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動物世界》中關於蛇的知識
蛇蛇是無足的爬蟲類冷血動物的總稱。身體細長,四肢退化,無足、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身體表面覆蓋有鱗。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另有十二生肖中有蛇。
蛇的天敵
哺乳動物中的獾、鼬、浣熊、刺蝟、獴等鳥類中的鷹、雕、鷲、犀鳥、鸛等(特別是蛇雕)兩棲動物中的大蟾蜍和牛蛙也吃蛇,還有許多以其他蛇類為食的蛇如眼鏡王蛇等。蛇最大的敵人是人類
中國境內的毒蛇有蟒山烙鐵頭、五步蛇、竹葉青、眼鏡蛇、蝮蛇和金環蛇等;無毒蛇有錦蛇、蟒蛇、大赤練等。
蛇是不會主動對人進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軀。如果你的腳踩上了它的時候,它會本能地馬上回頭咬你腳一口,噴灑毒液,令你倒下。當人們行走在山路上,「打草驚蛇」在此用得很恰當。你手執一根木棍,有彈性的木棍子最好。邊走邊往草叢中劃劃打打,如果草叢有蛇,會受驚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危險的動作,因為木棒著地點很小,不容易擊倒蛇。軟木棒有彈性,打蛇時木棒貼地,蛇被擊中的可能性更大。蛇打七寸,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蛇動彈不了。
蛇類喜居蔭蔽、潮濕、人跡罕至、雜草叢生、樹木繁茂、有枮木樹洞或亂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牆,且餌料豐富的環境,這些都是它們棲居、出沒、繁衍的場所,也有的蛇棲居水中。
它們棲息於墓洞中,洞口可見稀稠成粒的糞便,這樣我們就知道洞中有沒有蛇了。蛇有冬眠的習性,到了冬天盤踞的洞中睡覺,一睡就是幾個月,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保持體力。待到春暖花開,蛇就醒了,開始外出覓食,而且脫掉原來的外衣。蛻皮時,蛇的新舊皮之間會分泌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有助於蛇的蛻皮。從蛇蛻的外衣直徑和長度可測出蛇重量甚至說出蛇的名稱。蛇蛻皮後不久,活動量增大,覓食量增加,體況逐漸恢復。隨著氣溫逐漸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進入發情期。尋偶時,雌雄蛇發出的鳴叫聲清晰明亮,「噠噠噠」如擊石聲。
在一切動物崇拜裡面,對蛇的崇拜是最廣泛的,在大多數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經占據一個突出的地位。在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發現有蛙、鳥的圖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還有蛇的圖像;從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頭、鳥獸的圖像,這些圖像有些可能就是當時的氏族圖騰。有趣的是,傳說中的漢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據《列子》中記載:「皰犧氏、女蝸氏、神龍(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經》里有「共工氏蛇身朱發」之說。在伏羲部落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赤龍氏、青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等11個氏族,它們可能是以各種蛇為其圖騰的氏族。我國傳說中的龍,恐怕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於東方的夷族,他們的一個著名酋長叫做太暤。據說他是人頭蛇身,又說是龍身。
怎樣識別有毒蛇和無毒蛇呢,一般人單憑頭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顏色是否鮮艷來區分,這是不夠全面的。雖然毒蛇頭部呈明顯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頭部並不呈三角形;而無毒蛇中的偽蝮蛇,頭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蛇和眼鏡蛇的尾巴確實很粗大,但烙鐵頭的尾巴就較細長;很多色澤鮮艷的蛇,如玉斑錦蛇、火赤鏈蛇等並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澤如泥土或似狗屎樣,很不引人著目,但卻很毒。
因此區別有毒和無毒蛇主要根據以下幾點:1、毒腺有毒蛇具有毒腺,無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來。位於頭部兩側、眼的後方,包藏於頜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當毒蛇咬物時,包繞著毒腺的肌肉收縮,毒液即經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溝,注入被咬對象的身體內使之發生中毒,無毒蛇無這一功能;2、毒液管是輸送毒液的管道,連接在毒腺與毒牙之間。只有毒蛇才具備有毒液管;3、毒牙毒蛇具有毒牙,它位於上頜骨無毒牙的前方或後方,比無毒牙既長又大。那麼,哪些無毒蛇容易與有毒蛇混淆呢?常被誤認為是毒蛇的幾種無毒蛇,由於外形特殊,色斑鮮艷,而且性情凶惡,所以常被當地一些群眾視為是毒蛇而驚慌失措,其實這種蛇咬人時對人體是無害的。如赤鏈蛇(又叫火赤鏈)等。外形或色斑與毒蛇容易混淆的無毒蛇黃鏈蛇(又叫黃赤鏈),由於背面有黑黃相間的橫紋,常被誤為是金環蛇;黑背白環蛇,由於蛇背有黑白相間的橫紋,也容易被錯認為是銀環蛇;頸棱蛇(又叫偽蝮蛇),體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兩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塊,頭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極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標)由於通身都是綠色,所以常與竹葉青混淆。
蛇傷診斷與急救
毒蛇咬傷的局部常規處理,是指被毒蛇咬傷後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採取緊急措施,包括早期結扎、擴創排毒,燒灼、針刺、火罐排毒,封閉療法及局部用葯等。局部常規處理應在蛇傷現場進行,處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蛇咬傷後立即用火柴頭5-7枝燒灼傷口,以破壞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針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傷口或周圍的毒液,但對於血循毒(如蝰蛇、鉻鐵頭、竹葉青、五步蛇)蛇傷患者,不宜針刺或拔火罐,以免傷口流血不止。為延緩傷口蛇毒的吸收,於近心端3-5厘米處用帶子扎緊,其結扎松緊程度以能阻斷淋巴和靜脈迴流,但不妨礙動脈血流為宜,以後每隔15-20分鍾放鬆一次,每次1-2分鍾,以免肢體因血循環障礙過久而壞死,待急救處理結束後(不能超過2小時),結扎應立即解除。在蛇咬傷後1-2小時內,傷口處作十字切口,長2-3厘米,深達真皮以下,如無重要神經血管通過,可深達2-3cm。傷口若有毒牙遺留,應取出,反復沖洗傷口後,傷肢擱下垂位,周圍置冰袋,以減少蛇毒的吸收。應注意,血循毒蛇咬傷者不宜作擴創排毒,以免傷口流血不止,常規應用破傷風抗毒素(TAT)。在蛇咬傷後0.5-1小時內,有條件者,及早作局部環封,用相應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鈉4ml,分別與0.25-0.5%普魯卡因溶液5-20ml、地塞米松5mg配伍,於牙痕中心及周圍注射達肌肉層,或在結扎的上方作環行封閉,這對減輕症狀甚有益處。腫脹的肢體,可外敷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中葯,如用雙柏散(側柏葉、大黃、黃柏、薄荷、澤之)加水蜜熱敷,效果很好。局部出現壞死、潰瘍者,則按中、西醫(或中西醫結合)外科處理。
行軍防蛇
1、除眼鏡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2、蛇是變溫動物,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南方通常5-10月份是蛇傷發病高期。特別是在悶熱的雨林或雨後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後、洪水過後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3、蛇類的晝夜活動有一定規律。眼鏡蛇,眼鏡王蛇白天活動,銀環蛇晚上活動,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動。蛇傷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時,晚上18-22時。此外蝮蛇對熱源很敏感,有撲火習慣,所以夜間行路用明火照亮時,要防避毒蛇咬傷。4、穿高幫鞋(皮靴),穿著長衣長褲,戴帽、扣緊衣領、袖口、褲口。5、盡量避免在草叢里行軍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驚蛇(眼鏡蛇會主動攻擊人,打草驚蛇有可能會引起眼鏡蛇主動攻擊人,不知道這一條到底怎樣用。)6、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在伐取灌木、採摘水果前要小心觀察,一些蛇類經常棲於樹木之上。翻轉石塊或圓木以及掘坑挖洞時使用木棒,不可徒手進行這類活動。7、如果與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鎮定安靜,不要突然移動,不要向其發起攻擊。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8、把手裡的什麼東西往它旁邊扔過去,轉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過去蒙住它,然後跑開。9、如果迫不得已要殺死毒蛇,可取一根長棒,要具有良好的彈性,快速劈向其後腦門,因為那裡是蛇的七寸,即心臟。10、警惕那種看上去已死的蛇,因為他們可能在窺視獵物而裝死。11、如與一條蛇狹路相逢,則應該後退避讓,給他逃跑的機會,他會乖乖那麼做的。
營地防蛇
1、避免在蛇鼠洞多、亂石堆或灌木從中扎營。營地周圍的雜草應鏟除干凈,另外,一條較深的排水溝也能較好的防止蛇蟲的入侵。2、在營地周圍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種或數種:雄黃。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濕了的煙葉。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類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營時應將帳篷拉鏈完全合上。睡前檢查床鋪,壓好帳篷,早晨起來檢查鞋子。萬一發現蛇,可迅速退後,保持一定距離。4、若打地鋪,可用樹枝、樹葉或細竹墊鋪,盡量不要用雜草。臨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蟲。醒來時,應首先仔細的察看身體周圍,否則附近若有蛇或昆蟲會被突然的活動驚動。5、注意保持營地的清潔,所有垃圾必須及時掩埋。因為只要有星點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螞蟻引來,螞蟻又會將蜥蜴引來,而蜥蜴又會把蛇引來。注意不要用火燒魚骨頭,這種氣味也會把蛇引來。
常見蛇葯
1、自製防蛇葯材料:雄黃(有毒,使用時切忌用火燒)二兩、大蒜一頭、紗布一塊。製作:將大蒜搗爛,雄黃碾成粉末,兩樣充分拌勻後,用紗布包住,紮成一小球狀,以不出水為宜。用法:將雄黃大蒜球掛在腰間,若要更保險,製作兩個球,分別綁在左右腳脖子上。這樣,無論走到哪裡,蛇族一概退避三舍。特點:效果顯著,經久耐用,製作一次可用一月。2、蛇怕風油精3、當在野外被蛇咬後,服用蛇葯片,並將解蛇毒葯粉塗抹在傷口周圍。各地葯品供應站有不同的蛇傷葯,可參照說明書使用。南通蛇葯又叫季德勝蛇葯(片劑)用於治療毒蛇、毒蟲咬傷,有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上海蛇葯用以治療腹蛇、竹葉青等毒蛇咬傷,亦可治療眼鏡蛇、銀環蛇、五步蛇等咬傷。具有解蛇毒以及消炎、強心、利尿、止血、抗溶血等作用。4、血清:有條件的話,最好根據當地動物志,准備相對應的血清,冷藏攜帶至當地,存放在醫院中。
咬傷後的問題
1、在不能確定為何種蛇咬傷的情況下,不能以為無明顯症狀就判斷是無毒蛇。在多數情況下傷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的情況下,應按毒蛇咬傷處理。無毒蛇咬傷常見四排細小的牙痕,毒蛇咬傷通常見一個或兩個或三個比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兩排毒牙。2、看傷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斷在你肉里,把它拔出來。3、燒灼:被蛇咬傷後立即用火柴頭5-7枝燒灼傷口,以破壞局部的蛇毒。4、沖洗:蛇毒在1-3分鍾內是不會蔓延,這時擠出或沖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沖洗用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鹽水或冷開水、肥皂、尿,最好將傷肢置於4~7℃冰水中(冷水內放入冰塊),在傷處周圍放置碎冰維持24小時,亦可噴氯乙烷(降溫時注意全身保暖)。切記:千萬不要在傷口處塗酒精。5、扎結肢體:在近心端,用綁帶像打綁腿一樣螺旋型大面積緊縛肢體,延緩毒液蔓延。譬如腳踝被咬,就在膝蓋下包紮。蛇毒是通過靜脈傳遞的,靜脈分布在人體表。用粗布條大面積壓迫體表的靜脈,可以有效防治蛇毒蔓延,同時又不會因為局部扎結過緊而阻斷血液流通。這樣可以盡可能阻止毒液的擴散,防止毒素進入淋巴系統。結扎之後,趕緊赴醫治療,急救處理結束後,一般不要超過2小時。沒有綁帶時,也可用繩子、布帶、鞋帶、稻草等,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厘米處作環形結扎,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結扎要迅速,在咬傷後2~5分鍾內完成,此後每隔15分鍾放鬆1~2分鍾,以免肢體因血液循環受阻而壞死。到鄰近的醫院注射抗毒血清後,可去掉結扎。6、擴創排毒:經過沖洗處理後,用消毒過的小刀劃破兩個牙痕間的皮膚,同時在傷口附近的皮膚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數處,這樣可使毒液外流。不斷擠壓傷口20分鍾。但被尖吻蝮蛇(五步蛇)和烙鐵頭蛇、蝰蛇、咬傷,不要作刀刺排毒,因為它們的蛇毒中有一種溶血酶,可以導致人大量出血不止,如果對傷口再做切開處理,只能加速人體失血。因為普通人無從分辨毒蛇,所以,治療蛇傷時傷口切開的做法就不能予以推廣。7、針刺或拔火罐:但對於血循毒(如蝰蛇、鉻鐵頭、竹葉青、五步蛇)蛇傷患者,不宜針刺或拔火罐,以免傷口流血不止。如傷口周圍腫脹過甚時,可在腫脹處下端每隔1~2寸處,用消毒鈍頭粗針平刺直入2公分;如手足部腫脹時,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個手指指縫之間),下肢者穿刺八風穴(四個足趾趾縫之間),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腫。針刺排毒。8、如引發中風應積極治療,同樣在必要時應進行人工呼吸,時刻關注患者的呼吸情況。銀環蛇、金環蛇咬傷後昏迷的重病人可採取人工呼吸維持。9、解毒葯的應用:被毒蛇咬傷後應盡早用葯,南通蛇葯(季德蛇葯)、上海蛇葯、新鮮半邊蓮(蛇疔草)、內服半邊蓮,半邊蓮和雄黃一起搗爛,製成漿狀外敷,每日換一次。別以為有葯就沒事了,葯只能緩解,趕快找醫院去。10、做好這些後還要避免劇烈走動或活動,保持受傷部位下垂,相對固定。如條件許可應由他人運送。運送傷員到醫院的路上,傷員盡量少活動,減少血液的循環,注意保暖。11、無毒蛇咬後無須特殊處理,只需對傷口清洗、止血,去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即可。
B. 電視里動物世界裡面經常有個老外演的抓蛇那個老外叫什麼名字啊
奧斯汀·史蒂文斯
生於南非的奧斯汀·史蒂文斯,是世界著名的爬蟲學家、電影製作、作家、攝影師、抓蛇專家、打從12歲起,就完全著迷於身子滑滑溜溜的蛇類。
他是位多產的動物記錄片大師,不但抱走多項攝影獎,迄今發表的文章也已超過 150 篇,因此世界各地的雜志中都能看到奧斯汀與動物互別瞄頭的照片。
拍片時,他面對的是地球上最危險、殘暴的動物,如科莫多龍、熊還有黑犀牛。不過,奧斯汀卻是以蛇類記錄片而變得家喻戶曉。
(2)電影動物世界毒舌擴展閱讀
個人紀錄片
1、《拯救黑曼巴蛇》
節目簡介
奧斯丁·史蒂文斯從事爬行動物研究近30年,他判斷世界上「最毒的蛇」的標准有三點,首先是速度,其次是蛇的毒液的毒性,第三是蛇的脾氣秉性。
他認為黑曼巴位列世界危險毒蛇的榜首。黑曼巴像任何蛇一樣,只要給它自由的空間,不要威脅到它的生存,黑曼巴攻擊人類的情況也就不會發生。
2、《搜索巨型矛頭蝮》
節目簡介
世界著名的爬蟲學家、專業的蛇類攝影師奧斯汀·史蒂文斯從小就喜歡蛇,他是愛蛇如命的瘋子,是享譽天下的世界蛇王。
本期節目帶您跟隨他的鏡頭一起尋找飛蛇金花蛇、貓眼蛇,並到哥斯大黎加的原始森林裡尋找蝮蛇家族的王者-巨型矛頭蝮,在這途中碰到了森王蛇、黃腹海蛇、扁斑蝰蛇、莫索拉納蛇。
C. 《動物世界》中關於蛇的知識
蛇的種類及分布
蛇與某些類蜥蜴同屬於爬行動物。按自然界動物的分類,它屬於爬行綱、有鱗亞綱、蛇目。蛇類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其種屬隨地域、氣候、環境而各異。已知世界上現有蛇類2200 多種,分別隸屬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 195 種。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占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余種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稱金甲帶、鐵包金、國公棍、佛蛇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
銀環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眼鏡蛇孟加拉亞種
(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雲南、四川、和 廣西,近年來,該蛇從泰國等地流入廣東,廣東地區稱該蛇為「泰國眼鏡蛇」。該蛇頸背的眼鏡斑只有單個圓圈,體長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較強
眼鏡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俗稱過山峰、大眼鏡蛇等,外形似眼鏡蛇,體更長,可達5米,頸部膨扁時有白色的倒寫 V 字形斑,體背有窄白色帶斑紋 40-50 個,激怒時其前身 1/2 豎起,性兇猛,會主動攻擊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生活於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區
蝰蛇
(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稱圓斑蝰、金錢斑、百步金錢豹等。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兇猛。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多棲息於田野中。台灣產台灣亞種。東南亞也有蝰蛇分布。近年來,大量的蝰蛇從緬甸、泰國流入我國
蝮蛇
(Agkistrodon halys):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
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 1.5 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烙鐵頭
(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因形似舊式烙鐵)、龜殼花蛇、金錢斑等,頭部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體長1米余,體背棕褐色,有鑲淺黃色邊的紫棕色斑塊,體長約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
竹葉青
(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後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 60- 90 厘米。廣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活於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水蛇,長約65cm。無毒。
紋沙蛇長40cm,生活在澳洲的沙漠中
烏梢蛇,無毒。用它來泡酒,可以治療風濕病。
翠竹蛇,無毒,常常被人誤認為是竹葉青。它與竹葉青的區別是:尾部不焦、眼睛不紅、頸部較粗。
海蛇。海蛇的品種很多,大部份是有毒的。因為海蛇終身生活在大海里,它們都有扁平似槳的尾巴。
喜瑪拉雅白頭蛇
非洲的節腳蛇
黑樹眼鏡蛇是非洲的劇毒蛇類,雖然不經常要人,但一旦被它咬傷,通常在一個小時之內就會死亡。它的體色並不總是黑色,一般呈灰色或棕色,頭測具淺色斑紋,只有口腔內部有黑斑,當它防禦天敵將口張大時可見口腔內的黑色斑,這時它的頸部呈扁平狀。黑樹眼鏡蛇行動敏捷,它的窩有時建在地上。
北美最長最毒的東部菱斑響尾蛇
D. 關於蛇的片子
有<<蟒蛇巨蛇之戰>>,<<狂莽之災1>>,<<狂莽之災2>>
E. 電影動物世界高清版百度雲資源,求分享~
鏈接: https://pan..com/s/10saSKSmMMbXfwQZlNkWjfg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的《動物世界》欄目從1981年12月31日開播。主旨在於向電視觀眾介紹大自然中的種種動植物,使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和認識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命,認識自然對人類的影響。
F. 電影《動物世界》誰是反派
《動物世界》改編自福本伸行1996開始連載的漫畫《賭博默示錄》,所有故事都發生在一個游輪上,只要在這個游輪上的游戲里獲勝,就有機會改變人生。
我感覺反派角色比較出彩的是蘇可飾演的張景坤與李易峰飾演的鄭開司同是游輪上的「賭徒」,相比鄭開司,蘇可可謂「命運號」游輪上的常客了。他熟悉這里的「叢林法則」,為了生存不擇手段,與鄭開司在游輪上多次展開對決,其老辣內斂的演技,獲得不少觀眾的稱贊,這是一個狡猾而貪婪的邪惡人物,善於用花言巧語和欺詐手段謀取私利。
G. 動物世界:金環蛇和銀環蛇,哪個毒性更大
應該是金環蛇,因為金子比銀子貴重。
H. 看動物世界觀後感100字
《動物世界》觀後感
看到這期的動物世界,我深有感觸!我喜歡雄獅的王者風范,為家族而戰.
獅子讓我想起了動畫片《獅子王》那裡面得辛巴獅子,從小到大逐漸形成領導整個森林的主人,是多麼讓人贊嘆啊!
《獅子的一家》介紹了倆只雙胞胎兄弟的雄獅和雌獅以及它們的後代所構建成一個大的獅子家族所發生的事情。這倆只雄獅為了自己的家庭,每天需要東奔西走,將自己的氣味在草原上留下痕跡,將自己的家庭在草原上佔有領地。
它們這個家庭是由倆只雄獅、七隻雌獅以及十隻幼獅所構建而成的。它們家庭不僅要面對缺乏食物的危機,而且還要面臨領地外流浪雄獅霸佔土地的危險。看到雌獅們與流浪雄獅齊心協力作戰,不為別的,而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看到雌獅們拚命地保護自己的幼崽。我彷彿看到母愛的偉大,突然間想到自己的母親為了照顧我的生活,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啊!這就是至高無上的母愛!戰斗結束了,十隻幼獅安全活了下來。
雌獅們團結協作,使她們成為一個個出色的獵手,並使這個家園生存下來。集體捕獵,提高了它們作戰機率。雌獅們從四面八方擁來為了捕圍中間的一些斑馬,從而截斷了斑馬們的退路,確保萬無一失。斑馬們被完全包圍了,30秒內這些雌獅們咬死了倆只斑馬。這足以讓她們飽吃一頓。而雄獅和幼獅也分別來領取自己的食物。看到它們這一個大家庭生活得幸福美滿,讓我真是高興不已,希望它們的生活永遠都是和平安寧。
森林的主人,獨霸天下的勇者,萬獸之王的獅子,讓我越來越喜歡獅子,也讓我越來越想成為獅子!
看完這期的《動物世界》,我想我應該學習獅子們的耐力,在最佳時機出擊,保存實力,並在其最不易跑動時,突然出擊,置對方與死地。而且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保護動物,保護環境,讓我們每天都能身臨其境在這片祥和的大自然之中。
I. 對於韓延導演的新作、李易峰主演的《動物世界》應該如何看待
《動物世界》這部電影會讓觀眾持續沉浸和過癮。這部電影除了有大量的幻想的場景之外,還進行了大量的人性探討。《動物世界》的配角選擇和實際完成度,是這部影片從頭至尾保持穩定的關鍵。
首先是影片的視覺效果。《動物世界》的男主鄭開司,從影片開局的描繪中,他有著嚴重妄想症人設背景,所以片中有大量的幻想的場景。
張景坤嘶吼著告訴他叢林的法則,李軍用最實際的背叛告訴他這是動物的世界,但鄭開司的底線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我不會成為一個軟弱的好人,但也永遠不會淪為一個兇殘的壞人。別問我為什麼,我腦子有病。
其實真實世界中未必會有大逃殺,但是我們每一天都在逃亡。
J. 《動物世界》結局什麼意思想表達什麼
隱藏的彩蛋為第二部埋下了伏筆。
結尾的彩蛋中,在醫院陪母親的鄭開司(李易峰飾)又一次看到了安德森的手下安藤。
再來看影片結尾部分,鄭開司順利下船,一段將影片推入高潮振奮人心的台詞出現了:
「該打的仗,我已經打過了,該跑的路,我也跑到了盡頭,老子信的道,老子自己來守......」
我想這是導演在第一部《動物世界》中想要向我們表達的東西——堅守自我。
這部時長兩個小時的電影在前半部分給人感覺鋪墊太多,有些東西和情感沒有落地。直到上船後的劇情才開始充滿節奏感、吸引人的眼球。導演要講的是一個大故事,我們要是抱著一部影片就能看懂全部的心態,未免太過著急了。
從第一部開始,無論是劇情呈現方面還是演員的演技方面,都是在線的。如此看來,第二部的確很值得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