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電影發條橙有多少時間

電影發條橙有多少時間

發布時間:2022-10-05 12:21:21

① 發條橙子

《發條橙》,庫布里克1971年作品。

影片之初,是一張臉的特寫。它邪惡得理所當然,嘴邊有一個微笑,象是在欣賞自己。然後鏡頭退出去,近景,中景,全景。超現實風格的裝置中彌漫著性與毒品的氣息。這達利夢境式的場景,是弗洛伊德的本我的天堂。惡之花盛大開放,肆無忌憚。而庫布里克的風格,不是揮霍、頹廢,在審判缺席的末日,他依舊是冷靜,平衡,絕對的精確。他的誇張與諷刺絲毫無損於庄嚴。——這是一出庄嚴的歌劇。獻給絕無感傷的絕望。

1、敘事

這個作品,以嚴謹的三個組合段展開敘事:亞歷和他的三個同夥的惡行。懲罰與治療。惡行的回報及亞歷的「痊癒」。

第一部分是對亞歷對惡行的精確復述。他們毆打老人,強奸婦女,入戶施暴。這種惡是沒有邏輯前提的。亞歷是純粹的惡的化身。無功利的惡。在他的身上,沒有任何道德感,約束與負疚。暴力與性是快感的唯一來源,影片中沒有任何溫潤的人類的感情存在。在文明的頂端,人回到了原欲。佔有身體的是「惡」帶來的快感,佔有精神的是對「惡」的欣賞,他們驅馳在這條無歸之路上,由越來越快的加速度引領著,沖向崩潰的懸崖。在這里,「惡」成為生命的鴉片,它推動著人的陷溺,而展現出升騰的幻象。在惡習的空檔,連亞歷也感到疲殆,但他得在越來越升級的惡中,維持著快感的巔峰。這些少年人的惡,提醒人對「生命」的戒心,這種成長力的暴虐。——而社會機制,即是對於「人性」的,壓制與規訓。

於是第二部分,亞歷先是進了監獄,然後進了醫院。監獄是直接的以暴制暴。人在這里,失去了一切尊嚴,作為665321而存在。它目的不在於也不可能使一個罪犯「改過自新」,它只是將人性的惡制度化,以制度的惡,統領人性的惡。而醫院的治療,是間接的以暴制暴。慾望與身體原是相互呼應的,——身體慾望的滿足,產生快感,推動著下一輪的慾望的競逐。而這種療法把兩者對立起來了。在葯物的作用下,慾望與身體指涉不同的方向,先天的快感與葯物的惡心感使身體無所適從,這種難以忍受的分裂狀態強力抑制了惡欲。對於惡,無論是監獄與醫院,都沒有提供善的希望。它們有不同的面目,但內核是一致的。這是政治的解決之道。是歷史的中心法則。

第三部分,接受完懲罰與治療的亞歷重返世界。他的內心沒有任何改變,只是失去了作惡的能力。於是暴行重演了一遍,只是舊時的施暴者成了此刻的受虐者,角色互換,規則依舊。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鏡子。換了一個角度,從個人的惡照向了普遍的惡。於是惡不是個別的,偶然的,讓人存不得僥幸之心。這種惡不因為它復仇的理由,就變換了性質。當惡只能如是螺旋往復時,終極的旨歸如此虛妄。不由人不在震驚中,生出絕望與惶惑。——而庫布里克如此強大,他能夠在全無希望中保持著穩定,沒有一點情緒化的波動。他對人性的洞見使他有微微的嘲諷,而這種冷笑,對的是政治而非人。他有一種難以言述的冷靜,在影像與聲音的盛宴之後,保持著不動聲色的,絕對的客觀。

《發條橙》讓我想起基斯洛夫斯基的《殺誡》。在陰霾之中,基氏同樣沉靜地說他的故事,但他有如是多的,痛苦與同情。一個人道主義者的無果的追問,深叩向人的心靈。在人的暴力與制度的暴力中,他的沉痛,是慈悲的回響。在《殺誡》里,暴力有它虛弱的質地,這種虛弱,因為有反省,有罪責。但《發條橙》是更純粹的,亞歷的惡,簡直是響亮坦盪的。它被這樣孤立出來,放在審美中加以觀照,煥發出一種怪誕的光采。

這個影片的敘事者,亞歷,常常地讓觀眾注意到他的聲音。在平和的,「你的朋友,卑微的旁述」中,他沒有痛苦。沒有反省。影片的結尾。當政治的惡劫持著個人的惡,當內政大臣擁抱著亞歷時,鎂光燈閃爍,鮮花簇擁。亞歷扮出來的笑混合著邪惡與無辜,他又幻想了。惡的交媾中,紳士淑女們戴著白手套,優雅地鼓著掌。
這是無可去處,庫布里克所能給文明的,一記耳光。

2、影像與音樂

《發條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它的電影語言是華麗的盛大的,充斥著非凡的想像力,然而它又是極精準的,沒有任何任意隨意的痕跡。它是一個寓言。影像與音樂,都呼應著這個寓言的要旨。它從人與歷史中來,而通過儀式,形成象徵。

在這個作品中,對暴力與性的描述是極度直白的。但恐怕這些場面,給人的心靈的震驚更甚於感官的刺激。第一組合段的幾個場景:科露娃奶品店、荒廢的賭場、作家法蘭的家,還有健康農庄,場景的設置都有濃重的超現實風格,陳設怪異,色彩濃烈,充滿性暗示。而亞歷們穿戴著的陰莖形狀的假面,突出胯部的衣裝,是更為直露的形象。但性在這部影片中,卻並不是核心。它只是暴力的一個必然形式,或者說惡的原初動力。是一個先在的概念,一個形勝於質的存在。在如此刻意的場景之中,暴力被儀式化了。彷彿舞台之上的載歌載舞,惡被賦予了美的形式,生成了艷異的花。

惡在儀式中,升華而為藝術。通過誇張與抽象,它突破了感官的邊界。廢棄的賭場象一個荒頹的華麗劇院,少女在舞台上受到凌辱。在一個樂隊中心的視角上,攝影機記錄下的,是戲劇,不是現實。庫布里克使人一剎那間忘卻了道德,而在惡與美中目瞪口呆。在藝術中,審美的原則優先於道德的原則,更不用說對於庫布里克,道德不是標准,只是存在。他逼迫著「人」直面「人性」,讓不安壓過了快感。在儀式中抽象出來的惡,從感性直指內心。

河邊的那一段暴力場面。拍攝得何其「唯美」。柔和的光調,水清天藍,而亞歷彷彿在靈感的趨使下,完成了一段完美的傑作。幾個短鏡頭(特寫,全景,客觀鏡頭,主觀鏡頭)的剪接自然,流動,天衣無縫。合著音樂的節奏,亞歷的手杖成了樂隊的指揮棒。於是觀眾也在庫布里克的天才下分裂:恐懼與贊嘆混合在一起,蝕骨銷魂。

藝術提供了另一種觀察、感受與思考的方式。亞歷與兩個姑娘的性愛場面,在加速播放中失去了誘惑,代之以幽默。而檢查療效的那一場真是大巧若拙,簡單而荒謬的深刻。亞歷在聚光燈下做著真實的表演,展示一個惡棍不能作惡的痛苦,而鏡頭一轉,是內政大臣與亞歷一樣的讓慾望扭曲的臉。此刻,儀式與現實是統一的。平面的影像,通過視覺,卻可以直抵思想的深處。

而音樂是這部電影的上帝。它是一出輝煌的MTV。

惡與音樂的聯姻,是庫布里克的驚世駭俗的創造。他將魔鬼與天使在視聽上合為一體,在藝術中,善惡泯滅。這當然也還是有理論可以作為佐證。弗洛伊德認為,利比多是人的根本驅動力。「本我」受到「超我」的制約,利比多可能以藝術的形式得到升華的體現。那麼亞歷與貝多芬,是起跑線上並排的兩個人。他們一個聽命於本我,讓惡發展到極致,另一個將力比多化成了藝術創造力,讓藝術發展到極致。這種藝術,推枯拉朽,席捲天下,以萬物為芻狗。亞歷在聽第九交響樂時生出的幻想,彷彿是原子戰爭中的世界末日。

音樂是藝術中最抽象的。它遠離文字與形象,且寄寓於時間,過往不復。然而無形無質的空氣的振動,卻直接地作用於人的身體與內心。是亞歷在第九交響樂的伴奏中施惡,還是第九交響曲在亞歷的施惡中顯形?命運成了「惡」的虛空的靈魂。原欲是無可逃脫的,社會是無可規避的。文明走到盡頭。收獲的,只有形式。美。

寫完這段文字,精疲力盡。

向著人性、慾望、思想的深處求索。需要一顆強大的,冷靜的心靈。我猶豫著不肯去重讀《發條橙》,因為明白,自己必被捲入黑暗的渦流。庫布里克是偉大的,因為他如此堅定,面對惡,面對絕望,他還是掌控著節奏,譜出盛大的樂章。——這個片子,有著如此有力,穩定,而又豐富精微的節奏。《發條橙》的美,也是施虐的美,讓人臣服。
劇名:發條橙
------------------------------------------------------------------
做種日期:2006-1-17 01:02:48
------------------------------------------------------------------
大小:4359 MB
------------------------------------------------------------------
種子:發條橙bt下載
------------------------------------------------------------------

簡介: 發條橙.全新D9轉制D5數碼加長版

② 畫面是個橙子劇情科幻是什麼電影

發條橙

《發條橙》是1972年斯坦利·庫布里克所執導的犯罪片,由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領銜主演。

該片改編自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位無惡不作的少年阿歷克斯,在入獄之後為了提前重獲自由自願接受特殊的人格治療,卻在「痊癒」後遭到正義的迫害的故事。

③ 被封殺30年的《發條橙》為何淪為禁片

暴力原因。

《發條橙》改編自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反烏托邦小說,該片最初在美國被定為X級,之後因其強暴及「極度暴力」的情節,被一些犯罪分子模仿,導致該片在英國被禁30年。

被禁之前,本片票房大賣,且獲得了提名了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剪輯獎。

2011年上映的修復版《發條橙》風采依舊,絲毫沒有過時,人們感嘆,「40年後人們對於暴力的理解才追上了庫布里克這位天才導演。」

劇情:

阿歷克斯是一個充滿暴力傾向的少年,他與其他幾個和他一樣的少年每天打架滋事。

一天,在與小流氓大打出手之後,他和幾個夥伴來到了郊外的一處寓所,這是作家亞歷山大的家,在阿歷克斯的哄騙之下,女主人打開了了房門,他們不但痛打亞歷山大,還當著他的面輪奸了他的妻子,而後,阿歷克斯在夥伴中建立了自己的老大地位。

他們決定晚上到富婆「貓夫人」家作案, 沒想到「貓夫人」在他們來之前就已經報案,阿歷克斯失手殺死了「貓夫人」之後被警察帶走。

阿歷克斯被判處14年刑期,為了早日出獄,他自願成為監獄正在實驗的「厭惡療法」試驗品。

在進行「厭惡療法」期間,醫生給他觀看了大量的色情、暴力影片,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試驗者「目不轉睛」的觀看大量色情、暴力影片,以期達到對色情與暴力的條件反射,讓試驗者遠離色情與暴力。

「厭惡療法」的實驗結束了,阿歷克斯在這種方法的治療下變成了一個打不還口,罵不還手的人,被釋放出獄。

④ 《發條橙》電影講的什麼

《發條橙》是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所著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62年。

《發條橙》講述了在英國未來社會,一個處於躁動青春期的問題少年,破壞社會,無惡不作,被捕入獄後甘願接受一種新型的「厭悲療法」的治療,重返社會後,卻發現自己已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他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上帝手中的一隻「發條橙」。

《發條橙》以政府如何消除社會上的犯罪行為為例,探討的是什麼樣的政府才算是合適的政府,政府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管理社會等當時很急待解決的理論問題。1972年,該小說改編成的同名電影上映。

作品影響

1972年,該小說改編成的同名電影上映,影片由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主演。影片曾獲197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⑤ 誰能介紹一下 發條橙 這部電影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其它譯名: 發條桔子
發條橙子
發條橘子
類 型: 科幻 / 犯罪 / 音樂 / 劇情
導 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編 劇: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Anthony Burgess
主要演員: Paul Farrell
Carl Duering
艾德里安娜·科里 Adrienne Corri
John Clive
馬爾科姆·麥克道爾 Malcolm McDowell
Patrick Magee
麥克爾 貝茨 Michael Bates
Warren Clarke
上映日期: 1971-12-19
國家地區: 英國

影片相關信息
對 白: 英語
顏 色: 黑白/彩色
音 效: Dolby Digital / Mono
片 長: 137分鍾
級 別: 美國:X / 美國:R

IMDB評分: 8.3/10
IMDB編號:0066921
出品公司:
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 [us]
Polaris Proctions
Hawk Films Ltd. [gb]

發行公司:
Warner Home Vídeo [br]
Warner Home Video [us]
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 [us]
華納兄弟公司(義大利)Warner Bros. [it]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ar]

一個英國的十幾歲的小混混亞歷克斯被警察送進了監獄。在那裡他為了縮短行期,答應把自己當作小白鼠一樣送去為一項叫做「厭惡療法」的充當實驗品。這項計劃是政府為了在監獄里騰出位置給政治犯而提出的。通過「厭惡療法」,獄警們認為亞歷克斯的暴力傾向總算是被「治癒」了,於是亞歷克斯被放了出來。但是出獄後的亞歷克斯發現自己被舊朋友們所屏棄,連家人親戚都不願意接受他,而他本人也並沒有放棄暴力。最後,垂死的亞歷克斯成了以他為成功範例大力鼓吹的政府的一個大傷疤。他夥同一群同伴一起沖進了一個小說家的住所:他寫的書(名為《發條橙》)為政府使用荒唐的「厭惡療法」辯護鼓吹。
《發條橙》是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最初在美國發行的時候,發行商堅持將小說描寫亞歷克斯長大後最終放棄了暴力,並結婚生子的最後一章刪去了。而伯吉斯始終對這一章耿耿於懷,認為沒有這一章,他的思想就沒有辦法完全表達出來。因此,他一直不滿意美國版的《發條橙》,不管小說或是電影。
當庫布里克看完這部小說後,他極力說服華納電影公司於1969年斥資20萬美圓買下了它的版權。帶著僅2百萬美圓的預算,庫布里克開始了電影《發條橙》的拍攝。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庫布里克借鑒了許多記錄片的拍攝手法,包括現場收音,只利用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攝追蹤鏡頭時利用輪椅製造顛簸的效果等。
《發條橙》在拍攝完成後,由於它裡面對暴力和性的表現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的電影。而且因此它成為了繼《午夜牛郎》後的第二部得到奧斯卡提名的X級電影。在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里克刪剪掉了電影里的30秒鍾的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為了R級。
《發條橙》在英國的上映比在美國更不順利,它被歸罪為幾件謀殺暴力事件的元兇。於是,庫布里克請求華納公司停止《發條橙》在英國的發行。英國也在國內禁止了此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⑥ 介紹一下《發條橙子》這部電影

名稱:發條橙子 A Clockwork Orange
放映時間:137分鍾
導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主演: 梅爾康·麥德威 Malcolm McDowell
柏翠·梅吉 Patrick Magee
麥克爾·貝茨 Michael Bates
出品:WARNER HOME VIDEO
上映時間:1971年
影片簡介
在不遠的未來社會里,幾個充滿暴力傾向的少年在阿歷克斯率領下到處尋歡作樂,他們惹事生非,到處打人。還沖進了作家亞歷山大夫婦家,輪奸了作家的妻子。一次,阿歷克斯失手殺人,卻遭手下報復被趕來的警察逮捕。阿歷克斯以殺人罪被判入獄14年,為了縮短刑期,阿歷克斯自願去做「厭惡療法」實驗品。結果,阿歷克斯在實驗結束後成為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無法接近女色而且絕對不會危害社會的「新人」。
出獄後回到家的阿歷克斯發現家裡已經沒有自己的位置,禍不單行,流浪街頭,又遭到曾經遭到自己痛打的人的報復。而自己原來的手下更把阿歷克斯帶到郊外毒打折磨。最後,奄奄一息的阿歷克斯爬到一戶人家前,他萬萬沒想到這竟是作家亞歷山大的住所。亞歷山大決定利用阿歷克斯報復,意圖推翻現任政府……
本片獲1971年美國影藝學院奧斯卡金像獎三項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項獎。是著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代表作品。

⑦ 《發條橙子》真的只是一部簡單的科幻片嗎

我不知道在電影《發條橙》中,導演和原作者究竟要表達什麼樣的主旨?但據說,導演曾刪掉原著的最後一節,引起作者的強烈不滿。作者伯吉斯更看重的是人類的「道德選擇權」,所以他在對後現代主義工業社會批判過後,給主人公安排了一條光明的尾巴。經歷了這一系列施暴和受虐的遭遇後,亞歷克斯幡然醒悟,不再作惡,並且娶妻生子,過上了傳統意義上的生活。這樣好是好,但無疑削弱了作品的反思力度。電影《發條橙》實際已超出了道德層面的思索,它直指人類生存的終極困境。人類曾經自由的靈魂早已被文明的條條框框限得死死的。只有順從來自於政治、文化、經濟、工業等所有方面的游戲規則,人類的生存才能得以保障,否則,人類將死無葬身之地。在現代社會,很多工業或商業等方面道德規則其實都是臨時制定的,人類與其說是在選擇道德,不如說是在選擇秩序,或者說選擇生存方式。

而社會越發展,科技越發達,那些條條框框只會越多。為了物質的豐富繁榮,我們心靈的枷鎖將越來越沉重,這才是最為可怕的。邪惡少年亞歷克斯並不是天外來客,而是我們被枷鎖扭曲的心靈的具體表象。人類的意志已被科學與文明徹底綁架,在這種情形下談道德選擇,難道不覺得有些奢侈?或者說,不有些幼稚嗎?事實上,在工業社會里,連道德自己本身,都已變得曖昧模糊,我們選擇或不選擇,都是無意義的!

⑧ 《發條橙》講了什麼如何評價呢

這是電影史上最奇特的影片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禁片之一。自它問世以來,不僅惹來了至今仍爭論不休的討論,而且其中暴力場面還被許多青少年爭相模仿。因為這個原因,在很多國家它一直被禁演,例如在英國,它便遭遇了近30年的禁演——直到這部影片的導演庫布里克導演辭世之後,它才得以與英國觀眾見面。
除了涉及到暴力問題,這部電影也與「洗腦」有關——在西方世界,「洗腦」好像是最為恐怖的話題,甚至比變態殺手還要讓人談虎色變,因為「洗腦」意味著對個性的完全抹殺,對個人自由的徹底干涉。電影史上有很多經典作品都表現了這一話題的恐怖,最著名的例如《飛躍瘋人院》。而這部《發條橙》更是將這一問題放到一種極端的形勢下進行拷問:即使對象是無恥墮落的小流氓,是不是也應該維護他的自由選擇權利?是不是就像電影中的神父所說,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

當美國導演庫布里克看完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小說《發條橙》之後,他極力說服華納電影公司於1969年斥資20萬美元買下了它的版權。隨後他帶著僅200萬美元的預算,開始了電影《發條橙》的拍攝。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庫布里克借鑒了許多記錄片的拍攝手法,包括現場收音,只利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攝追蹤鏡頭時利用輪椅製造顛簸的效果等。
《發條橙》在拍攝完成後,由於它裡面對暴力和性的表現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電影。而且因此它成為了繼《午夜牛郎》後的第二部得到奧斯卡提名的X級電影。在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里克刪剪掉了電影里的30秒鍾的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為了R級。《發條橙》在英國的上映比在美國更不順利,它被歸罪為幾件謀殺暴力事件的元兇。於是,庫布里克請求華納公司停止《發條橙》在英國的發行。隨後英國禁止此片在其國內上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紐約的電影評論界評價《發條橙》為美國1971年的年度最佳電影,而庫布里克則為年度的最佳導演。它還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電影剪接的提名。
在影片的開始,是一張臉的特寫。它似乎在微笑著,可笑容邪惡而扭曲,它像是在欣賞著自己。隨後鏡頭慢慢拉遠,近景,中景,全景。我們看到超現實風格的室內裝飾中彌漫著性與毒品的氣息。這近乎達利式夢境的場景,就像是弗洛伊德的本我天堂,同影片中另外一些典型場景設置一樣,這里有著濃重的超現實風格,陳設怪異,色彩濃烈,充滿著性暗示的意味……故事發生於未來社會,幾個充滿暴力傾向的青年在亞歷克斯的率領下,在剛喝過據說含有毒品成分的人奶後,他們開始到處去尋歡作樂。他們先是痛打了一個街邊的流浪漢,而後找到一群欲強奸一少女的流氓,為報私怨大打出手。庫布里克用慢鏡頭表現著雙方的惡戰,音樂聲中桌椅飛舞,玻璃破碎,那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暴力美學」了(對比這段「暴力慢鏡頭」,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隨後的那段「性愛快鏡頭」:亞歷克斯將兩個少女獵物領回家進行亂交,庫布利克用快鏡頭表現著整個性愛過程)。
一場惡戰後,亞歷克斯和同夥駕車飛馳,在馬路上肆意地逆行。在郊外的一處寓所,亞歷克斯以發生交通事故為由向這里的戶主作家亞歷山大夫婦借用電話,當門打開時,他們就戴著面具沖入屋內,毆打作家,並當著作家面輪奸他的妻子……

第二天,亞歷克斯痛打對自己不忠的手下,從而確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晚上他們就又一起准備以相同的方法進入富婆「貓夫人」家中,不料「貓夫人」早有防範,不但沒有開門,還在亞歷克斯離開後給警察通了電話。亞歷克斯失手將「貓夫人」打死,而當他慌忙逃出「貓夫人」的公寓時,被意圖報復的手下當場擊昏,最後被趕來的警察逮捕。亞歷克斯以殺人罪被判入獄14年。
大概是由於那個時代像亞歷克斯這樣的惡性青年太多了,監獄資源異常緊張。為緩解這一問題和減少社會上的罪惡,當時的政府對這些青年採取了一項實驗性的治療措施。方法很簡單:在對「實驗品」注射某種葯物後,用個人電影的方式將一些極端殘忍和血腥的犯罪事件放大、加壓,不停地給「實驗品」看。而在葯物的作用下,「實驗品」的原欲與身體指涉著不同的方向,先天的快感與葯物的惡心感使他們的身體無所適從,這種難以忍受的分裂狀態將有效且強力抑制住「實驗品」的一切惡欲……
不知底細的亞歷克斯自告奮勇,自願充當這項政府新實驗的「實驗品」。實驗很成功,亞歷克斯在實驗結束後如政府所願,變成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沒有性慾且絕對不會危害社會的「新人」……

原著小說作者安東尼•伯吉斯在解釋他的觀點時曾說:「徹底的善與徹底的惡一樣沒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選擇權。」而從事著魔鬼般罪惡勾當的亞歷克斯就在這徹底的善與徹底的惡中生存,他的外表是有機物,似乎具有愛的色彩和汁液,實際上僅僅是發條玩具。而可怕的上帝或是魔鬼,以及日益完善的,發揮著比他們更大作用的國家機器從未停止它們操縱一切的手,它們在黑暗中不動聲色地為發條玩具們擰緊發條,不動聲色地看著這些玩具們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庫布里克在這部有意隱去時代特徵的關於未來社會思考的電影中提出了一個疑問:人在未來的社會體制中,在科技高度發展的過程中,能否依舊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自己的行為?抑或是作為一個「發條橙」任人支配而沒有自己的主張?或者說人在社會體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庫布里克的這個疑問似乎永無答案。

⑨ 這是哪部電影

《發條橙》,電影名,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發條橙》1971年攝制完成,由於其中有大量的暴力和性的內容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電影;影片獲197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提名,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金球獎提名,1973年英國學院獎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提名。當庫布里克看完這部小說後,他極力說服華納電影公司於1969年斥資20萬美元買下了它的版權。帶著僅2百萬美元的預算,庫布里克開始了電影《發條橙》的拍攝。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庫布里克借鑒了許多記錄片的拍攝手法,包括現場收音,只利用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攝追蹤鏡頭時利用輪椅製造顛簸的效果等。《發條橙》在拍攝完成後,由於它裡面對暴力和性的表現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的電影。而且因此它成為了繼《午夜牛郎》後的第二部得到奧斯卡提名的X級電影。在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里克刪剪掉了電影里的30秒鍾的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為了R級。 電影《發條橙》經典劇照《發條橙》在英國的上映比在美國更不順利,它被歸罪為幾件謀殺暴力事件的元兇。
影片介紹
影片以第一人稱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名叫阿歷克斯的少年犯的故事。在不遠的未來社會里,幾個充滿暴力傾向的少年在阿歷克斯率領下到處尋歡作樂,在痛打一流浪漢後,他們找到一群欲
強奸少女的流氓,為報私怨大打出手。

一場惡戰後,阿歷克斯和同夥駕車飛馳,在馬路上肆意地逆行。郊外的一處寓所,阿歷克斯以發生交通事故為由向這里的戶主作家亞歷山大夫婦借用電話,當門打開時,他們就戴著面具沖入屋內,毆打作家,輪奸作家的妻子。

在瘋狂的發泄完暴力與性慾後,他們才回家休息。

第二天,阿歷克斯痛打對自己不忠的手下,從而確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手下因此很是不滿他的行為,決定報復阿歷克斯鼓動他做一起入室搶劫的案子。阿歷克斯由窗戶進入「貓夫人」的寢室,兩人展開搏鬥,阿歷克斯失手將「貓夫人」打死。當他慌忙逃出貓夫人的公寓時,卻被手下報復而當場擊昏,最後被趕來的警察逮捕。

阿歷克斯以殺人罪被判入獄14年,為了縮短刑期,阿歷克斯自告奮勇,願意把自己當做小白鼠一樣送去為一項叫做「厭惡療法」的充當實驗品。療法很簡單:在注射某種葯物後,醫生們就讓阿歷克斯目不轉睛地觀看各種令人發指的色情、暴力影片,以使其對色情暴力在生理上產生條件反射式的惡心。

但最令阿歷克斯無法忍受的是,放映納粹暴行的影片時,竟然同時播放著他最喜愛的音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樣,阿歷克斯在實驗結束後成為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無法接近女色而且絕對不會危害社會的"新人"。出獄後回到家的阿歷克斯發現家裡已經沒有自己的位置,禍不單行,流浪街頭,又遭到曾經遭到自己痛打的老流浪漢的報復,正在這時,此時兩個警察前來解圍,他們竟是原來的手下!這兩個手下為報前仇,把阿歷克斯帶到郊外毒打折磨。

最後,幾乎奄奄一息的阿歷克斯爬到一戶人家前,他萬萬沒想到這竟是他從前的受害者作家亞歷山大的住所。在見到阿歷克斯的時候通過聽聲音認出了他就是當年對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的年輕人,並且在阿歷克斯在洗澡時唱出當年行凶時所唱的雨中曲時確認了自己的猜想,因此亞歷山大決定復仇,他將阿歷克斯關起來並播放第九交響曲致使阿歷克斯極度厭惡而導致跳樓受傷。

之後阿歷克斯在醫院中又一次見到了推薦自己做厭惡治療的政府高官,原來作家亞歷山大在復仇之外想利用阿歷克斯的自殺事件推翻政府,為了重新贏得民心,消除阿歷克斯自殺事件的負面影響,政府高官安排治癒阿歷克斯並提出優越的工作等條件,得到了阿歷克斯的配合。
片尾,記者們蜂擁入病室,拍下了政府高官與阿歷克斯的親密合影,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的音樂聲中,阿歷克斯又恢復了對暴力和性的熱情想像。

閱讀全文

與電影發條橙有多少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偶爾看電影發朋友圈怎麼寫 瀏覽:925
我的世界怪物電影怎麼做 瀏覽:403
韓國電影微熱講的 瀏覽:747
國外如何保護本國電影產業 瀏覽:425
兄弟老婆什麼電影 瀏覽:927
朋友電影西瓜影音 瀏覽:232
哪些電影結尾在奧地利取景的 瀏覽:19
侏羅紀世界1080電影天堂 瀏覽:981
微電影視頻後期的加工與製作 瀏覽:502
三個小時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121
電影有許多時間可以選英文怎麼說 瀏覽:865
電影中的字幕怎麼覆蓋 瀏覽:244
電影天堂TV怎麼下載到電視機上 瀏覽:426
會說話的手機什麼電影 瀏覽:17
婚外戀電影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148
手機看電影杜比 瀏覽:794
優酷電影怎麼把英文翻譯中文 瀏覽:716
如何拍成電影的感覺 瀏覽:379
最新電影西瓜影音天狼2017 瀏覽:250
國產真人游戲電影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