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觀看以紅色為主題的電影意義
通過觀看紅色影片,讓我們記住幸福生活來的不易,是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給我們換來的,特別是,抗美援朝紀錄片讓我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不容易。
紅色影片有:
1、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運動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益、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㈡ 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電影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用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拍攝了京劇著名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中「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 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者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於遼寧法庫縣四檯子村,家境較為富有,學過照相技術,後來到北京發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今宣武區實驗幼兒園,原址已不存在)開設了中國最早的照相館,從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為「豐泰」。
後來他又開設和經營中西葯房和汽水廠等生意,在前門外大柵欄開設了大觀樓戲院,並在其中放映電影。由於外國電影的片源不足,任慶泰從德國商人在東郊民巷經營的祁羅孚洋行購買了一架法國造手搖攝影機和14卷電影膠片,開始了中國人拍電影的嘗試。
1905年(具體時間一說為夏季,一說為秋天),為給京劇藝術大師、「譚派」藝術的創始人譚鑫培祝壽,由任慶泰主持,將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幾個做功強的片段如「請纓」、「舞刀」和「交鋒」拍攝下來,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影片是在豐泰照相館院中的露天廣場上拍攝的。攝影機架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演員在鏡頭前表演動作,光線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擔任攝影的是任慶泰最親近的攝影師任仲倫。任慶泰的角色則相當於今天的導演。
這部影片的拍攝一共花了3天時間,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因此,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實際上是一部戲曲短紀錄片。
以後的幾年中,豐泰照相館在任慶泰的主持下,陸續拍攝了一些其他京劇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許德義的《收關勝》、俞振廷的《白水灘》、《金錢豹》等戲曲的片段。
這些戲曲片段絕大多數是一些武功戲,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當的京劇演員,這較為符合無聲電影的特點。 任慶泰的電影攝制工作前後持續了4年,共攝成戲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館遭遇了一場火災,才停止了拍攝活動,他所拍的這些影片也沒能保存下來。
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攝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勝利的隆隆炮聲中,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了故事片《橋》,從此中國的電影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㈢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
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1925~1927年間,上海先後成立140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廣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攝影片。
1930年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於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上海原各私營電影製片廠聯合組建為公私合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於1953年並入上海電影製片廠。
代表人物: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東山、邵醉翁、何非光、楊小仲等。
㈣ 電影《南昌起義》把這面紅旗插到什麼上去
電影《南昌起義》把這面紅旗插到「鼓樓」上去。
《南昌起義》是中國1981年湯曉丹執導的電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湯曉丹執導的革命歷史戰爭片,由孔祥玉、高長利、劉懷正等出演,於1981年上映。該片改編自話劇《八一風暴》,講述了1927年發動南昌起義的歷史故事。
相關資料介紹:
《南昌起義》主演是孔祥玉、高長利、劉懷正,片長108分鍾,該片通過虛實相結合的描寫,交代了各方面的情形,避免的疏漏,同時又使各種事實上存在著的矛盾斗爭爭錯綜在一起,更加集中,更加典型。
影片結尾,燒掉自己坐過的綠呢大轎,象徵燒掉舊生活,燒出一個新世界,也象徵著黨從此有了自己的軍隊,為人民的解放事業開辟了燦爛的前景,這樣的結尾寓意深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昌起義
㈤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關於南昌起義的,上下兩集的
鏈接: https://pan..com/s/1wayr6oMIheFRxf_sJnLM-g
《南昌起義》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湯曉丹執導的革命歷史戰爭片,由孔祥玉、高長利、劉懷正等出演,於1981年上映。該片改編自話劇《八一風暴》,講述了1927年,周恩來、朱德、賀龍等組織發動南昌起義的歷史故事。
㈥ 西遊記的電影有哪些
說起國內最大的經典IP,《西遊記》排第二,誰敢排第一?如今「西遊文化」可以說貫穿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電影有星爺的《大話西遊》,電視劇有《西遊記後傳》,動畫有《大聖歸來》,小說有今何在的《悟空傳》,還有根據《悟空傳》改編的游戲《斗戰神》。
今天我們就不聊這些經典了,聊一聊近些年樂此不疲折騰這個大IP、暫且能稱為「西遊」的作品吧。
《大夢西遊4伏妖記》劇照
除以上兩個系列之外,還有根據《悟空傳》改編的同名電影和蹭星爺IP的《大話西遊3》
㈦ 電影 《南昌起義》 梗概
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期間,汪精衛趁機積蓄力量,加緊反共,而蔣介石也在拉攏勢力。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卻反對工農武裝掌握軍隊。7月15日,汪精衛等控制的武漢國民黨中央召開分共會議,決定與共產黨決裂,大革命失敗。在這危急關頭,周恩來、惲代英和李立三等人向改組後的中共中央提出舉行南昌暴動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的同意,並任命周恩來為前敵委員會總書記。周恩來到達南昌後,中共中央決定葉挺、賀龍兩部隊參加南昌起義。在聽取了朱德介紹南昌的政治經濟情況後,周恩來擬訂了暴動計劃。但中央代表張國燾出現動搖並企圖阻止暴動計劃。經過激烈的爭論,張國燾只得少數服從多數,起義按照原計劃進行。由於起義的計劃被不慎泄露,周恩來毅然下令提前起義。8月1日凌晨兩點,起義槍聲打響。經過浴血奮戰,南昌起義初戰告捷,從此人民有了自己的軍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81年出品
這是電影的簡介,要寫觀後感作文的話,自己根據這個編一下,組織一下語言
㈧ 白蛇傳說電影拍攝時間
1、1926年由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的《義妖白蛇傳》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胡蝶扮演白娘子,吳素馨扮演小青。為中國第一部以影視形式出現的《白蛇傳》題材故事。
2、1939年明星公司出品《白蛇傳》,陳燕燕扮演白娘子,童月娟扮演小青。
3、1956年,日本拍攝《白蛇傳》(又名《白夫人的妖戀》)由李香蘭扮演白娘子。
4、1926年由邵氏出品的林黛版電影《白蛇傳》,由岳楓執導。林黛演技精湛,扮相美艷,堪稱經典。
5、1978年的林青霞版電影《真白蛇傳》,與秦祥林配戲,是林青霞的早期電影,不算有名,也不是很成功,但扮相很美。
6、1982年林青霞版電影《新白蛇傳》,講述的是雷鋒塔倒掉後的事情,那已是個沒有許仙的世界了。
7、1982年,汪明荃版舞台劇《白蛇傳》,這是由羅文獨資監制的香港首部粵語歌舞台劇,羅文飾許仙。
8、1990年,陳美琪版電視劇《奇幻人世間》 ,陳美琪飾白蛇,吳岱融飾許仙,邵美琪飾青蛇。這個故事改編了很多情節,純粹講求娛樂性。
9、1992年,由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在中國播出,該版本是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版本。趙雅芝扮演的白娘子端莊、美麗、善良的形象至盡無人能超越;陳美琪扮演的小青以及葉童的反串也深入人心,《新白娘子傳奇》是現在重播最多、最受觀眾歡迎的版本,經久不衰。 (詳細情況參見詞條「新白娘子傳奇」)
10、1993年,王祖賢版電影《青蛇》,王祖賢飾白蛇,張曼玉飾青蛇。該片是徐克在電影製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他對張曼玉潛能的又一次發掘。
11、1995年,劉秋蓮版電視劇《白蛇後傳之人間有愛》,這是新加坡拍的白蛇傳續集,主要講半蛇半人的許士林的故事。
12、2001年,範文芳版《青蛇與白蛇》 ,劇情改得比較離譜,但人物造型都很美,影響不大。
13、編外版:《我和僵屍有個約會I》,有一段小劇情,講的是白蛇對許仙的八百年等待,麥景婷出演白蛇。
14、2006年,劉濤版電視劇《白蛇傳》
㈨ 1927版西遊記發生了什麼
1927版《西遊記》叫《盤絲洞》。
該片取材於《西遊記》第72回改編,講述了耳根子軟的唐玄奘被一群佯裝成美女的蜘蛛精騙進盤絲洞,差點被迫與洞主成親的故事 。
盤絲洞是由上海影戲公司出品,但杜宇執導,殷明珠、吳文超、蔣梅康、周鴻泉等主演的古裝神話片,於1927年2月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其修復版於2014年4月15日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上映 。
我國早在1927年的時候,杜宇導演就拍了一部西遊記題材的電影盤絲洞,在當時電影這玩意可是個稀罕貨,許多人連聽都沒聽過,不過杜宇導演可不簡單,盤絲洞是他的第九部作品,導演、美工、特效、剪輯全是他一個人弄出來的。
演員則基本都是杜宇的親朋好友,比如蜘蛛精就是他的老婆殷明珠。電影最開始在中國的一些主要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及新加坡、挪威和菲律賓等地區上映。
㈩ 紅樓夢電影
《紅樓夢》作為一部經典巨著,中國電影自誕生以後,多次把它搬上了影幕:
《紅樓夢》最早上銀幕,始於我國電影業剛剛起步的二十年代。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將梅蘭芳演出的五齣戲,拍攝剪輯成一部兩本長的戲曲短片,其中就有《黛玉葬花》。此片是借了北京東四九條一所原屬清朝貴族謨貝子的府第拍攝的,房主人的身份和建築的格局、園林的布置,都與曹雪芹筆下描寫的大觀園的氣派差不多,時代氣息較接近。《黛玉葬花》放映的時間很短,就是梅蘭芳本人也沒有看到,生前曾一直引為遺憾。
1、1927年,電影《紅樓夢》上海復旦影片公司,編導任彭年、俞伯岩,主演著名喜劇明星周空空和陸劍芬易半喬易蔭嶠文逸民。
1927年,上海復旦影片公司第一次較完整地將《紅樓夢》的主要情節演繹成電影故事。任彭年編導。影片長達二十本,分上、下集,以劉姥姥一角貫穿始終,扮演劉姥姥的是著名喜劇明星周空空。為了招徠觀眾,影片公司竟別出心裁的讓大觀園中的人物一律穿上時裝。林黛玉足蹬高跟鞋,辮扎白綢結,不倫不類,非今非古。故在當時及以後都曾受到嚴厲指斥,而影片主創人員卻認為:《紅樓夢》一書「始終並未示明年代」,穿時裝是可以允許的。他們並特地在廣告上申明:「本片是近代裝,非老戲式之古裝。」
2、1927年,電影《紅樓夢》上海孔雀影片公司,編導程樹仁,主演夏佩珍、殷明珠、嚴月嫻、周晚成周空空。
1927年,上海孔雀影片公司也將《紅樓夢》搬上了銀幕,由程樹仁編導,夏佩珍、殷明珠、嚴月嫻主演。並針鋒相對地刊出廣告:「本片乃古裝香艷巨片,非時裝可比。」這兩部影片都產生過一定影響,數年以後還分別復映過。
3、1936年,有聲故事片《黛玉葬花》上海大華影業公司,主演李雪芳,高飛風、馮俠魂。
4、1939年,《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新華影業公司,導演岳楓,主演顧蘭君、梅熹、白虹。
資料:電影背景資料、顧蘭君個人介紹
5、1944年,電影《紅樓夢》上海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導演卜萬倉,演員:林黛玉:周璇;賈寶玉:袁美雲;薛寶釵:王丹鳳;王熙鳳:白虹。
40年代電影《紅樓夢》袁美雲飾賈寶玉,周璇飾林黛玉,王丹鳳飾薛寶釵影片以寶黛的愛情為主線,並沒有全景性地展示《紅樓夢》。1944年,上海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攝制出品的故事片《紅樓夢》,稱得上是解放前眾多紅樓影片中的佼佼者。
該片由大名鼎鼎的卜萬倉執導,演員陣容尤為壯觀,幾乎集中了上海灘當時的所有大紅星。這些明星以往拍的大多是時裝片,
然而演起古裝戲來卻毫不遜色,將劇中人物演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特別是袁美雲扮演的賈寶玉,堪稱「玉樹臨風佳公子,面如脂粉一後生」,著實令人難忘!
花絮一:當時還有兩位導演的太太加盟演出----卜萬倉夫人鄭玉如(扮晴雯)和李翰祥夫人張翠英(扮金釧)。
花絮二:影片里的插曲《葬花詞》和《悲秋》由周璇演唱。這部《紅樓夢》也是第一部東渡扶桑,被介紹到日本去的中國電影。
與此同時,周璇的歌也通過日本歌手李香蘭,被廣泛傳播到東瀛,影響深遠,甚至惠及到歌壇上的後來者鄧麗君。
林黛玉:周璇
賈寶玉:袁美雲
薛寶釵:王丹鳳
王熙鳳:白虹
林黛玉:周璇
周璇演林黛玉,是最理想的角色。她出身貧困,父母雙亡,童年是在苦水裡度過的;長大以後,自己又經歷了愛情悲劇,所以常自稱為「林黛玉第二」。她在飾演林黛玉時,濃妝淡抹,把自己打扮得雍容華貴,楚楚動人;但卸裝後,卻總是第一件陰丹士林布旗袍,不施脂粉,朴實無華。
賈寶玉:袁美雲
1932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聲紀錄片《游藝大會》中演出京劇片段;同年因主演《小女伶》而嶄露頭角。1933年後在藝華影業公司主演《中國海的怒潮》、《逃亡》、《化身姑娘》等影片。1942年後在中聯、華影等影片公司,主演《少奶奶的扇子》、《家》等影片,並在《紅樓夢》中反串賈寶玉。1946年赴香港,先後在大中華、永華、良友等影片公司主演《慾望》、《國魂》、《蒙難夫人》等影片。 1948年因病息影,協助丈夫王引獨立製片。
薛寶釵:玉丹鳳
玉丹鳳原名王玉鳳,在上海愛國中學讀書時,就非常喜歡觀看周璇、袁美雲等名星的影片。有一次,她為好奇心所驅使,跟人到合眾影片公司去看拍電影,不料被導演朱石麟發現,從而踏進了電影界。她演《紅樓夢》時,年僅17歲,與薛寶釵年紀相仿。她在影壇上已初露頭角,至此更是紅透了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