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電影新世界中會長是誰殺的
在整部影片中,除了金門、警察,沒有過多牽扯其他故事線。而且前往幽會這么隱秘的事,內部人員問題可能性更高,可以先在一定程度上排除是來自於外部勢力。在回答問題之前,先看看金門。整個金門集團是「暴力商業集團」,裡面有兩個關鍵詞「暴力」+「商業」。要想成為會長,你必須既擁有「暴力」,又擁有「商業」。特別是「暴力」,因為這是組織的根本,沒有「暴力」能力的,哪怕「商業」再成功,也無法登頂會長。比較突出的例子是這四位年長理事。
㈡ 韓國電影新世界
從子成和姜隊長是台詞來看,警察是想抑制黑社會勢力發展壯大。之前警察的計劃是想讓子成拿到證據讓會長坐牢,結果證據不足沒辦法。就有了第二步,讓會長住院,警察和子成就製造了一起車禍,結果會長居然死了。
為什麼說不像是丁青或者是仲久乾的呢? 因為他們的勢力相當,在這種情況下有預謀的篡位。殺死會長也會同時也會殺死對手。所以說,不太可能。
為什麼不是張秀基呢?
因為張秀基沒有實權,殺死會長也拿不到會長之位,雖然他跟警察有聯系,不過他應該沒有參與。
㈢ 關於韓國電影新世界的問題
第一 告訴你 丁青知道 李子成是警察卧底 故意那麼問他 丁青回國的時候第一個會通知李子成 但是回國兩天了 然後叫他去仁川的倉庫 所以驚嚇的一面出來了 第二 blackberry手機是全世界間諜機關專用 防竊聽 美國聯邦調查局和 奧巴馬都在用 第三 時間問題 李子成沒有在仁川 所以白天到黑夜 說得過去 沒必要糾結 第四 最重要的一點 原會長到底死於誰之手? 答案是 警察策劃副會長 殺的 會長已死 李仲久VS丁青 為了會長位置 打得兩敗俱傷 以後 副會長收拾殘局 連李子成都是 警方清洗的對象 所以丁青 死之前 讓他狠起來 不然他也會死 答案有出入莫怪 如還有疑問 繼續問吧
㈣ 電影新世界中石會長怎麼死的。
是警察的主意,首先片頭 車上的人並不是兩派中的任何一人,可以推斷不是兩派的人
其次,片中李子成在與上司見面的時候曾質問上司:會長死了,是我的錯么?……這到底誰的主意?……到底誰想出來的主意?
這是判定殺手來源的 最有力的證據
最後你回顧下整片,其實說的就是警察在努力創造個沒有黑幫的新世界,包括殺死會長挑起兩派的紛爭從中漁利,整個金門控制在一個卧底手裡,也就充分的掌握在了警察的手裡。結果卻是被李子成創造了一個自己的新世界。這才是真正的意義
㈤ 新世界延邊老棒子最後殺的誰
延邊老棒子殺死的是科長和局長。
韓國電影《新世界》的結局說的是男主用多年的犧牲,換來的卻是猜疑和不信任,承諾的不能兌現,直最後連自己的孩子也失去了。
丁青在醫院里那段是轉折點,他告訴子成要狠一點,自己活著的話,子成就活不了,因為子成根本不是丁青的對手,葬禮後路邊的那三個老棒子就是丁青給子成安排的。最後要子成自己做選擇,最終選了一路走到黑,這都是一步一步被逼的。
㈥ 新世界劇情解析(深度解析韓國黑幫電影)
新世界》非常優秀的一部黑幫電影,故事曲折跌宕,演員演技爆表。為了更好的理解這部電影,就讓我們以問帶答的方式,來深刻解讀這部電影。
第一個問題:石東出會長是誰殺死的?為什麼要殺死他?
要分析石會長是被誰殺死的,首先讓我們回到事故現場,尋找蛛絲馬跡。 過程就是:石會長的座駕,正常左轉彎,被直行的卡車撞擊。 這看似是一起非常普通的交通事故,可其實每一個看官內心都很清楚,這是一起陰謀。 在現實中,我承認巧合的存在,但我本人絕不相信巧合,因為這種概率極微,可以被忽略。如果有的人堅決相信巧合,那麼其實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比如吃飯可能會被噎死,下樓梯會被摔死,過馬路會被撞死,即便什麼也不做,待在家裡,也可能發生地震被砸死,相信巧合人是無法生存的。所以我和大家一樣,認定這是一場人為的事故。 既然認定這是一場陰謀,那麼從現場中,唯一可以確認就是,駕駛卡車的司機是一個「暴徒」。也許有的人說司機可能不是一個「壞人」,被脅迫所為,我們姑且承認這種說法,那麼他被誰所脅迫呢?無非就是兩方,正義的一方和邪惡的一方。如果是正義的一方脅迫他,比如警察,那麼正義的一方本身就是邪惡的;如果脅迫的一方是邪惡的一方,比如黑幫,那麼又怎麼能說這個司機是「好人」呢,好人也就不會和壞人有瓜葛了。
讓我們繼續解答是誰殺死了石會長。這個問題在整部電影中並沒有明確的答案,李仲久認定是丁青所為,警方姜科長告訴丁青是李仲久所為,而丁青則認定這是一場陰謀。沒有任何人承認,也沒有任何人被定罪,我們萬眾期待的警方也沒有查出任何有用的答案。其實看官,與其我們無法找到准確的答案,倒不如,我們自己主動推導,讓最可能的兇手,主動現身。丁青陰謀論
李仲久認定丁青所為
警方姜科長告訴丁青,是李仲久所為
要想找到殺害石會長的兇手,首先我們就要分析,哪些人具備殺害石會長的能力?只要我們將所有的可能一一羅列出來,再用排除法,最後剩下的就是兇手。我們首先從金門內部分析,李仲久,丁青是絕對具備殺害石會長的能力的,至於二號人物張秀基,有心卻無力,因為他的爪牙被丁青和李仲久拔掉了。從外部分析,警方所代表的正義方具備殺害他的能力。還有一類人就是丁青口中的阿貓阿狗,可能是金門內部的人,也可能是外部的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里外勾結,共同預謀。總共就這四類人具備這樣的能力。接下來我們要用排除法,一一分析。要殺害石會長,首先要和石會長是有利益沖突,也可以說是和石會長是有關系的。這一條就排除了阿貓阿狗,因為處在石會長的層次,和阿貓阿狗沖突的可能很小,即便有他們也無力做出這樣的行為。其次,根據誰受益的真理,也就是誰是受益人來推斷,因為如果沒有受益,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丁青,李仲久隨著石會長的遇害,具備了成為會長的可能。警方隨著石會長的遇害,黑幫勢力受損,也就不會成為像黑手黨一樣的失控組織,讓警方失去控制。假如是丁青所為,那麼他勢必要遭受李仲久的沖擊;同樣李忠久也會遭受丁青的沖擊,無論他們兩個誰是主謀,勢必會讓整個黑幫產生分裂,並對自己造成損失,但是這並不能排除他們兩個人的可能,因為無論是誰最終成為會長,對對方而言都有巨大的好處。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他們兩人無論是誰預謀殺害會長,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備,否則結果可能會成全他人,到頭來自己兩手空空。他們兩個人做好准備了嗎?縱觀整部電影,他們好像都沒有,但是這並不能排除。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條件,也是具備殺害石會長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對石會長的行蹤要有準確的情報信息,如果沒有足夠的信息,那麼也就不會有設計出殺害石會長的方案可能。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仔細分析石會長的身份,他是黑幫首領,勢力滔天,這種能夠混到會長位子的人,他的信條中是不會有相信某個人的,他只相信手中的刀與槍。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丁李和警方三方,最了解石會長信息的,是警方,雖然這不能排除丁李二人的可能,但是丁李二人要掌握信息難度是非常大的,即便他們中的一人知道信息,難道他能逃的過警方的偵察嗎?從另外一點也可以看出,如果是他們中的一人,那麼警方也就不會做出干預後繼人的行為。對於是誰殺害石會長,我們也要從反面看,如果石會長沒有被殺害,對誰影響最大?第一個是警方,第二個是張秀基。因為只要金門集團持續穩定,他們的勢力就會繼續擴大,而結果也如警方所言,可能會變成如黑手黨一樣的全球勢力,警方將徹底失去控制。而反觀張秀基,雖然是二號人物,但是是最憋屈的人物,如果金門集團持續穩固,那麼他此生也就如此了。而對於李仲久和丁青而言,金門集團壯大,對自己並沒有多大壞處,反而有好處。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可以排除丁青和李仲久的可能,而最大的嫌疑是警方。如果是警方,這個時候就面臨一個新的問題:警方畢竟是正義的一方,是否會自己動手做出這種違法的行為?答案是不會,因為警方畢竟還不是那麼壞。那警方該怎麼做,既不讓自己陷進去,又達到殺害石會長的目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扶植張秀基,讓張秀基來做,張秀基缺的是力量,那麼警方就給他力量,這樣既能達到目的,又能隨時控制張秀基,達到控制金門集團的目的。這就是在整部電影中「廢人」出現次數如此多的原因,因為警方就是想扶植一個「廢人」而不是一個能人。所以這部電影中,第二個問題就出現了,姜科長給高局長的方案是什麼?
對於石會長是否是警方親自出手解決,我詳細補充一個觀點:上帝訂立人間規則,就不能親自插手人間事務,一旦插手,就犯了大忌;我非常認同丁青對姜科長的告誡「黑幫內部的事,要由內部人自行解決,希望警方不要介入過深」,如果警方一旦親自插手,就會徹底打亂原先自己所設定的規則。姜科長和高局長的所做所為是個人行為,而不是警方行為,他們的行為會按照黑幫的規則進行最終審判。這也是在影片開始,高局長向上級匯報的時候,領導不承認高局的行動,並且告誡他後果,而高局也很清楚,大不了大家一起S。但是這種S,我想提醒看官的是,這是要按照黑幫的方式解決。
現在讓我們嘗試著復原姜科長給高局長的方案內容。既然是一份方案,那麼就要具備基本的四要素:事件起因,事件後果,方案目的及方案過程;附加要素:預備方案。首先讓我們來看事件起因及後果。縱觀整部電影,主要由以下方面:一:金門集團的現狀。是全國性的幫派組織,由南部的虎派,帝日派,和北方聯盟構成,產業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貸款,娛樂等,主要由李仲久負責;二是金融,建築,海外資產等,主要由華僑丁青負責。在企業體量來看達到中等企業的規模,韓國是發達國家,一家中等企業的規模,體量也是很大的,並且其已經出現往國外滲透的跡象。姜科長方案中的後果:如果金門集團內部架構持續穩定,很有可能發展成為如黑手黨一樣國際性黑幫組織,警方將失去控制。二:被指控犯罪並拘役三個月的石東出會長,在律師提交解釋之後,檢方不再提起訴訟,無條件釋放。有的看官可能會生出這樣疑問: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陰謀?是不是又買通了檢方人員?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我個人的意見是,我們應該相信檢方,一者這是全民矚目的案件,檢方的壓力很大;二者,也許檢方真的沒有可以定罪的證據,畢竟卧底的資料應該是不被認可的,而證人根本又不可能有。檢方做出不起訟的決定,我們應該站在理性的角度思考,而不應妄加猜測。我們應該欣賞檢方的做出不起訟作為的勇氣,因為在法治的國度,任何個人、任何勢力、任何組織、任何言論都不應超越法律,扭曲法律。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某國,也許就會是另外的結果。這件事情,我相信給了警方當頭一棒,因為一個黑幫分子就在眼前,卻無能無力,不能繩之以法,莫大的恥辱。我也相信每個警察的內心深處都是憤怒的,但又能如何呢。我也相信警察內心是憋屈的,一方面承受著人民的信任,一方面還有承擔著卧底人員的愧疚。我也相信,警察內心很清楚這件事的後果,既然現在體量的金門集團,就拿他們沒辦法,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後果豈不更加被動。三卧底人員暴露的危險。在經過石東出事件後,警方在黑幫的卧底人員,就會面臨被暴露的風險,如果卧底人員被發現,這性質就變了。我們同樣要認識到,卧底人員其實是在刀刃上行走,不好過,都在硬撐,都想早日結束。狗急了會跳牆,警方雖然代表著正義,但是警察可是人。於是負責金門的姜科長,就策劃了一個方案。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姜科長的方案目的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個目的:第一個目的:石東出會長必須要掛掉的。如果不掛斷,以後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任何的意義。第二個目的:必須要阻止金門集團的壯大。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內部自行分裂,瓦解。第三個目的:爭取將金門集團納於在警方管控之下,以免任由其壯大而失去控制。第二三也可看作一個目的,就是干預石會長去世金門集團的後繼人問題。行動代號「新世界」。有的看官可能會對第一個目的存有疑問,方案難道不是在石會長去世才形成的嗎?因為根據影片的順序,一開始石會長就出了車禍,而姜科長的方案是在以後才提出的。如果這個疑問的推斷是正確的,那麼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警方沒有準備除掉石會長之前,誰有能力呢?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能夠除掉石會長的,基本只有警方,如果警方不動手,其他人是很難有機會的。所以我才認定除掉石會長也是方案的一部分,而絕不是事件發生後才生成的方案。當然我的認定在影片中也有所體現。一是,在石會長的葬禮之上,姜科長對李仲久說,你是不是也想被這樣?二是,姜科長給高局長方案時,高局長做出殺頭的手勢,並且將方案撕掉。
㈦ 韓國電影《新世界》中崔岷植姜科長是不是死的太冤,是朴成雄扮演的李仲久殺了他嗎
《新世界》這是一部非常高分的黑道犯罪電影,好的電影就是這樣,剛開始看的時候就被它吸引,越到後面越好看。許多你不曾料想的內容出現在眼前時,一方面你會覺得很驚訝,另外一方面你又會覺得它很有吸引力,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韓國編劇的功力,不得不說韓國在電影方面真的是領先我們許多。另外演員們的表演也非常的出色,作為一部犯罪類型的電影,我願意給它打90分。
姜科長最後被李子成的手下殺掉了,李子成本來是姜科長手下的卧底,沒想到在黑暗世界呆久了,他作為一個警察已經喪失了自己的鬥志,最後就連自己的上司都被他殺掉了。
㈧ 韓國電影《新世界》中最開始那個黑幫大佬是誰殺的
是李子成殺的。
李子成,警方的主要卧底,集團內的重要幹部,是鄭青出生入死的兄弟。「金門」是以企業型式不斷擴展規模的韓國最大黑幫組織,姜科長安排新人警察李子成作為卧底潛入該組織。八年過去,子成成為「金門」副手鄭青待其如親兄弟的左右手。
李子成認為只要殺死了會長,自己就可以恢復警察的身份,過平常人的生活,隨後一次和會長出門,李子成開車撞死了他,隨著「金門」會長突然死亡,警界高層擬定了「新世界」計劃來操控新任繼承者。
(8)電影新世界會長誰殺的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金門集團會長、暴力組織在虎派大佬石東出遭遇車禍身亡,該事件在黑白兩道引起不小震盪。為了遏制金門集團進一步向合法領域滲透並持續壯大,警方及時提出「新世界計劃」,旨在干預金門集團繼任大佬的選舉。
而圍繞會長頭銜,金門旗下三號人物華僑出身的丁青和四號人物常務理事李仲久展開一連串明爭暗鬥。在危機四伏的當下,警方姜科長命令卧底八年之久的李子成左右選舉結果。子成六年前和丁青結識,並且得到對方的器重和信任。早已厭倦黑道生活的子成無奈受命,卻無疑將自己投入了凶險非常的黑色漩渦之中。
㈨ 韓國電影新世界影評
新世界
2018-01-29 劉慶東 慶東成長史
韓國電影《新世界》,幾乎是近十年來最優秀的黑幫電影,不是之一,從劇情設計、剪輯和音樂等方面,其他電影很難與之匹敵。國內為之震撼的《無間道》相比之下差的很遠。
對於同一類型題材的電影,通常我們先看到的,會給予較高評價,而對後面的審美情趣就要求高一些。《新世界》和《無間道》無論在劇情和人物方面都有一定相似性。《無間道》中就有:說好了3年,3年之後又3年,3年之後又3年。而《新世界》中的李子成,也是在有性命之憂的情況下,被上司一再拖延,被迫局中。應該說香港電影水平在亞洲也是佼佼者。(而內地元素,不論導演、製片人還是演員只要一出現,立刻上不檯面)。問題是,為什麼《新世界》給我們的震撼要高於《無間道》10倍?乃至於我都不願意稱這部電影為韓版《無間道》?
想來想去,我想最根本的是 是對人性最深刻的理解。雖然《無間道》也代表黑幫電影的一個高峰,但在人性理解層面,不得不佩服韓國已經超過香港很多。
首先,《新世界》在角色上,沒有立場判斷,只從人性上去判斷。一開始李子成就親手殺害了一個卧底(從後面的劇情看,這個一開始就被殺的崔董事很可能是丁青所清洗的異己),身為卧底,肯定是要做很多壞事的,這更符合現實和人性,而《無間道》中的梁朝偉干過什麼壞事?連傻強的死都是因為黑幫火並,跟梁一點關系都沒有。說明《無間道》的導演是不希望梁朝偉身上沾染上惡的元素的,但憑借常識,我們就知道不可能。所以《新世界》一開頭就告訴我們,這個李子成手上是有無辜的人的鮮血的。雖然他是警察,但他的職業特殊,他需要做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
在與上司的關繫上,李子成與姜科長的關系,也更接近與人性本色。我們知道《無間道》中的梁朝偉和黃秋生關系是親密的,爭執也只在口頭上,內心的感情則很深。但是,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我們是卧底,不僅要干很多有犯罪的、以及各種不想乾的事,甚至,隨時可能把命丟了,惶惶不可終日,還要堅持五年十年,想退出又被一直被逼在局中,你還會喜歡這份工作?你還會對一直把你按在水中不讓你出來透氣的上司,懷有感情?我想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而《無間道》就是這樣設計的,他沒有體察出卧底內心的怨毒如何發泄。《新世界》細致入微的體察到這一點,所以,李子成從憤怒,到最後絕望,到最後起殺機,讓我們覺得只有唏噓,而沒有反感、厭惡,我們甚至有些慶幸他終於把姜科長幹掉了,因為他終於解脫了。
此外卧底與上司的關繫上,《無間道》那是親密無間,梁朝偉和黃秋生絕對是相互信任。但你從現實的角度看,可能嗎?人心隔肚皮,誰敢對誰絕對信任?這讓我想起漢武帝對他的長子劉據,漢武帝看著兒子長了20多年,當第一個人跟他說太子造反,他說不可能,我兒子我還不了解?第二個人跟他說太子造反,漢武帝說胡說,一派胡言;當去調查的人再次說太子反了,漢武帝還堅持他的信任嗎?不能了,三人成虎。父子之前尚且如此,何況同事之間,更何況這種如果敏感的職業——卧底與警察?從任何角度來說,他們都不可能絕對信任。
所以,姜科長對李子成也安排的監視,包括他的妻子和隨從,李子成都蒙在鼓裡。這讓他再次蒙上了一層悲哀的色彩。而他的圍棋老師,對他很多話也是守口如瓶,甚至連新工作計劃都不知道。讓李子成覺得自己就是別人的一枚棋子。他甚至感覺不到警察團隊的溫情。他說:我在黑幫那裡還能得到信任,竟然在你們這里卻什麼都不知道。是這樣的,黑幫固然凶惡,但幫會里確實有兄弟之情。接下里我們就說這部電影里的主線,李子成與丁青的兄弟情。
從開始看丁青,覺得這傢伙是個放盪不羈的人物,很像《古惑仔》里的大飛。其實,丁青的這一面完全是因為看到了李子成,那種高興和開心。他從上海買個山寨貨回來送給李,而李一下就當面揭穿,直接拒絕。這種事情如果是在關系一般的人身上,是不可能發生的,立刻就會傷了情面,壞了關系。而丁青與李子成的關系早已超出了這個層面。他們之間是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會影響與對方的關系的。
男人對女人最密切的關系,莫過於赤裸身體;而男人對男人最密切的關系,莫過於赤裸心靈。而丁青6年來一直對李子成赤裸著他的心靈,雖然後來他知道李子成可能很多時候都出賣了他,但他對李子成的兄弟之情,卻十分難斷。丁青看上去放盪,但內心十分老練,從劇情上看,金門集團的石東會長就是丁青殺的,第一,他在上海,顯得與時局無關;第二,劇情明顯交代了他當時排擠李仲久已經成功。他在各個事情的判斷與安排上,明顯表現出很強的領袖特質。因此也更有野心。而李子成當然才能也是非常出眾的,他本身就是會長最有力的候選人之一,但他的任務只是為警察搞情報,所以無心想這些。所以大家把他看成丁青的小弟。盡管如此,丁青對李子成才能也是特別看重的。丁青對待他完全像親兄弟一樣,而不是一般的助手。所以當丁青得知李子成的身份後,先用他圍棋老師和石虎(子成跟班)的生命嚇他一下,但同時讓黑客銷毀他的身份資料,從而讓他跟自己一條心。在殺圍棋老師的過程中,丁青完全確認了他的這位兄弟多年來一直欺瞞這他,而且很可能把自己幹掉。但丁青此時的兄弟情義讓他無法對李子成下手。
但丁青知道李子成是卧底後,其內心憤怒是可想而知了,所以親手把石虎的頭割下來。對李子成說「這么多年他們都在耍你!」其實另一層意思是說「兄弟這么多年你原來在耍我!」李子成很快反應過來,以為丁青只發現了圍棋老師和石虎,沒有發現自己。所以親自給圍棋老師幾槍,一是說明自己自己和他沒關系,二是滅口。然而站在丁青的角度想想:李子成的老師是卧底,他的隨從是卧底,他的檔案資料確鑿,任由丁青再相信他,也不可能不知道李子成的真實身份。
丁青在醫院與李子成臨別那一段,是全劇的畫龍點睛之筆。這幾分鍾的對白和鏡頭,最能體現導演不是在說故事,而是在說「人性與現實」:
1、 丁青看到李子成後,第一句話是:「表情放鬆點,媽的」。這是丁青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因為丁青看到李後是開心、高興的,他希望李能敞開胸懷。當然,當他知道李的真實身份後,自然知道這傢伙為什麼不開心。應該說,李子成入當卧底的早期不是這樣的。我們從電影的最後一個解釋的鏡頭可以看出來。
2、 「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真她媽高興。」彌留之際的丁青,很想再看他的兄弟一眼,但他以為這個警察是不會來的,他們的身份是對立的。可是,他內心是想李能來的。所以看到李,他「真她媽高興」。
3、 「兄弟,你看起來很累,別這樣子」。此時的丁青已經完全明白李子成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他不相信李對自己沒有兄弟感情,他也希望解救李子成。「聽大哥的話,白痴,那樣你才能活著」。丁青說這句話,是在告訴李,別做條子了,也別受那些條子的耍弄了,只有這樣你才能活著。因為繼續做卧底,黑白兩道都不會都會殺掉他。丁青這句話最後是應驗了,假如沒有丁的提醒,假如李仍然服從上級命令,輔助張守基,那他的結果就是被張守基幹掉。
4、 當丁青無法呼吸,李子成趕緊把氧氣送上去。丁青說:「你在干什麼?你這狗崽子,萬一,千萬分之一,我活著,你怎麼辦?你能對付我嗎?」丁青說這句話,是擺明了告訴李,你應該讓我死,而且我也准備用自己的死去成就你了。如果我活著我不會放過你。而李子成明白這一層意思後,就把氧氣罩放下來,因為如果需要繼續執行任務,保全自己,他也需要丁青死。他與丁青兄弟之情,因為立場和外在環境的關系,可能隨時要把對方殺掉。只不過,這一刻,丁青准備讓自己犧牲了。其實,丁青如果告訴手下,李子成是卧底,手下會立刻把他幹掉的。但丁青選擇了把自己的勢力交給李子成,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我們可以大膽預測,假如丁青能健康的活著,當上會長,是必然要幹掉李子成的。所以感情是感情,理智是理智。做黑幫終究是靠理智才能活下去。
5、 「心要狠一點,才能活下去,明白嗎?」丁青講這句話,我們需要站在他的具體立場才能明白,他們想的不是成功,權力,而是活下去,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為了活下去才握住權力的。因為失去權力和勢力,會很可怕。而李子成也是為了活下去才最終反叛的。如果一直遊走在黑白勢力的刀尖,他不可能安全的活著。
現在我們說說那位姜科長,我們說李子成想辭職,但姜科長何嘗不想早點退休。但時局做不到。我們站在姜的角度想,多年來他一直在黑幫布置卧底,其中凶險不說,死傷兄弟不說,單單就對他的卧底的一再失信,同時對他們猜疑、防備,互相監督,從人情上說,實在太累。《無間道》中的黃秋生與梁朝偉的關系簡化、美化了的,而《新世界》則全面把卧底上司的處境描繪的清清楚楚。姜科長要隨時准備自己心愛的女徒弟犧牲,不,是任何一個人犧牲,同時也要接受任何卧底叛變,不,他要主動設局讓卧底們相互制約監督。同時,他的卧底拼出性命為自己搞情報---他對卧底的很多諾言也不能實現,試想,一個人如何能承受這么多?
所以當姜科長提出辭職被拒絕之時,他已有死心。所以當他看到殺手出現的時候,沒有動,只是被刺中之後,開槍好讓人發現他的死。如果他抱有生還之心,一個幾十年的老警察,見過那麼多戰斗場面,怎麼會輕易就被殺掉呢?何況自己手裡還有槍?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李子成對姜科長,對警局不斷提升的憤怒與怨毒。但你也要看到,姜科長對上級,對警局也是積累了很多年的憤怒與怨毒的。所以電影中有一個小細節:姜科長和局長對話,局長說不要碰那盆花,姜科長立刻揪了一片葉子。一葉知秋,只不過姜科長沒有反抗的資本。但最後他選擇死的那一刻,他實際上已經背叛了警局,他甚至知道警局已經無法控制黑幫了,接下來將是黑幫控制警局的時代。「那樣的話就全完蛋了啊」,這是姜科長看到殺手的反應,可是,他沒有反抗,他太累了。
最後再說說李仲久。這是一個狠角色,怎麼狠就不用說了,我絕對最讓我觸動的,是他的臨危不懼。當李子成派來殺手時,他優雅的要了一隻煙。面對死亡,沒有膽怯,沒有求饒。這是一種修養和境界。內地影視劇通常對於壞人都是醜化的,就連香港也存在這種傾向。而《新世界》對於李仲久的描述很簡單,自知遊走在法律邊緣,早晚有橫死的那一天,他不是街頭小痞子,他是有身份、地位,有文化、品位之人,他很早就想好了怎樣去面對死亡。死亡前還准確的判斷了局勢:金門已經是李子成的。他還紳士的向李子成表達了祝願,畢竟同事一場。
其實,黑幫電影最好的題材是在內地,內地很多現實的東西比電影要驚心動魄的多。但內地導演對於人性的理解和藝術手法上,實在是差的太遠。最後再說,電影音樂做也很棒。和故事交相輝映,特別是,李仲久死的那一段的音樂,配的很好。 幾位主演爐火純青的演技,包括配角,都無可挑剔。今天的韓國文化,已經到達了一個巔峰時期。
㈩ 韓國電影新世界最後局長是誰派人殺的
是那個卧底警察,最後當老大的人殺的,張理士,具體啥名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