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年級拯救甜甜圈這部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這部電影比較側重於兒童和父母觀看的電影。其中又插入了中國元素,向觀眾展現出中國文化。
在19世紀的一座小島上,生活著一群叫菲拉萌的甜甜圈形的小動物。其中有兩只菲拉萌意外地闖入時光穿梭的入口,來到現代的中國上海。
在那裡,他們發現菲拉萌已經滅絕。為了挽救種族的滅絕命運,他們必須藉助一隻可愛狗狗的幫助,回到過去,拯救他們的物種。
2. 兒童電影巜童年的風箏》觀後感
風箏在空中飛翔,自由自在,在風中起舞,無憂無慮,就像一對戀人,相遇,飛翔,相擁。他們幾乎融為一體,但是風箏並不能隨意飛舞,因為風箏的線握在別人的手裡。。。。
這段開場告白讓我的心疼了一下,一種莫名的憂傷和惆悵。
愛在相遇的那一秒定格。
男主人公J是一個玩世不恭的浪子,用結婚簽證來賺取傭金,遇到Gina的表白,J拒絕了,但是得知Gina是拉斯維加斯最大的賭城老闆的女兒時,他又違背自己的內心,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計劃,由底層的生活可以一步登天擁有夢寐以求的生活。當J在Gina的家裡遇到第十一個用結婚的形式辦簽證的這個女人Linda,最初的一眼J就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彼此感覺到對方的熾熱和溫度,但在一秒鍾愛上,又在瞬間錯過。
但這次的相遇,Linda卻將要成為Gina哥哥的妻子,命運就是很會捉弄人。這次相遇J滿腦子都是愛情是Linda,終於在Linda結婚的前一天單獨見面,彼此都為了同一個目的,告別過去,告別貧窮,各自過各自的新生活。
J和Linda這個見面,是一副唯美的愛情畫面,細雨中的嬉戲,打鬧,那翩翩起舞的的輕盈和優美,讓人羨慕。伴著細雨,兩個人的內心無比悲涼。這個場面只有印度特有的舞蹈才能演繹的這般淋漓盡致,越是完美的畫面結局越讓人心碎,這似乎是所有愛情的定律。
兩個人到了要分開的時候,心中的慾火真是難以平息,最後在Linda的家裡,J和Linda相擁,纏綿,熱吻,突然Gina的哥哥闖進來,用粗俗的語言和動作羞辱Linda,J實在無法容忍有人這樣對他心中的天使,就沖出來用槍指著Gina的哥哥,讓 Linda過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Gina的哥哥於J廝打起來,無奈下的Linda只好用東西打傷自己的未婚夫,然後兩人不得已而逃亡,Gina的哥哥隨後醒來後,嫉妒和憤恨讓他失去了理智,在報警的同時率領他的手下拚命追殺他們。
那麼的執著和真誠,最初遇到的那一瞬間,就註定一段刻骨無悔的愛。
逃亡之路,每天都面臨險境,但是他們彼此沒有後退「我們什麼都沒有,但我們有愛,那就夠了」至死不渝的愛讓我淚流滿面。
在婚禮的當天,好朋友死在他們面前,這次沒有那麼幸運,J受傷後被Linda藏在火車里,自己為了捍衛心中的愛開車跳進了大海。
J醒過來,不顧一切要找到Linda,但是最後知道他的天使已經走了,回想起信息中Linda說「了,忘了我吧……」心都碎了,無法呼吸,無法形容的疼。J用機槍殺死所有的人後用最後的力氣想為Linda報仇,最後一刻Gina用槍打傷了J ,J看著Gina,沒有語言,就當還了Gina一個人情,彼此也就不相欠了。
拖著疲憊的身體,破碎的心,來到Linda跳下去的懸崖邊,回想和Linda的點滴,那燦爛的笑,那眼神,是這輩子最開心的事情。
J張開雙臂,像一隻風箏一般隨風飛舞。如果此時J 是風箏,線已經牽在Linda的手裡,飛翔,離開,墜落,是他的宿命。
在碧藍的海水裡J看到了Linda,他們擁抱在一起,寧靜而安詳。
J跳下去的一瞬間,J那燦爛的笑,俊朗的輪廓和Linda清晰的輪廓,性感的身材,迷人的笑容再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為他們而傷心,同事也為他們祝福,希望在另一個世界他們能永遠在一起。
這是一個唯美而悲情的愛情故事,J為了生活出賣靈魂,最後因為愛舍棄了夢寐以求的富貴和名利,甚至自己的生命。
Linda為了讓家人過的更好點,把自己賣給了金錢和富貴。當遇到J她毅然舍棄了所有。也包括自己的生命。
結局讓我的心再次流淚,憂傷、惆悵。兩個人都懂得什麼事愛,結局雖然悲涼可卻演繹了完美。生活中的我們被太多的東西牽絆,被太多的慾望左右,有誰能真正懂得愛情,又有誰能為彼此舍棄生命。
一種新的憂傷油然而生。
3. 看完一部電影之後,如何寫好一篇電影的觀後感
我們生活在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我們對精神填充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毋庸置疑,看電影成為了我們放鬆休閑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單純地去觀看一部電影,無疑就是單純的娛樂,但是如果能在看完電影之後,認真地思索影片給你帶來的思考,寫下一篇觀後感,真的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我們輸出的觀後感,首先是對自己有幫助,對觀者有幫助,有積極意義能帶來正能量,提醒自己或者倡導讀者要過更有意義的生活,所以觀後感還是不能太悲觀或者消極。畢竟,生命真的很短暫,我們都要熱愛人生!
4.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影評5篇
《奇跡·笨小孩》講的是一群各自不完美的平凡小人物凝聚在一起,依靠不懈的堅持與努力,在大城市追逐幸福的 故事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 觀後感 影評,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影評1
雨落在屋頂上的聲音很清脆,帶著春天萬物復甦的氣息,消融了還殘余的寒冷,使人渾身都散發著一股清新的味道。
我就是在這樣的午後醒來的。
我迷茫地睜開眼,映入眼簾的是父母驚喜的臉,他們臉上倦意顯而易見,似乎是很多天都沒有好好休息過了,我輕緩地呼喚著他們:「爸爸媽媽。」
我為自己的劫後餘生感到慶幸,記憶還保留在前幾天那輛車猛地朝我駛來,我的驚惶失措。
然而在我想坐起來和他們好好聊聊天時,我發現自己的腿不能動了,下半身彷彿被灌了鉛一樣,似乎有千公斤重,我混沌的意識猛然清醒,似乎,我的腿不能動了?
這個念頭使我呆愣了好幾秒,這種事情彷彿在電視上才會出現,可就這樣真實地發生在我身上,我驚愕地看見一絲母親。母親從我睜大的雙眼裡這察覺到了什麼,連忙說:「這只是後遺症,很快就會好的,真的!」
這句話她幾乎是哭著說完,我從她異樣的神情中明白了一切,我全身的力氣似乎都被抽走了,我似乎能想到我的將來如何的烏雲籠罩,我將要面對多少人異樣的目光,我的夢想都好像沒有了意義。難道我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上帝要對我如此不公?
看見我彷彿死去的雙腿,我心裡滿滿的都是絕望。這暖意濃濃的春天,就像是一朵巨大的黑雲,將我籠罩。
第二天,在我仍沉浸在悲痛中絕望時,母親把我拉了出去,來到花園里練步。
平時這明明是輕車熟路的事,此時卻變得十分困難,我使盡了全身力氣也不能使腿移動分毫,母親在後面緊緊抱著我,我能感覺到她身上透出的絲絲暖意,這彷彿是一個有力的支撐,我開始更加努力地學步。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不知經歷了多少個大汗淋漓的日子,我的腿能動了!這真是一個使人無比幸福的消息,母親看著我已能夠緩慢行走的腿,心中的驚喜滿滿地似乎要溢出來。
我記得母親每一個用力的擁抱,每一滴汗水,對我的一次次期望,她的愛,大過世界一切浮華的事物,她給予了我大於這世界上一切的東西。
我把我的故事講給許多人聽,他們看著我的雙腿,驚嘆:這真是一個奇跡!
但丁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妙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母親啊,你用你的聲聲呼喚,用超脫一切的愛,譜寫了一個奇跡!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影評2
在一所非常偏僻的小學,因設備不足,冬季都是利用最老式的燒煤鍋爐來取暖。周小飛是個懂事的孩子,他每天都很早來到學校打開鍋爐,好讓同學和老師一到學校就能取暖。
可是,命運之神總是愛捉弄像周小飛這樣的人。一次鍋爐事故差點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被大火嚴重燒傷的他,在醫生的搶救下,慢慢地恢復了知覺。迷迷糊糊的他聽到醫生對母親說:″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燒得太嚴重了,活下來的希望實在是很渺茫。″
周小飛,不想那麼快就到死神那裡去報到。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活下去。只要還有一絲生存的希望,自己都不會放棄,一定要試一試。果然,出乎醫生的所料,他成功地熬過了最關鍵的一刻,活了過來。
之後,他又聽到醫生對母親說:″這孩子的命是保住了,但這並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受到嚴重的傷害,就算是活下去,下輩子也註定是殘廢。″
周小飛又在心裡暗暗發誓,不能做個殘廢,一定要下地走路,雖然他的下半身毫無行動力,兩只細弱的腿吊著,他的雙腿已經失去了任何知覺。
出院以後,他的媽媽每天都為他按摩雙腿,雖沒有間斷過,但是他的腿卻沒有任何好轉。即便如此,他一定要下地走路的決心卻從沒有動搖過,平時他都是以輪椅代步。有一天,天氣特別晴朗,媽媽推他到院子里去吸收清新空氣,他望著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的草地,心中突然間有了個想法,下輪椅行走。
他奮力地將輪椅拋開,然後吃力地用無力的雙腳在草地上艱難地前行,這非常的困難,但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試一試。一步一步,他終於爬到籬笆牆邊,接著,他費力地扶著籬笆站了起來,憑借堅定的信念,他幾乎每天都扶在籬笆做練習,日積月累,直到籬笆牆邊出現一條小路。在他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努力鍛煉不斷探索,克服任何的苦與痛。終於,他真的站立起來,並慢慢可以走路,甚至還可以參加 體育運動 。到了上大學的時候,他已經能與正常人一樣獨立行走,而且還參加了田徑隊。
周小飛終於成功了,原本一輩子都可能不能走路的他,憑借著堅強的毅力,敢於嘗試,去努力,他為自己撐起了一片天空,跑向了新的世界,跑向了新的生活。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影評3
第一片樹葉飄落的那天,我閑來無事,便在寧靜的樹林中漫步。山上的樹林是歡快的,有抖動彩翼的小鳥,有活蹦亂跳的小松鼠,有美麗的金絲猴,他們在林中快樂的生活著。
晚上漆黑一片,月亮姐姐好像生病了,並沒有出來值班,她便派了幾顆明亮的小星星,出來為人們照亮回家的路。星星們好像困了似的眼睛一閃一閃的。
正當我上床要睡覺時,便聽見門外有人在敲門,咚咚咚,咚咚咚,聲音雖不大,但我卻明顯的聽到了那微弱的敲門聲。我便走了過去,輕輕的將門打開了一小小條縫隙,映入我眼簾的竟是幾只可愛調皮的小鼴鼠,但他們像很傷心的樣子,接著我往後一看,便發現躺在擔架上的一隻奄奄一息的小鼴鼠。
接著一隻胖胖的小鼴鼠說話了,「我叫大胖,躺在擔架上的是我們的兄弟,他叫茹茹,剛才不下心從樹上掉了下來,求求你救救他吧」,看著他們真誠的眼神我痛快的答應了,並且我告訴他們我一定會把小鼴鼠救回來,那聲音是多麼的有信心。
我顧不上穿大衣,我抱起了小鼴鼠,直沖汽車站跑去。當到達寵物醫院時,小鼴鼠已經沒有了呼吸,我直沖手術室。一個小時後,醫生出來了,告訴我的竟是小鼴鼠已經死亡了,我的心啊宛如刀割一般,哭已經泣不成聲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著那可愛的小鼴鼠,躺在我的懷抱里,腦海中想到, 「又一個可愛的生命離我們而去了。」
回到家之後,我將小鼴鼠放到了床上。大胖說:「你不要難過,他會醒過來的,但直到兩天後小鼴鼠也沒有醒過來,我們只好將他埋在了大地媽媽那溫暖的懷抱。
就在下土的那一秒,小鼴鼠竟然醒了過來,他疑惑的看著我,其他小鼴鼠高興的活蹦亂跳。
在我的精心照顧下,茹茹很快就恢復了,鵝毛 大雪 的那天,茹茹他們告別了我,對我說:「謝謝你,你的善心我們會永遠記住的,到春天到來的那天我會回來找你的,會告訴你我們王國的故事,那天誰都沒有掉眼淚,臉上全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要記住一句話,「有愛就會創造奇跡」。以後的每年我都會看見那群可愛的小鼴鼠,他們就像一個個可愛純真的小精靈,沒有人類那復雜的感情。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影評4
緊張的氣氛再次席捲整個教室,數學考試又駕臨了。老師手捧著試捲走進教室,同學們趁還沒開考在切切私語起來,我身後的兩個人竟然還想傳紙條。
我心中當然是憤怒不過了,但也沒多想,反正老師會發現的。試卷一張一張的發了下來,再一看標題「奧數」我心中一驚,怎麼會?老師不是說是單元測試嗎?我的心立刻慌了,就如小鹿在裡面亂碰亂撞。
老師發完卷子,我環顧四周,發現周圍同學的臉上也寫滿了疑問。我們將目光投向老師,誰知老師頭也不抬,直接走出了教室。滴答滴答的時鍾聲和筆的「唰唰」聲成了教室里唯一的伴奏,十分鍾,二十分鍾,老師竟然還沒回來,在這短暫而艱苦的時間里,我可憐地只做出三道題,還有七道題是空著的。它們就如天上的的太陽,似乎離我們很近卻怎麼也碰不到。
只有最後十分鍾了,面對那些如擎天之柱般的難題,我才發現自己有多麼渺小。這時,一張紙條落在了我的試卷上,是我同桌給我的,換作平時,我一定理都不會理。可是現在……
正在我猶豫不決時,我的同桌又給我傳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第三題怎麼做?」我心裡不覺中產生了一種反感,再加上,我也不會做,我便把紙條一揉,又扔給了他。他似乎也明白了什麼似的,默默地開始對難題的總攻。
這時,老師回來了,我看了一下我的同桌,他緊鎖著眉頭,但筆仍在紙上奮筆疾書著。突然,那緊鎖的眉毛突然放鬆下來了,伴隨著一聲呼氣,他的臉上照射出了喜悅的光芒。他戰勝了自己。
試卷發下來,出乎意料地,同桌竟然有70分。他看著我疑惑的表情,扶了扶眼鏡,笑著說:「只要相信自己就好了。」
我當時一直沒有明白,為什麼一開始答卷時他和我差不多,但為什麼現在會如此的高呢?
回想當時,我堅持自己的原則,沒接受他的請求,一定對他的刺激很大,決心自己攻破所有難題,所以創造了答卷上的奇跡。
如果問我,他一開始能考那麼高嗎?我會堅決說:「不可能。」然而奇跡往往就躲藏在不可能的角落裡。它因不可能而美麗,因不可能而超脫!
在人生中,不要對困難說不可能。對困難說不可能的人,奇跡是不可能來找它的,只有對困難說:「我想試試」的人,才會在生命的答卷上,寫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影評5
伴著凜冽的寒風,我校迎來了每年一次的「校園吉尼斯」比賽。今年,我班承辦了「蒙眼單腳站」比賽,我也有幸擔任了裁判。
「蒙眼單腳站」的規則是:用眼罩蒙住雙眼;一腳抬起,抬起的腳步不能勾住另一隻腳,不能把腳抵在腳背上;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腳不能碰地,一旦碰地就要自行解下眼罩。
由於每年級人數過多,所以要分批舉行。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到三年級的比賽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四、五、六年級的比賽了,我身為裁判,要為他們戴眼罩、整理隊伍。比賽開始了!同學們一個個紛紛抬起腿,有的筆直地往前伸,有的輕松地盪在旁邊……看,那個高高的男生還雙手插褲兜,一腳擋在前面,好像一副愛理不理,無所謂的表情。十幾分鍾過去了,本來一大片的人群,現如今就只剩下十五人左右,而我現在看管的四年級還剩下四人,兩男兩女。這時,戰局緊張起來,因為只要一人犯規,其餘三人就成了前三名獲勝者,我心裡也跟著緊張起來,彷彿我就是他們,心「怦怦」都要跳到嗓子眼了。我在他們之間來回穿梭,依次鼓勵他們不要放棄,可還是有一個男孩因腳太酸,碰地輸了,他沮喪地回了班級。
我看了也替他難過,如果是我也一定會十分懊惱,就差一點兒就能進前三,為什麼就不能再堅持一下呢?我繼續又盯著另一個男孩,他站立的一隻腳一直在不停地彎曲、伸直,他一定是腳太酸,快要站不住了。可即使他腳已經酸得不行了,他也沒有輕易放棄,他額頭上一滴滴都大的汗珠可以說明,他那被牙齒咬得發白的嘴唇可以說明,他那顫抖的雙腳也可以說明……這一切都可以說明他在承受多大的煎熬、酸痛。我不禁暗暗感嘆:「他一個四年級學生就可以承受如此的酸痛難耐,如果是我,我也可以嗎?」我一定會承受不住,而過早放棄,不去堅持,不去努力。而現在我知道了:只有努力過,堅持過的人,才會取得成功! ,才有機會收獲碩果,就算沒有成功,也不會覺得遺憾了!
在這次「蒙眼單腳戰」的比賽中,我看到了堅持的可貴,堅持可以產生奇跡。就像在這次比賽中最後的余文琪以1小時31分26秒的成績打破了「吉尼斯記錄」,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影評5篇相關 文章 :
★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及啟發5篇
★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精選5篇)
★ 2022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10篇
★ 2022年春節檔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5篇
★ 電影《奇跡男孩》5篇影評觀後感精選
★ 《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及啟迪2022年
★ 《奇跡笨小孩》電影觀後感5篇
★ 2022年春節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後感
★ 《奇跡笨小孩》電影觀後感心得10篇
★ 《奇跡笨小孩》觀後感及心得範文2022年
5. 一篇兒童電影觀後感
小孩不笨2》觀後感 今天受朋友邀請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沒想到,效果卻大大超出預期。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甚至有些俗套,無非是描寫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梁」,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但導演「賺人眼淚」的手法實在是天下一流,連我這等「鐵石心腸」的人居然也稀里嘩啦了好幾次,實在是佩服得緊! 鏡頭一:9歲的Tom在學校商店裡偷了阿姨的錢,想不到商店的監控錄像告訴了警察真相,當Tom的父母氣急敗壞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訓Tom時,Tom哭著說出了真相:學校馬上有一個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邀請到自己的父母參加時,他的父母卻因為要賺錢,不僅不聽他的請求,而且一次次把自己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飯桌上,他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小時別人要付500元,他就賣掉自己所有心愛的卡片,卻仍然湊不夠錢,而演出時間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悔恨的淚,高興的淚,愛的淚…… 鏡頭二:成才因為違反校規而被學校開除,當他加入「黑社會」之後,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為營救兒子而從過街天橋的台階上摔下來,頭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當爸爸被推進急救室,雜貨店的胖阿姨告訴成才:「你知道你爸爸有多愛你嗎?為了找到一所學校收留你,只會寫ABC的他,把我替他寫的英文求救信抄寫了163份,並且用殘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學……他太愛你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愛你……」成才的爸爸在彌留之際,希望當面感謝終於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長,成才去學校哭著求校長「騙」爸爸……當大家圍在病床前送成才爸爸時,爸爸對成才說:「我一輩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長大的,我不知道愛,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然後他攢足最後的力氣說出自己剛剛學來的「I love you」跟兒子作最後的告別……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文明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為「迷幻、虛假和偽裝」! 生命、愛、關懷、靈性……在哪一個黑夜滋養?在哪一個凌晨萌發?又在哪一個時刻開花?!
請採納。
6. 看完 旋風女隊這部兒童勵志電影的觀後感怎麼寫 謝謝大家50到100字急
《旋風女隊》主要講從小有著足球夢的女主人公因為身高不夠無法做職業球員後,一心想把足球技術傳給下一代,於是她去了農村小學給學生們教足球,成立足球隊並贏得最終比賽的故事。
整個影片中最令人感動的是主人公在誤解別人意思後坐車回城,孩子們都來追她坐的車,一個個痛哭流涕,女主人公向他們揮手告別……這讓我看到了她和孩子們的情誼有多麼深厚,她給孩子們帶來技術和知識,孩子們當然不肯讓她離去。
在前面輸了兩場比賽後,孩子們更是有了要學好足球的決心。他們練習了幾個月,用了各種方法。同時女主人公磨練他們的體質、毅力、自信和決心。他們的球技大漲,令人無法相信。最後,村裡出錢給每個人買了球衣、球鞋、球襪,在最後的比賽中,以1:0的成績贏得了比賽!
這部電影告訴我,團體的事情要團結,要配合,每個人都要堅持不懈,對自己有信心。就像鄉村的孩子們,他們原來甚至不知道足球是什麼,在經歷了那麼多困難之後卻與專業球隊比賽取得勝利。這個道理會讓我受益終生!
7.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怎麼寫100字左右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從電腦上看了一部電影,名叫《憤怒的小孩》,是一部搞笑篇。 電影講的主要內容是:留守小孩孫小傲離家出走,途中偶遇躲避犯罪團伙追捕的小女孩蘭蘭。一個想回家的小孩和一個不想回家的小孩結成了聯盟。最終,兩個憤怒的小孩獲得了勝利,笨賊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我從電影中得到了一句搞笑的話語,就是「打人不打頭,打頭爺發怒」,這一句話語讓我特別注意。 我感覺這一部電影很有童趣,也很真實,而且也很搞笑,這一部電影很好看。
8. 怎樣寫電影觀後感
語文寫作方法——如何寫觀後感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游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現吸毒、販毒現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寫好觀後感,不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認識能力,還能起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師嚴肅地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不應忘記的歷史——電影《東京審判》的觀後感
《東京審判》歷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9月18日晚,軍訓團組織06級新生在圖書館廣場觀看了電影《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沖擊,點燃了心中雄雄的愛國主義熱情。我們為革命前輩的傲骨豪情而喝彩,為日本戰犯死不認罪而激憤,為最終的勝利而欣慰,充分感覺到身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東京審判,是國人給死難同胞的一個交代,是向世界討要公道的一場審判,這是一段真實而又不為所熟知的歷史。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覺得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成為未來的創造者,我們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使體魄更加強壯,技術更加先進,意志更加堅毅,思想更加成熟。
《東京審判》讓我學會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態面對這段苦難的歷史……
9. 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會看」電影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有個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觀後感屬於評析性的議論文一類。電影觀後感,即對影片發表評論,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開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鑒。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
第三、厚積薄發,調「兵」遣「將」
寫電影觀後感,要充分而又妥貼地運用學過的語言。民間有一個給「語言」下定義的謎語:「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爾基也說過類似的話:「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學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電影是一種藝術,電影觀後感自然要牽涉到方方面面,沒有足夠的語言儲備,就無法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影片沒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寫不好觀後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語言貧乏,同樣也寫不好電影觀後感。
針對這樣一篇觀後感,作者盡管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和語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語言平淡無味,很難吸引讀者的眼球。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7
找准寫作的切入口。
一部電影人物眾多,內容紛繁,情節縱橫交錯。寫作時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找到一個切入口展開全篇,好像一條紅線將「簡介-評論-感受」三塊內容串連起來。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選擇一個人物。一部電影看完,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2、截取一個片斷。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如電影《任長霞》中,表現任長霞一心為民的事例很多。同學們就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聯系實際談感受。
3、描寫一個鏡頭。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