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英雄兒女電影時間

英雄兒女電影時間

發布時間:2022-10-02 01:55:36

Ⅰ 革命領袖或英雄人物的電影電視劇有哪些

孩子們天天低頭寫作業,玩的時間都沒有,哪有時間看革命電影,即使強讓她看,她說死人打打殺殺害怕,你說怎麼做這題,郁悶啊!,這題都是給大人出的。

Ⅱ 電影巜上甘嶺》在哪些國家上映過影響如何

上映於北京 發達國家,或者美國。

電影《奇襲》播出時間為5月18日20:15,1960年上映。故事講述了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根據掌握的敵人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炸毀了康平橋,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將敵人一網打盡。

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通過我偵察戰士與敵人圍繞大橋進行的驚險斗爭,反映了我偵察兵靈活機智、不怕犧牲、勇敢斗敵的英雄氣魄。全片故事曲折,情節緊張,戰爭場面激烈真實,讓觀眾能充分體驗到當時環境的艱苦與斗爭的艱難。

5月17日20:15,CCTV6播出了電影《上甘嶺》,該片上映於1956年。故事講述了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

《上甘嶺》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是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電影對戰役進程、戰斗故事進行了精心的剪輯和表現,將這場氣壯山河的戰役真實地烘托出來。影片插曲《我的祖國》唱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

CCTV6播出了電影《英雄兒女》,該片上映於1964年。故事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

官方資料顯示,CCTV-6 電影是中國大陸綜合性的電影專業頻道,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直屬機構「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製作、運營和播出,使用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品牌及標志,是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電影頻道,以普通話廣播為主。

公開資料介紹,《英雄兒女》是一部優秀的軍事題材影片,它描寫了廣大志願軍戰士在朝鮮國土上的流血奮斗,並藉助父子、父女、老戰友之間的生死離別、劫後重逢來渲染氣氛、結構故事,表現了革命事業的艱難歷程。

而電影《上甘嶺》取材於真實的上甘嶺戰役。劇本講述了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從接收陣地、最初進行防禦戰、直到轉入坑道,在缺糧斷水的情形下,開始了堅守上甘嶺的任務。在坑道里,他們克服許多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打退了敵人數十次進攻,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二十四天,最終爭取了時間,贏來了大部隊反攻的勝利。上甘嶺戰役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形勢,使美國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門店重新坐下來,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

Ⅲ 英雄兒女電影演員王芳的扮演者是誰

《英雄兒女》電影演員王芳的扮演者是劉尚嫻。

《英雄兒女》王芳角色介紹: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劉尚嫻相關介紹:

劉尚嫻, 1941年12月出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63年,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先後出演了《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等影片。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參與拍攝了《風雨下鍾山》、《媳婦們的心事》、《中國刑警》等。


(3)英雄兒女電影時間擴展閱讀

劉尚嫻人物經歷:

1963年,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

同年,被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在曹禺的《北京人》中演一個受氣的小媳婦。1963年,與田方、劉世龍聯合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在片中飾演圓臉大眼、青春秀美的妙齡少女王芳。

1979年,與張瑞芳合作出演劇情電影《怒吼吧!黃河》。之後又連續在《火種》、《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礦工》等影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中年女性形象。

參與導演的電影有《風雨下鍾山》、《情留此山中》、《蘇三》、《媳婦們的心事》、《說客》、《仙桃行》、《中國刑警》等。

Ⅳ 《英雄兒女》這部電影是什麼時候拍的大概講了什麼

故事的原創是巴金
《英雄兒女》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一部經典電影,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戰場,王成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壯烈犧牲,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以哥哥的精神為榜樣,為戰士服務,最終她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了。片中英雄王成的形象深入人心,插曲《英雄贊歌》也流傳甚廣

Ⅳ 老電影《英雄兒女》的主要內容用文字描述是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王成告訴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軍中。後來在一次戰役中,王成英勇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

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王復標隨慰問團來到朝鮮慰問,這時王芳也已傷愈回到部隊。

她與王文清相會,王復標向王芳講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王芳才知王文清是自己的生父,她很激動。王文清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這時父女終於團圓。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5)英雄兒女電影時間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52年冬天,以巴金為組長的全國文聯組織的赴朝創作人員踏上了滿目瘡痍的朝鮮土地,在朝鮮戰場上,巴金同創作人員深入到志願軍中。回國後,巴金寫出中篇小說《團圓》,並發表在1961年8月號的《上海文學》上。

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了《團圓》後,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團圓》改編成電影。同年夏天,導演武兆堤和編導毛烽奉命開始了將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劇本的工作。

1953年,23軍《戰地報》記者洪爐在了解到蔣慶泉的事跡後,寫成了通訊《頑強的聲音》,但因為蔣慶泉後被俘虜而未能發表,同年7月,洪爐根據未能發表的《頑強的聲音》揉合於樹昌的事跡寫成了《向我開炮》。

與洪爐相熟的總政文化部編劇毛烽,在創作電影《英雄兒女》時用「向我開炮」的情節突出了本是配角的王成,並根據另一位烈士楊根思的事跡設計了王成手持爆破筒撲向敵人的壯烈結局。

角色介紹:

1、王成:演員 劉世龍

政委王文清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場戰斗中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語句後壯烈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習他的運動。

2、王芳:演員 劉尚嫻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3、王文清(王東):演員 田方

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後來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之後和王芳團圓後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

4、王復標:演員 周文彬

王文清的戰友,王復標隨慰問團來到朝鮮慰問,這時王芳也已傷愈回到部隊。她與王文清相會,王復標向王芳講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

幕後花絮:

1、影片插曲《英雄贊歌》的曲作者劉熾在得到公木寫出的歌詞後並沒有急著譜曲,而是拉著一夥人打撲克牌。打著打著,劉熾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扔,回去了。他鎖上門,謝絕一切打擾,接著創作了《英雄贊歌》曲。

2、《英雄兒女》在全國放映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連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也抽出時間觀看了影片,並致電時在文化部和中國作協任職的劉白羽對《英雄兒女》作出了評價。

3、毛烽和武兆堤為了確認劉尚嫻的演技,特意觀看了劉尚嫻演的曹禺作品《北京人》。

4、為了配合影片拍攝,一支高炮部隊進駐了本溪市第九中學,為了向這支英雄部隊學習,本溪九中給每班聘請一位戰士作輔導員。

Ⅵ 「王成」的原型到底是誰

《英雄兒女》中「王成」的一位原型為烈士於樹昌;另,作家洪爐在經過幾十年的苦苦尋找之後,終於於2010年4月在遼寧錦州大嶺村找到了王成的另一位原型蔣慶泉老人。

(6)英雄兒女電影時間擴展閱讀

《英雄兒女》是一部優秀的軍事題材影片,影片的內容和炮火連天的場景,充分的洋溢著革命的激情,使之具有動人的魅力和氣魄。時隔半個多世紀,依然為這部電影的主旋律所著迷。影片中王成的扮演者劉世龍,成功的塑造了這一角色,時至今日他的銀屏形象依然令人難忘。這部影片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

在拍英雄兒女這部影片時,劉世龍為演好英雄王成這一英雄形象,他閱讀了大量的文學史料,分析劇中人物的要求,深刻的體會王成的成長經歷,對影片的表演層次的把握、以及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的傲氣凌然的動作都作了充分的准備。

為了表現出英雄形象特有的氣質,劉世龍沒少吃苦。在拍攝王成沖過炮火硝煙戰場的鏡頭時,他要在不斷的在爆炸和遍地燃燒的火海里沖過去,跑了一遍又一遍,眉毛燒光了,胳膊被燒很多處大泡,化妝需要重新沾眉毛,劉世龍不顧身上的疼痛,咬著牙再次從火海中奔跑沖殺,劉世龍胳膊、身上的水泡讓人不敢直視,而劉世龍對此卻默不做聲,上點紅葯水就沒事了。

劉世龍還要到部隊體驗站崗、投彈、刺殺等許多項目,他一絲不苟的參加訓練,幾個月下來,劉世龍身上有了軍人應有的氣質。

劉世龍塑造的王成這一經典人物形象,以獨特視角和人格魅力,使人物形象達到了栩栩如生的效果。那句經典的語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振奮了國人精神,精神來源於真實的藝術,而藝術再現了真實的歷史。

Ⅶ 電影英雄兒女是哪年拍的

電影英雄兒女是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Ⅷ 向我開炮出自哪部電影 高喊「向我開炮」的原型是誰

出自電影「英雄兒女」原型是「王成」

外文名:Heroic Breed;Heroic Sons and Daughters

出品時間:1964年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拍攝日期:1964年

導 演:武兆堤

類 型:劇情,戰爭

主 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片 長:110分鍾

上映時間:1964年

對白語言普通話

故事簡介——

1952年初,朝鮮戰爭期間,中國作家巴金受曹禺、丁玲之託參加全國文聯組織的赴朝創作組。1961年,巴金發表兩萬多字的小說《團圓》,描寫一對在戰場上重逢的父女。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它改編成電影。

影片中王成犧牲的故事則是根據手持炸葯包沖進敵人陣地進行自殺攻擊的英雄楊根思的事跡改編。由於敵人太近而要求炮兵「向我開炮」的原型則有多個人,包括蔣慶泉、於樹昌、趙先友等。

人物原型——

2010年06月有媒體報道,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著名的英雄形象——王成,他的原型之一還活著。電影《英雄兒女》中說,「在中國人民志願軍里有千千萬萬個王成。」但是,在那場艱苦的戰爭中,只有一名戰士,他的事跡直接激發人們創作了「向我開炮」的經典情節。

1953年4月,陸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在朝鮮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絕境中,他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開炮!」

原型之一蔣慶泉的故事被23軍《戰地報》記者洪爐了解後,寫成了通訊《頑強的聲音》。同年7月,23軍73師217團的步行機員於樹昌也在戰斗中呼喚炮火,與敵同歸於盡。

洪爐根據未能發表的《頑強的聲音》,以於樹昌為主角另寫了一篇《向我開炮》。

與洪爐相熟的總政文化部編劇毛烽,在創作電影《英雄兒女》時用「向我開炮」的情節突出了本是配角的王成,並根據另一位烈士楊根思的事跡設計了王成手持爆破筒撲向敵人的壯烈結局。

(8)英雄兒女電影時間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劉世龍 飾演 王成

政委王文清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場戰斗中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語句後壯烈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習他的運動。

2、劉尚嫻飾演王芳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3、田方飾演王文清(王東)

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後來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之後和王芳團圓後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

Ⅸ 抗美援朝有那些電視劇

一. 電視劇《三八線》
對一支軍隊,真實與客觀才是最好的尊重
1.劇中李長順所在的部隊應該是吳信泉軍長率領的三十九軍,現在已經是第三十九集團軍,也是防備應對朝鮮半島事端的主力重機械化集團軍。

2.劇中幾次戰役原形應該是長津湖追擊戰和松骨峰戰役等。

3.劇中對當時志願軍的描寫,一點都不誇張,甚至可以說是收斂了很多,當時戰況之慘烈遠比劇中描寫的嚴重,可以參考兩部紀錄片,《血與雪——長津湖戰役全紀錄》《鐵在燒》

4.因為天氣惡劣,裝備落後,志願軍在執行任務中成建制,保持戰斗隊形凍死在陣地上,這不僅僅是長津湖才有,幾次戰役一直都有。

5.劇中對志願軍步兵戰術有所還原,首先人海戰術這種污衊志願軍的說法可以歇歇了,劇中對三三制,小隊穿插夜襲,步槍輪流射擊保持火力等等細節描寫都有還原。武器還原也不錯,比一些胡亂使用道具的抗日神劇強多了。

6.劇中有一段對美軍戰俘黑人白人等級差異的描寫,事實上當時美軍等級差異很嚴重,黑人受歧視是社會現象,甚至在志願軍戰俘營里都有表現,比如白人士兵拒絕和黑人士兵一起住。

7.美軍的空襲很厲害,對志願軍後勤補給影響很大,間接影響了前線的戰斗。汽車兵損失是很慘重的,從東北出發的志願軍後勤汽車部隊存活率甚至只有兩成。

在當時,這種經營很久了的主力部隊,對三三制以及連隊的建設已相當完備,盡管武器遠遠落後美軍,卻能憑借合適的戰術策略以及出色政工保證部隊完成任務。這些才是比所謂單純而且空洞的亮劍精神更應該展現的東西,這也能有力說明為什麼這支軍隊能夠在朝鮮戰場與美軍抗衡。三八線真實客觀反映了一隻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建立起來的部隊背後的機制。與其相信虛無縹緲的所謂軍魂,嚴密的組織、出色的政工、保家衛國的期望才是當時的真實存在。

這片的一大亮點就是完整展現了我軍的一些特色,如政治工作,官兵平等,以及內部互相競爭勇爭先進的不服輸的文化和精氣神等。

除去最後比較水的幾集,總體上還是不錯的,值得看

二. 電視劇《戰火熔爐》

《我們的戰爭》已改名為《戰火熔爐》,與《三八線》類似,都是微觀視角下的戰爭敘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被俘的國民黨軍連長。陰差陽錯中,他被當做志願軍戰士帶到了朝鮮戰場,在槍林彈雨中他見證了歷史,也感受到了精神信仰的力量。

《戰火熔爐》為全景還原戰場,對抗美援朝戰場的高度還原,驚心動魄、盪氣回腸的戰斗場景。該劇是最接近真實戰斗場景的國產戰爭劇。《戰火熔爐》所展現的是更加立體鮮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形象,他們是頑強不息、可歌可泣的中國英雄。看過《戰火熔爐》後,能夠更加理解是什麼讓每一個凡人做出了超越平凡的選擇,我志願軍戰士每場戰斗為什麼而戰。《戰火熔爐》選擇抓住抗美援朝基層部隊戰斗中的特寫,通過一個個熱血男兒的刻畫展現赤誠火熱的家國情懷,在磅礴且細膩的筆觸中,突出一代人平凡卻又偉大的付出與犧牲。

原本24集的電視劇被剪成13集,可想而知劇情之間不夠緊湊,雖然結尾幾集比較水,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值得看。

三.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

除了《三八線》《戰火熔爐》,2016年播出的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也有大量篇幅涉及到抗美援朝戰爭,集中在第26-33集。

《彭德懷元帥》在劇中大量使用了2000年製作完成的未上映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

借用的素材集中在美軍將領相關戲份、美軍行軍場景、大場面調度的戰爭戲等。而《彭德懷元帥》的導演宋業明正是當年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的導演。

有B站網友將《彭德懷元帥》中借用《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單獨剪輯出來,竟也有約35分鍾。

在《外交風雲》中,類似的「套娃」現象依然存在:《外交風雲》套用了《彭德懷元帥》的素材,而《彭德懷元帥》嵌套著《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懷元帥》與《外交風雲》的導演都是宋業明,編劇都為馬繼紅。兩部電視劇的「移花接木」,也讓國內的觀眾某種程度上一睹《北緯三十八度》的風采。

四. 抗美援朝影視劇合集
1. 已上映的電影

《上甘嶺》 1956年

《英雄兒女》 1965年

2.記錄片:

《血與雪——長津湖戰役全紀錄》

《鐵在燒》

《國家記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3.已上映的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第26-33集

《三八線》

《戰火熔爐》

4.B站

Up主:四月是我的生日

《抗美援朝究竟是怎麼打的?全景式回顧立國之戰!【列國志·合集】》

5. 未上映的電影

《北緯38度》2000年

《冰雪長津湖》2021年

《最冷的槍》2021年

6.未上映的電視劇

《奇襲白虎團》

《戰旗如畫》

《鐵道衛士》

《我心有歌》

《跨過鴨綠江》

閱讀全文

與英雄兒女電影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北微電影搞笑 瀏覽:320
微信如何一起看視頻電影 瀏覽:361
俄羅斯戰爭電影有小男孩喊媽媽 瀏覽:355
根據圖片識別電視劇或電影的軟體 瀏覽:87
電影古墓麗影3完整版 瀏覽:688
電影天堂app怎麼播放 瀏覽:676
電影受drm版權保護如何觀看 瀏覽:705
格瓦拉電影票改時間 瀏覽:613
電影歌聲的翅膀觀後感怎麼寫 瀏覽:618
蘇聯電影解放國語西瓜下載 瀏覽:777
石墨文檔怎麼看電影 瀏覽:945
世界最好的電影院 瀏覽:783
許願神龍電影天堂免費下載 瀏覽:597
英國王室題材的電影 瀏覽:432
恐怖微電影大全 瀏覽:68
2012理電影天堂 瀏覽:533
mc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498
微電影詞 瀏覽:796
腿受傷了電影片段 瀏覽:420
哪裡查電影的投資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