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知道日報】4K修復:老電影也能變超高清
要了解4K修復技術,首先應該了解什麼是4K電影。
K指的是電影畫面的解析度。K數越高,清晰度越高,畫面中的信息也越多,效果越好。原始的膠片大致相當於6K的解析度,但經過後期處理有損失。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數字電影是2K的,解析度為2048×1080。4K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電影,是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
真正的「4K」數字電影,是指用「4K」數字攝影機拍攝,「4K」數字中間片流程製作,「4K」數字版發行並用「4K」數字放映機放映的數字電影。但也有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
什麼是4K修復?
由於歲月侵蝕,不少老電影因膠片保存不盡如人意,不再能達到播放的技術標准。自傳統的「2K」修復拯救老電影後,擁有更好觀影體驗的「4K」修復悄悄流行開來。
「4K」修復的用意不在於把老電影改造成全新的大片。修復的最終目的是「整舊如舊」,讓老膠片上被損耗的影像,藉助數字技術,盡可能地恢復到最初被「捕捉」時的模樣。
4K修復和2K修復的區別在哪兒?
2K技術的畫面解析度和膠片的成像效果有相當差距。糾正偏色,去除畫面上的斑駁噪點,這些2K修復的常用手段很大程度上是側重於「修」。至於「復」,也就是尋找電影最初的樣子,涉及色彩和光影的層次感,則需要4K技術的參與。
從觀影效果看,當使用4K數字放映機將圖像投射在大屏幕上時,現場觀眾能夠看到更加細絲入微的影片細節部分以及微妙的光影和色彩變換。也是因為這個原因,4K修復正日益成為當今老電影修復的潮流。
4K修復主要技術難點有哪些?
除了在解析度上要求更高、更精細,自然還原出彩色影片的原始色調也是一大技術難點。
修復一部影片的成本有多高?
修復一部影片的成本取決於膠片拍攝年代、膠片保存質量、工作時間長短和修復精度高低。通常而言,修復一部標准長度4K影片需要上百萬人民幣。
http://..com/daily/view?id=2714
望採納,謝謝
B. 那些陳年舊電影 究竟是怎麼做藍光的 求專業技術解答
電影是膠片拍的……
電影膠片,8MM的還是16mm的還是35mm的,通常大片都是用35mm膠片拍出來的,那麼35MM的膠片到底是多大呢?告訴你民用的膠卷通常就是35MM的(翻翻家裡的老底片通常都是35mm的。)那麼現在的數碼單反相機已經有全畫幅的了(全畫幅就是說感光晶元尺寸和35mm的膠卷感光尺寸一樣大,既36*24MM)。
說簡單點,35mm的電影膠片如果每一張都用現在的設備掃描轉換成數字信號可以掃出約2000萬像素,而全高清的格式是1920*1080(200萬像素)不過電影膠卷通常顆粒較粗,所以保守估計按照現在的高清格式再翻一倍的解析度可能就是膠卷電影的解析度極限了(即約4000*2000的解析度)。現在RED ONE已經有更高解析度的攝影機了(好像是5000X3000多的)
C. 製作視頻屏幕晃動的效果以及老電影效果。 如何是畫面變黃暗一點使其看起來有一種懷舊的效果,
攝影機隨機晃動效果,用AE的wiggle表達式可以實現,或者直接在AE中跟蹤一段手持或肩扛影片的晃動,把跟蹤結果賦予你要模擬晃動的影片就可以;畫面偏黃變暗可以使用曲線工具降低視頻中的藍色,然後降低影片飽和度,另外用固態層添加橢圓遮罩添加鏡頭暗角。也可以使用AE中的Looks插件來快速使用預設製作出這種換舊老片的色彩感。
D. 用premiere如何實現一段視頻做出老電影的效果啊
1、首先,打開PR,將一段要製作的視頻導入PR中,並將其拖拽至時間軸上面。
E. 年代久遠的電影,是如何製成高清片的呢
當然是用電影的母盤(解析度非常高,當然是相對於電視來說),然後用計算機進行數字修復,之後在重新製作成高清晰的版本
前面所說的解析度是對於電視來說,目前數字視頻與數碼攝像道理是一樣的,現在很多電影和照片仍然再用膠片拍攝,就是說數字攝錄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膠片的還原效果,同樣,以前的電影也是膠片攝錄,那個時候製作VCD或DVD也是用膠片母盤復刻壓縮而成,如果用母盤進行重製,以現在的數字技術,製作出來的效果一樣非常出色 ,並不是說現在的高清版是用以前的VCD或DVD來製作的,那肯定是不可能
再通俗的解釋給你聽,普通的膠片拍攝出來的效果放大倍數可以等值於現在數碼相機的2000W以上的像素,一些專業的反轉片甚至能等效達到5000萬像素,現在普及型數碼相機也就發展到1000多W像素是吧,甚至更專業的中幅120,中大4*5,大幅8*10 ,像素都是幾億幾十億,所以膠片經過數碼修復重製之後是可以還原成像現在的所謂老片的高清版
F. 如何用 PR 或者 AE 或者 edius 5 做出老電影的效果的效果
這個實際上是加入一個蒙版,需要一個蒙版模塊! PR 或者 AE 或者 edius 5我都沒有用過,我用的是會聲會影X8 ,會聲會影比較專業。祝生活愉快!
G. 請問一下各位大神,抖音有些人可以把以前的舊電影變得很清晰,然後質感很好,請問是怎麼弄的
這是用pr的補幀以及超級銳化來完成的,本來30幀的電影,通過插件優化,達到高清60幀的效果
H. 老片為什麼也有高清的啊
修復後版本會比之前好,而且會按照導演意思表達
修復版系將之前舊電影膠片轉換成製造數碼視頻音頻,然後通過電腦進行畫面和聲音進行技術上修復,包括畫面上劃橫、色調和色彩等,聲音方面會從舊兩聲道進行分配變成5。1聲道,每個聲道都會適量加如新音效。
當然修復最難音質。
好多人都會發現,不論你系買DVD還系下載(BD五計,因為BD系新產物,想洗牌都有排)。舊片會有好效果,而且有D就好差,同一部電影會發行多次版本,所以想收藏要識選擇。如果想收藏但選擇下載,最好去電驢,如果想收藏DVD,就要看清楚發行日期,上網查找系否系最新的,因為修復過電影會比你有新噶體驗。
以下用異型1修復DVD與第一版DVD做對比
修復版的出現最早是電影公司要推出新的音效或視效上的一切,所以呢個版本一定對比起以前有大出入.所以才有修復版一詞.後來竟然導致高端器材公司要測試其軟體製作.曾泛濫推出過.後來加以管制.才能得到現在的太平.當年混戰中最好的例子就是 日本的Sony公司, Yamaha公司, Denon公司. Victor公司. Pioneer公司 歐美的Dcs公司, Barco公司, Cello公司,Mclntosh公司等呢幾個大鱷
93年管制後的統一規格NTSC制式是由sony BVM-2012作圖像質感,色彩,層次,上的專業單一性鑒定,輔助機為Faroudja,播放機為pioneer公司的,所得圖像場頻為60Hz.行頻又由15.625KHz變為33.25KHz.而PAL制則是場頻為50Hz.行頻15.625KHz變為31.25KHz..所以色調上NTSC軟體是6500K色溫為住.而PAL就是9300K.民用是1080i.後來95年誕生了BVM-3030才進入1080P的時代.當然它們的技術是無提供比我國的.
而在音頻方面,操刀大手只分比三家公司,Sony,Denon,Yamaha.真是激死D歐美佬.但由於在95--96年Yamaha公司獨立開發的DTS系統在民用上得到近乎完美,所以後期的民用音效只比Yamaha做.而Sony與Denon就專做專業領域.好可惜的是98年Denon放棄其DDSC.所以只剩下Sony的SDDS.而在99年.美國摩托羅拉研發的DTS晶元比起Yamaha的更強.只能將呢塊肉劃分出去.
所以當年真是實力派以硬體黎加以修復所用的器材及效果在上面你會得到解答.家下已是電腦化了.距地都收曬皮了.但是各有各好處既.悟會單一贏曬既.因為本身再過已存在損失.悟是既話,點解原裝頭版點會炒得特別貴同有價無市呢...........................
I. 為什麼可以忍受舊電影的觀影體驗,卻幾乎無法忍受舊游戲的遊玩體驗
舊的東西,一般來說是不招人喜歡的。……舊,意味著陳舊過時,這樣的東西是不會引起我們的興趣的。我們只對新的東西感興趣,對未來充滿憧憬。
但是,這並不等於說所有的舊東西都不招人喜歡。……事實上,舊電影,或者叫老電影,就是很多人的在最愛。……他們會時不時地找出一部老電影來看,感受想當年的那種氛圍。
與之相對應,那些老游戲,則少有人問津……喜歡看老電影的人有很多,但是喜歡玩老游戲的人則少之又少……
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看電影,看的是一種情懷。
電影,講的是一個故事。
因此一部電影,包含的就是一種情懷。
看電影,其實看的就是一種情懷。……只要這種情懷依舊,這部電影就值得看下去。
2,經典老電影,情懷滿滿,值得一看。
並不是所有老電影都值得一看。……那些質量差的老電影就沒有人願意看。……真正值得看、有人願意看的,是那些情懷滿滿的經典老電影。……
這些電影所包含的情懷,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發強烈。
正因為如此,老電影才值得一看,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看。
3,游戲,注重的是感官感受,過時了,就失去意義了。
與電影相比,游戲注重的是感官的感受。……這種感受,在第一次玩游戲的時候最強烈,當自己熟悉了游戲的節奏以後,這份感覺就會變得越來越淡,最終對這款游戲失去興趣。
隨著游戲的不斷發展進步,新游戲的感官感受越來越好,老游戲的畫面效果越來越差,當然就少有人願意玩老游戲了。
當然了,游戲同樣包含著情懷。……有些人對於某一款游戲情懷滿滿,記憶深刻,他們也會經常玩一玩那款游戲,回味一下當初的美好感受的……
J. 為什麼近兩年這么多經典的舊電影再次搬上大銀幕
至於你說的重新上映的電影,其實應該指的是那些已經在國內上映過,時隔多年後再次上映的影片。2008年的《東邪西毒終極版》,2011年的《倩女幽魂》,2012年的《新龍門客棧》 2015年的3D版《一代宗師》、3D版《功夫》《甜蜜蜜》等等。它們有的會翻錄成3D版,有的會進行高清畫質修復,有的會增加新的內容,以吸引觀眾。這股重新上映的風潮,應該是受到2012年《泰坦尼克號》3D版上映的影響。
畢竟不是每一部老電影都敢重映,重映的電影一定會有它的經典和閃光之處。首先要有過硬的質量,大眾關注的焦點仍以內容為王,然後要有清晰的受眾群體才能更易產生共鳴,加上恰到好處的營銷宣發手段,想不賺錢,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