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漁夫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漁夫

發布時間:2022-09-09 22:58:04

Ⅰ 一部中國動畫片,關於漁夫從海里撈了一個盆子,半夜裡從盆子里出來一個小孩釣魚。

這是美術片《漁童》(剪紙動畫片) 里的台詞這部美術片的鏈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Rgs6gVLC54/

Ⅱ 誰來幫我猜猜這些是什麼動畫片

第二個是《漁童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導演:萬古蟾
造型兼動作設計:胡進慶,錢家 ,沈祖慰

介紹:

帝國主義佔領了中國的港口,不準漁民出海打魚,然而漁民仍要交漁稅。老漁夫迫於生計,在一個風高浪急的雨夜,冒險越過封鎖線出海捕魚,可是忙了大半夜,一條魚也沒有打到,卻網到了一隻畫著漁童的漢白玉魚盆。老漁夫失望地回到家中,把魚盆放在桌上。[1]到了半夜,彩繪的漁童從魚盆里跳出來,用釣竿在盆里垂釣,變出了許多很大的珍珠。漁夫醒來一看,十分吃驚,知道這是一件寶貝。第二天,他把珍珠在市上出賣,還夢想有了錢將來造一條新的漁船。可是,這個秘密被一個洋教士知道了,他要霸佔這只魚盆,便勾結官府,把漁夫押上公堂。洋教士顛倒黑白,胡說這只魚盆是他的。官老爺跟著洋教士一唱一和,強迫漁夫將魚盆還給洋教士。漁夫怒不可遏,義正詞嚴地痛斥他們,為了不讓魚盆落入洋人之手,他在公堂上當眾把魚盆摔得粉碎。這時,奇跡出現了,魚盆上那個漁童又跳了出來。他甩起釣竿大鬧公堂,把洋教士扔進了大海,嚇跑了官老爺。

第三個是《少女與魔鬼》

Ⅲ 求很久以前的童話故事 漁夫撿到一盆荷花,上面有個娃娃,一天晚上活了,然後產出一堆金豆子。

漁盆的故事
http://ke..com/link?url=jNvQ6C0e_9ujKp-ny2Gt6H1GbgnYn_2eSFom6jgA1bGRr6X-VR2SalSuDQDXBe_WDe6Au8Y7TkqIa2WOONqolq

Ⅳ 聚()成雷

聚蚊成雷:
【解釋】:許多蚊子聚到一起,聲音會象雷聲那樣大。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會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
【出處】:《漢書·中山靖王傳》:「夫眾煦漂山,聚蚊成雷。」
【拼音】:jù wén chéng léi
【拼音碼】:jwcl
【近義詞】:眾口鑠金
【用法】:兼語式;作謂語;比喻眾口詆毀,積少可以成大.
飲鴆止渴:
解議:飲毒葯來解渴!

出處《後漢書·霍諝傳》
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 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

釋義 比喻只圖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其嚴重的結果。

故事 東漢時,擔任過廷尉的霍諝,從小勤奮好學,少年時代就讀 了大量儒家經書,在當地出了名。 霍諝有個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當官。由於他秉公執法,得罪了 一些權貴,被他們誣告篡改詔書,從而押到京都洛陽,關進監獄。 宋光下獄後,霍諝的心情一直不平靜。當時霍諝雖然只有十五 歲,但各方面都已經比較成熟。他從小常和宋光在一起,對舅舅的為 人非常清楚,知道舅舅不可能幹這種弄虛作假的事。他日思夜想怎 樣為舅父伸冤,最後決定給大將軍梁商寫一封信,為舅舅辯白。信中 有這樣一段話: 「宋光作為州郡的長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得到朝廷的任用。 怎麼會冒觸犯死罪的險去篡改詔書呢?這正好比為了充飢而去吃附 子,為了解渴而去飲鴆呢?如果這樣的話,還沒有進入腸胃,到了咽 喉處就已經斷氣了。他怎麼可能這樣做呢?」梁商讀了這封信,覺得 很有道理,對霍諝的才學和膽識也很賞識,便請求順帝寬恕宋光。不 久,宋光被免罪釋放,霍諝的名聲也很快傳遍了洛陽。
白駒過隙:
漢語拼音 bái jū guò xì
成語釋義 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成語出處 《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使用例句 白駒過隙,日月穿梭,才見梅開臘底,又早天氣回陽。
老驥伏櫪:
解 釋 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出 處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示 例 用飛龍在天,對~。(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

近義詞 老當益壯、壯志凌雲

反義詞 老氣橫秋、老態龍鍾

故 事 東漢末年,曹操率軍先後消滅董卓、黃巾軍、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勢力,控制北方領土。袁紹的兒子投奔北方的烏桓,53歲的曹操親率大軍徹底征服20萬烏桓人,凱旋後作《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狼奔豕突:
釋義:鶻:打獵用的鷹一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雲當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稍縱即逝矣。」

示例:此事如~,稍縱即逝,此媼亦捷疾若神矣。(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

近義詞:兔起鳧舉、兔走鶻落

反義詞:拖泥帶水、蝸行牛步

用法:作賓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一丘之貉:
解 釋
丘:土山;貉:像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麼差別。

出 處
1.東漢·班固《漢書·楊惲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2.《漢書·楊惲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用 法
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示 例
1.魯迅《准風月談·中國文壇的悲觀》:「將一切作者,詆為『~'。」
2.嚴復《救亡決論》:否塞晦盲,真若~。

近義詞
一路貨色、涇渭不分

反義詞
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典 故
漢朝時有一個名人叫楊憚,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母親是人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未成年時就成了當朝的名人。漢宣帝時大將霍光謀反,楊憚最先向宣帝報告。
事後被封平通侯,當時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賄賂之風極熾,有錢的人可用錢行賄,經常在外玩樂;無錢行賄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沒有一天休息。楊憚作中山郎後,便把這些弊病全部革除,滿朝官員都稱贊他的廉潔。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勞,便產生了驕傲自滿,結果與太僕長榮(長榮是宣帝舊友,最得信任)發生意見。
有一次,楊憚聽見匈奴降漢的人說匈奴的領袖單於被人殺了,楊憚便說:「遇到一個這樣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國秦朝時的君王一樣,專門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結果國亡了。如果當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產的貉一樣,毫無差別呀!」就這樣,楊憚被免職了。
自古君王勇於改過,不信饞言者能有幾人,楊憚僅被勉職,已是不幸申之大幸了。唉!「前漢書」:「楊憚傳」的原文是「古與今,如一丘之貂。」丘,土阜也,四邊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鶴,俗稱樹貉,狀似狐小,毛黃褐色,深厚而溫滑,可做皮袍。後來的人將這兩句話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語,來此喻同類沒有差別,像在同一個山丘里生長的貂一樣,形體都是相同的。
這成語在應用時,都是用來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談和譏誚的口吻。例如說有一群人專門造謠生事,無事生非,故意與人為難,他們中間沒有一個是好人,就可說:這批東西都是「一丘之貉」,那有一個是好人呢!

「前漢書」:「楊惲傳」的原文是「古與今,如一丘之貂。」丘,土阜也,四邊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鶴,俗稱樹貉,狀似狐小,毛黃褐色,深厚而溫滑,可做皮袍。後來的人將這兩句話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語,來此喻同類沒有差別,像在同一個山丘里生長的貂一樣,形體都是相同的。

這成語在應用時,都是用來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談和譏誚的口吻。例如說有一群人專門造謠生事,無事生非,故意與人為難,他們中間沒有一個是好人,就可說:這批東西都是「一丘之貉」,哪有一個是好人呢!
過江之鯽:
釋 義 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多得很。

出 處 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後,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 「過江名士多於鯽」。

事 例 目光炯炯地看著~似的人群,滿臉泛濫不屑。 ★朱振國《穿過城市》

用 法 偏正式;作賓語;形容多而紛亂

注 釋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西晉滅亡時,中原紛亂,中原名士紛紛來到江南。遂有「過江名士多於鯽」詩句。後用以形容趕時髦的人很多。
以珠彈雀:
解釋 用珍珠彈麻雀。比喻輕重顛倒,得不償失。

出處 《莊子·讓王》:「今且有人於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事例 蓋人當困心衡慮之既極,往往不惜倒行逆施,~。 ★清·梁啟超《中國外交方針私議》
蠶食鯨吞:
〖解釋〗像蠶吃桑葉那樣一步步侵佔,象鯨吞食那樣一下子吞並。比喻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並別國的領土。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汝蠶食鯨吞。幾無余瀝。」
〖示例〗在乾隆時代,英吉利滅東印度,據孟加刺,漸肆其~手段,兼並那東、中、南三印度之地。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二回。
鷸蚌相爭 :
有一句古話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燕策》: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莫過甘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解釋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出 處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權待他鷸蚌相持俱斃日,也等咱漁人含笑再中興。」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自己漁人得利。」

[提示]

這是一則十分生動的寓言故事。它告訴我們:大敵當前,弱小者之間要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斗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早已成為大家常用的成語。

[原文]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莫過甘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戰國策》

[注釋]

方——正在。曝(pù)——曬。

鷸(yù)——一種水鳥,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箝(qián)——同「鉗」,夾住。

喙(huì)——鳥獸的嘴。

雨——這里用作動詞,下雨。

即——就,那就。

謂..曰——對..說。

相舍——互相放棄。

並——一起,一並。禽——同「擒」,捕捉。

〔比喻義〕
告誡人們不要自相殘殺,要寬容。其寓意與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有一定聯系。

【詩文翻譯】
河蚌剛剛爬上河灘張開殼兒曬太陽,一隻鷸鳥撲過來啄它的肉。蚌靈敏地合擾自己堅硬的殼,把鷸鳥尖尖的長嘴緊緊夾住。鷸對蚌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蚌也對鷸說:「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餓死!」鷸和蚌誰也不肯讓誰。結果都被漁夫毫不費力地抓住了。

解釋二

鷸蚌相爭是中國傳統曲藝太平歌詞的經典曲目。

文本:

正月里陰天渭水寒
出了水的河蚌兒曬在了沙灘
半懸空落下魚鷹子
緊翅收翎往下扦
那鷹扦蚌肉疼難忍
蚌夾鷹嘴兩翅扇
打南邊就來了漁翁一位
有一位漁翁是來到了岸邊
他倒說歡喜歡喜真歡喜
捉來蚌兒下酒鷸子換錢
有鷸鷹落下了這傷心的淚
叫一聲河蚌兒要你聽言
早知道落在了漁人手
倒不如你歸大海我上高山
你歸大海飲天水
我上高山樂安然
這就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你是伸頭容易是退頭難
〔詞性〕
貶義詞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3年出品
導演:胡進慶
主演:陸汝浩。
故事內容:取材於傳統寓言故事:鷸鳥和翠鳥在河邊爭奪一條大魚。漁翁發現後,用魚叉刺去,沒有擊中。鷸鳥趁機搶走大魚,逃之夭夭。一隻河蚌敞開胸懷在沙灘上曬太陽。翠鳥又啄到一條泥鰍,泥鰍掙扎滑落,正好掉在河蚌身上被夾住了,翠鳥想從河蚌殼里奪回泥鰍,鷸鳥又飛來趕走翠鳥,欲與河蚌爭奪泥鰍。於是,鷸鳥與河蚌在沙灘上進行了一場智慧與心理的爭斗。雖然泥鰍被鷸鳥吞下肚子,但是它的一條腿被河蚌夾傷了。雙方都不肯善罷甘休,斗爭又繼續下去。鷸鳥佯裝打盹,河蚌慢慢張開兩殼,伺機進攻。鷸鳥出其不意猛然回頭啄去,早有準備的河蚌立刻合攏,把鷸鳥的長喙死死夾住。這時,早已守候在蘆葦中的漁翁趁機把它們一起捕獲。該片是一部水墨剪紙動畫片,而且全片沒有語言台詞,基本屬於默片,全部是依靠人物的表情動作來敘述故事的,在水墨畫的基礎上採用了剪紙的技巧,使得人物表情動作更加豐富多彩,將這個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活靈活現的展示了出來。
本片於1984年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文化部1983年優秀影片獎
第三十四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銀熊獎
南斯拉夫第六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最後答案羅列是:

聚蚊成雷、飲鳩止渴、白駒過隙、老驥伏櫪、兔起鶻落、狼奔豕突、一丘之貉、過江之鯽、以珠彈雀、蠶食鯨吞、鷸蚌相爭

Ⅳ 《鷸蚌相爭》動畫片出版年份是哪一年

《鷸蚌相爭》動畫片出版年份是1983。

《鷸蚌相爭》是改編自《戰國策·燕策》中的寓言故事「鷸蚌相持」,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3年製作的水墨動畫片,胡進慶擔任導演,顧漢昌,墨犢擔任編劇。

該片用水墨畫的風格形式講述了鷸鳥與河蚌爭奪泥鰍,被河蚌夾傷了,鷸鳥展開報復,雙方鬥智斗勇,鷸鳥最後被河蚌夾住難以掙脫,漁夫看到後過來抓住它們的故事。

《鷸蚌相爭》的幕後製作:

中國水墨動畫片自誕生以來在世界影壇上享有盛譽,國內外觀眾都殷切希望能夠多拍一些這樣的影片。但是,攝制一部水墨動畫片很不容易,成本高,費工費時,製作工藝復雜,因此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

用剪紙片的攝制方法拍出水墨藝術的效果,胡進慶思考到了這個問題。他首先試用在毛邊紙上畫顏色,使之產生國畫的濃淡、暈化的韻味,然後沿著輪廓邊緣撕下來,再組裝成型。這就是剪紙片的拉毛新工藝。

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人物有強烈的質感和墨象之美,這在剪紙製作工藝上是個創舉,它為剪紙片的風格樣式開拓了新的前景。《鷸蚌相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誕生的。

Ⅵ 關於動畫片魚盆的故事

《漁童》
【時間】1959年
【簡介】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30分鍾。萬古蟾導演,胡進慶、錢家、沈祖慰造型兼動作設計。

Ⅶ 蓮花寶座上童子在釣魚是什麼童話片

《漁童》又名《漁盆的故事》

Ⅷ 小時侯伴隨我們長的動畫影片,直到今日……誰能告訴我有多少留在心尖……〈連載〉

沒頭腦和不高興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上海電影專科學校1962年聯合攝制
導演:張松林
動畫指導:何郁文,呂晉

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拉四,總要出點差錯;一 個叫"不高興",老是別別扭扭,和 別人唱反調.人家勸他們改掉壞脾氣 ,兩個孩子都聽不進去.為了幫助他 們改正缺點,影片導演讓他們變成了大人.

小鯉魚跳龍門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8年攝制
導演:何玉門
動畫設計: 段浚,王正中,矯野松,杭執行

鯉魚奶奶給小鯉魚們講了一個鯉魚祖先跳龍門的故事,說龍門那邊有個天堂,只有勇敢的小鯉魚才能跳過去. 小鯉魚們聽了,就想去跳龍門.於是在長得最大的黑鯉魚的帶領下,瞞著奶奶,出發去找龍門了.

本片於1959年獲蘇聯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

小蝌蚪找媽媽(第一部國畫片)
出生:1961年

獎狀:
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兒童片獎
法國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法國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兒童和青年節二等獎
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內容:一群可愛的小蝌蚪出世了,但是,"誰是我們的媽媽呢?"於是,一場有趣而感人的尋親之旅開始了.在把大眼睛的金魚,白肚皮的螃蟹,四條腿的烏龜甚至大鯰魚都誤認為媽媽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它們的親媽媽——青蛙.故事講述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也是一部帶有科普意味的影片.

半夜雞叫
木偶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
導演:尤磊
造型設計: 謝洪賓

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裡學雞叫,引得四處雞鳴,然後把剛剛睡熟的長工們喊起來下地幹活.幾天以後,長工們對半夜雞叫感到奇怪.一天夜裡,童工小寶為弄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就獨自躲在雞窩附近偷偷觀察.

本片於1980年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

曹沖稱象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2年出品.
導演:高爾豐,靳夕,劉蕙儀.

這是一部木偶片,故事取自《三國志》:曹沖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較可知."太祖悅,即施行焉. 外國大臣送給曹操一頭大象,大象有多重?聰明的曹沖想出了妙計……

猴子撈月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出品.
導演:周克勤
造型設計:阿達.

內容:略
本片於1982年獲加拿大第四屆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兒童片一等獎
1987年獲保加利亞第四屆卡布洛澳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狼請客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0年攝制
導演:閻善春
動畫設計:熊南清,陳光明,經霞雲,江愛群

一天,老狼捉到兩只雞,很得意,將雞掛在樹枝上,興沖沖地擔回家.老狼把雞煮在鍋里,就去請老熊一起來 品嘗美味.哪知他剛出門,在一旁窺伺已久的狐狸卻趁機溜進去把雞都偷吃了……

本片於1982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

嶗山道士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出品.
導演:虞哲光
藝術指導:程之,劉異龍

該片取材於《聊齋志異》中的一則小故事,說的一個整天夢想當神仙的書生去嶗山學道,學了點穿牆術就打算以次行竊,結果頭上撞了很多皰.本片的藝術指導程之是膾炙人口的老藝術家,不必多介紹了.另一位劉異龍先生,是著名的崑曲文丑(小花臉),其中書生因為砍柴吃不消開溜的時候,一邊跑一邊唱:"我逃之夭……夭!"以及後來他向妻子炫耀是唱到的:"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等等這些崑曲唱段都是出自劉異龍的指點.

九色鹿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出品
導演:錢家駿,戴鐵郎
人物設計:胡永凱

內容:略
本片採用敦煌壁畫的形式,具有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

漁童
剪紙動畫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導演:萬古蟾
造型兼動作設計:胡進慶,錢家 ,沈祖慰

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者佔領中國港口,不準漁民出海打魚.有個老漁夫迫於生計,在一個風高浪急的黑夜,冒險越過封鎖線出 海捕魚,忙了大半夜,一條魚也沒有打到,卻網到了一隻畫著漁童的漢白玉魚盆.

濟公鬥蟋蟀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濟公以一隻小蟋蟀斗敗了羅丞相家的大公雞,贏了錢,搭救了被羅公子置於死地的張木匠.不料小蟋蟀拋棄新主人而逃,羅公子為找蟋蟀,命家人毀房,挖牆……

狐狸打獵人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8年攝制
導演:胡雄華
造型設計: 韓美林

傳說天山頂上有隻可怕的狐狸,一下子變成狼,長著三隻眼睛,四隻耳朵 ,兩顆大牙,還有五條腿.這個消息傳到山下一位年輕獵人耳中,一天他外出打獵,聽到遠處似狼似狐的叫聲,全身汗毛都豎起來了.他往前走了幾步,碰上一隻傳說中的"狼",嚇得連看也不敢看, 把獵槍一丟就跑,一骨碌滾到山下去了……

本片於1980年獲南斯拉夫第四屆薩格勒布國際電影節美術獎.

猴子釣魚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3年出品
導演:沈祖慰

四隻猴子眼饞人捕了很多魚就有樣學樣地釣魚,叉魚,網魚,可是臨了末了吃虧的總是自己.猴子沒有變成人,果然是有理由的.

鷸蚌相爭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3年出品
導演:胡進慶
主演:陸汝浩.

內容略
本片於1984年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文化部1983年優秀影片獎
第三十四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銀熊獎
南斯拉夫第六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黑貓警長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7年攝制
導演:第l,2集:鐵郎,范馬迪,第3,4,5集:鐵郎,熊南清
美術設計: 鐵郎

機智勇敢的黑貓警長偵破了一個又一個案件,保衛了森林的安全.

第一集《痛殲搬倉鼠》第二集《空中擒敵》第三集《吃紅土的小偷》第四集《吃丈夫的螳螂》第五集《一網打盡》

本片於1988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獎,其中第一集曾於1985年獲首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優秀影片獎,第四集獲首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油娃獎優秀影片獎.

牧笛
水墨動畫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導演:特偉,錢家駿
動畫設計:鄔強,矯野松,林文肖,戴鐵郎

內容略
本片於1979年獲丹麥第三屆歐登塞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螳螂捕蟬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8年出品
導演:胡進慶
動作設計:葛桂雲,王榮珍

內容略
本片於1988年獲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F組二等獎.

女媧補天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5年出品
導演:錢運達
美術設計:胡永凱

內容略
本片於1986年獲法國聖羅馬國際兒童電影節特別獎.

抬驢
紙偶動畫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
編劇:金鍾
導演:王柏榮
動作設計:陸松茂 沈如東 周旭東

父子出門,子騎驢,人誹之;父騎驢,人亦誹之;父子同驢,人人誹之;無奈,只好父子抬驢

超級肥皂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6年出品
導演:阿達,馬克宣
動畫設計:庄敏瑾

內容:略
本片於1987年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日本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片二等獎 ;1989年獲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一等獎

葫蘆兄弟
剪紙片(共十三集)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6—1987年出品
導演:胡進慶,葛桂雲,周克勤
造型設計:吳雲初,胡進慶

內容:傳說葫蘆山裡關著蠍子精和蛇精.一隻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兩個妖精逃了出來,從此百姓遭難.穿山甲 急忙去告訴一個老漢,只有種出七色葫蘆,才能消滅這兩個妖精.老漢種 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大葫蘆,卻被妖精從如意鏡中窺見 .他們摧毀不了這七個葫蘆,就把老 漢和穿山甲抓去.七個葫蘆成熟了,相繼落地變成七個男孩,穿著七種顏 色的服裝.他們為了消滅妖精,救出 老漢和穿山甲,一個接一個去與妖精搏鬥.紅娃是大力士,但有勇無謀, 落入蜘蛛網被擒.橙娃是千里眼和順風耳,卻被妖精的六棱鏡射瞎了眼睛 .黃娃是硬鐵頭,由於寡不敵眾,被妖精用磁石吸住.綠娃有水性,被妖精用罌粟花醉倒.青娃會火功,又被妖鏡的寒光變成冰人.藍娃有隱身術,想去偷妖精的如意寶鏡,反被他們吸進石塔.紫娃想把妖精吸進自己的寶葫蘆,也被他們活捉.妖精把七兄弟送進煉丹爐,想煉成七心丹.這時,他們聯合起來,發揮各人的法術,沖出煉丹爐,終於打敗妖精,把他們收進寶葫蘆里.

本片於1988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獎;1989年獲第三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系列片獎,首屆中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三等獎.埃及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

金猴降妖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中1985年出品
導演:特偉,嚴定憲,林文肖
造型設計:詹同,閻善春

內容:孫悟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師徒四 人來到一處深山僻野,悟空前去探路 .悟空走後,唐僧等聽得一個婦女呼 救,忙去察看,只見一村姑摔倒在地 ,聲稱遇見老虎,腳摔傷不能行走, 一定要唐僧背她.這時,悟空回來了 ,一見村姑,大叫妖怪,就用金箍棒 打去,村姑從山崖滾下去,但她的精 靈已化為清煙逃跑了,悟空立即追去 .唐僧見悟空無故打死村姑,正在生 氣,又見一個男孩叫著媽媽從前面奔 來.唐僧肯定他是村姑的兒子,就抱 在自己的馬上.這時悟空回來,一見 男孩,大喝妖怪,又將他打死,唐僧 怒責悟空連喪二命. 他們再往前走 去,一個老漢趕來,向他們討回女兒 和外孫.悟空火眼金睛,看清老漢也 是白骨精所變,又把他打死.唐僧大 怒, 念起緊箍咒, 並決意把悟空趕 走.悟空忍受委屈,拜別師父,回到花果山.悟空走後,唐僧等中了白骨 精奸計,在假"天王廟"里被妖怪捉住. 八戒僥幸逃出, 去花果山找悟空.悟空故意轟走八戒後,立即趕往 白骨洞.他偽裝成白骨精的母親金蟬大仙前去赴宴. 白骨精在" 金蟬大仙"面前講出了三次變人形的妙計, 唐僧聽了後悔莫及.這時,悟空現出本相,消滅了白骨精,救出師父和師 弟.本片是一部90分鍾的長片,同時編輯成一部六集連續片.

本片於1986年獲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1987年獲法國布爾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動畫電影節長片獎和大眾獎;1989年獲第六屆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動畫故事片一等獎.

大鬧天宮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1年,1964年出品
導演:萬籟鳴
美術設計:張光宇,張正宇

在花果山帶領群猴操練武藝的猴王因無稱心的武器,便去東海龍宮借寶.龍王許諾,如果猴王能拿動龍宮的定 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給他 .但當猴王拔走寶物之後,龍王又反悔,並去天宮告狀.玉帝採納了太白金星的主張,誘騙猴王上天,封他為弼馬溫,將他軟禁起來.猴王知道受騙後,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豎起 "齊天大聖"的旗幟,與天宮分庭抗禮.玉帝發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猴王,結果被猴王打得大敗而歸.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獻策,假意封猴王為"齊天大聖",命他在天宮掌管 蟠桃園.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設蟠桃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沒有請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鬧瑤池,打得 杯盤狼藉,他獨自開懷痛飲,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轉金丹,收羅了所有酒 菜瓜果,回花果山與眾猴擺開了神仙 酒會.玉帝暴怒,傾天宮之兵將,捉拿猴王.交戰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 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將他送進煉丹爐,結果不但沒有燒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無比.於是猴王奮起反擊,把天宮打得落花流水,嚇得玉帝狼狽逃跑.影片汲取中國傳統的繪畫,音樂和表演等藝術特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本片上集於1962年獲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3年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上下集於1978年獲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982年獲厄瓜多第5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1983年獲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夾子救鹿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5年出品
導演:林文肖,常光希
美術設計:劉巨德

少年夾子心地善良,喜愛動物,與森林裡的鹿群親密無間.一天,國王帶著狩獵隊進山打獵,鹿群四處逃命, 夾子心急如焚,連忙幫助鹿群躲進森林深處.但國王的馬隊依然緊追不舍 ,情況十分危急.為保護鹿群,夾子想出一個妙計.他披上—張鹿皮,裝扮一頭母鹿,朝著與鹿群相反的方向 跑去.國王拉弓搭箭,瞄準了這頭" 母鹿",一箭射去,正中夾子的心房 .國王掀開鹿皮一看,原來是一個小孩.馬隊走了,鹿群回來了,它們圍著夾子非常悲傷.鹿群們為了救活夾 子,四處奔走.松鼠幫夾子拔去身上的利箭,幾只小鳥銜來了仙草.在許多動物的幫助下, 夾子終於睜開眼睛,坐起身來,他又復活了.影片取材於敦煌佛教故事,富有敦煌壁畫風格.

本片於1986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1987年獲第二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優秀美術片獎,印度第五屆庫塔克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短片金像獎.

三個和尚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0年出品
導演:阿達
造型設計:韓羽

山上有座小廟,廟里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經,敲木魚,給觀音菩 薩案桌上的凈水瓶添水,夜裡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自在.不久,來了個長和尚.他一到廟里,就 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長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兩個人只能抬一隻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 在扁擔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這 樣總算還有水喝.後來,又來了個胖 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沒水.小和尚和長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經,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凈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裡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果老鼠猖獗,打翻燭台,燃起大火.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 ,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

本片於1981年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第四屆歐登塞國際童話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獲第三十二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比賽銀熊獎,葡萄牙第六屆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83年獲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84年獲厄瓜多第七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榮譽獎.

鹿鈴
水墨動畫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2年出品
導演:唐澄,鄔強
美術設計:程十發

老葯農和他的小孫女在一次采葯時, 救護了一隻被老鷹擊傷的小鹿.女孩 把小鹿領回家.經過細心照料,小鹿 的傷很快痊癒了.小鹿與女孩之間也 建立了親密的感情.一天,在山上, 女孩為保護小鹿,自己的腿受了傷, 小鹿便天天陪在她身邊.小鹿還代替 女孩每天到鎮上去賣葯和采購食物. 它聰明伶俐,鎮上的人都非常喜歡它 .數月後,在一次上山采葯的路上, 小鹿忽然遇見失散的父母.它立刻奔 到兩頭老鹿身邊,准備隨它們而去. 這時女孩默默地在流淚.小鹿又奔回 來投入女孩懷抱.正在他們難分難舍 之際,老葯農把孫女拉開,讓小鹿隨 父母上路.小鹿依依不捨地邊走邊看 著他們祖孫倆.女孩忽然想起它平時 常用的那隻小鈴鐺,忙奔過去系在小 鹿的脖子上.小鹿的身影慢慢遠去, 清脆的鈴聲依然在山谷里回盪著.

本片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蘇聯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特別獎.

草人
剪紙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5年出品
導演:胡進慶
造型設計:胡進慶

兩只水鳥常到池塘里偷吃老漁夫養的魚.漁夫非常惱火,便做了一個草人插在池中,水鳥不敢再來,漁夫十分得意.幾天後,水鳥發現草人總是站著不動,於是飛到草人肩上,草人依舊不動,水鳥又大膽地偷魚了.漁夫著急,左思右想,有了一個好主意.他自己扮成草人,站在池塘里,引水鳥上鉤.水鳥來了,停在他的肩上.開始,漁夫不敢動彈,怕驚走水鳥.可是,兩只水鳥很不安穩,一會兒撒尿,一會兒甩水,在漁夫頭上肩上忙個不停.這時,水中一條螞蟥爬到漁 夫腿上,他又痛又癢,卻還是咬著牙堅持不動.後來實在無法忍受,只好用手輕輕地去撥螞蟥,差一點驚走水鳥.幸好水鳥看看沒有動靜,又回到漁夫肩頭,放心地睡覺了.漁夫抓住時機,迅速甩開魚網,終於把兩只水鳥捉住.影片運用中國工筆花鳥畫風格,典雅精緻.

本片於1986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1987年獲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片二等獎.

不射之射
木偶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8年出品
導演:川本喜八郎(特邀)
主演:夏秉鈞,車慧,川本喜八郎

春秋戰國時期,趙國首都邯鄲有一個青年叫紀昌.他從小就夢想成為天下 第一神射手.於是拜當地的名射手飛衛為師,飛衛告訴他,學射箭首先要學會不眨眼,能睜著眼睛睡覺,還要能把小的看成大的.紀昌回到家裡盯著織布機的梭子練習眼功.兩年後,練就了一套不眨眼的功夫,睡覺時可以整夜不閉眼睛,同時他又用頭發系著虱子吊在窗口,成年累月觀看,終於能把虱子看成馬一樣大.於是飛衛收紀昌為徒,十分贊賞他的射技,稱紀昌為天下聞名的射手.紀昌對此並不滿意,一心要成為天下獨一無二的神射手.一次,他又與師父較量,依然不能勝過師父.飛衛告訴他,峨眉山上有一位甘繩老師,箭術高超,與自己相比真有天壤之別.紀昌就去拜甘繩老人為師.老人告訴他,使用弓箭這只不過是"射之射"而已.說罷 ,老人不用弓箭,卻使蒼鷹落地.甘繩告訴紀昌,這才是"不射之射".紀昌在甘繩處學藝九年後,回到邯鄲.他似乎變了一個人,飛衛才稱他為真正的天下第一射手.從此以後,人們見到的是一個溫和慈祥,與世無爭的紀昌,他再也無心在眾人面前炫耀,甚至已經不認識"弓"為何物.紀昌死後,邯鄲城內的武士們都恥於張弓舞劍了.

本片於1988年獲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1989年獲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榮譽獎

狼來了
木偶動畫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2年出品
導演:夏秉鈞

兒童寓言故事裡《狼來了》最為家喻戶曉,內容簡單易懂,教育性強,讓小朋友們知道說謊的害處,誠實的可貴.

老虎學藝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2年出品
導演:矯野松

驕傲的老虎與貓比武失敗了,它拜貓為師學本領.老虎學了一些本領卻欺負小動物,它不但不聽貓的勸阻反而追打貓,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假如我是武松
木偶片

1982年上海美影廠攝制
導演:詹同

宋武愛說大話,他說"假如我是武松,我也能打死老虎!"可當他真的遇上老虎時卻嚇破了膽……

狐狸送葡萄
剪紙片

1987年上海美影廠攝制
導演:胡進華

密林中有一隻狡猾的狐狸,山村裡有一對食小便宜的老伴.一天,老倆口把雞趕到曬谷場上偷吃別人穀子.這時,這只狐狸剛偷吃了一隻大公雞,老頭聞聲而出,狐狸一看躲避不及,便在別人院里偷了葡萄送給老頭,可沒想到,狐狸花言巧語地,把老頭的雞羊豬等都偷光了,這才明白狐狸送的葡萄真不好吃.

南郭先生
水墨動畫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
導演:熊耕發 錢家騂 王柏榮
造型設計:張世明

內容: 戰國時期,齊國的宣王喜歡聽竽的大 合奏,就命樂正組織一支三百人的大型吹竽樂隊.齊國有位南郭先生,既無學問又無專長,靠斗雞賭博騙取錢 財.是日,聞得齊宣王招聘吹竽樂師 三百名,南郭眼珠一轉就去應聘,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混進了樂隊.但他根 本不會吹竽,為了不讓自己的竽發出 聲音,偷偷用豆子塞住竽口,這樣, 他就裝模作樣地在樂隊里"吹奏"起 來.三百名樂師齊奏,氣勢宏偉,宣 王甚為滿意.南郭先生又善於阿諛奉 承,更得宣王嘉獎.可是好景不長, 齊宣王駕崩,齊王繼位.新王卻喜歡聽獨奏,於是,樂正便推舉南郭先生表演.南郭聽後嚇得渾身發抖, 竽中塞的一粒豆子也滾落出來,原形畢露,丑態百出,眾樂師暗暗好笑. 渭王大怒:"簡直是濫竽充數!"欲 懲辦南郭.當天,南郭先生就逃之夭 夭.

哪吒鬧海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9年出品
導演:王樹忱,嚴定憲,徐景達
美術總設計:張仃

內容: 略
本片於1980年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 (嚴定憲,金復載),1983年獲菲律 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獲法國第七屆布爾波拉斯文化 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 寬銀幕長動畫片獎.

神筆馬良

上海電影製片廠1955年出品
導演:靳夕 製作設計:虞哲光

內容:略
本片於1956年獲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八至十二歲兒童文娛片一等 獎,敘利亞第一屆大馬士革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獎,南斯拉夫第一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片獎;1957年獲文化部1949一1955 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波蘭第二屆華沙國際兒童電影節木偶片特別優秀獎, 加拿大第二屆斯特拉特福國際電影節獎狀

雪孩子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0年攝制
導演:林文肖
藝術指導:常光希

寒冬季節,兔媽媽要出門去,她怕小兔一個人在家孤單,便給他堆了個雪人.用兩個龍眼核做眼睛,使漂亮的雪孩子神采奕奕.兔媽媽走了,雪孩子開始活動,小兔和雪孩子一起滑雪 ,他們一會兒滑上山坡,一會兒又滑過樹叢.

本片獲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

Ⅸ 水墨動畫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尤其是在80年代的的一些經典作品

水墨動畫

1960年中國誕生了兩種新的美術片形式:折紙片和水墨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水墨動畫片是中國藝術家創造的動畫藝術新品種。它以中國水墨畫技法作為人物造型和環境空間造型的表現手段,運用動畫拍攝的特殊處理技術把水墨畫形象和構圖逐一拍攝下來,通過連續放映形成濃淡虛實活動的水墨畫影象的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60年代初試製成功的片種。一般動畫人物的造型,都是採用「單線平塗」,而水墨動畫片卻具有中國民族繪畫的優良傳統即水墨畫的特點。人物造型既沒有邊緣線,又不是平塗,而能從影片上表現出毛筆畫在宣紙上的效果。水墨動畫片為中國電影藝術實現民族化、群眾化,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1960年1月31日,陳毅副總理參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時,對美術電影工作人員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同年2月(1960年3月),上海美影廠成立了由阿達負責人物和背景設計、呂晉負責繪制動畫、段孝萱負責拍攝和洗印技術的試驗小組,經近三個月的時間(1960年3月至1960年6月),使《水墨動畫片斷》試驗獲得成功。1961年7月,美影攝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宣告了中國水墨動畫片首創成功,該製作技術獲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中中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從1961年到1995年(34年),上海美影廠共攝制水墨動畫片4部(1.小蝌蚪找媽媽1961年7月2.牧笛1963年12月3. 鹿鈴1982年12月4. 山水情1988年10月)(水墨動畫從一開始在中國動畫領域就不是商業片)。每一部都有其特色,都有創新,都有所前進。
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由於要分層渲染著色,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一部短片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是驚人的。美影廠對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異常雄厚,除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水墨動畫不僅是普通的動畫片,而且要比一般動畫更具藝術性,不同專業間的融合更緊密。)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六十年代的水墨動畫片

1.《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集體編導,背景設計:鄭少如、方澎年,動畫設計:唐澄、鄔強、戴鐵郎、阿達、呂晉、嚴定憲、矯野松等,藝術指導:特偉、技術指導:錢家駿,攝影:段孝萱、游涌、王世榮,1961年7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根據方惠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影片開頭是銀幕上出現一本素雅的中國畫畫冊,封面打開後,是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鏡頭漸漸向畫面推去,古琴和琵琶樂曲悠揚而起,把觀眾帶進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動起來,它們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於是開始尋找媽媽……它們經過誤認金魚、螃蟹、小烏龜、鯰魚為自己媽媽的一個又一個波折,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它告訴人們一個深刻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影片里小蝌蚪活潑可愛,猶如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漫畫家方成說:「這部片子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每個鏡頭都是一幅動人的畫面,使觀眾感到象是走進了藝術之宮。」法國《世界報》評論這部影片時贊揚說:「中國水墨畫,畫的景色柔和,筆調細致,以及表示憂慮、猶豫和快樂的動作,使這部影片產生了魅力和詩意。」1962年,茅盾看了這部影片,寫下詩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復清新。榮寶擅復制,往往可亂真。何期影壇彥,創造驚鬼神。名畫真能動,潛翔栩如生。柳葉亂飄雨,芙渠發幽香。蝌蚪找媽媽,奔走詢問忙。只緣執一體,再三認錯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認識不全面,好心辦壞事。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理。畫意與詩情,三美此全具。」1962年影片獲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1961年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1962年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短片特別獎和1964年第四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78年獲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1981年獲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二等獎。(由於藝術性較一般的商業動畫高,所以獲獎的可能比一般的商業動畫大,水墨動畫在形式上具有更出色的藝術表現能力)

2.《牧笛》
《牧笛》是一部童話題材的影片,編劇特偉,導演特偉、錢家駿,攝影段孝萱,背景設計方齊眾,動畫設計鄔強、矯野松、林文肖、戴鐵郎,繪景方澎年、秦一真,笛子獨奏陸春齡(民族音樂首次被加入了水墨動畫之中)。1963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用抒情的筆觸,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個天真活潑的牧童騎著水牛去放牛,做了一個夢,牛忽然失蹤了,原來牛被飛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牧童喚它,它不動。牧童從風竹發出的音響有所領悟,削竹為笛,吹奏出悠揚悅耳的樂曲,水牛被笛聲吸引到牧童身邊。他騎上牛背,踏著暮色的田埂,悠然歸去……影片故事簡單,通過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節,抒發牧童與水牛間的親密關系,最後牧童用竹笛的音樂戰勝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贏得水牛歸來,從而完成影片的主題:「藝術高於自然。」影片中水牛是根據畫家李可染的風格(水墨動畫形象一開始就是從傳統繪畫中提取出來的,帶有天然的藝術性)繪制的。李可染畫的水牛,氣宇軒昂,質朴無華,有獨特風姿。為了這部影片,他特地畫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畫,給繪制組作參考。影片聘請山水畫家方濟眾擔任背景設計。《牧笛》背景採用了中國江南景色:小橋流水、楊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風光。並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現中國山水畫中常見的高山峻嶺和飛流千尺的氣象,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個影片充滿詩情畫意,是一幅清麗淡雅的放牧圖,也是一首質朴雋永的田園詩,又是一曲娓娓動聽的交響樂。畫面優美,意境深遠,節奏流暢,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影片完成不久,極「左」思潮使影片不能與觀眾見面,在片庫禁閉了十多年。重新上映之後,立即受到國內外的一致贊揚。1979年獲丹麥第三屆歐登塞城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1980年特偉去美國講學時,帶去《牧笛》,美國觀眾看了後發出陣陣掌聲,說:「實在太美了」,「簡直是奇跡」、「這真是完全中國式的動畫片。」1981年日本動畫協會舉辦「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時,觀眾看了《牧笛》後,深感驚訝。一位日本動畫人士在留言簿上寫道:「當聽到水墨畫能動起來,簡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後,真是大吃一驚。這樣的作品,是用什麼技術搞的呢,確實難以想像。能夠把水墨動畫製成動畫片,表明了中國人民對自己傳統藝術有很深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外人只能說是『了不起』。
新時期的水墨動畫片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美影大力進行撥亂反正工作,使中斷17年之久的水墨動畫片恢復生產。
1.《鹿鈴》
《鹿鈴》編劇桑弧,導演唐澄、鄔強,攝影段孝萱,美術設計程十發,背景方濟眾、方澎年,動畫設計常光希、陸青等,1982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這是部童話題材的影片,是根據廬山「白鹿書院」中一個有趣的傳說編寫的,並賦於新的內容;老葯農和他的小孫女在深山采葯時,救護了一隻受傷的小鹿。小孫女把小鹿領回家,細心照料,建立了親密的感情。在小孫女為保護小鹿而腿部受傷時,小鹿還代小孫女上集市賣葯和采購食物。後來在上山采葯時小鹿忽然遇到失散的父母,小鹿戴著小孫女贈送的銅鈴,依依不捨地和祖孫倆告別。這部水墨動畫片是在相隔近20年後恢復製作的,攝制組人員大部分是新手,加上電影膠片和洗印技術的發展,過去的技術條件和數據已不適用,這些都必須重新作出試驗和確定標准。經過一年多努力終於攝制完成。女導演唐澄運用水墨畫的藝術形式,使影片呈現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該影片1983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同年7月獲蘇聯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特別獎。

2.《山水情》
《山水情》編劇王樹忱,總導演特偉,導演閻善春、馬克宣,攝影段孝萱,動畫設計孫總青、姚沂、陸成法、徐建國、金國忠,1988年10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述老琴師在回鄉途中尋覓知音,找到一個漁家少年,結為師徒。老琴師循循善誘,少年聰穎好學,終成大器。高山流水之間,老琴師將心愛的古琴贈給少年,獨自走向山巔白雲之間,少年彈奏古琴,悠揚的琴聲,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師……影片把人物作為主體,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做了相當和諧的結合,對於人物不佔重要地位的中國傳統水墨寫意山水畫有了突破和提高。攝影師打破前三部傳統逐格拍攝手法,對准原幅背景進行拍攝,再與逐格拍攝的動畫鏡頭相合成,充分發揮了中國水墨畫的特色。在處理師徒離別的影片高潮戲時,採用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使影片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筆情墨意帶來的層次感和節奏感。這部僅18分鍾的影片,格調清新、灑脫、空靈、飄逸,將中國詩畫的意境和筆墨情趣融進了每一個畫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那雲氣繚繞的山,那煙霧朦朦的水,虛中有實,實中帶虛,顯示出中國藝術的深厚傳統。同時,與之緊密揉合的各種現代動畫手法,把中國水墨動畫這朵藝術奇葩推向新的境界。在國內,該影片1988年獲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大獎和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首屆上海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在國際上,該影片1988年獲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1989年獲莫斯科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同年10月獲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影片獎,1990年獲加拿大第十四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1992年獲印度孟買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證書獎。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廠拍了一部稱作「水墨動畫片斷」的短片,作為實驗。同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該片一問世便轟動全世界。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
由於要分層渲染著色,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一部短片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是驚人的。美影廠對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異常雄厚,除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值得一提的是,「萬氏兄弟」對中國早期動畫片的貢獻以及萬籟鳴攝制的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已有人作專題報導。在此簡要介紹萬籟鳴的弟弟萬古蟾,我們已經從錄像帶看到很多中國大陸的剪紙片,追根溯源,剪紙片的創始人就是被尊稱為「二萬老」的萬古蟾。萬古蟾經過多次試驗,1958年成功拍攝了第一部彩色剪紙片,有別於西方很早就有的卻以黑色剪影形式出現剪紙卡通片。在以後陸續拍攝的《漁童》、《濟公鬥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臻於成熟。萬古蟾和他的創作夥伴們汲取了中國皮影戲和民間窗花的藝術特色,使各種類型的剪紙人物或動物在銀幕上傳達出各自的喜怒哀樂,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靈活潑。在剪紙人物(動物)的關節處,用細銅絲或者從撞球拍的貼膠處刮下的小黏粒聯結,然後把它們放置在攝影機前逐格拍攝。當然,也有個別片段是用動畫片的動畫繪制方法拍攝的,例如金魚游動、漁夫撒網時的柔軟擴散以及主角的搖頭等。就拿金魚的游動舉例子,那種輕紗般飄動的尾部動作,就不得不用畫在賽璐璐上的動畫片段來代替,只是畫法上仍採用剪紙的剛勁有力的線條,以免用動畫代替的鏡頭與剪紙片鏡頭之間出現明顯的差別。
到了80年代,剪紙片試用「拉毛」剪紙新工藝,出現了水墨風格的剪紙片《鷸蚌相爭》。「拉毛」工藝使《鷸蚌相爭》中漁夫穿的蓑衣和鷸的羽毛直接產生水墨暈染效果,拑攝過程比較簡單,不會像拍水墨動畫片那樣反反復覆繁瑣無比。後來,連羽毛工藝畫的特色也被剪紙片引用,把羽毛貼在剪紙鳥類的身上,裝飾與寫實兼備,使1985年出品的《草人》獲得好評。
剪紙片的攝製成本比動畫片低,缺點是剪紙人物的表情變化和轉面、轉身都不能像動畫片那麼靈活自如,動作有局限。當某一個鏡頭中的剪紙人物動作和角度須要大幅度的改變時,只能藉助於下一個鏡頭,而當下一個鏡頭中的人物動作和角度又須要改變時,不得不又依賴接下來的另一個鏡頭……於是,不斷的剪,不斷的畫,一部短短的剪紙片拍下來,同樣的人物,不知道要剪多少個。剪得再多,畫得再多,還是難以避免人物動作長久保持同一個角度的缺點,但這個缺點也正是剪紙片的藝術特色。有的動畫片,不是也很講究「酷」味,讓主角長久保持一個表情或者一個姿勢一動也不動嗎?
大陸的木偶片早期受東歐國家影響,凡是蘇聯有最新出品的木偶片,必定在美術電影製片廠多次放映作為工作參考用,連動畫系的學生也不止一次的從電影廠借調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鶯》、《仲夏夜之夢》觀摩學習。著名的木偶片導演靳夕,曾經在50年代遠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師特倫卡(大陸譯作德恩卡)學習,他在1963年拍攝的《孔雀公主》長達80分鍾,走的就是特倫卡的抒情路線。其中一長段孔雀公主南麻喏娜在刑場上向眾鄉親依依惜別的舞蹈,細膩動人,足以代表中國大陸木偶片的水準。拍木偶片的木偶腳底下,都一律用腳釘固定,塑料製作的四肢用銀絲貫穿,銀絲甚至貫穿到五指,使特寫鏡頭中的手指伸展自如。也有木偶不用銀絲,而在手腕、手肘、膝蓋等處裝置靈活的關節,也適合逐格拍攝。為了不同的表情,只能用「換頭術」了。
現在的水墨動畫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由於其製作過程繁瑣又耗時間,但並不是人們所理解的動畫作業都在宣紙上完成。我們雖然在螢幕上看到活動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靜止的背景畫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筆觸,只有背景畫面才是如假包換的中國水墨畫。原畫師和動畫人員在影片的整個繪制過桯中,始終都是用鉛筆在動畫紙上作業,一切工作如同畫一般的動畫片,原畫師一樣要設計主要動作,動畫人員一樣要精細地加好中間畫,不能有半點差錯;如果真的要在宣紙上用水墨畫出那麼多連續動作,世上沒有一位畫家能把連續畫面上的人物或者動物的水分控製得始終如一。
水墨動畫片的奧秘都集中在攝影部門。畫在動畫紙上的每一張人物或者動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須分層上色,即同樣一頭水牛,必須分出四、五種顏色,有大塊面的淺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邊框線中的焦墨顏色,分別塗在好幾張透明的賽璐璐片上。每一張賽璐璐片都由動畫攝影師分開重復拍攝,最後再重合在一起用攝影方法處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說,我們在螢幕上所看到的那頭水牛最後還得靠動畫攝影師「畫」出來。
工序如此繁復,光是用在攝影攝一部水墨動畫片的時間,就足夠拍成四、五部同樣長度的普通動畫片。難怪已初步掌握水墨動畫拍攝技巧的日本人回國後都不想輕易嘗試,對一切講究時效的西方卡通電影工作者來說,他們也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在每一張畫面上分解、描線、分層著色並且在攝影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固定和拍攝。中國人天生好耐性,能夠在一根發絲上雕刻佛像,在一粒米上鏤滿經文,用同樣的細心,再加上那麼多描線女工,著色女工和從不抱怨的動畫攝影師的合作,也使得水墨動畫片創造成功。當時的文化部長茅盾在感動之餘,還寫了「創造驚鬼神」的題詞案到上海呢。就憑著那種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所創造出來的水墨動畫片,確實也引起西方國家、港台等地動畫界人士的贊嘆。《牧笛》中的牧童騎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從柳樹中穿出,走過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莊。動作細膩,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國格調的動畫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

閱讀全文

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漁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家怎麼看最新電影 瀏覽:563
關於地獄的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91
第一次看電影怎麼對女的動手 瀏覽:461
大傻兄弟電影全集 瀏覽:392
門徒2判將電影天堂 瀏覽:218
怎麼在釘釘里分享電影 瀏覽:415
微電影從現在到以前有花絮嗎 瀏覽:157
電影我的姐姐吃西瓜片段 瀏覽:298
摘了你的小電影 瀏覽:894
古裝微電影拍攝打屁股 瀏覽:556
邱淑貞版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933
電影天堂覺醒 瀏覽:397
有哪些美女多的國外電影 瀏覽:301
怎麼通過電影來學英語 瀏覽:730
更新最快的新新電影網站 瀏覽:971
緊縛女有哪些電影 瀏覽:991
大爺撩妹電影完整版 瀏覽:317
票房突破50億的三部電影 瀏覽:970
朋友還錢電影片段 瀏覽:976
給我一分鍾微電影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