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考研參考書資料目錄
2022年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化研究院、電影學系、人文學部、基礎部及教育中心考研專題解讀
復試的分數變動比較多,單科線趨向國家線,總分則是有比較大的提升。
復試形式
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10%;專業面試90%
復試內容
1.專業素質和能力
(1)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
(2)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
(3)外語聽說能力;
(4)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綜合素質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等;
(2)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願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
(3)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
(4)人文素養;
(5)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基礎部
往年復試分數線
電影文化傳播
總分:347 政治:60 外國語:60業務課一:110業務課二:110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總分:無
北歐電影研究
總分:347 政治:60 外國語:53業務課一:100業務課二:110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總分:無
復試形式
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10%;專業面試90%
復試內容
1.專業素質和能力
(1)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
(2)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
(3)外語聽說能力;
(4)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綜合素質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等;
(2)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願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
(3)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
(4)人文素養;
(5)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電影學系中外電影史論(含中國電影教育研究中心中外電影史論)往年復試分數線
中外電影史論(電影學系)
總分:360 政治:50 外國語:60 業務課一:95 業務課二:120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總分:340
中外電影史論(中國電影教育研究中心)
總分:347 政治:60 外國語:38 業務課一:110 業務課二:110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總分:340
復試形式
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10%;專業面試90%
復試內容
1.專業素質和能力
(1)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
(2)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
(3)外語聽說能力;(4)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綜合素質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等;
(2)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願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
(3)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
(4)人文素養;
(5)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七、復試導師
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
許航、趙謙、王垚、孫紅雲、葉航、趙斌、吳冠平、王海洲。
電影學系
李九如、康寧、劉軍、李彬、張愉、楊遠嬰、張東鋼、吳瓊、林黎勝、賀紅英、張沖。
基礎部陳文穎、宋雁蓉、莫琳、譚慧、葉遠厚。
2. 北京電影學院有什麼系
文學系:戲劇影視文學(創意策劃)、戲劇影視文學(劇作)
導演系:戲劇影視導演
影視技術系:影視攝影與製作、影視技術
攝影學院:攝影
表演學院:表演
聲音學院:錄音藝術(電影錄音)、錄音藝術(音樂錄音)、藝術與科技
美術學院: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新媒體藝術、環境設計、產品設計
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電影學(製片與市場)
電影學系:電影學(電影評論)
動畫學院:動畫、漫畫、戲劇影視文學(動漫策劃)
數字媒體學院:數字媒體藝術
視聽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
高等職業教育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影視美術(高職)
國際交流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2)北京電影學院曲中直擴展閱讀
北京電影學院是亞洲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專業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歷史沿革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辦學規模
北京電影學院佔地105畝。全日制在校學歷生近30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留學生、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及培訓生3000人左右。學校正在建設新校區,佔地667畝,規劃在校全日制學生6000人。
辦學特色
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學校建立了完整、科學的電影學學科體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學為主體,涵蓋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和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電影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北京電影學院以其辦學思想科學化、專業架構整體化、教育體系系統化、人才培養精英化、學校功能一體化、實踐教學規范化、教學保障現代化的辦學優勢,在中國電影高等教育領域處於領軍地位。
經過60餘年的積淀,形成了以「尊師重道、薪火相傳」的校訓,「修身、勤學、精藝、踐行」的校風,「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學校精神為核心的大學文化體系。以此為基礎,學校致力於發展適應中國電影強國建設需要的電影教育,培養有所敬畏、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優秀電影工作者。
2007年6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在2011、2012年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推出的全球25所最佳電影院校的排名中,北京電影學院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三名。
3. 北影表演系分數線
北影表演系通過分數線是70分。此專業志願順序是供考生同時可能被多專業(招考方向)錄取時參考,請考生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填報,一經填報不得修改。例如,排在第一專業志願的專業(招考方向)不能被錄取時,將順延至第二、第三專業志願順序。
按照教育部有關文件,學校藝術類專業成績須上報教育部以及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考生的專業成績須與各省級藝術類統考成績信息匹配一致,且待教育部以及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審核通過後,方可有效。
(3)北京電影學院曲中直擴展閱讀:
根據《北京電影學院2020年藝術類本科、高職招生簡章》、《北京電影學院2020年藝術類本科、高職招生專業考試及錄取原則的調整方案》的相關規定,如遇以下情況,考生的專業考試各階段成績無效:
1、考生所提交的材料或身份不符合考生所在省(市)藝術類考生報考資格;
2、考生提供虛假報考材料;
3、我校向教育部以及各省(市)招生考試機構報送考生信息數據時,被教育部以及所在省(市)招生考試機構審核不通過。
4.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9月將迎新生,北京電影學院有幾個校區
北京電影學院目前有兩個校區,分別是主校區和懷柔校區。雖然北京電影學院只有兩個校區,但是主校區的面積非常的大,有一百零五畝,還有懷柔校區也有非常大的佔地面積。對於北京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來說,北京電影學院有這么大的面積,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事了。而且北京電影學院的基礎建設和師資力量都非常的雄厚,是許多學子的夢想殿堂。
北京電影學院可以說是許多學子夢想中的搖籃。無論是學校的基礎建設,還是師資力量,或是校園風氣都吸引著一大批人才為其奮斗。
5. 北京電影學院最好的專業是什麼
沒有最好。
8個系
文學系: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劇作、電影理論、電影批評)
導演系:導演專業。(故事片、紀錄片、剪輯)
攝影系:攝影專業;(故事片攝影、紀錄片攝影、科教片攝影、影視照明、)
美術系: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廣告學專業。(影視美術設計、影視美術、影視廣告、新媒體藝術、現代繪畫、虛擬空間、人物造型、鏡頭畫面設計、影視化妝)
錄音系:錄音專業。(錄音藝術、音樂錄音、聲音特效、數字媒體)
管理系: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影視製片、發行放映、文化經濟人)
電影學系:(電影研究所)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理論、電影批評、影視創作學)同時,負責學院的學報出版,學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學院網路的工作。
影視技術系:(數字媒體技術研究所)(影像工程、數字影視技術、新媒體技術、網路游戲)
表演學院:表演專業。(表演、配音)
攝影學院:攝影專業。(圖片攝影) 動畫學院:動畫專業。(動畫、動漫畫設計、計算機圖形圖像,三維電腦動畫)
1、北京電影學院王牌專業名單
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 專業名稱 一流本科專業
1 戲劇影視導演 國家級
2 動畫 國家級
3 影視攝影與製作 國家級
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 專業名稱 一流本科專業
1 戲劇影視文學 省級
2 錄音藝術 省級
3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省級
國家級特色專業:錄音藝術、動畫、攝影
北京市本科品牌專業:導演、攝影、美術、表演
國家廣電總局本科重點專業:導演、攝影、美術、表演
2、北京電影學院專業排名
以下專業由北京電影學院學長學姐實名推薦人數排名,大家同時可以參考推薦指數選擇。
排名 專業 推薦指數(人數)
1 動畫 4.4 (50人)
2 戲劇影視文學 4.4 (47人)
3 攝影 4.4 (46人)
3、北京電影學院簡介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CILECT)理事學校和亞太地區電影年會執行主席,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2018中國科幻大會優秀組織單位,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是亞洲電影學術交流的中心,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6. 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哪個更好
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個人覺得不相上下。
上海戲劇學院,簡稱「上戲」,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高等藝術院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等。該校為世界戲劇院校聯盟、ITI/UNESCO國際表演藝術高等院校聯盟成員。其師資力量雄厚,系科專業齊全,教學設備完善。
北京電影學院主修電影,各專業圍繞影視而設,擁有國內最拔尖的影視專業教學與設備。而上海戲劇學院主修話劇,所設專業均為培養優秀的話劇演員。兩個學院各有優勢,其特色也不相同。根據自己的目標以及今後的道路,可以選擇不同的學院。
7. 北京電影學院多少分能考上
北京電影學院一般需要考到607分以上能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的錄取分數線是根據考試區域來劃分的,一般需要考到607分以上,但是北京電影學院各個專業錄取的分數是有一定差別的,不是考到最低分就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專業,熱門專業報考的人數多,相應的分數線就會提高,冷門專業報考的人少,分數線就會降低,具體以官方公布為准。
北京電影學院校訓的意思
北電的校訓是尊師重道,薪火相傳。是北大的季羨林老先生所提。這八個字對於電影教育有著特殊的意義,電影教育本身包含著觀念的傳承和技藝的傳授,電影學院從誕生之日起,老師教學生就更似師傅帶徒弟,怎麼使用攝影機,怎麼布光,怎麼搭景,怎麼寫劇本,都是老師手把手教出來的。
在這個手把手的過程中,老師的人格品質對學生的影響也就尤為重要,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意義和精神感召,於是電影學院將自己一直以來的學院精神轉換為實實在在的八字校訓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8. 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哪個更好
其實這兩所學校都是很不錯的,看你更喜歡北京還是上海吧,它們二者的水平在全國范圍內都是很強(許多演員都是北電或者中戲畢業的)
關於北京電影學院,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北京電影學院佔地主校區達105畝;懷柔校區(一期在建)佔地面積667畝,總投資約28億元,首期工程預計將於2019年投入使用。全日制在校學歷生近30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留學生、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及培訓生3000人左右。有教職工527人,其中專任教師287人。下轄19個教學實施單位,涵蓋了電影創作的每一個行當,囊括了電影創作的全部環節,是一所能獨立進行故事片創作的院校。開辦19個本科專業,具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1956年正式更名為上海戲劇學院,是國家文化部直屬的重點藝術院校。2000年劃歸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文化部共建。2002年,原上海師范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市舞蹈學校並入上海戲劇學院。
據2018年12月該校官網顯示,上海戲劇學院共有華山路、蓮花路、虹橋路和浦江等四個校區,校園佔地35.53公頃,建築面積24625平方米;設有11個二級教學單位,20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596人,其中在校本科生1801人。截至2016年9月,有專任教師270人。
9. 北影,中戲,上戲的院長分別是什麼啊
北京電影學院的校長是張會軍,中央戲劇學院的校長是徐翔,上海戲劇學院的校長是韓生。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簡稱北電(BFA),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公辦藝術院校。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最終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建校60餘年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學院建立了完整、科學的電影學學科體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學為主體,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和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電影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北京電影學院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
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教育部直屬院校,中國戲劇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和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世界著名藝術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的歷史可以溯源至國立戲劇學校(1935年10月18日創建於南京薛家巷)以及延安魯迅藝術學院(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1949年12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開辦,1950年4月2日,召開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立大會,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
中央戲劇學院現有兩個校區,東城校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棉花胡同39號,昌平校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宏福中路4號。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是中國培養演藝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始建於1945年。學校由上海市與文化部共建,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
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戲劇學院共有華山路、蓮花路、虹橋路三個校區,校園佔地35.53公頃,建築面積24625平方米。學校設有8個學院(系),設置本科專業(方向)20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4個。
10. 被北京電影學院當成教材的5個經典的鏡頭,分別是什麼
被北影當教材的5個鏡頭:周星馳的苦笑,王寶強抽煙、游本昌吃肉,張嘉譯吃油潑面,侯勇的懺悔一個比一個經典!
周星馳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