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蒂姆波頓的電影世界

蒂姆波頓的電影世界

發布時間:2022-09-07 03:25:24

A. 蒂姆·波頓和宮崎駿的電影世界是否有一定的相似性呢

第一,異想天開的想像。二人的想像力和進行工作能力全是一流的,火星人玩轉地球、斷頭谷、艾麗絲這些使你在奇幻的全球中虎牙游弋走動,龍貓、天宮之城、移動城堡……也可以使你在想像的天上飛翔。可是二人的想像又是在無窮的區域里各奔東西了,一個是暗黑系列的放盪不羈、一個是荒野系列產品的若有所失。一個在悲喜劇里譏諷,一個在豁達大度寂寥里嗟嘆。第二,機械設備游戲道具的應用。你瞧我又強制類似了。哈爾的宮殿里機械設備對世界環境的毀壞。巧克力夢工廠、美發師、剪子手上機械設備對天確實毀壞也強制算如出一轍吧


B. 蒂姆伯頓的所有電影,還有強尼德普,安妮海瑟薇的

蒂姆波頓 :

科學怪狗(2011)
黑影
愛麗絲夢遊仙境
理發師陶德
僵屍新娘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臟男孩的世界
斷頭谷
火星人玩轉地球
艾德·伍德
蝙蝠俠歸來
剪手愛德華
蝙蝠俠
甲殼蟲汁
荒唐小混蛋奇遇記
科學怪狗(1984)
vincent

德普:
愛麗絲夢遊仙境
公眾之敵
帕納薩斯博士的奇幻劇院
海綿寶寶 (聲演)
理發師陶德
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
加勒比海盜2:亡靈寶藏
加勒比海盜:傑克斯派洛傳奇 (電子游戲) (聲演)
僵屍新娘 (聲演)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浪盪子
尋找夢幻島
一家之主(聲演)
秘窗12)
墨西哥往事三部曲之三
加勒比海盜:黑珍珠號的詛咒
來自地獄
大毒梟
濃情巧克力
夜幕降臨前
縱情四海
斷頭谷
宇航員的妻子
第九道門
恐懼拉斯維加斯
英雄少年歷險記
忠奸人
千鈞一發
離魂異客
天生愛情狂
艾德·伍德
不一樣的天空
邦尼和瓊
亞歷桑那夢游
猛鬼街6
剪刀手愛德華
龍虎少年隊
哭泣寶貝
l旅店
野戰排
邊城奪寶記
藍色麗人
私人手段
猛鬼街

安妮:(我的最愛)
全球最偉大的馬戲演員
糊塗偵探2
蜘蛛俠
東京衰仔
愛的對立面
愛上醫葯代表
情人節
未婚夫
愛麗絲夢遊仙境
結婚大作戰
乘客/空難乘客
蕾切爾的婚禮
糊塗偵探
成為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之簡·奧斯汀
穿普拉達的女王/時尚女魔頭
歷劫俏佳人
斷背山
欺騙!小紅帽的真實故事
魔法灰姑娘
公主日記2:皇室婚約
少爺返鄉
天堂的彼端
公主日記
真實

(沒有復制哦,全是自己打的)

C. 導演蒂姆·波頓的作品有哪些

《蝙蝠俠四部曲》包括四部作品:《蝙蝠俠(Batman)》《蝙蝠俠歸來(Batman Returns)》《永遠的蝙蝠俠(Batman Forever)》《蝙蝠俠與羅賓(Batman & Robin)》其中,前兩部影片由蒂姆·伯頓執導,邁克爾·基頓主演,一掃過去超級英雄片的明快,披上了黑暗的色調。伯頓的拿手好戲是擅長表現怪誕,他保留了原著中的精華,力圖使蝙蝠俠和蝙蝠俠的世界真實可信,並通過加強故事的幻想戲劇性成分來實現這一目的。

《火星人玩轉地球》是蒂姆·伯頓1996年導演的外星人入侵電影。以票房電影的預算結合B級片的劇情與特色,本片高度依賴特效,配樂則大量使用《惑星歷險》、《地球末日記》中使用過的樂器Theremin。本片被拿來與同年同樣以外星人入侵為主題的《獨立日》比較,影評與票房慘不忍睹。

D. 一部電影世界裡面的東西全部都是由食物做的求名字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2005)

導演:蒂姆·波頓
編劇:約翰·奧古斯特/羅爾德·達爾
主演:約翰尼·德普/弗萊迪·海默/海倫娜·伯翰·卡特/克里斯托弗·李/諾亞·泰勒/米西·派勒/詹姆斯·福克斯/亞當·戈德利/安娜索菲亞·羅伯
類型:喜劇/家庭/奇幻/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 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05-07-15(美國)
片長:115 分鍾
又名:巧克力冒險工廠 / 朱古力獎門人

E. 蒂姆·伯頓(Tim Burton)的作品有哪些介紹一下

蒂姆·伯頓出生於1958年8月25日,從小由於受到良好的「照顧」而擁有封閉和孤獨的童年生活。於是,小伯頓一直沉迷於個人世界,喜歡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生活。後來,他在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贊助給年輕動畫人的一筆獎學金後,他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和從事動畫工作。他最初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與獵犬》之類的主流電視動畫片工作,但這些並不能發揮他特異的個人靈感的優勢,於是迪斯尼給他一定的自由,讓他從事自己的項目。

八十年代早期,伯頓先後搞出兩部短片,《文森特》和《弗蘭肯維尼》,一部是對恐怖片演員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蘭肯斯坦》的兒童改編本。從題材上就可以看出伯頓動畫實驗短片的傾向,但這些早期作品太過顯露伯頓的個人趣味和品質,最初被認定不適合兒童觀看,並被永遠禁放。但保羅·魯本斯(又名:Pee Wee Herman)慧眼獨具,看出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具有良好的潛質,就請他製作了一部成本稍高的《大冒險》。這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影片,而且在票房上也獲得很大的成功。於是,伯頓開始成為好萊塢引人注目的新派導演。緊接著,他執導了一部超自然喜劇片《甲蟲汁》,這部怪異而前衛的影片再次使得觀眾和影評家對這位年輕的導演另眼相看,也使他在動漫畫一類影片製作者行列中脫穎而出。

1989年,而立之年的蒂姆伯頓獲得一個開拓事業的大好機會,得以執導大製作影片《蝙蝠俠》。這是一部根據同名暢銷漫畫改編的超現實風格的娛樂片,漫畫風格和超現實的影片世界為伯頓提供了馳騁想像力的最好空間。但好萊塢多年不變的原則是,預算越大,影片受到的牽制越多。這部影片中伯頓的個人風格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突出,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部打上伯頓標簽的詭異陰暗的電影,在一向明朗的好萊塢賣座片中具有一種非同一般的風格和影調。這部影片在票房上也獲得極大的成功。

1990年,借著上部影片的成功的東風,伯頓又拍攝了詭異與浪漫相融合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影片講述的是長著剪刀手、披著凌亂的長發的「科學怪男孩」與有愛心的普通小姑娘的一段浪漫感人的童話故事。這是他最好看、最著名、也最明朗的早期作品,雖然主角愛德華造型怪異甚至有點可怕,但影片散發出的歡快與浪漫也是突出的。在這部影片的拍攝中,他也和影片男主演約翰尼·戴普建立和發展了一種富於成效的工作關系。
1992年,他又完成了「蝙蝠俠」第二集《蝙蝠俠歸來》。由於第一集的成功,伯頓有了更多的自由處理自己的影片。於是,這部影片的調子比第一集更加陰暗低沉,以至招來華納公司的不滿,但好在影片賣座還算不錯。

1993年,一部與眾不同的的動畫長片《怪誕城之夜》問世。這又是伯頓延續自己動畫事業的成功「戰役」。雖然他只是作為故事和製片出現在演職員表裡,但影片被冠名為「蒂姆·伯頓的怪誕城之夜」,顯然是打上伯頓烙印,甚至是把伯頓風格貫徹到底的一部影片。

1994年,蒂姆·伯頓帶著緬懷與敬意,完成了以一個好萊塢傳奇默片導演生平為題材的傳記影片《艾德·伍德》。這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恐怖默片導演,他的生活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聲名狼籍,但在影片中伯頓強調的是他獨特的個人想法和對電影的執著追求。從影片結尾處一段艾德·伍德生活紀錄片的播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得到了伯頓的同情與理解,甚至某種程度的贊賞。富於煽動力的影片也使觀眾對伍德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影片在美國的票房和評論並不好,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具個人色彩和感情的影片,並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1995年,伯頓監制了影片「蝙蝠俠」系列的第三集《永遠的蝙蝠俠》,伯頓和華納公司的不愉快使他沒有繼續完成自己的系列。蒂姆伯頓在1996年執導了一部外星題材的科幻片《火星人攻擊地球》,這部超現實的影片使他可以再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怪異的外星形象、近乎鬧劇的情節構思令這部影片與同類題材的其他影片顯現出不同的質感。

在沉寂了幾年之後,1999年,伯頓執導了一部古裝影片《無頭騎士》,這又是一部充滿陰暗想像力的超現實影片。片中伯頓彷彿故意在和觀眾開著實在有傷大雅的玩笑,人頭像瓜果一樣被砍下,婦女、小孩無一倖免。而伯頓也不去玩弄緊張恐怖,只是悠閑自得地向觀眾的忍受能力挑逗著。除了主人公以外,所有人的被殺似乎都是無所謂的,理所當然的,既不用你緊張也不用你興奮。這就是伯頓式的「黑色」玩笑。而在這部發生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的影片結尾,伯頓一掃影片中的惡作劇式的玩笑,而是充滿溫情和希望的向正在二十一世紀門檻上的觀眾致意。

2000年,伯頓將有一部《電眼人》(X: The Man with the X-Ray Eyes)獻給觀眾,相信我們屆時又將再次被伯頓世界的「黑色」想像力所征服。

--------------------------------------------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僵屍新娘/蒂姆·波頓之地獄新娘/骷髏新娘 Corpse Bride (2005)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The Many Faces of Catwoman (2005)

Ray Harryhausen: The Early Years Collection (2005)

Super Secret Movie Rules: Disaster Movies (2004)

Mario Bava: Operazione paura (2004)

Pie Plates Over Hollywood (2004)

大魚老爸/大智若魚/大魚 Big Fish (2003)

Super Secret Movie Rules: Superheroes (2003)

De Superman à Spider-Man: L'aventure des super-héros (2002)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The Making of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Sleepy Hollow: Behind the Legend (2000)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Lost in Oz (2000)

Mario Bava: Maestro of the Macabre (2000)
無頭騎士 Sleepy Hollow (1999)
飛天巨桃歷險記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1996)
星戰毀滅者/火星人玩轉地球/火星人大侵襲/外星人進攻/火星人襲擊地球 Mars Attacks! (1996)
永遠的蝙蝠俠 Batman Forever (1995)
艾活傳/艾德·伍德/愛在好萊塢的日子 Ed Wood (1994)
臭屁小子 Cabin Boy (1994)
世紀電影 Century of Cinema, A (1994)
聖誕夜驚魂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The (1993)
蝙蝠俠歸來 Batman Returns (1992)
單身一族 Singles (1992)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蝙蝠俠 Batman (1989)
嘩鬼家族 Beetlejuice (1988)
魔界舞男 Trick or Treat (1986)
驚異傳奇 "Amazing Stories" (1985)
黑神魔 Black Cauldron, The (1985)
荒唐小混蛋奇遇記 Pee-wee's Big Adventure (1985)
小科學怪人 Frankenweenie (1984)
儀器 Tron (1982)
Vincent (1982)
狐狸與貓狗 Fox and the Hound, The (1981)
Lord of the Rings, The (1978)

F. 提姆·伯頓(tim burton)的電影都有什麼謝~

蒂姆·伯頓出生於1958年8月25日,從小由於受到良好的「照顧」而擁有封閉和孤獨的童年生活。於是,小伯頓一直沉迷於個人世界,喜歡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生活。後來,他在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贊助給年輕動畫人的一筆獎學金後,他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和從事動畫工作。他最初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與獵犬》之類的主流電視動畫片工作,但這些並不能發揮他特異的個人靈感的優勢,於是迪斯尼給他一定的自由,讓他從事自己的項目。 八十年代早期,伯頓先後搞出兩部短片,《文森特》和《弗蘭肯維尼》,一部是對恐怖片演員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蘭肯斯坦》的兒童改編本。從題材上就可以看出伯頓動畫實驗短片的傾向,但這些早期作品太過顯露伯頓的個人趣味和品質,最初被認定不適合兒童觀看,並被永遠禁放。但保羅·魯本斯(又名:Pee Wee Herman)慧眼獨具,看出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具有良好的潛質,就請他製作了一部成本稍高的《大冒險》。這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影片,而且在票房上也獲得很大的成功。於是,伯頓開始成為好萊塢引人注目的新派導演。緊接著,他執導了一部超自然喜劇片《甲蟲汁》,這部怪異而前衛的影片再次使得觀眾和影評家對這位年輕的導演另眼相看,也使他在動漫畫一類影片製作者行列中脫穎而出。 1989年,而立之年的蒂姆伯頓獲得一個開拓事業的大好機會,得以執導大製作影片《蝙蝠俠》。這是一部根據同名暢銷漫畫改編的超現實風格的娛樂片,漫畫風格和超現實的影片世界為伯頓提供了馳騁想像力的最好空間。但好萊塢多年不變的原則是,預算越大,影片受到的牽制越多。這部影片中伯頓的個人風格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突出,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部打上伯頓標簽的詭異陰暗的電影,在一向明朗的好萊塢賣座片中具有一種非同一般的風格和影調。這部影片在票房上也獲得極大的成功。 1990年,借著上部影片的成功的東風,伯頓又拍攝了詭異與浪漫相融合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影片講述的是長著剪刀手、披著凌亂的長發的「科學怪男孩」與有愛心的普通小姑娘的一段浪漫感人的童話故事。這是他最好看、最著名、也最明朗的早期作品,雖然主角愛德華造型怪異甚至有點可怕,但影片散發出的歡快與浪漫也是突出的。在這部影片的拍攝中,他也和影片男主演約翰尼·戴普建立和發展了一種富於成效的工作關系。 1992年,他又完成了「蝙蝠俠」第二集《蝙蝠俠歸來》。由於第一集的成功,伯頓有了更多的自由處理自己的影片。於是,這部影片的調子比第一集更加陰暗低沉,以至招來華納公司的不滿,但好在影片賣座還算不錯。 1993年,一部與眾不同的的動畫長片《怪誕城之夜》問世。這又是伯頓延續自己動畫事業的成功「戰役」。雖然他只是作為故事和製片出現在演職員表裡,但影片被冠名為「蒂姆·伯頓的怪誕城之夜」,顯然是打上伯頓烙印,甚至是把伯頓風格貫徹到底的一部影片。 1994年,蒂姆·伯頓帶著緬懷與敬意,完成了以一個好萊塢傳奇默片導演生平為題材的傳記影片《艾德·伍德》。這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恐怖默片導演,他的生活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聲名狼籍,但在影片中伯頓強調的是他獨特的個人想法和對電影的執著追求。從影片結尾處一段艾德·伍德生活紀錄片的播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得到了伯頓的同情與理解,甚至某種程度的贊賞。富於煽動力的影片也使觀眾對伍德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影片在美國的票房和評論並不好,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具個人色彩和感情的影片,並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1995年,伯頓監制了影片「蝙蝠俠」系列的第三集《永遠的蝙蝠俠》,伯頓和華納公司的不愉快使他沒有繼續完成自己的系列。蒂姆伯頓在1996年執導了一部外星題材的科幻片《火星人攻擊地球》,這部超現實的影片使他可以再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怪異的外星形象、近乎鬧劇的情節構思令這部影片與同類題材的其他影片顯現出不同的質感。 在沉寂了幾年之後,1999年,伯頓執導了一部古裝影片《無頭騎士》,這又是一部充滿陰暗想像力的超現實影片。片中伯頓彷彿故意在和觀眾開著實在有傷大雅的玩笑,人頭像瓜果一樣被砍下,婦女、小孩無一倖免。而伯頓也不去玩弄緊張恐怖,只是悠閑自得地向觀眾的忍受能力挑逗著。除了主人公以外,所有人的被殺似乎都是無所謂的,理所當然的,既不用你緊張也不用你興奮。這就是伯頓式的「黑色」玩笑。而在這部發生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的影片結尾,伯頓一掃影片中的惡作劇式的玩笑,而是充滿溫情和希望的向正在二十一世紀門檻上的觀眾致意。 2000年,伯頓將有一部《電眼人》(X: The Man with the X-Ray Eyes)獻給觀眾,相信我們屆時又將再次被伯頓世界的「黑色」想像力所征服。 --------------------------------------------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僵屍新娘/蒂姆·波頓之地獄新娘/骷髏新娘 Corpse Bride (2005)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The Many Faces of Catwoman (2005) Ray Harryhausen: The Early Years Collection (2005) Super Secret Movie Rules: Disaster Movies (2004) Mario Bava: Operazione paura (2004) Pie Plates Over Hollywood (2004) 大魚老爸/大智若魚/大魚 Big Fish (2003) Super Secret Movie Rules: Superheroes (2003) De Superman à Spider-Man: L'aventure des super-héros (2002)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The Making of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Sleepy Hollow: Behind the Legend (2000)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Lost in Oz (2000) Mario Bava: Maestro of the Macabre (2000) 無頭騎士 Sleepy Hollow (1999) 飛天巨桃歷險記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1996) 星戰毀滅者/火星人玩轉地球/火星人大侵襲/外星人進攻/火星人襲擊地球 Mars Attacks! (1996) 永遠的蝙蝠俠 Batman Forever (1995) 艾活傳/艾德·伍德/愛在好萊塢的日子 Ed Wood (1994) 臭屁小子 Cabin Boy (1994) 世紀電影 Century of Cinema, A (1994) 聖誕夜驚魂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The (1993) 蝙蝠俠歸來 Batman Returns (1992) 單身一族 Singles (1992)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蝙蝠俠 Batman (1989) 嘩鬼家族 Beetlejuice (1988) 魔界舞男 Trick or Treat (1986) 驚異傳奇 "Amazing Stories" (1985) 黑神魔 Black Cauldron, The (1985) 荒唐小混蛋奇遇記 Pee-wee's Big Adventure (1985) 小科學怪人 Frankenweenie (1984) 儀器Tron (1982) Vincent (1982) 狐狸與貓狗 Fox and the Hound, The (1981) Lord of the Rings, The (1978)

G. 很喜歡蒂姆波頓的影片,請大家提供一些他的資料

蒂姆·波頓小時候常常被父母鎖在屋子裡,後來,又離開父母跟年邁的祖父一起居住。那正是他頑劣的青春期的時候,一個老人明顯不是他叛逆的對手。理所當然的,蒂姆·波頓的世界被小人書和恐怖電影包圍。和許多孤獨的人一樣,蒂姆·波頓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又極度黑暗,就好像當一個頭破血流的小孩蘸著自己傷口上的血畫出一朵玫瑰,玫瑰的色彩很美,可是也很恐怖。

少年時期的蒂姆·波頓在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贊助給年輕動畫人的一筆獎學金後,他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和從事動畫工作。

最初,蒂姆伯頓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與獵犬》之類的主流電視動畫片工作,當他的出色的靈感被迪斯尼認可後,迪斯尼給他自由,讓他自由地創作。

八十年代早期,蒂姆·波頓先後做出兩部短片——《文森特》和《弗蘭肯維尼》,一部是對恐怖片演員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蘭肯斯坦》的兒童改編本。這種怪異而恐怖的風格追隨了蒂姆·波頓一生。因為個性太強烈,這些給兒童看的片子被永遠禁播。然而,這個時候,蒂姆·伯頓的鬼馬風格、天馬行空的想像已經冒出苗頭,他得到機會拍攝《大冒險》,在票房上取得極大成功。

票房是好萊塢的通行證,年輕的蒂姆·波頓成為好萊塢的新星。緊接著超自然喜劇《甲蟲汁》的前衛讓他在動漫屆脫穎而出。是美國人太孤獨,還是蒂姆·波頓太天才?他在自己的一部又一部電影里打造自己的黑暗帝國。盡管在拍攝《蝙蝠俠》時與華納公司鬧出不合,他的電影一直賣得很好。而賣得不好的電影,1994年紀念好萊塢傳奇默片導演的《艾德·伍德》也入圍了戛納電影節並獲最佳影片提名。

蒂姆·波頓是黑暗,可是他又總在黑暗之中帶給人一點點希望,好像是在黑暗盡頭的一線光。剪刀手愛德華面色慘白,因為自己天生的缺陷永遠不能擁抱自己心愛的姑娘,但是那些色彩艷麗的大街,大街上的房子,房子里女人們花花綠綠的衣衫,透露出理想的氣息。而在最黑暗的《無頭騎士》里,人頭像瓜果一樣被砍下,婦女、小孩無一倖免。而波頓也不去玩弄緊張恐怖,只是悠閑自得地向觀眾的忍受能力挑逗著。除了主人公以外,所有人的被殺似乎都是無所謂的,理所當然的,既不用你緊張也不用你興奮。而在結尾,蒂姆·波頓轉過身來,含情脈脈地向正在二十一世紀門檻上的觀眾致意;更不用提2003年的《大魚》,時間在主人公的面前停止,母親抱著即將乾死的父親泡進浴缸,於是父親就變成一尾自由的魚……

H. Tim Burton資料

Tim Burton
蒂姆波頓1958年8月25日出生於美國加州,早年畢業於加利福利亞州藝術學院。曾在迪斯尼片廠工作,喜歡玩電影特效、特技,製造特殊的詼諧諷刺。

蒂姆-波頓Tim Botton這個鬼才導演,就算沒聽過他的大名也應知道《僵屍新娘》,《大魚》《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這些詭異的影片。沒錯,這是個以詭異陰暗的風格而出名並永遠只拍此類片子的傢伙。關於他的秘密生活是那些銳利的稜角、那些亂七八糟的發型、以及一個充分內向Seussian式的奇思怪想傾斜的世界。在好萊塢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喜歡蒂姆•波頓的電影的人都是一群孤獨的人,因為蒂姆•波頓就是一個生性孤僻的人。不知是地球上孤獨的人多了起來,還是僅僅因為怪異是潮流,這傢伙的片子最近非常受歡迎,於是蒂姆•波頓同好會就把他的童年背景挖出來了,果不其然,就是這與眾不同的童年經歷才造就了他:蒂姆·波頓小時候常常被父母鎖在屋子裡,後來,又離開父母跟年邁的祖父一起居住。理所當然的,習慣於孤獨的蒂姆·波頓的世界被小人書和恐怖電影包圍。他把自己獨自關在陰暗小屋裡無窮無盡地想像異世界,擺弄萬聖節party,並且挖地三尺找僵屍新娘。之後又理所當然地跑去加州藝術學院學習,發揮他的繪畫特長。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贊助給年輕動畫人的一筆獎學金後,波頓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和從事動畫工作。八十年代早期,蒂姆•波頓先後做出兩部短片———《文森特》和《弗蘭肯維尼》,一部是對恐怖片演員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蘭肯斯坦》的兒童改編本。從題材上就可以看出伯頓動畫實驗短片的傾向,但這些早期作品太過顯露伯頓的個人趣味和品質,最初被認定不適合兒童觀看,並被永遠禁放。因此《文森特》看過的人寥寥,而今卻成為粉絲們挖地三尺尋找的東東。當初這部粘土動畫短片試映時,把迪斯尼的老總們看得直頭疼,認定這個叫波頓的小子是沒有希望了。然而它同時也是波頓的自傳,並且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片子,伯頓的鬼馬風格、天馬行空的想像已經冒出苗頭,這種怪異而恐怖的風格追隨了他一生。有時甚至覺的他和庫布里克有太多的相似處,可是TIM的電影更像是巧克力,不管是甜是苦,都讓人溫馨不已 .

蒂姆•波頓是黑暗,可是他又總在黑暗之中帶給人一點點希望,好像是在黑暗盡頭的一線光。很多喜歡蒂姆•波頓的片子的人會對你說,他們對生活是多麼熱愛。他們有著無窮無盡的熱情,他們的樂觀主義已經超過常人的想像了。他們——剪刀手愛德華,南瓜傑克,旺卡,這些都是屬於異世界的王子,只是一到人類世界時,再樂觀也要由於不懂這個世界的規則而迷惘,最後他還是要回到異世界裡去。

事實上,蒂姆•波頓不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因為他總是犧牲情節、人物和可能性來滿足他的想像力的需要。他大多數的電影即使主調陰暗,也擁有哥特式的華麗。我們看他在斷頭谷中把油畫般的色彩運用到極致,陰沉的詩意和哥特式的撫摸,以及那源自濃霧中森林深處的血光森然。而本身光亮可人的影片也決不落俗套,糖果般鮮艷異常的顏色似乎在說明,他永遠是在給成人編織童話和夢幻。2003年大魚,水裡的美人魚和吊在空中的繽紛的鞋子,一片金黃水仙花中的伊萬麥克雷格。2005的巧克力工廠中炫目的色彩塗滿了屏幕。蒂姆•波頓給我們一些時刻,展現電影的魔力……一個又一個故事就像充氣公仔,吹一口氣,嘩,長頸鹿和獅子王就出現在你面前!

1981年他執導了第一部卡通短片,之後又以第二導演的身份參加了劇情短片《小科學怪人》的拍攝,然後導演的電視片是《阿拉丁神燈》,這一系列在影視界的逐步嘗試培養了他的信心和能力。在這幾部神怪題材影片中,蒂姆波頓把他之前所學和他天馬行空的異想做了初步的發揮,片中呈現出的琦麗影像也引起了好萊塢業界的注意,而好萊塢鬼才之稱也不徑而走。

1985年蒂姆波頓有機會執導他的第一部長篇劇情片:《PEE WEE奇趣歷險尋車記》,這部影片由華納公司出品,該片獲得業界人士好評,使他更為信心大增。《陰間大法師》則是蒂姆波頓第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當時鬼電影已經泛濫成災,如何推陳出新,讓觀眾去接受鬼片,已成為這類電影的創作者殫思竭慮的主題。蒂姆波頓和編劇另闢蹊徑,他們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在片中塑造了一對好心腸的「鬼夫婦」,受到一家壞心腸的「人」百般刁難。這種角色錯位使影片產生了新鮮的喜劇色彩。正當觀眾以為那一家人膽大得什麼都不怕時,蒂姆波頓卻奇峰陡轉,創造出一個耍壞專家「陰間大法師」來收拾他們,一山還有一山高的妙趣因而得以源源涌現。這部「cult」電影中散發出的急智與詭異使它成為類型電影中的另類經典。而蒂姆波頓則順勢成為好萊塢片商心目中商業大製作的理想人選。

不過一般認為蒂姆波頓最重要的影片還是1990年的《剪刀手愛德華》。影片雖然是講述一個不容人世的例行愛情故事,但蒂姆波頓卻用他擅長的獨特視角、聲光構圖以及特技畫面使影片打動人心,蒂姆波頓似乎也開始從只炫耀奪目畫面到重視人物心理活動和道德轉變,愛德華在片中的內心活動過程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2001年,蒂姆波頓又因為《人猿猩球》的重拍而再次成為人們的焦點,當時竟奪這部影片執導權的還有另兩位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和詹姆斯卡梅隆。

《看電影》列過關於burton的定律,大約總結如下:

*角色往往有童年陰影。

*歌特文化氛圍:我不是說尖尖教堂和玫瑰窗啊。黑色或偏暗場境,慘白的臉(從Pee-WeeHerma到甲蟲汁到丑客再到剪刀手愛德華、到威利•旺卡都是白色的),神經質的話語和動作(限主角啊)當然還有明顯故意的黑眼圈……

*瘋狂破壞的場境時背景音樂往往是歡快的。

*burton認為好人不被社會接納,他的主角一般都被人當成異類變態。

*burton對節日的喜愛,特別是萬聖節和聖誕節的喜愛好像數十年如一日,並沒有隨著tim哥年齡增大而消失。特別是萬聖節,就是他眼中的節日表象和常人眼中的表象好像不太一樣……。

*tim哥好像對中國感興趣.

*他的一部電影中往往有極黑暗和極光明的對比。

*不得不說這個……tim burton對肢解、腦殼、血漿噴臉情有獨衷,而且還要用特效製造不斷的驚悚。(《僵屍新娘》里,他終於可以發泄他的戀屍狂傾向)

*他的電影幾乎不用CG,卻要用攝影技巧和模型來表現一種童話氛圍,讓你認為童話世界存在。

*burton對歌舞劇的形勢情有獨衷。

*tim哥們的女人們都有福氣,不是他劇中角色就是他的靈感女神(不是我說的啊!是他自已抖出的!)。

波頓作品年表

2005《僵屍新娘》Tim Burton's Corpse Bride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3《大魚》Big Fish

2001《決戰猩球》Planetof the Apes

1999《斷頭谷》Sleepy Hollow

1996《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acks!

《蝙蝠俠3:永遠的蝙蝠俠》BatmanForever(製片)

1994《艾德·伍德》Ed Wood

《聖誕夜驚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製片、故事)

1992《蝙蝠俠2》Batman Returns

1990《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

1989《蝙蝠俠》Batman

1988《陰間大法師》(甲蟲汁)Beetle juice

1985《驚異故事之家犬》Amazing Stories

電視劇集《希區柯克劇場之罐子》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電視劇集(episode The Jar)

《阿拉丁與神燈》Aladdinand His Wonderful Lamp(TV)

《大冒險》Pee-wees Big Adventure

1984《弗蘭肯維尼》Franken weenie

1982 Hanseland Gretel(TV)《文森特》Vincent

閱讀全文

與蒂姆波頓的電影世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堂證據電影 瀏覽:920
小電影自選群 瀏覽:991
劉亦菲倫理電影有哪些 瀏覽:206
微電影閨蜜懸疑 瀏覽:42
第一第血5bd西瓜電影 瀏覽:784
如何看電影天堂的電影 瀏覽:780
女賊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431
家庭教師電影圖片 瀏覽:664
青蘋果電影圖片 瀏覽:804
電影李煥英的主題歌 瀏覽:458
電影天堂異度入侵 瀏覽:618
狗13電影西瓜網 瀏覽:138
電影魅力的人資源 瀏覽:272
電影少林寺主題歌曲1 瀏覽:918
時代影城電影時間 瀏覽:809
腿上有個頭是什麼電影 瀏覽:760
電影八佰有什麼演員 瀏覽:844
床戲電影最新 瀏覽:835
釋迦牟尼佛電影全集國語版 瀏覽:489
一部電影會上映多少時間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