡頭。會議期間,胡偉民還與國際超一流導演彼得·布魯克、尤利·留比莫比共同探討了對世界戲劇藝術的看法。 1989年那個炎熱的夏天,胡偉民剛從戲劇學院匆匆出來,感到胸口堵得慌,並伴有陣痛。他慢慢地騎車朝不遠的華山醫院走。沒想到,一進醫院他就倒下了,而且再也沒有站起來,也許他實在太累了。
胡偉民因突發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塞,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他的逝世,在中國戲劇舞台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上海的同行說:「戲劇陣地一個舉足輕重的指揮員驀然消失,給上海戲劇力量的格局造成愈加劇烈的傾斜。」北京的同行說:「胡偉民的死,不僅僅是戲劇界的損失,也是我們民族的,甚至是世界戲劇舞台的損失,他的空缺一時很難補上。」遠在美國、歐洲那些盛贊過胡偉民導演的藝術評論家、藝術家們,在吃驚之餘,都感到無比惋惜。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余秋雨在胡偉民的追悼會上沉痛地說:「我可能不會在上海戲劇界孤獨地逗留,因為我的朋友胡偉民已經死了。」不久,余秋雨竟辭去了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職務。
胡偉民在上海戲劇界活躍了不足10年,導演的劇目竟多達40多個,這在中國戲劇界是十分少有的。
胡偉民充滿生氣,生龍活虎的生活節奏和努力探索、勇於向上的進取精神獲得了戲劇界的贊譽。他被推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家藝術委員會委員、理事,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委員,登上了國家一級導演的寶座。2005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劉烈雄博士主編的《中國十大戲劇導演大師》一書,將胡偉民列入中國十大戲劇導演大師之一。
他導演的話劇《真情假意》榮獲1984年觀摩演出導演獎和中央文化部頒發的導演獎;同年執導的電視劇《血紅的杜鵑花》,榮獲江蘇省1985年度電視劇大獎;同年還獲得上海文藝記者協會評選的花冠獎;1986年他導演的桂劇《泥馬淚》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屆劇展大獎和導演榮譽獎;同年還獲得上海市文聯頒發的戲劇評論獎、上海文學藝術獎。胡偉民知識淵博,興趣廣泛,1989年他發表了生平第一部著作《導演的自我超越》。在胡偉民逝世3周年之時,在美國的大兒子胡雪樺把他父親的生前遺作話劇劇本《傅雷與傅聰》搬上了舞台,在美國再次引起轟動,美國新聞界報道了胡氏家族對戲劇藝術的卓越貢獻。
慶幸的是:胡偉民的3個兒女自幼酷愛影視藝術,大兒子胡雪樺在國內影視界小有名氣,作品有《中國夢》、《中國孤兒》,後來赴美國留學深造。1993年,胡雪樺自編自導話劇《蘭陵王》獲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大獎,本人獲導演榮譽獎。
二兒子胡雪楊在國內拍片也不甘落後,他的處女作《童年往事》於1990年在美國榮獲第十七屆奧斯卡學院獎,這在國內尚屬首次。他的第二部影片《留守女士》摘取了埃及金字塔大獎。之後,他又與哥哥合作完成了電影《淹沒的青春》,由胡雪楊親自出演男主角。1995年,胡雪楊來到家鄉沙家浜鎮拍攝電影《牽牛花》,最近,正在籌拍《上海1976》。
他倆的妹妹胡雪蓮同樣是位電視藝術愛好者,她曾經准備報考導演系,但媽媽顧孟華對她說:「好啦!一家已有三個導演了,你別進去軋鬧猛啦!」後來,胡雪蓮改變主意,考入了復旦大學國際經濟系,現已在美國一家公司當經濟總裁。
這正如上海電影製片廠製片主任楊公敏先生所說的:「沙家浜真是人傑地靈,不但出了部好戲《沙家浜》,而且還出了個中外聞名的導演世家。
今年是導演胡偉民逝世20周年,如果他地下有知,看到這一切,也會含笑九泉了。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上海王為什麼獻給顧孟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一部電影女主在馬鵬里 瀏覽:706
英國電影突圍迅雷 瀏覽:183
仙古裝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36
樂高積木世界大電影 瀏覽:536
村裡人吃魚變成魚什麼電影 瀏覽:194
最新賽車電影2017 瀏覽:980
海綿寶寶中文版大電影全集國語版 瀏覽:804
國產最新鬼電影 瀏覽:274
乳神微電影 瀏覽:598
歐美探險類恐怖電影最新 瀏覽:216
關於戰爭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631
大橙子的女僕小電影 瀏覽:837
馬王爺電影完整版 瀏覽:137
性關系電影在線觀看西瓜 瀏覽:246
七龍珠最後一部電影 瀏覽:402
好看的電影不能看怎麼辦 瀏覽:247
男主角失明的微電影 瀏覽:76
支付寶投資電影怎麼投 瀏覽:492
如何查在電影院的觀看記錄 瀏覽:28
迷霧電影西瓜百度 瀏覽: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