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電影長江圖票房如何

電影長江圖票房如何

發布時間:2022-09-26 06:09:49

⑴ 《長江圖》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長江圖》是楊超自編自導的魔幻現實主義愛情電影,由秦昊、辛芷蕾、譚凱、鄔立朋等主演。

講述了發生在長江上兩個時空交錯的魔幻愛情故事。

影片於2016年9月8日在中國上映。

2016年2月21日,該片獲得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11月26日,該片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

⑵ 九部電影黑色星期五擠破頭!然而我只想安利這兩部電影清流

2017年1月13日,臘月十六,西方的「黑色星期五」

這天,將有九部電影在大陸院線上映,新年一開始,高潮就來了

(資料來源:豆瓣電影 )

風叔我已經買好了前四部的票,准備在電影院里躲「黑色星期五」

我要安利的,是九部中的兩部

《我的詩篇》

《少年巴比倫》

兩部電影的共同點,是都入圍了第52屆金馬獎,都在2015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亮相過

先說《我的詩篇》,風叔已經看過,通過眾籌的形式

首先要推薦《我的詩篇》片尾曲《退著回到故鄉》,歌詞本身就是一首詩

《我的詩篇》拿到了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金爵獎

為最佳紀錄片金爵獎頒獎的嘉賓是奧斯卡得主、著名紀錄片導演Malcolm Clarke(中文名叫柯文思)和新加坡著名演員範文芳

柯文思為《我的詩篇》兩位導演吳飛躍、 秦曉宇頒獎

另外,《我的詩篇》還獲得了 2015年第52屆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與最佳剪輯獎的提名

入圍金馬52的最佳剪輯獎要特別提及,這個獎項,無論有沒有得獎,都是2015年華語電影中剪輯最優秀的作品

而紀錄片入圍最佳剪輯,是非常罕見的

《我的詩篇》的競爭對手,有台灣殿堂級剪輯大師廖慶松的《刺客聶隱娘》

下圖,《刺客聶隱娘》三巨頭,剪輯廖慶松、攝影李屏賓、導演侯孝賢

還有另外一位台灣剪輯大師陳博文幫張艾嘉剪的《念念》,他剪過很多大師級的作品,比如楊德昌的《一一》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另外兩部是導演自己剪的作品,一部是《解救吾先生》的丁晟

《解救吾先生》,劉德華、王千源、丁晟

金馬52最佳剪輯獎的得主,是《醉.生夢死》的導演張作驥,他因為性侵犯案還在獄中,所以得獎都是演員幫領的

這是張作驥(左二)和一眾演員在柏林電影節

《我的詩篇》主創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

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被認為是每年度華語紀錄片最高水準的「比武」,金馬52的競爭對手中,甚至有2015年轟動整個台灣的現象級紀錄片《灣生回家》,最後得獎的是周浩導演的《大同》

雖然空手而歸,但《我的詩篇》主創能和侯孝賢、李安等大導演同框,已是無憾了吧

《我的詩篇》還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等入圍或獲得獎項,並計劃報名第89屆奧斯卡獎,有沒有入圍1月24見分曉

《我的詩篇》於2015年11月1日就舉行了全球首映禮(當時就已經拿到了「龍標」)

但由於紀錄片屬於非常小眾的電影類型,要進入商業院線放映非常困難,於是《我的詩篇》採用了眾籌的方式放映,效果還不錯

來看看部分眾籌放映現場有沒有你的城市

每一場都有觀眾都被感動得淚奔

風叔已經於2016年9月,在居住的南方某個三線弱城市,看過一場眾籌,當時已經是全國第600多場眾籌了,我所在的那個城市創造了第二輪三小時售罄的全國最好成績

截止到《我的詩篇》院線正式公映前,它的眾籌票房是244萬(資料來源:中國票房)

因為眾籌效果好,終於有發行公司願意將《我的詩篇》正式推向院線

《我的詩篇》還被它的策劃和發起人吳曉波,在他有1300萬粉絲收看的年終秀上宣傳

吳曉波背後是導演之一吳飛躍,兩人同是上海交大校友,也都做過財經記者

該片也被「黃金膝蓋」方勵力薦

截止發稿時,風叔居住的這個城市,沒有一家影院在1月13日排了正式公映的《我是詩篇》。九部電影擠到「黑色星期五」,要發年終獎的影城經理,當然有多排《太空旅客》的理由

一二線城市,請加油!

——略有劇透說詩篇的分割線——

《我的詩篇》的故事架構很有點意思,它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那種把幾組人物故事均勻交叉鋪排,營造一種「你在北國森林狩獵,我在南疆收割稻穀」的山河一家親格局,而是在交叉中,有獨立的故事,也有故事的重點

電影講了六個工人詩人的故事

其實要把幾個人的故事,揉到一部紀錄片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時候,哪怕就是兩個不同的人物,要雙線並行敘事,都是很困難的

比如2016年挺火的《我們誕生在中國》

三組主角,分別是熊貓、金絲猴和雪豹,再用一年四季將他們串起來

而丹頂鶴,則是連接頭尾的角色

《我們誕生在中國》美則美矣,還是有人吐槽劇情完全靠「硬演」和拼湊呢

而《我的詩篇》,更為復雜,因為有六位工人詩人的故事,要在110分鍾里鋪陳開來

所以,我們會看到,導演(或者說剪輯師),精妙的將前四個詩人的故事,在影片前半部分交叉

而到了影片中部開始,四川內江打工女孩鄔霞的故事,被獨立講述(這一段很溫情,是電影的一抹暖色)

然後,又相對獨立完整地講述了煤礦工人老井的故事

然後回到前四個之一的爆破工的失業和家事

最後重點講了前四個之一跳樓工人詩人許立志的故事,以及他哥哥把他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節

詩人們的故事,既相互交錯,又獨立成篇,而且被現場朗誦會串聯了起來

《我的詩篇》是冷靜平順的,它平靜地注視著一群同樣被優越階層稱之為「社會底層」的人,在他們掙扎的生存之外,還有渴望自由的精神世界

2016年,關於詩的電影,都有點能成現象級了,比如青年業余詩人畢贛,拍了一部《路邊野餐》,男主角陳某(不好意思,不敢提這個名字)是個鄉野醫生,也是個業余詩人

整部電影就被主人公貴州話朗誦的詩歌,串了起來

之後的《長江圖》,業余詩人楊超導演的作品。男主角在父親留下來的船上發現了一本名叫《長江圖》的詩集,所有的詩,連接起從吳淞口到宜賓逆流而上的長江,於是,他出發去尋找詩集中的女人和故事

一首首詩,連成了一整條長江

而《我的詩篇》,比它們更現實,又比它們更詩意,因為裡面有血淋淋、濕漉漉、熱騰騰的

生存與生活!

——就說下李夢有多慘的分割線——

90後女演員李夢其實挺活躍,也很有潛質的,但她的運氣有多背,背到我見猶憐吶

李夢2013年演過賈科長的電影喔,但是如果去搜這部電影,網頁顯示是這樣的

她2014年就拍好了戲曲電影《老腔》,結果2016年末才全國公映,電影首映的時候還鬧了些幺蛾子

呵呵,就算是李夢德藝雙差,那也是你片方自己選的女演員啊

結果《老腔》的最後全國票房是蔚為奇觀的 11萬人民幣 ,怪誰呢?怪觀眾有眼無珠還是影院經理見錢眼開呢?票房爛的話,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方勵的黃金膝蓋吧

接下來李夢就演了《少年巴比倫》,囤了一年半光景,橫跨三個年頭才上映

2015年夏天上映的《搖滾英雄》,文藝片男神(經)秦昊是男主,李夢是女主,結果這部帶著濃濃汪峰老師歌曲名味道的電影,票房不到兩百萬,悄無聲息地被淹沒了

2015年的《解救吾先生》,李夢的表現頗受好評,而她和王千源的床戲,尺度很消亡史

2016年李夢參演了連網大都不如的兩部片子,3分多的豆瓣評分,不是低了,而是太—高—了!

李夢還在大牌雲集的《上海王》中有角色,但這部電影在上海電影節放過之後,就石沉大海了

李夢還串場了《致青春 原來你還在這里》,這部電影,你可以在幾乎所有的2016年華語爛片排行榜中找到它的名字

最倒霉的是《夏天十九歲的肖像》,這部本來是黃子韜電影出道作品的電影,遇見不可抗力因素,從2016暑期檔硬生生消失了,其實如果它早一個月上的話……反正運氣背了,拍什麼片都會遇見封存、撤檔、遙遙無期

好在今天風叔看到一個消息,《夏天十九歲的肖像》將在2017年擇期上映,金馬最佳新導演得主張榮吉,終於可以大陸首秀了

黃子韜的處女作也終於要見天日了(被《鐵道飛虎》搶先了)

再來說說《少年巴比倫》的男主董子健,2015年的金馬52,他是最風光的一個人,盡管其實沒拿什麼獎回來

董子健在金馬52的紅毯是和《少年巴比倫》導演相國強以及李夢一起走的,小董的造型,已經搶走了李夢不少的風光(說實話,李夢在一眾小花里長得很有特色)

今年34歲的相國強,是著名的調色師和攝影師,所以對《少年巴比倫》的畫面很期待。他入圍了金馬52的最佳新導演,最後得獎的是毫無爭議的畢贛

董子健還入圍金馬52的最佳男主角,憑借的是《德蘭》,那次的金馬影帝是馮小剛

而《德蘭》2016年還斬獲了上海電影節的最高大獎

這還沒完,董子健主演的《山河故人》,獲得金馬52的七項提名,但最終只拿到劇本獎

這還還還沒完,董子健參與投資的《捉妖記》,還入圍了金馬52的四項技術獎

13號的《少年巴比倫》之後,緊接著春節檔還有董子健出演的《乘風破浪》

還是很欣慰,既然《少年巴比倫》都上映了

《德蘭》還會遠么?

(END)

本期編輯:落山風

⑶ 《長江圖》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一、長江圖劇情介紹

本來在大城市裡闖盪的高淳(秦昊飾)因為實在是混不下去了,就回到了家鄉,繼承了父親的貨船,成為了廣德船長。在父親去世以後,他開著船從上海出發沿著長江逆流而上。

在途中,高淳發現每次在不同的碼頭上岸時都會遇到一個女人安陸(辛芷蕾飾),這個女人引起了高淳所謂注意,慢慢的他迷上了這個神秘的女人。而在逆流而上的旅途中,高淳又發現自己其實也是逆著時間前行,他在探尋者長江的過去,以及這個女人和自己的過去。

二、長江圖基本信息

《長江圖》是楊超自編自導的魔幻現實主義愛情電影,由秦昊、辛芷蕾、譚凱、鄔立朋、江化霖、王宏偉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發生在長江上兩個時空交錯的魔幻愛情故事,於2016年2月15日在第66屆柏林電影節首映,是該屆柏林電影節唯一入圍的華語片。

(3)電影長江圖票房如何擴展閱讀:

評析:

在這場追尋之旅中,高淳看到了長江的變遷,更或者說是現代中國工業化的變遷。當他面對著三峽大壩高聳的閘門,被裹挾在巨大的金屬雜訊中時,他的眼角流下了淚水。盡管只有這一個鏡頭,但它卻集中所有復雜的情感。

一方面,對改變長江的三峽大壩感到憎恨,另一方面,又被它的宏偉與磅礴所震撼。那種矛盾的心理、那種內心深處的無奈,只有詩歌才能夠表達,但偏偏在這一段,詩歌是缺席的。在這一層次中,導演借高淳的追尋之旅,探討或是提出了關於宗教、父權、愛情、女性等一系列問題。

但最主要想表達的,是在這個工業化時代洪流中人們對於變化的那種厭惡、無奈卻又崇拜、依戀的復雜情感。就像八九十年代的文青一樣,當代的人們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與迷茫。究竟要如何看待歷史與現實,這是《長江圖》留給我們的最深邃的思考。

⑷ 《長江圖》豆瓣影評好看嗎,長江圖票房是多少

長江圖(2016)
豆瓣評分
7.0
Crosscurrent
累計票房
326.6萬
類型:愛情/奇幻
片長 :116min
上映時間:2016-9-9(中國)
制式:2D
國家及地區:中國
發行公司:光延時代(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⑸ 2016年華語十佳出爐,錯過它們枉過這一年!

2016年對於華語片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收獲了像《美人魚》這樣創造33億華語票房紀錄的影片,也出現了全年票房增速變緩的現狀。全年在院線一共上映了超過400部的影片,在這些內地公映的影片中,華語片出現了有爭議的作品,也出現了有驚喜的作品。

這么多院線公映華語片,又有幾部讓你印象深刻,看完醍醐灌頂,甚至直接列為年度十佳的影片呢?下面,要向大家公布1905電影網評選出的2016年華語十大佳片。


評 選 標 准:

1、評選范圍: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內地院線公映的所有華語影片。

2、由采編部15人投出個人年度十佳影片,並按照最佳至第十佳的順序排列,最佳影片得10分,依次遞減計分,第十佳計1分。

3、將15人的個人年度佳片結果匯總,計最後得分,並從大到小排序,便是最終結果。本次評選無滿分設置。

4、要說明的是:此次參與評選的人數來自采編部,本部影片會略帶有個人私影的氣息,但是評選過程絕對公正。

5、本次評選旨在向大家推薦好看的電影,不做其他之用,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說出你心目中的年度佳片。


按照以上規則,從提名的影片中計算出的最終結果,內地院線公映的華語十大佳片分別是:


第十名:《箭士柳白猿》

最後得分:24分

亂世中的上海灘風雲,大佬與小弟,管家與車夫,妹夫與性奴,從導演的敘事中慢慢拼接成一幅舊社會的浮生圖景。《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精緻來自暴力美學,帶著昆汀的影子,來自浪漫影像,有著一絲王家衛的風韻,來自攝心的配樂,來自對於一個時代消亡的講述。


以上就是最終評選出來的10部作品啦,它們中有你最愛的作品嗎?

策劃、 撰文、編輯/結冰

⑹ 為什麼電影《長江圖》好評如潮卻票房慘敗

1、《長江圖》在豆瓣上位6.8分,本身也不是高分,不能說是好評如潮!
一般電影,要7分以上算是好電影,6分以上算是還可以的電影,5以上就算很一般的電影,5分以下算差電影!
2、《長江圖》需要一定水平才能看懂,很顯然,很多中國人不具備電影欣賞能力,對國人來說,美國爆米花大片才是真正的能獲得高票房的電影!
3、《長江圖》取材上是長江文化,本身就是小眾,而且視角是知識分子,又是小眾的小眾,所以很多人欣賞不了,對中國人喜劇才是王道!

⑺ 如何評價電影《長江圖》

面對長江,面對三峽,文化雖然割裂,但它厚重的歷史感動喚醒了文化基因。

我與古人面對的是同一條長江

古人寫詩抒發,楊超用影像抒懷,而我只能落淚。

⑻ 為什麼電影《長江圖》好評如潮卻票房慘敗


正在公映的《長江圖》一如既往地的上演著文藝佳作「叫好難叫座」的尷尬。排片少,而且多在非黃金時段,讓不少文藝片粉絲、擁躉,鮮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和空間。藉此,片方、導演、演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付出也就很難得到盡可能多的認可與回報。


不過,稍顯欣慰的是,仍有不少電影人在堅持藝術追求,一些觀眾也在以各種方式支持著小眾卻不小氣的文藝片市場。就好像我今天一早乘車近一個小時,趕看早場《長江圖》一樣,原以為周末日大家都在睡懶覺,進場卻發現,已有十多觀眾靜坐其中,靜待電影開畫。不知怎的,此情此景,卻在我心中泛起絲絲酸楚、點點感動。


追看《長江圖》我是慕名而來。影片曾獲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並收割了極具分量的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作為影片金牌攝影,李屏賓是台灣電影大師侯孝賢的御用攝影師,曾多次在台灣電影金馬獎、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殊榮,是華語電影圈攝影師中的神級存在。正是在他「鬼斧神工」般的掌鏡下,《長江圖》才猶若一幅美輪美奐的水墨山水畫,以充滿詩意的鏡頭語言,為觀眾獻上了一道視覺、心覺上的珍饈美饌、饕餮盛宴。


《長江圖》主演秦昊是公認的文藝片男神,演技派中的老司機,也是國產文藝片的福星。由其領銜的多部文藝佳作數次提名、獲獎國際A級電影節。《長江圖》中,秦昊出演子承父業的船長高淳,一個逆流而上尋尋覓覓亦真亦幻愛情、神女的,有些頹廢,亦有些偏執、病態的中年男人。


相比秦昊這樣的老司機,《長江圖》女一號安陸的扮演者辛芷蕾,在參拍該片時,則還是資歷尚淺的演藝新人。不過,涉藝雖淺,其演技卻盡顯純熟與老道。《長江圖》里,辛芷蕾將一個性格堅毅,行為彌篤的神女,拿捏得韌勁十足,可圈可點的表現亦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她的眼神中,始終綻放著一種光芒,堅毅、堅韌,不舍棄、不放棄,無縫貼合著安陸復雜的內心世界、繁雜的思緒空間。


在那場江邊邊奔跑邊吶喊「高淳......」的戲份里,辛芷蕾將安陸的絕望與決絕拿捏的淋漓盡致。而在稍後的「跳格」鏡頭中,安陸那種絕望後的放下、釋然,亦被辛芷蕾輕盈卻不失分量的肢體語言,詮釋的恰到好處。


這兩場戲里,雖沒有對辛芷蕾的逆光、高光大特寫,也沒有刻意捕捉她的面靨、明眸,辛芷蕾也只是通過貌似簡單的形體語言、肢體動作,就精準地傳達出了安陸的心性,演技、實力可見一斑。明明可以做文藝片女神的顏值擔當,卻偏偏要用實力證明自己。辛芷蕾的爆發力、可塑性,在《長江圖》中得以全情盡現。


好的電影離不開好演員的演繹,更離不開方方面面的辛勤勞作。以男女主演秦昊、辛芷蕾為例。據說秦昊是毛遂自薦出演高淳的,為此,他還學習了不少駕船、修船知識,在船上封閉式體驗生活數月,敬業精神令人感佩。


由於劇情、戲份所需,辛芷蕾的際遇則更加凄慘。封閉體驗生活是最基礎的,研讀劇本,揣度人物心理、拿捏人物性格也都是必做的功課。不僅如此,大冷的天,辛芷蕾多次要浸泡在冰冷的江水裡,在泥淖中光腳跋涉,在山巒間崎嶇前行。


盡管天氣和河水時常都把人凍得瑟瑟發抖,但辛芷蕾卻不能讓眼神走神,讓面靨變形,更不能讓嘴皮上下打架。因為,如果那樣,就很難將安陸的心緒精準的呈現出來......功夫不負有心人,辛芷蕾的演技不僅獲得了片方、觀眾認可,更在國際電影節上收割了世界級演技大神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點贊和撒花。


值得一提的是,《長江圖》中,為了更加貼合安陸這個角色,辛芷蕾全程素顏出鏡,「文藝片素顏女神」佳譽,實至名歸。


《長江圖》讓辛芷蕾奉獻了自己演藝生涯中的多個第一次,其中包括與秦昊的激情戲。稍顯可惜的是,那場長達五分鍾,有些病態,也有些情色的,「一邊討論詩詞一邊愛愛」激情戲,審查時,被刪減了。


《長江圖》是部文藝片,也是件藝術品。一次攝影藝術的盛綻,一次演技實力的怒放,一段逆流人生的寫照。

⑼ 為什麼很多人看不懂《長江圖》

《長江圖》的視聽語法並不通俗,這是一部標準的藝術片語法的電影。

讀懂《長江圖》首先要破譯影片的結構。

全片含兩條敘事線索,一條現實線,按時間順敘,全片標注航行天數是這根線索的辨認標識。

主要劇情為秦昊飾演的高淳在上海的碼頭接了一單非法貨物,為運輸任務,他駕駛著亡父留下的廣德號在長江中逆流而上。在上海,長江的末游,高淳遇見女主人公安陸,安陸是江上的一名花船上的妓女。

另一條是平行時空的魔幻線索,高淳瘋狂迷戀上了安陸,在逆流而上的旅途中,他在長江的一站又一站不斷遇見她。

然而,他們的相遇並非現實時空,而是他對兩人曾經相戀的一幕幕回憶。畫面中出現的每一首詩則是這根線索的佐證,詩都出自一本叫作《長江圖》的詩集,是高淳年輕時寫的,他曾經送給安陸,兩人因此發生這段愛情。

詩的順序是倒的,最後一首詩是寫兩人的相遇,署名年份是1989年冬。安陸的這根線索是倒敘的,每一次安陸的出現,都是回憶往後退了一格,安陸又年輕了幾分。

影片直到過半才揭示這是一根逆流線索,王宏偉(《小武》主演)扮演的男人是安陸的丈夫,抑或是情人。他在前一場戲割脈自盡,後一場戲出現在安陸修行的寺廟送棉被,這一場挑明了這根線索是倒敘的。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時候至少有兩次中間隔著一堵厚厚的牆,在鏡頭語言上暗示兩人並不處於同一時空。

⑽ 看不懂的《長江圖》是故弄玄虛還是藝術傑作

京華時報訊 由秦昊、辛芷蕾、譚凱、鄔立朋、江化霖等主演的《長江圖》9月8日上映。導演楊超接受京華時報專訪,透露了關於這部被稱作「難懂」電影的初步「解鎖」方式,相對於解讀,他更希望觀眾不帶預設以開闊心態去欣賞這部電影。「它有完整精確的時空設定,我在寫劇本的時候總結了將近10條時空定律,這10條是長江的秘密,是兩位主人公得以不斷相遇的物理機制,我特別期待觀眾倒推出來。」他說,詩歌是一把鑰匙,不是為了增加影片的詩意,而是提供了關於時空定律的關鍵點。
2012年開機,2015年9月完成剪輯,《長江圖》2016年2月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摘獎前經歷了種種困難,除了江上實際拍攝中的,還有資金上的,「我們第一期啟動資金只有1000萬,才會導致停機再拍,再融資。」導演楊超坦言,目前影片加上宣發總投入是3000萬上下,這意味著影片需要有至少9000萬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作為藝術電影我們對票房早就有估計了,壓力其實是沒有的,我們要的也不多,一個億(票房)就可以了。但是,藝術片票房並不是衡量標准,我的壓力是期待它被更多人看到。」
談及影片在柏林獲得「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楊超大贊攝影指導李屏賓是具有文人氣的「活在古代」的攝影師,「無論是現代技術的掌握還是審美的追求,這個電影他都是最好的人選,這樣的攝影師對導演都是福音和保障,因為他是藝術大師也是工藝大師。我之前畫的復雜分鏡頭,他都完成得很有效,性價比很高,因為資源有限,我們需要用盡量少的條數拍完。」
目前上映的《長江圖》版本與柏林獲獎版本比較,旁白減少三分之二。談及為何減少了大量旁白,楊超解釋:「柏林時的畫面是2K,表現力、清晰度等都比現在差,視聽魅力都達不到現在的程度,那時候的旁白是無奈之舉。現在4K版本做了以後,電影視聽完整度達到新的高度,我更願意用影像、聲音呈現這個世界,而不是用旁白去告知觀眾了。」
《長江圖》被稱作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談及膠片電影的即將消失,楊超稱這是正常歷史現象,「我沒有抗拒,我張開雙臂迎接數字時代,數字逐漸會在參數上完成膠片今天能完成的東西,包括層次感的過渡。膠片今後確實不會是主流了。」
影片中的大段詩歌讓觀眾們聯想到了《路邊野餐》,被問及兩部電影詩歌運用的不同,楊超表示:「《長江圖》的詩歌都是高淳80年代末寫的,詩歌並非是外在於故事,並非是一種抒情或者表達,而是故事的一部分。《長江圖》不是詩歌電影而是故事片。」他還稱這些詩歌也不是導演用詩對故事進行註解,而是主人公寫的詩,「我是個導演,可不是個詩人。」
於有些觀眾覺得影片晦澀難懂,楊超笑說商業片是不能晦澀的,但藝術電影卻不需要按照類型講故事,「《長江圖》你看第二遍後肯定會呈現更多小秘密,第一遍時比較難發現。第三遍後會更不同。我非常理解有的女觀眾在二刷的時候流淚,因為這就是影片最後結局時男人和女人間巨大的精神差異,跨過漫漫長河,男人深刻理解了女人帶來的感觸。」
京華時報:如何理解影片時空運轉的規律?你之前說,男主人公的詩歌是打開時空的鑰匙,把長江兩岸的男女主角連接在一起,男主人公可以回溯這個女孩的經歷?
楊超:這個問題很准,大家沉澱後會意識到《長江圖》是魔幻或者科幻電影,它有完整精確的時空設定,我不能完全劇透,但我在寫劇本的時候總結了將近10條時空定律,這10條是長江這條河流的秘密,是兩位主人公得以不斷相遇的物理機制,我特別期待觀眾倒推出來。當然詩歌是其中的鑰匙,不是增加詩意的功能,而是提供了時空定律的關鍵點功能。
片中高淳撕掉詩集很重要,到底是為什麼?安陸在最初為何對這個男孩說「我也愛很多人」?在長江源頭,男主人公看到墳墓旁邊的老人是誰?在墳墓旁邊回望整個長江,他目光里的含義是什麼?我相信大部分觀眾在理解了這些後都會流淚的。
楊超:如果我要表現愛情、修行、信仰,或者他們之間矛盾糾結的話,我會讓演員的喜怒哀樂,包括內心的波折都用山川大地表現出來。這其實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特徵。你看到好像我拍了一條河流的全貌,其實我拍的只是一個女人的心緒而已。
影片中有一個女孩的詞,就是這個男孩「過其門而不入」,不停船去見她,這個女孩就瘋狂地對著長江大吼說「你能躲去哪兒?這是我的長江!」這雖然是一個女子瘋狂的言語,但其實也是影片的一層用意。就是說人物的喜怒哀樂通過水的質感、空氣的質感、物的質感、山川的質感來呈現,我覺得這是我的電影觀。
京華時報:影片中女性顯得比男性更決絕,為何這樣設定?
楊超:這個故事在時空結構上比較瘋狂的是,從男人的角度來看,我們看到的是從上海到宜賓大約一兩個月的航程,但他路上所經歷的女孩是十幾年的歷程,他經歷的這個女孩是逆著時間而來的,最後看到的女孩是最年輕的樣子。每一次的相遇,都是時空在對流的瘋狂奇特的時間結構,這種時間結構也只有在長江,對中國人有這么大意義的河流中間才有可能成立。
京華時報:你說過,這部電影講的並不僅是愛情故事。
楊超:它是不斷相遇,不斷告別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到了最後的時候,男人和女人在長江的頭和尾互相回望。男人回望整個長江,才明白女孩已經到了長江口,也不可能再見到面,不光是空間的阻隔,還有他們倆對信仰、對追求、對愛本身的看法都有巨大的差異,只在最後的凝望中才明白女孩是一個什麼人,他一直以為這個女孩在追求愛情,其實遠不止如此。
京華時報:辛芷蕾演的女主人公有沒有隱喻色彩?有人解讀她是水妖,或者記憶中的影子。
楊超:我希望她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但我覺得可能觀眾跟隨電影的旅程當中,很早就放棄了這種想法。會乾脆認為這是一場回憶,或者那個女孩是個河神之類的,當然這也是一個角度。
京華時報:辛芷蕾演的安陸在寺廟關於「罪」的三問,是否也是對現代人信仰缺失的追問?
楊超:這個理解是對的,但安陸的信仰是個人化的信仰,是一個人非得找到讓內心安寧的方法。普通人也有「為什麼活著」的疑惑,但會很快忘記這件事,但安陸這個角色是瘋狂把這個問題追問到底的人。
京華時報:安陸有一幕對男主人公說「我放棄了修行來愛你,你卻不見我」,她的愛和修行是矛盾的嗎?
楊超:要想徹底安寧,就沒法偏執。她對高淳的愛和其他人的愛不同,她總覺得自己更愛這個男人一點。當然我們看來很正常。但對瘋狂追問人生的人,她要找到答案,她的糾結可以說是修行,也可以理解為偏執狂或者是有點瘋了。
京華時報:男女主人公的名字「高淳」、「安陸」也是真實地名,有何用意?
楊超:不光是男女主人公,每個人名字都是地名,不一定是長江沿岸,但是長江流域的一些地名,這使得人物有了簡史,比如高淳是南京一個船工家的兒子。其實這是給人物一個地理上的依據,同時我覺得這些名字很好聽。「高淳」含水,「安陸」有陸地,這也是對男性、女性通常意義理解的反叛。

閱讀全文

與電影長江圖票房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度網盤分享電影如何下載 瀏覽:795
阿凡達電影戰爭 瀏覽:624
短柄斧系列電影解說 瀏覽:288
電影是怎麼做到不泄露的 瀏覽:262
純情日本電影資源 瀏覽:51
寮國同性題材電影 瀏覽:12
電影電影票電視劇戰爭 瀏覽:255
微電影映客直播 瀏覽:904
神馬我不卡午夜電影 瀏覽:643
微電影做作爰 瀏覽:156
微電影如何布局 瀏覽:586
解放二戰電影完整版 瀏覽:513
類似奪命深淵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70
蘋果電影mp4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85
大學生建黨百年微電影劇本 瀏覽:474
電影宣傳時間 瀏覽:31
西瓜影音很多電影都看不 瀏覽:595
英國同性偵探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27
東北微電影搞笑 瀏覽:320
微信如何一起看視頻電影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