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偉大工程上海地鐵電影觀後感
要是應付的話大體有個套路,開頭就寫哪天哪天我觀影了上海地鐵,本片講述了***(電影內容)。過渡一下說你受益匪淺什麼的,然後寫得到的心靈感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責任方面-看到救災軍人的形象你的感觸,比如做人要有擔當,引用寫有關責任的名言小故事什麼的。團結方面-面對災難我們的民族是怎樣度過的,可以上升到民族團結的方面。奉獻-災難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跡,可拿出一例具體說說體會。最後,可以寫作為當代的學生,你要怎樣怎樣。
這個是最俗的。
要是高雅點,寫成隨筆,主要寫體會,影片內容也可少穿插點,把某個鏡頭帶來的心靈觸動放開了寫,可以盡量煽情。呵呵,以上供參考,還得自己多努力!
2. 戰上海觀後感400字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包圍了上海,盤踞在上海的國民黨30萬軍隊成了瓮中之鱉。但他們不甘心滅亡,蔣介石命令京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固守頑抗,准備與共產黨解放軍對抗到底。我軍某部挺進到上海外圍之後,根據上級的指示命令,制訂了既要解放上海,又要保全城市的周密作戰計劃。我軍利用蔣介石軍隊分崩離析的派系矛盾,採取先將蔣介石嫡系部隊引誘出城,將其一股殲滅在城市外圍的作戰方針。驕橫自大的國民黨邵壯所部軍隊果然中了計,我軍迅速圍而殲之,將其消滅在上海市郊外圍。接著,我軍在上海地下黨的配合下,由上海工人領路,攻進市區,解放了上海市蘇州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國民黨軍撤守蘇州河北岸,憑借有利的地形,用火力封鎖了我軍的前進通道,控制了蘇州河上的交通要道。……
影片重現了人民解放軍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勢如破竹,攻佔上海的輝煌戰史,以及蔣家王朝最終潰敗的歷史場景。
供參考。
3. 《戰上海》的觀後感
【一個感人的鏡頭】今天,我觀看了《戰上海》這部具有濃烈愛國主義思想的電影。
影片主要演繹了在解放上海的戰役中,共產黨軍隊如何憑著對黨的赤膽忠心和機智勇敢與國民黨軍隊鬥智斗勇,揭露了國民黨腐敗政府的昏庸無能的本質,也反映了共產黨軍隊頑強斗爭,不畏艱險,為黨的事業不惜付出一切的崇高品質。
這部影片將國民黨那喪盡天良、喪心病狂、令人發指的罪惡行徑揭示得淋漓盡致,也將他們為一己之私慾而無所不為,甚至放棄自己的信仰的腐敗的丑惡嘴臉暴露得體無完膚。
以下幾個片斷,充分體現了國民黨的"優秀品質"。
片斷一:聽說上海被三面圍住了,國民黨軍官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這一個片斷體現了國民黨那種貪生怕死,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的"品質"。就從這一點,就可以斷定他們這一仗打不好!
片斷二:國民黨取得了一次小小的所謂的勝利,他們就在上海街頭耀武揚威、四處吹噓、虛張聲勢。一個架著拐杖的國民黨士兵聽見了,滿腹怨氣地說:"還在吹,老子的腿就是被你們吹掉的!"
看到這里,我有一股想笑的沖動,但是我並沒有笑出來。現在回憶起來,真是可笑,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不就是暫時阻止了人民軍隊勝利的步伐嗎?在這里,充分體現了國民黨軍隊自欺欺人式的心虛和妄自尊大。殊不知,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挖空心思的政治宣傳攻勢只能是枉費心機。
片斷三:他們一直向美國政府求助,但美國人一直利用他們打共產黨,而他們卻一直蒙在鼓裡!
我看到這里,便有感而發地在心裡說了一句:真蠢!他們有那麼多的所謂的能人智士,竟沒有一個人看出這個簡單的計謀!說他們是烏合之眾看來一點不為過。
片斷四:他們無法戰勝共產黨軍隊,就殺害大批無辜的平民百姓。幾聲槍響過後,沒有了人們憤怒的喊聲,只剩下一名小孩兒的哭聲回盪在空曠的街頭……
這一片斷充分體現了國民黨士兵慘絕人寰的殘暴本性。正所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多行不義必自斃,歷史最終讓他們吞下了失信於民的苦果!
通過這幾個片斷,我得出結論:他們集愚蠢,怕死,自大,殘忍這些"優秀品質"於一身,並將其劣根性暴露無遺!
那麼看看共產黨的子弟兵吧!他們集有勇有謀,為了信仰犧牲寶貴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於一身。他們視黨的利益高於一切,待百姓如至愛親人。兩軍對壘,勝負不言而喻。
國民黨失敗的命運在劫難逃。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正是信仰的喪失、私慾的無限膨脹和徹頭徹尾的失信於民葬送了擁有百萬雄獅的"蔣家王朝"。
聯想現在,看到報紙,電視上經常報道關於腐敗的案例。其實腐敗的根源就在於私慾的無限膨脹,當今社會信仰和公而忘私的回歸與腐敗滋生蔓延的較量就成為曠日持久的新的"戰上海"。我想,如果視人民利益至高無上的共產黨不及時除掉腐敗這顆毒瘤,那麼就會重蹈國民黨的覆轍,就會失信於民,那麼飄揚在上海街頭的將不再是曾經令無數先輩為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五星紅旗……
4. 老上海老電影讀後感200
一段不能忘記的歷史-電影《南京》觀後感
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軍的大炮從上海轟到了南京。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大轟炸之後,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並且開始大肆屠殺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為了追捕駐城軍人,對只要是手上有老繭的壯年男人進行屠殺;為了打發時間,強奸婦女,最令人發指的是,當時的日本軍人強奸的有10多歲的小女孩,有已婚的婦女,更有60多歲的老嫗!倖存者在講述當時的情景是,不禁淚如雨下。就在南京城的人民們都絕望的時候,由15位外國友人為難民們提供庇護的安全區成立了。他們為了南京人民的安危與日本士兵進行對抗,不顧個人安危。而正是他們15人組成的這個安全區,卻拯救了25萬南京人民。
日本士兵為了追捕南京駐城士兵將大量男性進行集體屠殺。100個綁成一路,到了揚子江邊的時候就10個幫成一堆,一個士兵負責一堆。最開始是用刺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個揚子江邊慘叫連天。30分鍾過去後,日本士兵開始對那些沒捅死的人進行機槍掃射,掃射之後將屍體集中,淋上汽油,然後焚燒。短短的時間內,就殘忍的殺害了40萬南京人民。
在漫長的70年裡,倖存下來的人們,所背負的心理壓力和將這屈辱的歷史告訴後人的責任是非常巨大的。我捫心自問,在經歷了如此的煉獄,在親眼看見親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歷史後,是否還有勇氣繼續生存下來,是否還有勇氣將自己屈辱、慘痛的經歷告訴後人,為歷史留下證據?又是否能夠在日本人的暴行前像那15位外國友人一樣,勇敢的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區,當日本人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後悔為中國人民所做的這一切的援助?
不,我不能。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我不知道這是誰說的,但這句話我卻一直難以忘記。看完這部電影,也要我產生的巨大的內疚感,我何德何能,竟可不費吹灰之力過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聽好聽的音樂、吃好吃的食物、玩好玩的游戲、買漂亮的衣服,沒錢的時候伸手向父母要就可以,餓了的時候在房間里叫父母做飯就可以。可是我卻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淪了,險些忘記了歷史。而作為一個生活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是盲目的抵制日貨?是在互聯網上對當年日本士兵的所作所為進行漫罵?還是對曾經的歷史一笑而過?都不是,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的便是做好當下應該做的事,搞好學習。雖然像南京大屠殺一樣的殘局在當代社會是不可能再一次重演,可是在文化、經濟、思想等方面,我們現在已經不多不少的受到了外來的侵略。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將來用國內的力量將中國發展壯大,來減少外來的文化侵略對中國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沒有忘記歷史最好的證據,也是我們能為我們的祖國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了。
5. 《新上海灘》觀後感
小時候看過上海灘,沒有看懂,記憶已經模糊,除了發哥瀟灑高大的背影和極具感染力的笑容。上個禮拜開始邊下載邊看新上海灘,黃曉明和孫儷領銜主演的。剛開始看的時候,只是懷著一份好奇,想看看這個版本的上海灘較之先前的有何不同,看了2集之後,我就完全沉浸在劇情的發展中了,深深地沉浸於其中,以至於周五的晚上熬夜到早上4點終於含淚看完了結尾。看到倒數第三集的時候,我的臉就很少會是乾的了,有的地方甚至真的無法控制地吟啼了。
說來有點不好意思,很久沒有這么被一個虛構的情節打動了。黃曉明和孫儷本身就是非常有個人魅力的演員,再結合劇中感人至深的許馮之間純美而悲凄的愛情,真的讓人久久為之心痛。看到許逃到香港之後,馮在香港街頭歷盡艱辛與他重逢,看到許重返上海灘在丁力和程程婚禮教堂外等著復仇,看到許文強親眼看到自己曾經海誓山盟的戀人與自己最好的兄弟結為伉儷。。。心真的很痛很痛,尤其是看到許被丁力開槍射死後含淚倒地,程程絕望無助的嚎啕大哭。想到這對深愛的壁人從此之後天人相隔,再也無法風花雪月相守相伴,我的心情真的真的很難述說。
6. 《上海王》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上海王》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能夠成為王,要有非常高的'情商以及溝通協商能力,我身邊情商最高的就是張老闆了,沒事把他講的都記下來,一個個來實踐。
真正的大腕,他們的動作和語言都是很慢的,慢才能體現出自信,快是小孩子的行為。
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因為他有價值,人老了沒有精力沒有價值了,他就退休了。
電影里三個上海王,第一個常爺,還有點清朝的感覺,也是非常硬氣的一個漢子,第二個黃佩玉,有勇有謀又帥氣,這兩個都有王的氣息,不過當王是有代價的,他們最後都死了,可以有當老大的能力,但還是不要當老大,老大承擔最多的壓力,也最容易掛。還有當老大的聲音都是中氣出的,用中氣說話很重要,哪怕在自己最卑微的時候,也記住用中氣說話,那是一種權威。
英雄難過美人關,兩位上海王之所以死,都跟筱月桂有關,所以男人還是要放下女人這一關,才能健康長壽。
上層社會還是很多互相牽制的,沒有誰能夠一言堂,所以都需要把各方面的關系打好,當然到了上層社會,人就會很少,就那幾個人,每個人都會互幫互助一點,因為大家都有互相利用的價值。其實社會上就那幾個核心的人,到了上層社會,一切也都變得簡單。
7. 《戰上海》的觀後感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包圍了上海,盤踞在上海的國民黨30萬軍隊成了瓮中之鱉。但他們不甘心滅亡,蔣介石命令京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固守頑抗,准備與共產黨解放軍對抗到底。我軍某部挺進到上海外圍之後,根據上級的指示命令,制訂了既要解放上海,又要保全城市的周密作戰計劃。我軍利用蔣介石軍隊分崩離析的派系矛盾,採取先將蔣介石嫡系部隊引誘出城,將其一股殲滅在城市外圍的作戰方針。驕橫自大的國民黨邵壯所部軍隊果然中了計,我軍迅速圍而殲之,將其消滅在上海市郊外圍。接著,我軍在上海地下黨的配合下,由上海工人領路,攻進市區,解放了上海市蘇州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國民黨軍撤守蘇州河北岸,憑借有利的地形,用火力封鎖了我軍的前進通道,控制了蘇州河上的交通要道。我軍勇猛作戰,對敵人展開了連續的沖擊,終於粉碎了敵人的頑抗,撕開了他們堅固的防線,勝利攻下蘇州河北岸。殘存的國民黨雜牌軍劉義部只得龜縮在市中心,無可奈何地等待最終的結局。我軍一面對敵保持強大的軍事壓力,一面展開政治攻勢,劉義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終於同意率部投降。至此,上海得到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懷抱。該片是王冰在與人合導了《激戰前夜》、《長空比翼》之後獨立執導的第一部作品。影片重現了人民解放軍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勢如破竹,攻佔上海的輝煌戰史,以及蔣家王朝最終潰敗的歷史場景。編導者嚴格遵循歷史真實,構建了恢宏的戰爭場景,其規模之大、覆蓋面之廣,都是同類戰爭片中少有的。它不僅描寫了我方從高級指揮員到普通戰士的眾多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感人形象,而且將蔣軍內部錯綜復雜的矛盾和分崩離折的困境予以深刻的展示。導演以自己對戰爭生活的真切感受,把影片處理得簡潔明快且富有氣勢,使之具有史詩般的特點。
8. 電影博物館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電影博物館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上周我們拿到了老師給的電影博物館的票子,想著,大概是介紹電影的歷史吧,於是我們便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在星期六的一天中,我們參觀了上海電影博物館,它不僅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和電影有關的知識,還讓我們感受到了許多……
我們八個人(黃天愛、酈絲簫、宋雨青、劉陸淇、李昊、毛曄淳、周子紅、葉哲宇),在星期六下午一點到學校門口集合,一起出發前往上海電影博物館參加小隊活動。所有的成員都到齊後,Let』sgo!坐了14站56路公交汽車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上海電影博物館。一進去,我們就坐了乘到4樓的電梯,在電梯的天花板上,有一個小小的屏幕,上面倒數著:「5(伍),4(肆),3(叄),2(貳),1(壹)」。當1結束的時候,電梯門就開了,剛一走出門,我們就進入了「星光大道」,地上紅色的感應燈就像紅毯一樣閃爍,在兩側牆壁上有各種觀眾,記者的造型,閃光燈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我們就好像真的當了一回電影明星!
再往裡走,有一面長牆,上面都是有名電影明星,在牆邊,有展櫃,裡面都是這些明星的文物,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牆上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成龍,蝴蝶……突然我們被電影里獨有的「咔」聲所吸引,原來在一面景板牆邊,真的有人拍劇!一個穿著老上海旗袍的美女在門前渡著,而這一幕卻因為各種小的瑕疵,導演的不滿意,而一遍一遍的重新來過。我們不禁想到,原來拍電影也不是這么容易啊!在金光燦燦的照耀下,我們看到了曾經上海拍攝電影場景的模型,大家都紛紛和「不動」的人物拍照。向前走著,一幅一幅的海報進入了我們的`眼簾,原來百年發行放映展區透過模型、廣告及百餘幅各個歷史時期的海報,回顧發行放映的百年歷史,展示上海電影長盛不衰的文化魅力。我們的同學總是發現一張張大家小時看過的電影,常常引起一聲一聲的回憶,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回憶電影的場景。
不知不覺我們就逛完了一層樓,我們充滿好奇的來到了3樓。還在自動扶梯上的我,就聽見同學們激動地叫聲「葫蘆娃!」「黑貓警長!」「小蝌蚪找媽媽!」原來是一個個我們小時候熟悉的人物造型。在這一樓里,彷彿是回顧我們小時候的樂園。在這里,可以在熒幕板前體驗自己的配音和電影動作,同學們都爭著、搶著聽聽自己在電影里的配音是否和原著接近。聽,是什麼讓大家都笑的那麼開心?原來大家在看加菲貓,大家笑的不只是加菲的滑稽的動作,而是上海話版的加菲貓更引來大家的注意。我們還看了短片「夢之船」,影片向我們介紹了上海電影長河的歷史,讓我們看到了上海的成長。
來到二樓,這是一層體驗樓,我們在此觀摩影視作品的生產創作流程,而且還看到了在工作室:有叔叔阿姨在「平板電腦上」認真的畫著動畫。我們還看到了錄音室等。那裡還有手搖放映機、各種演員的服飾。突然聽到了庄嚴國歌的我們急忙沖下1樓,哇,左邊的一面櫃子上大概有幾百個獎杯吧,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輝煌。時間也在不經意間流失,「咔嚓」八個少年的燦爛的笑容伴著「上海電影博物館」字跡,一個下午的活動結束。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感悟了很多,原先一直很羨慕電影演員在影片里,社會上的風華絕代,遭眾人追捧。但是這次活動中,我們第一次感覺到了原來拍電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自身的素質要求,還有一定的耐心,看起來很容易的一條片子,都是經過上百次的演練鑄就的,我們不能隨意的說一部影片的不好,因為他們也都是用心血做成的。上海電影歷史的發展,讓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改變,這更是讓我們欣慰。
今日,風和日麗,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和中國地質博物館,簡稱博物館游。因為是學校第一次組織參觀,所以我異常興奮。天還沒亮,我就在床上翻來覆去,媽媽只好讓我早做准備。終於熬到了起床時間,爸爸開車送我到學校的大巴,坐上車,沒過多久,就到了位於天橋的北京自然博物館,我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北京自然博物館又動物世界、昆蟲世界和恐龍公園等展區;動物世界又獅子、狒狒等標本。昆蟲世界中的標本可真不少,像蝗蟲、甲蟲和蜜蜂等;而恐龍公園內,一隻只恐龍正在「大開殺戒」,有的張著嘴四處亂竄,有的在自相殘殺,霸王龍是它們中的一隻,它在恐龍群中橫沖直撞,嚇得其它恐龍四散奔逃,迅猛龍也是其中的一隻,它是個「長腿將軍」,只要聽見一點兒咆哮聲,就立刻逃的無影無蹤。接下來是看3D電影,雖然有身臨其境之感,但影片內容及其無聊,一群螞蟻成群結隊的搬一隻死蒼蠅。電影結束後,我們上了車,在車上大家高高興興地談論著所見所聞,哎,又到了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分四層,八個展廳:化石展廳,礦物展廳等。化石展廳內,陳列著翼龍、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礦物展廳里有晶瑩的水晶、形狀各異的方解石。它們都是珍稀的礦物,寶石館內有貓眼、鑽石、祖母綠等珍貴的的石頭。還沒看夠,回去的時間就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國地質博物館,踏上了回家之路。車上,許多同學都在閉目養神。
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覽的回憶中,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呀!
這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周五,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同學去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終於來到了位於徐家匯漕溪北路的上海電影博物館。聽導游介紹,上海電影博物館位於上海電影製片廠原址,博物館分為四層展廳。我們乘坐升降電梯來到四樓,開啟我們的博物館之旅。映入眼簾的是「星光大道」,「星光大道」上,閃光燈和歡呼聲此起彼伏,讓我們體驗到了紅毯明星的榮耀;接著是「星耀蒼穹」和「大師風采」展區,這兩個展區展示了一些傑出的電影大師和影人的生平事跡、文物文獻及工作生活場景。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電影工場和影史長河,隊伍中時不時傳出各種驚嘆聲。最後我們來到一樓,我們迫不及待地來到「燦爛金杯」這個展區,哇,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排排的榮譽獎杯。那兒的獎杯數不勝數,我們在那裡留下了合影。
時間流逝,我們結束了這次愉快的博物館游。電影博物館向我們小學生呈現了百年上海電影的魅力,生動演繹電影人、電影事和電影背後故事的一座城市文化標志性場館。希望下次能再去上海電影博物館參觀遊玩。
9. 電影八佰觀後感怎麼寫
電影《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1937年,是中國風雨飄搖的一年;1937年,是中國山河破碎的一年。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對華全面侵略戰爭。正面戰場上,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國民黨正規軍,面對日軍節節敗退,北平天津相繼淪陷;在布魯塞爾會議上的外交失敗更是讓中華民國成了一葉飄盪在洶涌大海上的小船,隨著海浪起起伏伏,毫無反抗之力。沒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未來怎樣,也沒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未來在哪。
9月1日,新豐熱電公司組織我們這些學員觀看了剛剛上映的電影《八佰》。故事就發生在1937年的中國上海。滬松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在與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面對日軍多次狂風暴雨般的進攻,524團在團長謝晉元的指揮下,像是一顆堅韌的小草。無論怎樣的風雨,也無法讓它真正低頭。524團的堅守就像是燈塔穿過海霧里的一點點燈光,為大海上飄搖的小船指出方向,為山河日下的舊中國送來了一絲希望。
顧炎武在三百多年前發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有力的吶喊。今天的《八佰》便是對這句話的再次演繹。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愛我祖國,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戰爭年代,那些愛國的仁人志士為心中的大義毫不猶豫的獻出自己的生命;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便是對「國人當如此」最好的踐行。
我從懵懵懂懂的入職,到現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各種培訓學習,在領隊和集控師傅們的帶領下,我們正在慢慢的尋找自己的定位,也正在一點點習慣自己電廠人的身份。生活在當下的我們需要一種堅守——在現在的學習中,堅持每個分分秒秒,用心學習運行相關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守護好每個日日夜夜,堅守在汽輪機旁;堅守在鍋爐邊;堅守在電廠的每一個設備、每一個閥門、每一根管道旁,保證值好每一班崗,就是我們電廠人對「國人當如此」的最好踐行
10. 航拍中國上海觀後感600字
主要圍繞此影片的中心內容和傳遞的中心思想以及個人感受三個部分來寫,如下:
今天看了《航拍中國》,真的太震撼了!
這部紀錄片由央視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承製,葛劍雄等學術大咖審核,內容精彩,畫面精緻,配樂優美,解說精闢,形式和內容都符合那句網路上那句「央視出品,必屬精品」的傳說,忍不住想安利一下。
片子以一句「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開頭。單說這句話就是一句對觀眾進行正確國土觀念教育的絕佳解說詞。我們不光960萬,那隻是我們的陸地國土面積,我們還有300萬的海洋國土面積。
海洋權益意識要反映在主觀意識里,就必須知道這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看到這里,腦海中不由地響起了《我愛你,中國》的旋律——「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我愛你森林無邊,我愛你群山巍峨」。既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又有300平方公里的澎湃。
《航拍中國》共分為7集,分別介紹了浙江、四川、內蒙古、甘肅、廣東、福建、江蘇等七個省區,選取七省區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歷史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內容,從雲端視角,給觀眾呈現了一部跨越南北、橫貫西東的美麗中國畫卷。
觀看這期紀錄片既可以領略七省區的秀美自然風光,來一場模擬旅遊,還可以見識各地民俗文化,聽一場文化講座,更能一窺這些地方最新的發展趨勢,感受中國發展的脈搏。觀看這樣的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完美結合的紀錄片,就是一種享受,而且老少咸宜,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