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有關上海話的電影介紹下
羅曼蒂克消亡史 (2016)
導演: 程耳
編劇: 程耳
主演: 葛優 / 章子怡 / 淺野忠信 / 杜淳 / 鍾欣潼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懸疑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上海話 / 日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2016-12-16(中國大陸)
片長: 125分鍾
⑵ 有沒有上海話的電影呀要有普通話的字幕的 急求
全上海話的電影一時想不起來有,可能《股瘋》含不少內容,原先的電視劇《孽債》也有;
但總體不算多,如果只是想學習上海話,可以網搜許多小品類情景節目、談話類:
如《開心公寓》《紅茶坊》《阿慶講故事》《老娘舅》系列等等,均以上海話發音並配有字幕。
⑶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8項提名領跑「華鼎獎」,這部電影是什麼主題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8項提名領跑“華鼎獎”,通過這部作品的名字,相信大家能夠看出他是以愛情為主題的。這個作品的陣容非常的強大,不僅有大家非常喜歡的男演員徐崢,同時也請到了上海演員馬伊俐。他們也憑借著這部作品獲得了最佳男女主演的提名。
如果一部作品只以愛情為主基調的話,這樣整部作品就會看起來更加的平淡。而且導演選擇講述兩個中年男性之間的友情。因為兩個人都住在同一棟樓當中,所以他們也成為了一輩子的好朋友。雖然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小矛盾,但是幾天之後就會和好。在上海這座城市裡,實際上也有許多感動人心以及治癒的地方。而且特別的溫暖,相信大家去上海居住一段時間之後,就能立刻感受到。
⑷ 麻煩大家推薦下有上海方言的電視劇或電影,謝謝
老娘舅》、《開心公寓》以及《紅茶坊》
《老娘舅及其一家門》
⑸ 有哪些明顯帶有上海腔調的電影作品
在上海取景拍攝的電影應該有很多,無論是外灘的萬國建築群、陸家嘴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還是充滿上海風情的石庫門小弄堂,都是取景拍攝影視作品的好地方。
但是在這里拍攝並不等於就帶有「上海腔調」,比如說四娘的《小時代》系列吧,雖然主角住在「市中心的玻璃房子里」、時不時地出入港匯恆隆買買買、動不動在高架上跑跑跑,但別跟我說這片子有「上海腔調」,它有的只是裝X腔調。
我心目中的有濃濃的上海「腔調」的電影有哪些呢?
1.《色戒》
---END---圖片來自網路
⑹ 滬語電影一共有幾部
滬語電影一共有9部分別是:三毛學生意,大李小李和老李,如此爹娘,小小得月樓,股瘋,海上花,考試一家親,股啊股,羅曼蒂克消亡史。
⑺ 為什麼說《愛情神話》《股瘋》等電影里,有生生不息的上海精神
電影《愛情神話》以及《股風》有著生生不息的上海精神,這些電影有著很強的本土氣息。如果是上海本地人的話,看完之後能夠感受到導演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同時這些電影又有著很強的魅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觀眾走進電影院,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股風》這部作品的導演之前是一位從事金融方面工作的人員,他眼中看到的上海實際上是不太一樣的,因此這兩種上海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很多電影都選擇在上海進行拍攝,這個城市的發展越來越理想。電影很好地還原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上海男女的裝扮,很多觀眾覺得自己又回到了那個特殊的年代當中。
⑻ 愛情神話都是講上海話嗎
是的。
這部背景設定為上海生活的電影,全程在說上海話。
有研究者對電影方言的使用進行了調查,在分析了1949~2009年間的99部方言電影後,研究者發現,在電影中使用最多的方言依次是四川、陝西、上海、山西和河南,一部電影最多使用了11種方言(《熊貓大俠》)。
在電影中使用方言:
我國第一個使用方言的電影,是1963年的《抓壯丁》,這部電影全程採用四川方言,加上演員生動、真實的表演,使得這部電影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時間拉到上世紀90年代,方言電影迎來了一個小高潮。
比較有代表性的電影當屬1992年張藝謀導演的《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中有大量陝西方言對白,加上偷拍的實際生活場景,賦予電影無比強烈的真實感。還有大家熟悉的賈樟柯,他的成名作《小武》使用的就是晉語汾陽方言對白,最終這部電影在國際上廣受好評,連獲8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