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安是哪個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1975年從台灣藝術大學戲劇電影系畢業,後修讀伊利諾伊大學戲劇導演專業,並於紐約大學電影製作專業取得碩士學位。1995年憑借《理智與情感》轟動國際影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確立了其在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的地位。2009年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堅持拍電影的「最偉大導演」之一。其屢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金獅獎、金熊獎、英國學院獎等國際頂級電影獎項,是華人迄今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導演,更是亞洲迄今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導演。
中文名:李安外文名:Ang Lee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台灣屏東縣潮州鎮
出生日期:1954年10月23日
職業:編劇、導演、製片人
畢業院校:紐約大學
代表作品:喜宴、理智與情感、卧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主要成就: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兩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兩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兩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兩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兩屆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導演
兩屆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
兩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B. 李安在電影節獲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他的執著、勤奮、還是他的超人天分
李安的成功很大部分歸功於他的背景和眼觀六路。作為台灣的外省人很好的繼承了中原文化,在美國多年的時間也讓他了解美國主流文化,他自己都說自己總是在東方教養和西方文化中掙扎。他的很多電影都表現出東西方文化的博弈,所以李安可以在東西方兩面開花。加上有天分又很謙虛,畢業後潛心6年韜光養晦,最後方才大器晚成。
中國大陸的很多導演,譬如張藝謀、陳凱歌、姜文,才氣上並不輸李安,但是後期作品都太商業化,電影技法上受前蘇聯影響,又在不是很成熟的中國市場打拚,在美國主流價值觀沖擊下自然比不上李安。
做電影人我認為必須肯深蹲,所謂蹲的越深才跳得越高。想當導演的話,早期可能要自己寫劇本自己找投資,很辛苦的。還要放下浮躁的心去揣摩角色,抓住觀眾的內在感受。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其實前景不太樂觀我覺得,雖然投資高回報高,但是觀眾水平低,還沒良性發展好,就已經惡性膨脹。
C. 李安拍了哪些電影
李安做為唯一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的華人導演,最被大眾熟知的莫過於《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影片。
他的成名作,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純歐美電影《理智與 情感 》《冰血暴》《於魔鬼共騎》《綠巨人浩克》《斷背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等,武俠片《卧虎藏龍》。
李安的電影總是勇於嘗試新的題材,新的技術,他也是極少的完全成長於好萊塢環境的華人導演。
李安,眾所周知,世界著名導演之一,也是中國標桿性的人物,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在1995年,他拍攝的電影《理智與 情感 》,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的七項提名,進入了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這也是他事業成就的起點。
我們所熟知李安導演的電影有《飲食男女》、《卧虎藏龍》、《喜宴》、《推手》等這些影片在電影界都取得了很高的成績,那麼喜歡看李安電影的朋友,你們知道他的創作風格是什麼樣的嗎?那麼接下來,跟著一起了解李安導演的創作風格吧!
李安電影的風格多數都比較直接,但又不缺細心,敘事平易近人,這和李安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首先李安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在揭示人性之美,他總能抓住人性關懷的特點來進行影片創作,凡塵中的人,無論他來自哪裡都會被埋藏在日常瑣碎的生活里,對於人性的描述是沒有國界劃分的,也沒有時間之分,更沒有背景的差別。
那麼李安最擅長描繪的就是靈魂深處中最感性的 情感 。李安的生活經歷影響了他的電影創作,與父親的沖突,使他的影片中經常出現父權的影子,所以李安對人性有著獨特的見解和刻畫,從影片《家庭三部曲》中,大家就可以看出,只有包容和理解在 歷史 與當前、自己與集體、東西方間靈活的變通,在他們之間建起一座交流的橋梁。
《理智與 情感 》
影片是李安執導的第一部英語片,一對性格迥異的姐妹花的 情感 故事,從原著改編成電影,艾瑪湯普森這個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拿的實至名歸。李安的解讀是:「我覺得嚴格來講,應該翻譯成《知性與感性》,知性包括感性,它並非只限於一個理性、一個感性的截然二面,而是知性裡面感性的討論。 對愛情與生活有著不同的解讀,決定著姐妹倆對周遭事物的不同看法與處理,也決定了她們不同的生活體驗。喜歡理智多一些,過於感性,對狂熱 情感 的過度追逐容易讓人頭腦發昏,分不清是非。
《卧虎藏龍》
從小說到電影,《卧虎藏龍》的變化不僅是文字到影像的,也是近代到現代的,還是大陸文化到台灣文化,再轉至以好萊塢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過程,其中的變化耐人尋味。它表現的是刀劍江湖,實際上,其內在的張力卻不是來自於立身江湖的武功(或者說青冥劍和武功都只是慾望的借口和象徵),而是每個人內心的 情感 和慾望世界——這或者才是李安所要表現的「江湖」。電影中,江南是綠的,塞外是黃的,京城是黯淡的,最終的窯洞是黑色的。點到為止,是那麼個意思。始終不是那般鋪天蓋地用一種顏色的霸道。而音樂,你沉浸其中而注意不到的音樂,才是電影中的好音樂。
《斷背山》
本片是根據安妮·普勞克斯同名小說改編,也由她擔任編劇,劇情上和原著並沒有太大的出入,這篇小說是安妮·普勞克斯小說里的一篇短篇小說,李安用超嫻熟的試聽語言將這部簡單的短篇小說完美的改編搬上銀幕。2006年這部電影火遍了全球,這之後以同性戀為主題的電影也日益增多,但我覺得這部電影不是只在談同性戀,這里是大愛,同性戀為什麼是禁忌之戀,正是 社會 的不認同,導致了主人公悲劇的命運,導演只不過用一個很美好的故事來告訴大家,真愛沒有限制。這點也可看出李安導演是一位非常有大愛的人。電影里有許多令人心碎的台詞說得很棒,這也是這部電影經典的地方。
《色戒》
電影講述的是色誘漢奸謀殺未遂的革命故事,然而在這樣一個外殼裡面真正要表達要挖掘的是人性,只不過用謀殺行動作為載體來表現。所以這不是紅色的革命影片,而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關於人性關於愛情的文藝片。有些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這部電影,有的人把色戒看成愛情故事,有的人把色戒看成講人性的故事,更有的人在色戒中只看到裸露的人體。如果只是這些,大概不會哭或者不會哭得那麼徹底。但無論如何,李安比起張愛玲,是溫情的。他至少安排了易先生對王佳芝動情的細節,讓王佳芝最後的淪陷可悲得還不那麼徹底。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是拍這部電影是他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過程。如果沒記錯的話,同樣的意思在他的《十年一覺電影夢》一書中也表達過,我最愛的導演是李安,因為他的每一部電影都直達人內心的慾望。這部電影聽來是奇幻冒險的視覺大片,看過了則更是感嘆大飽眼福。整部電影敘事雖無太大的情節波動,但其情節之間的起承轉合並加上絕妙的攝影及特效依然讓人十分震撼。少年派原本是信徒,但他曾經失去信仰。雖然我們很難知道少年派究竟是在什麼時刻失去信仰的。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看完這部有人感嘆,從未離電影中的角色這么近,都能看到演員眼睛裡的血絲,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戰片,這就是一個男孩的成長,在人生的一個節點,學會主動的做出自己的選擇,走自己的路。電影是蒙太奇的一門藝術,所有圍繞在電影內外的元素都可以成為藝術表現形式,當然技術手段也不例外。但之前還從未有一部在未公映之前如此大張旗鼓的無數次將技術手段擺在第一。李安,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既能拍好中國片,又能拍好外國片的華人導演。
李安導演的電影都是很有情調的,他選的每一個主角都很有特點,能讓人過目不忘,他的電影也是如此。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
1991年,首部電影《推手》,
1993年,《喜宴》,
1994年,《飲食男女》
1995年,《理智與 情感 》,
2000年,《卧虎藏龍》,
2005年,《斷背山》
2007年,《色·戒》,
2012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這些電影在國際上都獲得了很多獎項。
李安2013年,擔任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成員,2018年,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終身成就獎
李安是以為非常優秀出色的導演,
《十年一覺電影夢》書中李安講述了自己半生經歷和創作歷程,基本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自幼家庭氛圍傳統,父親嚴厲,培養了他敏感內向的性格,學業失利也讓他更加自卑。
最後上了藝術學校,而演員正是父親最鄙夷的職業。但是他選擇了堅持(反抗父親)。
畢業後父親希望他留學後做個教授,他選擇了堅持理想做導演(反抗父親)。
然後李安做了六年家庭婦男帶孩子做家務,期間基本靠妻子收入維持生活。
在崩潰邊緣終於熬出了頭,劇本得了獎,然後接連拍了《推手》《喜宴》《飲食男女
說起李安的電影,最先想起來的應該是他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可能大家對前兩部不太了解,個人感覺都是上乘佳作,值得一看
2000年拍的《卧虎藏龍》,2005年的《斷背山》,該片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也讓李安成為奧斯卡金像獎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
2003年《綠巨人浩克》。
2007年《色戒》,湯唯一下在這部電影中火了,不過也被封殺了,裡面湯唯和梁朝偉不知道是不是真槍實彈,但看著可真刺激。
2012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李安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這部電影應該是繼阿凡達之後3D特效最好的一部電影。
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最近熱度較高的《都挺好》使我想起了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
都是講述一位父親和自己三個子女之間的故事,可我還是更喜歡《飲食男女》里的老朱和他的三個女兒。相比於《都挺好》里的親人之間各種偏見和爭吵,《飲食男女》就要溫馨得多,也使我看著更舒服許多。
這部電影,給我們講了一個很有趣味性的故事。
大家都認為最早成家搬走的會是漂亮能乾的二女兒佳倩,可沒想到卻是天真的小女兒拔得頭籌。
對愛情冷淡的大女兒家珍一心想著留在家中替父親養老送終,可最終愛情來了擋都擋不住,繼佳寧之後也搬出了這個家。
而最被大家看好的二女兒佳倩,卻始終是孤家寡人一個。
故事接近結尾時,老朱鄭重的叫所有人到家吃飯,說有大事宣布,所有人都認為他是想和最近常來往的梁伯母在一起,可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想娶的是梁伯母的女兒錦榮。
細思之下、歡笑之餘,也不禁使人感嘆世事之難料、人生之難測!
當然,這個故事除了講述男女之間的那些事之外,還拍攝了大量燒菜的情節,那不輸《舌尖》的烹飪過程無不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謝謝!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
個人認為《斷背山》還是比較經典的作品,是由李安執導,傑克·吉倫哈爾、希斯·萊傑、安妮·海瑟薇、米歇爾·威廉姆斯主演的愛情片,於2005年12月9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安妮·普魯克斯所著的同名短篇小說,講述了在1963年至1981年的美國懷俄明州,兩個男人之間存在著復雜情愛關系的故事。
李安導演以獨特的東方視角將這部熱烈的同性之愛拍的細膩敏感,太多細節之處讓人不能自已 ,看過這部片 如果一定要把它放入同性影片的行列 我想在我心中它就是影片中的斷背山 回歸最初的自然 最簡單的愛。
《卧虎藏龍》
《卧虎藏龍》是2000年的一部武俠動作電影,由李安執導,周潤發、楊紫瓊和章子怡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0年7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李慕白隱退江湖的舉動實際卻是惹來更多的江湖恩怨。
《卧虎藏龍》擁有多項獲獎記錄,其中榮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也是華語電影 歷史 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
「江湖裡卧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里藏凶,人情里何嘗不是?」
李安導演是一個很難被定義的導演。看《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時候,你會以為這是一個外國的導演。看《卧虎藏龍》你會以為是一個香港導演。看《飲食男女》《喜宴》你會以為這是一個女性導演。
李安從業30年,只拍了14部電影,其中英語片就佔了9部!所以說,李安這樣的應該叫國際導演,不是因為他的知名度,而是因為他的跨文化。
那麼,李安的電影好看嗎?我只能說,有幾部確實好看,而且很耐人尋味,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斷背山》《飲食男女》《卧虎藏龍》。
世界最著名的50位大導演,其中有一位叫李安,台灣人,從容駕馭各種各樣的類型的導演,精通於各種的秒年月毫年個傳統並能夠毫不炫耀地加以表現。必看影片如下:
《推拿》、《喜宴》
《理智與 情感 》
《卧虎藏龍》、《綠巨人》
《色戒》
《飲食男女》
《冰風暴與魔鬼共騎》
《斷背山》
《家庭三部曲》
李安導演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華人導演,從國內到國外,他的作品享域世界。
強烈安利《藍莓之夜》,這部電影也能反映出李安導演的風格。
D. 北京電影節為什麼沒有張藝謀的電影參展啊!
第二節北京電影節開幕了,但讓大家比較失望的,以國際為背景的北京電影節,怎麼看也沒看出它所宣傳的國際化來,總感覺場面很大但出現的人,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還是不夠多,很多導演和演員一直倡導,要支持中國電影,中國電影要走出去,可是在自己家門口的電影節都沒參加,有些讓人感覺失望,那麼張藝謀為什麼不參加北京電影節,還有北京電影節陳凱歌為什麼不參加,李安為什麼沒參加北京電影節,還有什麼演員,像李連傑,周潤發,李冰冰,等等。下面就讓我們猜想一下張藝謀為什麼不參加北京電影節。
a,中國的某位導演說是因為身體健康問題沒有參加,但開幕式一完,有關消息就報道了張藝謀和卡梅隆,密會的消息,而且這個消息是比較准確的,所以可以證明肯定不是因為健康問題。
b,是因為低調,這個依然也是靠不住角的,如果說是因為低調,那國外的一些電影節都去參加,反而自己的家門口的就不去了,難道說國外的電影節參加的人是低調,不去參加就不低調了?這個看來也是靠不住角的。
c,其它疑問:是不是因為金陵的票房沒有預期好,所以要避一下風頭?還是因為有國外大導演的卡梅隆,讓自己成為配角?還是覺得北京電影節的份量不夠呀?原因可能很多很多,不過真的希望,在北京電影節上見到更多的國內知名導演,還有比較好的演員,當然國外的也是如此,希望中國的電影節,也能有國外電影節的知名度?
E. 李安的簡介和代表作
李安(Ang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
199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1993年,執導劇情片《喜宴》,該片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1994年,執導劇情片《飲食男女》,該片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1995年,執導劇情片《理智與情感》,該片獲得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00年,執導武俠劇情片《卧虎藏龍》,該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5年,執導劇情片《斷背山》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並成為奧斯卡金像獎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
2007年,執導劇情片《色·戒》,該片獲得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12年,執導冒險劇情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2013年,擔任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成員。
2018年,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終身成就獎。
代表作品:《卧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5)李安北京電影節擴展閱讀
1954年,李安生於台灣屏東縣,兩歲時舉家遷往花蓮,十歲時定居台南。初中時,李安就讀延平中學。
1969年,進入台南一中。1972年,李安從台南一中畢業,大學聯考落第,補習一年重考。
1973年,通過專科考試進入台灣國立藝專(2001年改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影劇科。
1974年,演出舞台劇,獲得話劇金鼎獎大專組最佳演員獎。
1976年,國立藝專畢業,同年入伍服兵役。
1978年,進入伊利諾伊大學戲劇導演專業,兩年後取得學士學位。
1981年,進入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
1982年,拍攝的《蔭涼湖畔》(Shades of the lake),獲紐約大學獎學金及台灣政府主辦的獨立製片電影競賽獎金穗最佳短故事片獎。
1984年,李安以畢業作《分界線》(Fine Line)從紐約大學結業,並取得碩士學位。該片曾獲紐約大學沃瑟曼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影片獎,後來也曾在公共電視網及亞美電影節上放映。
F. 著名導演李安的個人資料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碩士。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曾擔任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獲得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的提名,《喜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卧虎藏龍》榮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成為迄今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且被《時代周刊》評為2000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2006年憑借電影《斷背山》榮獲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也是目前唯一華人導演獲此殊榮。李安為華人影壇做出了極大貢獻,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
G. 李安是誰他有哪些成就
李安是著名導演,(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
2001 年《卧虎藏龍》獲得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6年《 斷背山》 獲得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2013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 第85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李安導演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獲獎無數,就不一一列舉了。
H. 李安導獲得幾次奧斯卡獎
截止到2020年3月28日李安獲得過三次奧斯卡獎,2000年7月7日,執導的武俠劇情片《卧虎藏龍》上映,該片獲得了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5年12月9日,執導的劇情片《斷背山》上映,李安憑借該片獲得了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人。
2012年11月21日,執導的3D冒險冒險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8)李安北京電影節擴展閱讀
李安獲獎記錄:
2005年12月9日,根據安妮·普魯克斯的同名短篇小說拍攝的劇情片《斷背山》上映,該片由傑克·吉倫哈爾、希斯·萊傑、安妮·海瑟薇聯袂主演,獲得了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06年6月17日,李安獲得了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2018年8月15日,李安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榮譽。
I. 李安是誰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祖籍江西德安,編劇、導演[1]
鏈接: https://pan..com/s/1lU2Sp59eibNshWGe_yY_4w?pwd=m5eu
北京電影學院2014屆畢業聯合作業,28分鍾高清故事短片。編導:韓家女,攝影:馬川、范超,美術:藤洪達,錄音:謝金津,製片主任:楊樂。獲得首都大學生微電影節優秀影片獎,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微電影大學生組澳天龍微電影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