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佰》電影講述的是什麼
電影《八佰》主要是取材於1937年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總共歷時三個月,而這場戰役則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場戰役,主要是講述了88是262旅545團的團長謝晉元帶領了420名壯士你看了30萬日軍的反撲,戰役主要是以四行倉庫為據點,而這場小型戰役只是歷時了4天4夜,戰爭開始之初,謝晉元也是為了壯大聲勢,直接號稱有800人堅守倉庫,所以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八佰》。
其實近幾年來,國內的影片市場上相對來說並不算是特別的低迷,前前後後也是出了非常多的優秀國產影片,而這部作品在上映的時候也算是取得了國際票房冠軍。很多影迷其實希望未來國內的國產影片,拍攝的質量能夠越來越高,如果能夠多出幾部這樣的影片,那麼對於我們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
『貳』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到底擊殺了多少日本士兵
四行倉庫保衛戰底擊殺了日軍200多人。
謝晉元在中國國軍軍營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中國國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餘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這一役,中國國軍軍堅守最後陣地,力戰四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死約200餘,中國國軍軍傷亡37人,營長楊瑞符少校彈穿左胸,負重傷。楊瑞符彈穿腿部。
(2)在上海四行倉庫拍的電影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將士,被稱為「八百壯士」(又稱四行孤軍),實際四百餘人,他們抵住日本軍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保衛戰成功振奮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士氣。
四行倉庫與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整個戰斗展現在西方世界面前,進一步吸引國際社會注意,然而沒有如蔣中正期望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的國際支援。
『叄』 八佰這部電影究竟講了怎樣的劇情
《八佰》這部電影其實是非常值得我們一看的,裡面主要講的是淞滬會戰里的最後一戰:四行倉庫的那場戰爭。其實這個電影我們從頭到尾看完之後內心都會非常的難受,想通過什麼方式把它發泄出來卻不知怎麼做。淞滬會戰雖然是我們第一次全面的和日軍的交戰,但是我們真的輸得非常的慘,非常的憋屈。這場戰爭雖然失敗了,但是我們更多的人應該了解這場戰爭,這場戰爭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實這所謂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沒有什麼非常大的意義,就是為了讓他們拖延時間好讓大部隊可以撤離,其次就是為了能夠讓英國等領事會的人看到我們的決心,讓國際方面給予我們援助,但是最後並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這場戰爭註定是無法勝利的,但是最終他們八百壯士成功守了下來,最後安全撤退,其實他們做的已經很好了,我們應該敬佩他們,牢記歷史,發憤圖強。
『肆』 關於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視劇
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視劇《八佰》。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劇情簡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4)在上海四行倉庫拍的電影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劇本創作:
該片的故事背景選擇了1937年的淞滬會戰,正是民族經歷最為慘痛的災難的時期,導演希望不計代價拍好這個故事。
拍攝過程:
該片於2017年9月9日,在蘇州開機,2018年4月,歷時230天的拍攝,該片正式殺青。為了形態上更加接近1937年的將士,400多名跟組演員在開拍前統一進行7個月的軍事訓練。
場景道具:
該片的工作人員用一磚一瓦建起佔地200畝的建築,不僅人工開鑿出一條新的蘇州河,還對兩岸建築進行1:1的實景搭建,確保畫面真實感的同時凸顯美學價值,攝影指導曹郁在片場架設2000多台燈來配合不同的鏡頭。
『伍』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是講了什麼
鏈接: https://pan..com/s/1NNkOs8p3dygBX6Fd9B1bLQ 提取碼: x6ss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陸』 八佰這部電影究竟講了怎樣的劇情
《八佰》主要講述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和普通戰爭片相比,他更加重刻畫人們對戰爭的認知:沒有國,哪有家。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在上海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當時的戰爭很激烈,中日雙方交戰三個月,為了保存軍事力量,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號稱有800人,而「八百壯士」因此得名。在這一戰中,沒有人退卻,沒有人逃跑,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身後有家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他們誓死守護四行倉庫陣地,力戰四天四夜,擊退日軍六進攻,可歌可泣。
《八佰》給了觀眾強烈的情感沖擊,讓人覺得它不是一部簡單呈現歷史真實事件的戰爭電影,而是一部帶給大家許多「意義」理解的作品。它讓人更好地理解了「家國」的意義、「壯士」的意義、「軍民頑強抗爭」的意義以及「捨生取義」的意義。
『柒』 《八佰》感動的不是電影而是原型故事本身,那麼《八佰》的取景地都有哪些
取景地四行倉庫
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它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是一座混凝土建築有很大的厚度,是該地區最高的建築。日本坦克無法打穿其混凝土牆壁,由於先前被當作第八十八師師部,因此倉庫中貯存了大量食物、救護用品及彈葯。河對岸是英國租界,所以日本軍隊不敢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彈轟炸四行倉庫。
取景地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
這里是電影《八佰》的拍攝取景基地,一片身處殘破戰損的場地,讓人感慨萬千。一條蘇州河相隔,兩個不同世界。一邊是天堂,一邊就是地獄。在我們現代,高樓繁華的大魔都中,依然挺立著那座布滿彈孔的舊址大樓,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現已改為「四行倉庫紀念館」,紀念已犧牲的抗戰英雄!作為中國人,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捌』 管虎新上映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事件是什麼
管虎新上映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事件是謝晉元等八百壯士,奉命退守四行倉庫。
1937年10月,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用生命守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資深外交官、國際法泰斗厲聲教曾撰文揭開了「八百壯士」的歷史真相。文章披露道:「聞名遐邇的』八百壯士『其實遠沒有八百人。所謂的』八百壯士『僅有不到四百人。
八百人的說法是死守四行倉庫的』孤軍『為了起到震懾日軍的效果故意放出來的消息。」《國家人文歷史》亦曾撰文稱,「八百壯士」的實際具體數字為355。
八百壯士最後的結局:
八百壯士進入收容所後,部隊被英軍卸下武器,生活在極差的環境中,開始了四年集中營一般的孤軍生活。雖然沒有被日本人打敗,卻也就此遠離了抗日的正面戰場。在這期間,謝晉元撰寫了《謝晉元日記鈔》詳細記錄下自己的生活。
1938年,隨著孤軍的事跡被各方媒體報道,英租界也成為了上海愛國市民的精神寄託,有很多人經常前往英租界,為孤軍贈送物資,在上海淪陷一周年時,孤軍營更是頂住了各方壓力,在營地升旗以示紀念。
1941年4月,汪偽政權想要誘降謝晉元,並許諾其陸軍總司令的頭銜,被謝晉元嚴厲拒絕。之後,汪精衛收買了四個叛兵;1941年4月24日晨5時,謝晉元和以往一樣,率領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誠等四人遲到,謝晉元異常憤怒,進行斥責。
他們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鐵鎬等凶器,蜂擁而上,猛刺謝晉元胸部及頭部。謝多處受傷,流血不止,至6時許悲壯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