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響世界電影100名人排行榜的內容提要:
自從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地下咖啡館進行第一次成功的電影公映以來,電影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程。這是一部由生動具體的人物組成的「人物版的世界電影史」,本書精闢地道出隱藏在影像背後的無法直接講述的豐富、復雜內涵。 這100個人的傳奇經歷,基本上反映了電影發展的軌跡。
圖書目錄:
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
喬治·伊斯曼(1854~1932)
盧米埃爾兄弟(1862~?)(1864~1948)
喬治·梅里愛(1861~1938)
唐狄拉吉·戈溫特·巴爾吉(1870~1944)
大衛·沃克·格里菲斯(1875~1948)
……
㈡ 斯皮爾伯格說過世界上只有7位電影巨星,都是誰
湯姆漢克斯
馬龍白蘭度
肖恩康納利
羅伯特德尼羅
傑克尼科爾森
and
湯姆克魯斯
威爾史密斯
㈢ 世界著名電影導演及其代表
斯坦利.庫布里克(美國)代表作: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
呂克貝松(法國)代表作:殺手萊昂、第五元素
克里斯托弗·諾蘭(英國)代表作: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
㈣ 世界電影大師都有那些 例如卓別林等等~~不論年代
英國的大衛.里恩(阿拉伯的勞倫斯,桂河大橋,日瓦格醫生) 斯坦利.庫步里克
德國的法斯賓德
瑞典的英格瑪.伯格曼
前蘇聯的愛森斯坦
義大利的羅伯特.羅西里尼,貝爾納多.貝托魯奇,費里尼,安東尼奧尼
日本的黑澤明,大島渚
美國的就多了,有羅伯特.懷斯,科波拉,威連.惠勒,羅伯特.雷德佛,還有好多我名字真想不起來了
㈤ 開創功夫片這一電影類型的世界電影史上的傳奇人物是誰
早期香港有很多功夫片,不過那時候不稱為功夫片,而是古裝武俠片,裡面的人物也大多沒有真功夫,像一些有真功夫的影星,包括梁小龍、黃正利、劉家良、徐小明等影星,不過是電影中的配角,真正的主角都是一些沒有真功夫的小生而已。完全將武俠電影發揚光大而被稱為功夫電影的就是李小龍,在李小龍主演的四部半電影(《死亡游戲》沒有拍完,後使用替身拍完)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功夫,從此英語中就有了「Kungfu」一詞。應該說,除了功夫電影名揚四海外,李小龍也被稱為世紀七大武術家之一,真正的功夫片由此而誕生。
㈥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作為一個喜歡電影的同學,我來說一下我心目中能排上世界十大著名的導演。
1.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代表作有《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等等。
對,就是他,這個「愛放鴿子」的導演吳宇森,如果不是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很少有人知道,好萊塢大片《碟中諜2》居然是一個華人導演的,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那才是真正的暴力+美學,據說就連昆汀都是他的粉絲,由此可見吳宇森的地位。
碼字不易,喜歡的小夥伴給個贊吧。
㈦ 成為世界級電影大師的五個誘因
在選擇電影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准,有些人看電影是為了顏值,有些人看電影是為了大爆炸,有些人則乾脆人雲亦雲。然而,成熟的電影迷在選擇電影時都有一條心照不宣的參考標准:導演。縱觀電影故事講述者的全部工種,諸如24幀APP上分類的攝影師、美工師、特效師、音效師、剪輯師、作曲、編劇、演員、製片等等,導演是電影製作過程中最具創造力的個體,是電影質量的最大保證。
也許,發源於新浪潮的作者論才是大師級導演最重要的特徵。按照美國影評人安德魯·薩里斯的說法,作者論有三點假設:第一種是可以彰顯導演表現化地理解並應用電影製作技藝的技能水平;第二種是連貫的個人風格,即可以在每部影片中被甄別出來的一系列視覺和敘事特性;第三種是一種統一的世界觀、一系列連貫的心態和意念。簡而言之,一旦你看過某位導演的某幾部作品,你就能在這位導演的任何其它作品中找到相同或類似的元素。再簡化一點,便是大師級導演都有個人強烈得風格,你可以輕易地在沒有任何資料的情況下判斷什麼是諾蘭電影,什麼是昆汀電影。而作者論,對於導演由很高要求,要求導演掌握剪輯、編劇、攝影、服裝、道具等等電影分工。最近幾年最典型的作者論電影莫過於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毫不誇張地說,韋斯·安德森在拍攝《布達佩斯大飯店》時基本上參與了上述列舉的全部電影分工。
㈧ 電影上世界上重要的電影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德國表現主義 文學、藝術或戲劇中專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起源於1915年的俄國,因為莫斯科語言學圈及詩語言學會的成立,反對俄國革命前處理敘述材料的傳統方式,轉而重視藝術語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響到當時的各藝術領域。在電影表現或分析上,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此種主義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義的壓迫而停止在俄羅斯的發展,但對後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響。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t film
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試著以語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商業電影中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主要派別,只出現在個別導演的電影中,如伍迪.艾倫。
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貝多.羅賽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這類的電影大主題大都圍繞在大戰前後,義大利的本土問題,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與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相較於戰前的封閉與偽裝,新寫實主義電影反而比較像紀錄片,帶有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過新寫實主義電影在國外獲得較多的注意,在義大利本土反而沒有什麼特別反應,1950年代後,國內的諸多社會問題,因為經濟復甦已獲抒解,加上主管當局的有意消弭,新寫實主義的熱潮於是慢慢消退。 《天堂電影院》是其代表影片。
意象派電影 Imagist film
運用一系列相關的意象,以製造一種氣氛,或創造一種抽象概念的電影。意象派電影工作者企圖利用有關性質的視覺和聽覺細節,使鏡頭與聲音的累積,為一個場景或整部影片帶來更大的意義,而不需用直接陳述的方式。意象派電影不止是純粹抽象或韻律的電影試驗,而是企圖成為一種具有明喻或暗喻的象徵效果溝通經驗(通常是詩意或抒情的)。
㈨ 求世界級的電影大師,部分國家,地區,時代。。
斯皮爾伯格---美國 1981--2008的奪寶奇兵;1993年 辛德勒的名單剛在世界引起轟動,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又體驗了一把殘暴戰爭;一轉身侏羅紀公園將大家帶入遠古,正當大家都在熱議時,作為世界爭議導演的他立刻啟動了兄弟連,又把人們推到火線前沿,還有許多著名影片都對世界影視產生巨大影響,如大白鯊 、世界大戰、少數派報告等。
卡梅隆,憑借電影泰坦尼克號一舉震驚世界,10年磨一劍後再次推出3D版超級大船,而幾年前的阿凡達創造了多項紀錄,同時他也推出了終結者2、異性2等影片。
卓別林,滑稽表演至今受到稱贊,大獨裁者等,不愧為世界電影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