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如何理解美國電影政治正確

如何理解美國電影政治正確

發布時間:2022-10-08 00:40:08

㈠ 如何看待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是在近代思想及政策研究中的專業名詞,廣義指在言論、行為上,不顧客觀事實,迎合主流價值觀、道德和輿論導向。也可以指那些無視事實,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全力支持主流價值觀的人。
在西方價值觀中的政治正確,是指在政治立場上違心地隱瞞真實想法與客觀事實,在言語、政策、行為上不能「冒犯」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對弱勢群體「極其照顧」(特權),無視強勢群體的正常需求,一味要求其忍讓、包容、退讓、付出等。美國的聯邦法律在稱呼少數族裔時,不再使用東方人﹝Oriental﹞和黑人等「具有歧視性的詞彙」,分別由「亞裔美國人」和「非裔美國人」取代。除了這兩個稱呼,「講西班牙語的人」、「愛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也將分別由「講西班牙語的美國人」、「阿拉斯加州原住民」和「美洲原住民」代替。
政治正確的支持者傾向採用「中立語言」(inclusive language)、「文明語」(civility)來形容政治正確。反對者則認為政治正確屬貶義詞,與假道學、過度敏感、斤斤計較的意義近似。
政治正確起源於美國19世紀的一個司法概念,主要是指在司法語言中要政治正確,即吻合司法規定或符合法律與憲法。然而這一司法概念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卻逐漸演變成為「與大眾輿論相吻合的言論」。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談話中,凡不符合佔大眾優勢的輿論,就被視為「政治不正確」。
政治正確不僅限於國家政治層面,同樣也可以存在於較大的社會機構內部。其以言論影響觀念這一認識為基本理論前提,以某一明確的、有確定立場的政治理念為基本准則,直接干預處於該社會群體內的人群的思想觀念。
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非社會主義國家,政治正確對以下人員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1、官方或者私人所屬的宣傳機構從業人員。
2、政府官員、議員、政治人物、教師等公共事務參與者、管理者或具有影響力的人士等。
政治正確最大的一個毛病,就是無視事實,對弱勢群體提供「特別關愛」,弱勢群體要求提倡的一切都認為是「正確」、「可行」的,不管會對社會造成什麼負面後果,都要支持弱勢群體的所有觀點和言論。只要擺出平等、多元、自由三大口號,就必須得支持、包容。
然而事實上,平等、自由是針對弱勢群體的,對強勢群體可沒那麼友善,比如言論自由是只限於弱勢群體的,一旦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觀點有異議,那他可不受言論自由的保護,反而很可能會因為他的言論貌似「歧視」了弱勢群體,就遭到牢獄之災,甚至傾家盪產。
很多人都羨慕美國的種種,其中常被提到的就是美國的「言論自由」,彷彿在美國就可以想說就說,暢所欲言。但是事實彷彿並不是這樣美好,但凡對美國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在美國,只要你不是自言自語,你的言論自由的面前就有一條「政治正確」的紅線,上至總統議員,下至新移民,政治正確都是一條不得不被遵守的潛規則。
美國的政治正確強調民眾在種族、性別、宗教方面的平等,彷彿不應該被反對呀,但為什麼如今美國很多民眾都對滿口政治正確的民主黨極度厭惡呢?難道他們都是白人至上主義者,都是非要和政府對著乾的無政府主義者,都是宗教原教旨主義者,都是男權主義者?這自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民眾反感政治正確真正的原因在於兩點:1、對政治正確的強調已經達到了矯枉過正的程度;2、政治正確已經被政客作為吸引選票的工具。
西方的政治正確支持者是左派(左翼),而反對政治正確的則是右派(右翼),兩者區別很明顯,前者講究「凡是」,後者則往往會加個「但是」。當一個人說:所有種族都是平等的,凡是黑人就不能冒犯,無論他們怎麼樣,我們都要給他們更好的。而另一個人說:但是,如果黑人學生的成績確實很差,那我們也不能強求他們的入學人數和亞裔學生相同。誰是左派,誰是右派,一目瞭然。
西方有句諺語:「年輕時不信仰左翼的人是沒良心,成熟後還迷信自由化的的人是沒腦袋。」
「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句話有著比其表面上更加深刻的內涵。在很多人看來,自由就是一種無拘無束的狀態,不牽涉到什麼成本、代價之類的問題,而這顯然是大錯特錯的。自由,是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才能得到的奢侈品,而這些代價包括世界變成無秩序社會,世界到處是紛爭混亂。這世上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無限制的自由不是任性,而是無理取鬧。
現象分析

黑人
在美國,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在同樣的狀況下因為警方的過度執法死亡,前者不會引發任何騷動,後者則一定會引發遊行;前者的死者家屬得到的賠償(來自政府和社會)也往往會比後者低。那麼,這種現象難道不是政治正確嗎?難道不是反向歧視嗎?更有統計表明,被指控「對黑人民眾過度執法」的警察中,白人的比例並沒有明顯的高於黑人。
如果大家留心看好萊塢電影,會發現導演一般不敢輕易把黑人塑造成反面形象。事實上,無論是《費城故事》里的黑人律師,還是《肖申克的救贖》里的黑人獄友,黑人總是代表著勇敢、正義、智慧的形象——從這個小細節可以看出,好萊塢導演們在塑造黑人形象時的戰戰兢兢——誰也不願像Lott一樣惹一身麻煩。
政治正確的文化不是解決了問題,只是迴避了問題,黑人犯罪率居高不下,不會因為你電影里把黑人全部塑造為好人而改變。

性別
在2013年,美國加州的參眾兩院審議通過了[AB1266法案],也就是著名的廁所法案。這個法案規定:在加州的學校中,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認性別選擇更衣室、浴室和廁所等設施。也就是說,不管我是男性、女性還是跨性別者,只要我認為自己是女性,就可以去女性的廁所、浴室和更衣間(即便沒有變性)。
試想,這個法案基於保護性別平等的目的,但是否會傷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毫無疑問,這個法案的通過會大大增加學生遭遇性犯罪的概率。這種案例數不勝數,為了消除用語中的性別歧視並提升性別包容性,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要求各個學校停止使用類似男孩、女孩之類的詞語,北歐也出現了禁止使用男性、女性、他、她等性別詞彙的現象。
性別平等,理應是在正視男女真實存在的差異上做到最大限度的平等。而政治正確主義者們,卻認為男女無性化=性別平等,完全無視男女客觀存在的差異,從根本上破壞了性別本身的概念。不在對男女真正有益的地方下功夫,去專注於社會無性化、男女穿衣自由等美其名曰:平等、自由、多元、包容的花拳綉腿。
男性擁有更為粗壯的骨架、更多的肌肉纖維,以及雄性激素帶來的棱廓分明、方正剛硬的五官外貌和筆直堅挺的身材;女性擁有纖細的骨架、柔韌細少的肌肉纖維,以及雌性激素帶來圓滑柔潤、精緻細巧的五官外貌和曲線優美的身材。即便因為雌性激素過多,導致男生女相;雄性激素過多,導致女生男相。但外貌異性化到和真正的異性絲毫無區別,卻是很難的,如果真的做到了,那體內異性激素的含量也已經可以達到變性的程度了。
以上都決定了男女各自適合的審美形象不同,就如褲子雖然男女皆可穿,但是女性的褲子彰顯曲線,男性的褲子寬松舒適;裙子也有男式裙,但是卻不像女式裙一樣短而蓬鬆;長發短發都是男女皆可,但是男式短發/長發和女式短發/長發又截然不同一樣。
面對一個異裝者,政治正確主義者會說:「男女穿衣自由,該服裝、發型不是男性/女性專屬,他人無權干涉」。而真正的多元化平權主義者會說:「跨性別者擁有著裝打扮的自由,性別不應該只看生理,他人無權干涉」。不管政治正確如何提倡穿衣自由,時尚界如何推崇中性化和無性化,審美始終差遣著人們把同樣的衣裝發型一分為二。誠然,跨性別者想要如何打扮都是個人自由,他人無權干涉。但政治正確主義者們借跨性別者的平權之風,將性別觀念連根破壞,這種過度自由,過度強調政治正確,難免矯枉過正,最後可能會引起社會混亂。

難民
歐美、北歐的各個國家現在都出現了穆斯林難民性侵女性的現象,按照文明社會的常識,犯罪就要受罰,這本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法律的重要作用就是通過評判和懲罰來遏制犯罪。可是政治正確一旦攙入其中,同樣的犯罪就不再受懲罰了,因為犯罪的人是政治正確所要保護的群體。
好吧,政治無比正確的政客滿意了,警察當然省事了,那些穆斯林的難民可以免費自由的享用女性,自然爽極了,這個事情豈不是皆大歡喜了。可是不是漏掉了什麼?那些女性的血淚誰來擦凈,她們心靈的創傷誰來撫慰?她們家長的憤怒和無奈誰來給個說法?
曼海姆的左翼黨女政客和卡塞爾的3名女中學生都被難民性侵,然而她們卻都首先選擇了沉默,因為不願敗壞難民的名聲;丹麥17歲少女反抗難民強奸,被司法追究交罰款,因為她不尊重難民,難民強奸犯被免於起訴,罰款用於補償難民強奸犯;挪威男性政客在難民營義工服務時,被一名男性難民強奸了,難民事後被法院判處4年半有期徒刑,並將被遣返回國,被強奸的男政客表示:對不起,讓你因為強奸我被遣返;俄裔13歲少女在德國境內遭到難民輪奸30小時,德國警方稱:女孩是自願發生性關系,沒有綁架和強奸,女孩是自願的,而且嫌犯可能並不清楚女孩的實際年齡。
以上事例都證明了,西方被政治正確洗腦的有多厲害,而難民的特權已經使西方陷入了混亂之中。

㈡ 美國政治正確性有哪些

最近特朗普競選獲勝,將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他的驚人競選論點之一,就是攻擊美國社會的政治正確輿論,以及相應的社會實踐。一時間「政治正確」,成為了熱門話題。

政治正確的輿論已經在中國社會形成,而且正在悄然成熟之中。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政治正確是一個頗為令人迷惑的,伴隨著現代化而來的新事物,新概念,而不管你喜歡不喜歡。

我要說的是,政治正確是維持現代化社會正常運轉所必需的社會輿論和社會實踐,就是在競選中攻擊政治正確的特朗普,在當上美國總統後,也不可能違背。政治正確的社會輿論和實踐,伴隨著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那麼,什麼是政治正確;為什麼政治正確是現代化社會的特色;為什麼現代化社會的管理離不開政治正確,這些正是本文要探討的。

下面這篇文章寫於十年前,現在看來並不過時。當然我加以了適當補充——認識在不斷深化著嗎。

美國社會的政治正確性解析

本文主要論點:

*政治正確應現代化市場經濟之運(需要)而生;

*政治正確是現代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這個巨大復雜系統的一種自身調節免疫功能。

與美國的老百姓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即所謂深入生活若干年後,你就能感受、體會到這個相當奇怪、看起來非常矛盾令人不解的社會現象「政治正確性(Politically Correctness)」。我想西歐各國也是有著這種政治正確性的,只是我不熟悉。而且,我感覺到國內也在漸漸產生著這個政治正確性的社會輿論。

政治正確性不是法律或政府的規定。政治正確性是一股社會公民人人有意識地(多數是或多或少被迫地)遵守,或者至少是有意識地不去違背的,強大的、不可違抗的社會輿論。 政治正確性可以說是美國社會從上到下,從億萬富翁總統議員政客到一般普通老百姓,全體公民之間達成的一種並不寫成為正式文件形式的合約與默契。美國的主流媒體是一定要遵守政治正確性的原則的;政治家和一切打算從政的人們都懂得,言論上行動上的任何政治不正確,那是絕對的政治自殺行為;商家推銷商品的各種廣告活動是一定要在政治上為正確的;人們在學校、政府機構、公司企業、商店銀行、娛樂場所等一切公共場合,說話行動是一定要有意識地注意保持政治正確性的。

政治正確性有右翼政治正確性與左翼政治正確性之區別。右翼政治正確性是我們熟悉了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正常輿論,例如:不能批判個人財產私有制,熱愛效忠於美國的國家利益,不能質疑基督教上帝的存在,無神論者都是被魔鬼迷了心竅等等。右翼的政治正確性從表面到實質,都是完全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的,這是在任何人看來都沒有疑義的。右翼的政治正確性是與作為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招牌的,掛著五彩光圈的獨立思考、自由民主原則直接相違背的,但這不是我要在這篇文章里討論的。

在美國,當人們談論起政治正確性(Politically Correctness)時,並不是指右翼的政治正確性,而是指左翼的政治正確性。我要討論的正是這個令人感到頗為迷惑不解、極為有意思的,美國社會上存在著的強大的左翼政治正確性的社會輿論。這個左翼的政治正確性表面上看起來,與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相違背,但是實質上卻是非常有效地服務於美國的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美國的整體國家利益的。下面所說的政治正確性都是指這個左翼的政治正確性。

左翼的政治正確性成為強大的社會輿論,這是今天現代化社會的特有現象,或說是現代化社會的根本特徵。在討論問題之前,這兩個重要概念的定義需要特別弄清楚。

首先,什麼是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社會就是現代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現代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生存發展,根本性地依賴於最為廣大的民眾的蜂擁狂熱消費購買。不存在現代化的農業社會。至於有沒有,或者什麼是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將附一篇專文在最後。

第二,政治正確性的主要內容是:不能公開說人是有所不同、有所區別的。對於人類基於以下各范疇的不同和區別:能力(體力或是腦力)、膚色民族、男女性別、家庭出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是不可以在公開的場合評說談論批評的。最近若干年美國的極右勢力當政掌權,右翼保守派以基督上帝為保護傘,社會上的政治正確性逐漸將宗教信仰(包括是否信仰宗教,以及信仰哪一個宗教)相當程度地排斥在外,但是卻不去觸動其它的左翼政治正確性的內容(不是不敢,而是不去有意這樣做。下面我要分析原因)。

政治的正確性代表著的是現代民主社會的一個重要宣傳口號:政治上人人平等。

這個政治上人人平等的口號,非常動聽極其感人是吧?直感動得「今夜美國人們」眼淚鼻涕一塊兒亂流。但是,政治上的人人平等,是現代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現代化社會)掛出來吸引人耳目的招牌和羊頭,而有意精心掩蓋起來要賣的狗肉卻是:經濟上的不平等天經地義,不可觸動。下面細說。

美國的政治正確性的社會輿論,應該說是起始於六十年代的Civil Rights Movement(民權運動),爭取黑人的平等權利,和婦女的平等權利的運動。在我讀研究生的時候,由於精神專一集中在與專業有關的一個狹小范圍內,而且實在是忙得根本無暇顧及深入美國社會,所以我沒有感受到美國社會上的這個政治正確性的社會輿論和其產生的社會壓力。我真正親身體會感受到這政治正確性的社會輿論的無形巨大壓力,是在八十年代後期我來到美國南方教書,混入美國老百姓之中,有了足夠的時間閑逛聊天胡想亂琢磨以後。

我這個人的敬業精神是很強的,接受答應了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想方設法把這件事做得盡可能的好。教了幾年書以後,我深深地感到了一個問題:學生們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有著相當大的差距。我無法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葯地講課,只能是大約顧及中間大多數地大鍋一塊兒炒一塊兒燴了。我總是在琢磨:如果有什麼辦法能夠將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學生們適當分開(注意是適當分開,有分有合),能夠有機會對他們進行適當對症性地、有針對性地分別教學,那樣教學的效果是會大大地提高的,具有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學生們都是會大大得益的。

一次系裡開會討論教學的有關問題,學校的dean(教務長)也來參加了。在會上,我提出了這個有針對性教學的想法。我說: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快,有的學生接受能力慢一些,要是能夠有辦法在某些時候把他們適當分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接受能力快的學生可以多學一些,接受能力慢的學生可以學得扎實一些(我說話還是很有分寸的,我並沒有說,有的學生聰明有的學生笨)。沒想到教務長馬上發話了:「不能夠說學生們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只能說有的學生准備(prepare)的好一些,有些學生准備的不充分。」於是,我第一次被正式鄭重地警告了:一定不可以說學生們的能力有所不同,因為這是政治上不正確的。我發現居然沒有一個在場的教師能夠至少理解、同情我的良好用心,當然更沒有人同意我這樣政治上不正確的建議了。

在這之後,我是納悶不解了很多年(十幾年吧):對症下葯、看菜下飯、量體裁衣這是一般老百姓都懂得的基本生活常識。對症下葯這是醫生看病、機械師修理汽車的根本性原則,因為下葯不對症是要治死人的、也是修不好汽車的。對症下葯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這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是希望有效地成功地做一切事情的根本性的原則了。成功的資本家都是極為精明實事求是的。但是為什麼這個實事求是的科學原則到了上課教育學生這兒,就根本不需要、不能應用、不適用、玩兒不轉了呢?

按照我的實事求是、對症下葯教學的想法,至少大學的教育系裡應該有教育專家和研究生們,專門研究如何對症下葯地進行教學的方法的問題:對於人們不同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領會能力進行合理分類,然後認真探討研究:面對著這些不同類型的能力,如何能夠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是策略和方法論的研究了。就如同推銷商品的廣告專業,人們努力潛心地研究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群的不同的心理、審美、享受的特點,以此為根據,製造出有針對性的宣傳廣告。

我的這個想法應該說是非常具有科學精神、注重實效性有效性的吧?但是在科學先進發達、特別喜愛講究有效性的資本主義社會美國,我就沒有聽到過教育專家或是心理學專家們說過、提到過這樣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的任何看法和意見(對於聾啞人和大腦發育不正常者的特殊教學,不包括在內)。反而,灌了滿耳的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不講實效的:人人都是愛因斯坦。這在邏輯上是怎麼也說不通的。哼,這真是非常的有意思、令人尋味無窮了吧? (

㈢ 「政治正確」這詞是否不可濫用

看適用情形和使用場合,當然最關鍵的是被誰使用或者說掌控!

這個概念是先從西方傳過來的,在現代西方政治格局中常見,下面舉例(當然咱自古以來也是有的,這里涉及敏感就不舉例了)。
如果美國電影裡面出現五人團隊小組,那麼

一、常規性政治正確下的隊員組合:
1,一個中年白人男性領隊,主管決策/人事/資金
2,一個白人御姐提供研發/醫療/社科/情報支持
3,一個拉丁裔小伙作為敏捷型英雄,順便負責色誘反方中的中年白人女性並提供床戲
4,一個黑人老漢作為力量型英雄,順便提供親子戲和雞湯對白
5,一個亞裔男常年坐在鍵盤前,提供IT支持,操作大型技術性兵器;
二、激進性政治正確下的隊員組合:
1,一個拉丁裔男性領隊,是個斯巴達
2,一個常年穿職業裝的黑人中年女性,是個單身母親,負責現場指揮,經常幫助斯巴達上級和另一位白人女碧池主管撕b;
3,一個理工女,腿部殘疾坐輪椅,半邊臉毀容,常年在技術中心分析各種證物;
4,一個弱雞的白人geek男青年,喜歡吃中餐外賣,熱愛小動物,社交能力短路,職業理想是去google寫app,卻陰差陽錯獲得超能力成為行動骨幹。
5,一個經驗豐富卻事業不得志的白人男青年,經常為撫養權和前妻打電話官司,因為經常說一些比如抽大煙不好這樣的事實而被大家討厭,卻又要為以上1234救場擦屁股。
三、應當是符合政治正確但是美國人民很不喜歡的組合
1,一個口炮和心術都滿格的亞裔男性領隊,有一個白人老婆
2,一個負責行動的東歐裔特工,從開飛機到操白妞無所不能
3,一個包頭巾的中亞裔女醫生,手術技藝精湛但是不喜歡用麻葯,極其鄙視怕疼而且哇哇大叫的人
4,一個心地善良頭腦聰明邏輯清晰但是肥胖且顏值如路人的拉丁裔大媽
5,一個變裝癖黑人基佬,全身打扮金閃閃+暴露狂+姿態娘炮,夢想攢夠錢就去變性,每集都要強吻一個白人男
四、美國人民很喜歡但是政治不正確的組合
(金長直+大長腿+皮褲+深V+恨天高+灰藍瞳)女性X5

㈣ 美國的「政治正確」是怎麼發展的,歐洲各國的「政治正確」又是怎麼發

這一點政客們都清楚,是一些對政治缺乏深入了解的人,故意污化法制創造出來的名詞。美國的開國者,僅僅是因為他迎合民族之義者的口味,是民眾用來惡心那些政客的一個借口政治正確,很多政客本身就是移二代,川普之所以那麼有名,傑裴遜甚至反對統一形式的體制,就是怕濫用權力,因此美國直到胡佛時才有了FBI。美國本身是個移民國家,他們預想到了所有可能會對公民造成傷害的情況,實際上是他們自己忘本了,而且幾百年來美國的繁榮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移民,遠的有愛因斯坦,近的有喬布斯,不是別人搞什麼「政治正確」,所以他們再怎麼吵他們不會拿移民說事,撰寫獨立宣言秉承以人為本,以人為先的理念的,所以他們的獨立宣言不可能排斥移民,經歷了兩百年的發展有些移民的後代開始以主人自居,排斥他人

㈤ 淺析美國政治正確的誤區,為什麼美國電影喜歡美化黑人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而且美國本身是資本主義社會,代表資本家的利益,很多理智的人對國家沒有強烈的歸屬感,因此很容易會被挑起種族矛盾,一旦矛盾激化,要麼內戰妥協,要麼單方面屠殺,這對美國實現全球霸主的野心有強烈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靠電影媒體來不斷引導,不知不覺中改變國民的思想。其實說到美國大片,我們國家民眾的思想也深受毒害。美國以人權為由,不斷以美國影片文化等等的方式給中國國民洗腦。

㈥ 黑人電影政治正確就可以成功嗎

如果你是個電影男主角的話,讓一個白人做他的領導,安格魯撒克遜裔新教徒,共和黨很多黑人大佬紛紛發來賀電還熱淚盈眶。
wasp是這個國家的主流。比如你可以想像以一下,也沒戲。所以,凡是涉及少數民族問題。第二,還是美國整個少數民族的勝利,對陣雙方一般都是少數民族勝。
其次,你的大學學生會主席是個維族人的感覺。所以。
第四,個人主義被淘汰集體主義勝出,人權。好萊塢的政治正確之一就在於,不僅僅是黑人的勝利,美國的多數民族(最主要民族),那麼黑人領導剛好滿足種族多樣性,種族問題是個大問題,再說說一些有趣的社會分工、阿拉伯後裔。奧巴馬當選的時候。而非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非洲人阿拉伯人。這種價值觀好萊塢寫不出來。(sorry:如果男主是黑人,叫做wasp,毫無歧視。種族滅絕的威脅勢必導致內部高度團結,但是是少數民族,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都得是wasp。
wasp不用說了。這樣就ok啦~
話說回來。
在災難情境下,大和民族卻深有體會,都明確的知道自己是美國人:這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若是男主是個白人,你看華爾街的都是白人居多吧(或者說猶太人多吧)。奧巴馬的當選。
再次,實現最大程度去個性化,美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不然你水平再高,都非常的敏感,這也不無道理)或者日韓裔等等。美國,是個非常非常講究「政治正確」的地方,通常男主角你要有個黑人上司,在美國出生的不管是中國日本韓國還是非洲裔,在美國,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在這種社會情感中,鮑威爾啊等等,特別特別是好萊塢、民主必遭踐踏,比如賴斯啊,NCAAf的quaterback,你不能(經常)安排黑人的下三濫角色,所以這只是個推論而已,再來個小雀斑的女朋友,cheer leader,只是舉例)
跑題了,在美國幾個基本概念,特別是好萊塢,有一個華人朋友(有人說華人出境增多是為了日益增長的中國市場:
首先,好萊塢式世界觀常常不適用,所以片子里的角色絕對不能都是白人。
ok,顯然不合適,個體的喜怒哀樂乃至生存不再重要

㈦ 你對於政治正確的看法是同意政治正確,還是反對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是九十年代以來,在美國頗為流行的新名詞兒。和我們中國人從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美國人的「政治正確」不是什麼政治立場,而只是一種在公共領域反對各種歧視的話語姿態。比如,說黑人是「黑人」就「政治不正確」了,而應該說「非州裔美國人」;同樣,為了反對性別歧視,「歷史」是history,也可以是herstory。 「政治正確」這個運動逐漸變的有點極端,讓人啼笑皆非。

㈧ 好萊塢電影有多政治正確

以我這二十多年的觀影經驗,九十年代到2010年前,這二十年,比較好表現女性偉大,女性正確,女人對孩子的優先所有權(男人沒有,但卻有絕對的撫養義務),都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方式,2010年左右到現在好在黑白上下功夫,強行黑白配很明顯,如黑白夫妻,黑白同事,黑白戀人,黑正義人士等.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美國電影政治正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騰各個電影的票房 瀏覽:908
驚悚電影免費全集下載 瀏覽:346
韓國犯罪電影下載網站 瀏覽:137
國民黨抗日電影有哪些 瀏覽:810
棋王和他的兒子電影天堂下載 瀏覽:899
激盪電影免費觀看全集 瀏覽:280
現在哪個視頻網站免費電影多 瀏覽:732
島電影資源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鏈接 瀏覽:569
韓國免費看完整版電影 瀏覽:146
古天古惑仔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44
賴雨濛最新電影 瀏覽:897
電影半支煙插曲時間 瀏覽:853
絕殺黎明電影百度雲資源 瀏覽:80
岩井俊二電影情書視聽語言分析 瀏覽:944
日本唯美動漫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963
split電影講的什麼 瀏覽:792
物流微電影 瀏覽:29
秒速五厘米電影資源 瀏覽:23
電影少年的你哪裡不好 瀏覽:101
鬼六系列電影免費看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