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最美的離別 講什麼的啊
我的名字<普希金>
我的名字對你有何意義?
他將消失,就像海邊拍岸的浪
發出的低沉而凄涼的聲響
就像夜裡密林深處的悲泣
他會在你的紀念冊上
留下黯淡無光的痕跡
就像墓碑表面的花紋
年深日久不會再清晰
他能有何意義?在新近情愛的
陶醉中,他早已被丟棄
他不會讓你的心靈產生
一絲純潔而浪漫的回憶
但在憂愁的日子、寂寞的時候
請你悄悄地呼喚我的名字
說一聲,世上還有人記得我
有一顆心還沒把我忘記……
Ⅱ 哪部電影中的離別讓你感觸很深
《玩具總動員3》,看到結尾安迪和玩具們告別的時候我簡直快哭崩潰了,看完還一抽一抽的哭了一個多小時,真是快哭瞎了, 有些電影讓人感動我也會哭,但感動和感觸不是一個級別的感情。我覺得玩具總動員3完全就是拍給我們這一代人看的,我們和男孩兒安迪有相同的年紀相似的經歷。一隻腳已經踏入成人世界,但從來沒有真正的把自己當作是大人過,至少我沒有,越是一天一天長大、變成熟,越是想固執的抓住童年的尾巴不願放手,但是總要放手啊。
Ⅲ 豆瓣8.0《 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的家庭電影
《漫長的告別》這部影片由中島京子同名小說改編。這部電影溫情感人,彷彿就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普通的家庭。影片全長127分鍾,橫跨七個年度。
認知障礙症還有有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做」漫長的告別「,意思是病人和家人,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用來告別。這部電影充滿了溫馨的橋段。就好像,我們回憶一個去世的親人,當初離別的撕心裂肺已經記不得,腦子里的回憶,都是各種溫馨的小細節。
影片中的父親退休前是中學的校長,非常嚴厲。那麼,在這樣一個不擅長表達自己情感的家庭中,如何體現家庭的溫馨和羈絆呢?這就要歸功於導演的精心安排和細節的鋪墊。
這篇文章將會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三個方面展開解讀,分析一下,溫情故事的背後,隱藏了多少導演的小心思:
· 敘事結構:以單線順敘展開劇情,同時穿插了一個「包袱」來增加故事性;
· 鏡頭語言: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去助推人物情緒的抒發,讓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
· 主題呈現:長達7年的告別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愛和羈絆。
這部電影從一個游樂場切入,然後以單條線性敘事結構展開劇情,從發現父親得了認知障礙症,到最後去世,時間上整整持續了7年。為了使劇情起伏波動,導演穿插了一個「包袱」:父親總是無緣無故失蹤,說自己「要回去」。用這種方式調動觀眾的情緒,不經意間為觀眾帶來感動。
影片時間的跨度長達7年,於是,被切割成4個小塊,每隔一兩年,導演給觀眾呈現這個家庭中的幾個片段。一直存在的一個元素是,得了認知障礙症的父親總是無緣無故消失,而且一直念叨著「要回去」。大家都不知道,他想要去哪裡。
(1)是要回以前的家嗎?
因為已經有過失蹤的經歷,所以,家人開始猜測,父親到底要去哪兒。是要回原來的家嗎?
於是,全家人一起,回到了以前曾經居住的老房子里。然而,外孫和父親一樣,兩人都嚷嚷著要回去——不是要回」老房子「。
在回去的火車上。父親對媽媽說,我要帶你回去,去見見我的父母。
在我看來,這是影片的一個伏筆。父親在意的東西,並不是原來的房子,不是一個物體。父親雖然失去了記憶,但是,過去的生活,念念不忘的經歷,其實都還在。
這里也把劇情往前推動,讓我們知道,父親,其實一直都是在尋找過去的經歷。他自己的時間線,停留在了過去,而不是現在。 父親也在告別,向自己的過去告別。
(2)父親要去給家人送傘!
時間又過去了兩年,父親又一次失蹤了。吸取以前的教訓,父親的手機被裝了GPS定位。母女三人發現,父親一個人去了一個游樂場。
父親在游樂場騎木馬。看到父親帶著三把傘,媽媽突然想明白,原來,父親這是要去給她們母女三個人送傘。
姐妹倆小的時候,父親曾經來游樂場給她們三個人送傘。姐姐說,不太可能,按照父親的性格怎麼會來?媽媽就說,因為當時妹妹感冒了,父親惦記著。
母女三人打著傘,對著騎木馬的父親揮手。此時此刻,過去和現在交織,他們一家人,終於活在了同一個時間點里。一家人終於恢復了之前的溫馨,以一種特殊的形式。
(3) 活在過去的爸爸
影片以單線敘事結構推進,劇中的人物都活在當下,爸爸卻活在過去。
在這場漫長的告別當中,有兩種形式的告別:家人和父親的告別,以及,父親和自己的告別。
外孫曾經說,爺爺因為不記得以前的事情了,所以不會傷感,活得很快樂。但是,父親也是在用這種奇特的方式,和自己進行告別。
雖然不記得現在的事情,但是,記憶帶著他,回到了過去,沉浸在以前的世界中,把以前的經歷再次走一遍,這,就是父親一直念叨的」過去「。
在這樣的敘事結構中,跟隨著得了認知障礙症的父親,觀眾也窺探到,這個家庭原來是什麼樣子,家庭中的每個人的以往和現在。
用這樣的方式進行銜接,毫無生硬的感覺,一切行雲流水,自然而然發生。
劇情看起來平鋪直敘,然而,導演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和技巧,運用了豐富的鏡頭語言去助推人物情緒的抒發,表達人物之間的關系和羈絆,讓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比如,父女之間的交談,大量運用側拍和45度側拍,用來展現父女之間有一定距離,但是父親值得信賴的感情;用俯角來表達母親的軟弱和無助。
(1)用中景和側拍表達可信賴的父女情
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中景鏡頭,展現兩個人之間深厚的感情。比如,有一場小女兒和父親的談心的場景,我最喜歡。
小女兒剛剛在感情中受到了傷害,然後接到媽媽的電話,讓女兒和父親談心。這場談心的地點,在自己家的後院。
從一塊餅干切入,用一個中景,把父女兩人放入同一個畫面。兩人開始寒暄,父親嫌棄餅干太干,小女兒說,嫌棄不好就別吃,父親一下子把餅干給吃了。
鏡頭切換為遠景,然後,轉為小女兒特寫,從45度側拍的視角,她開始向父親訴苦, 說自己搞砸了,越說越難過,開始哭泣。
這個時候,父親的手伸了過來,看女兒是不是感冒了。順勢鏡頭就給了父親, 父親則是側臉。 他說,不可以失望。
女兒接過話,說自己一直以來都特別努力,但是,還是比不過,男友對於前妻生的女兒的牽掛。
父親從側臉變成了正面面對鏡頭,對女兒說, 不可以失望。很多事情,」yo「一聲,就過去了。這樣的事情,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很常見。
從側臉變成正面鏡頭,表現出父親作為校長的權威,以及對於女兒的關心。用一句話,就結束了這場談話。 話一說完,站起來就回屋子裡去了,同時,媽媽走了過來。這個時候,中景變成了女兒和媽媽,寒暄了兩句,媽媽也走了。女兒的情緒得到了釋放。
這場戲中,鏡頭切換很少,但是女兒和父親的感情,鋪墊得很好。女兒和父親,很少正面面對。女兒是45度側顏,父親是整個側顏。說話的時候,會偶爾正面面對鏡頭。
在我看來,首先,父女之間的交流,沒有同齡人那麼親密,兩人的交流是有一定的距離感的。其次,父親曾經是一個校長,即使已經得病,失去了記憶,但是,在小女兒面前,他還是權威,是長輩。
不知不覺之間,女兒壓抑的感情,終於得到了釋放和療愈。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場景之一。雖然情緒的爆發很激烈,但是,一切鋪墊得合情合理。
(2)用正面和側面鏡頭的對比,來表現父女情
小女兒不隱藏自己情緒,傷心了哭,開心了笑。大女兒是另一種性格。為了推進大女兒情緒的爆發,導演也是做了一系列的鋪墊。
大女兒在美國,深夜,鏡頭是45度側面。而日本,是陽光燦爛的早上,視頻的畫面中,父親在中間,母親和小女兒在兩側,笑著說一些好消息。
突然,大女兒說,想和父親單獨聊聊。鏡頭切換為遠景,再切回來,女兒從45度側面,變成了正面,再次鋪墊,女兒喝了口水,然後,問父親: 我該怎麼做?兒子總是逃學,可能沒學校上了 。大女兒開始哭。
鏡頭給了父親,用的是45度側臉,父親一臉擔憂看著大女兒,一個字兒也沒說,也沒有走開。
鏡頭一轉,大女兒的兒子回來了,他看到,媽媽在攝像頭面前睡著了,而自己的外公,一直看著媽媽。
於是,外孫向外公致禮,外公回了外孫一個致禮。 爺孫倆的交流,兩人都是正面鏡頭。
這樣一場戲通過精心安排,從父女倆的交流,變成了三代人的羈絆。三個人之間,也是通過兩兩交流完成的。
這場戲中,雙方的交流,是通過用電腦視頻的方式完成的。為了區分,劇中的人物,拍了側臉,而視頻中的人物,拍了正面的特寫。用這種方式,隔開了一定的視覺上和心理上的距離。
可以看出,雖然都是父女感情,但是,大女兒和小女兒,因為性格不同,和父親的交流方式也不一樣。父親對待兩人的方式也不一樣。但是,不變的,是關心。
(3)俯角鏡頭表現媽媽的脆弱
要照顧生病的父親並不容易,媽媽不但順利完成任務,而且總是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齊齊,把家裡收拾得一塵不染。
後來,媽媽的眼睛出了問題,需要做手術,但是她最惦記的,還是父親。母親手術之後,必須低著頭,有利於恢復。這個時候,小女兒對媽媽說,自己沒照顧好父親,父親住院了,就在樓下。
這個時候,媽媽說了一句話, 請自行想像我的表情。 然後,導演給了一個俯角的鏡頭。
俯角能夠凸顯環境的作用,而吞噬角色,表現人物的卑微。導演用一種俯角的鏡頭表達方式,展現人物的無助和卑微。
影片沒有刻意煽情。母親在劇中一直很冷靜和堅強,沒有哭過,這唯一的一場母親情緒的表達,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出來的。
用這樣的鏡頭,表現一個偉大母親,剛強背後的弱小和無助。這個鏡頭當中,也許媽媽在哭,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是一個勇敢頑強,堅韌的人。
長達7年的溫情告別的背後,導演想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家庭的愛和羈絆,是家庭成員坦然面對失敗,永不放棄的精神。
1.家庭的愛和羈絆
認知障礙症,又被稱為最漫長的告別。父親這場和家人的告別,長達七年。
然而,很奇怪的是, 電影里竟然沒有父親去世的畫面, 沒有眾人和父親一一告別、痛哭流涕的畫面,也沒有追悼會。反而,觀眾從逃學的外孫和校長的談話了解到,父親去世了。
導演盡量減少病痛的折磨,家人的辛苦付出,以及愛恨別離的痛苦,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家人的溫馨和牽絆。當往事都已成風,我們記不得當初撕心裂肺的痛苦,回憶起的,反而是每一個溫馨而平凡的小事兒。
比如,父親即使誰也不認得,失去了記憶,還會拉著媽媽的手,說要帶她回家裡見父母。
比如,父親還會帶著三把傘,去游樂場接家人。
亞洲的家庭關系中,父親總是處於權威的地位,說一不二,很少會表達情感。沒有刻意的煽情,也略去了父親去世的悲痛,很克制地表達,家人之間的羈絆和關心。
一場漫長的告別,親人之間的羈絆。
2.努力
小女兒一直遭遇各種挫折,母親為了鼓勵學習,會偷偷給錢。父親對她寄予厚望,希望能夠成為一名老師。然而,小女兒功課不好,是一個打工小妹。
現實中的她,一次又一次,搞砸了。
夢想開一家自己的餐館,於是足了麵包車,找了雇員,一起賣盒飯。結果入不敷出,最後還是失敗了。
因為父親走失,意外碰到了以前的同學,兩人交往了一年多,卻還是敗給了親情。男人一直牽掛著前妻生的女兒。
她難過的時候哭,開心了笑,日子繼續過。影片並沒有給小女兒一個完美的結局,也許,這就是生活。
大女兒在美國,自己也是一堆煩心事兒。丈夫沉迷於科研,對家庭不聞不問。兒子會逃學,升學成為難題。大女兒語言不通,擔心兒子卻沒用。
最後,她開始學英語,緩和和丈夫之間的關系,事情總是會向好的方向而去。
影片最後,並沒有直接給出一個圓滿的結局,也沒有神秘的力量幫助劇中的人物實現事業和生活的飛越。比如,大女兒的兒子,依然在逃學。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努力,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失望之後,還是接著努力。
總之,《漫長的告白》以單線順敘展開劇情,同時穿插了一個父親的失蹤來增加故事性,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去助推人物情緒的抒發,讓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同時,長達7年的告別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愛和羈絆。
《漫長的告別》電影中沒有最後死亡的告別,然而,每一個鏡頭,都在訴說著和父親的告別。導演用單線敘事的方式,用一系列的鏡頭語言,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溫馨,暖心的日式家庭。原來,告別也可以變得這么溫馨。
Ⅳ 離別主題的電影
電影後會無期
Ⅳ 誰有韓國電影《世上最美的離別》下載地址
世上最美的離別 세상에서 가장 아름다운 이별
在感情方面的處理真是神乎其神了。太感人了。
網路雲
Isalnum
原型:int isalnum(int c)
功能:測試參數c是否為字母或數字:
是則返回非零;否則返回零
頭文件:ctype.h
Isapha
原型:int isapha(int c)
功能:測試參數c是否為字母:
是則返回非零;否則返回零
頭文件:ctype.h
Isascii
原型:int isascii(int c)
功能:測試參數c是否為ASCII碼:
是則返回非零;否則返回零
頭文件:ctype.h
JavaScript中取余賦值運算符(%=)是
變數值除以表達式值,並將余數賦給變數。
使用方法:其中result是任何變數。
expression是任何數值表達式。
使用 %= 運算符與使用下面的語句是等效的:
JavaScript中取余運算符,介紹如下:
JavaScript中取余運算符(%)是一個
表達式的值除以另一個表達式的值,返回余數。
使用方法:其中result是任何變數。
Ⅵ 哪部電影/電視劇里的離別最感人
電影、電視劇中的離別總能給我們很大觸動,下面就來盤點一些我覺得感人的離別。
Ⅶ 求各大感人電影,催淚,最好哭的死去活來稀里嘩啦的!
8.我腦海中的橡皮擦
我也是看完後哭了。而且心情短時間內還挺壓抑的。前部分,看到他們兩個人幸福快樂是時候,真是感覺好真實,好浪漫,好生羨慕啊!恨死導演了,為什麼要那樣結局啊!
Ⅷ 世界上最美麗的離別的介紹
《世界上最美麗的離別》是根據盧熙京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韓國情感電影,由閔奎東執導,裴宗玉、金甲洙、朴荷善、徐英姬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位平凡的母親在人生的最後時光里,與家人重歸於好盡享親情的感人故事,於20114月21日在韓國上映1。
Ⅸ 韓國電影 世界上最美麗的離別.求觀後感(韓文版最好)不勝感激
離別,哪有什麼美好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我頭一次,因為一部電影,哭濕了一整張的紙巾。
為什麼呢?那麼老套的故事情節,那麼俗氣的背景設置,沒有激情,沒有碰撞,演員也不算好看。
可是啊,就是止也止不住的掉眼淚。
手邊的檸檬茶,都只能寂寞地冷掉。
普通的中年家庭主婦,有個當醫生的冷漠丈夫,有個工作了的和一個有夫之婦糾纏不清的女兒,有個快要考大學的和世界其他地方所有那個年紀的少年一樣懵懂莽撞的兒子,有個不務正業專事吃喝嫖賭向她伸手要錢的弟弟,還有,一個老年痴呆只知道各種闖禍的婆婆。
故事的最初,就是她平常的生活吧。安撫婆婆,收拾家什,送家裡的一個個人出門,參加救濟會之類的活動,給弟妹送錢然後被弟弟羞辱趕出家門,告訴身為醫生的老公自己的身體不適卻只迎來敷衍。女兒和有夫之婦打得火熱,兒子和小女友似乎折騰出了一個孩子,弟弟和弟妹又為了錢打了一架,為了婆婆能更舒服生活的房子繼續著建設。
如果,故事就這么進行下去,那都不過是這個大千世界無數女性人生的縮影而已。但是,這個但是,就是故事的開端。
癌症。
這是繼心臟病和白血病之後,電影里出現得最多的病症。
做醫生的丈夫,在得知消息之後,在不可置信之餘,不遺餘力地想要挽留,這個因為一直在自己身邊而開始變得有些理所當然的女人。於是家人的漠不關心,母親的無理取鬧,女人一直在做卻終於讓他覺得負擔的家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女人辛苦的原因。他酗酒,為自己的無能為力傷心。
女兒,在母親無意中發現男人照片,慌亂之餘倒也頗堅決。於是母親決定去見見對方,卻意外發現對方是有夫之婦的事實。女兒在感情上那麼堅持,不惜和母親鬧翻也要和男人一起。在被告知母親身患絕症之後,第一個想見的,也還是男人啊。可是,生活中就是那麼多的可是,被家庭牽絆的男人理所當然的一句話,就將一顆火熱的心打入無邊的深淵。於是女兒終於學著勇敢放棄。她和父親一起,開始為實現母親的哪怕小小的一個心願努力。
兒子,終於還是沒忍住告知母親自己和小女友的事情,三人見面之後發現是誤會。母親鄭重的口氣和對小女友的尊重體貼也是出於對自己的愛吧。而之前一直推諉的,教母親學電腦的事情,也許終於成為一種榮幸。
弟弟,在姐姐把自己的保險單交給弟媳之後才終於肯放過自己,誠實卻也別扭的表達對姐姐的關心。他戒賭戒嫖,開始做正經的工作,他要掙錢,讓姐姐放心些。
婆婆,那個老年痴呆的婆婆啊。女人絕望地試圖殺死她,『你跟我一起去死啊』『沒有了我你怎麼辦啊』,『如果不想拖累孩子們,在神志清醒的時候咬斷舌頭也要來找我啊』。看那一直鬧騰不休的老人,和女人那麼平和安詳地在一起。卻沒來由的心酸。
如果這一切的一切的幸福,要用生命來交換。這代價是否有些過於沉重?於是關於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調調又是老生重彈。畢生的心願,擁擠在短暫有限的時光里,即使實現,也不一定就都是幸福吧。
但無論如何,人生啊,總要弄清楚究竟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畢竟明天,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甚至是,還有沒有那麼一個明天。
很多心願,很多感情,請不要因為覺得時間還夠,就一再拖延推諉。趁著還來得及,趁著還有機會,勇敢地,積極地生活吧。
這樣的話,倘若有那麼一天,不得不面對離別,或許彼此也能少些遺憾多份勇氣。
離別,所謂離別,對於 愛著的人們而言無疑是殘酷而痛苦的事情。無論這離別給我們帶來的成長有多麼輝煌燦爛,失去的也會成為心頭的一塊疤,時時刻刻,隱痛不休。就讓我們都一直無憂無慮地嬉笑打鬧下去不好嗎,有沒有人問過我們想不想要這樣的成長。
離別啊,哪有什麼美好。
Ⅹ 十部最感人的電影 推薦十部感人催淚的電影
1、《喊山》是楊子執導的愛情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在失語狀態下,與男主人公相識、相知,化解各種誤會,最終相愛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
2、《蚯蚓》,影片折射了太多現實的黑暗、這是韓國影片獨有的特點、是很多地方的作品達不到的。校園暴力得不到重視、平民的冤屈得不到伸張、最後好人也會逼急。以暴制暴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當人走投無路時這是最不是辦法的辦法。
3、《別哭媽媽》,整部影片出現了三次圍巾,開頭母親離婚開始新生活;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裹著凶器。這是一位無奈的母親一步步被逼上絕路。雖然一些年輕演員的表演有些浮誇,但是,就是沖著改變自真實事件,但值得一看。
4、《世界上最美麗的離別》,女主很美,喜歡花,將生活過得很精緻,卻又一個痴傻吵鬧的婆婆,有一個做別人小三的女兒,懦弱無能的丈夫,有一個不爭氣的弟弟,但幸運的是他們都愛她。本片最殘忍的是將生活和戲劇結合的天衣無縫,你會懷疑這樣戲劇的人生有一天你是否也會經歷。
5、《七號房的禮物》,影片演員精彩的表演是一大亮點,演繹藝勝的葛素媛更是由於其真摯、樂觀、催人淚下的演繹獲得第五十屆韓國大鍾獎審查評委會特別獎,其演技非常的嫻熟和生動,讓一些成年的演員都倍感無地自容。
6、《伊甸湖》,本片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深刻,表現方式朴實沉穩,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作品。但是其中主角在逃生過程中的各種表現對策,實在令人心急。
7、《黑暗中的舞者》,這是一部讓人哭不出來的悲劇,悲劇發生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的問題。片中的女主人公莎蔓是一位典型的固執純真而善良堅強的母親,而社會依舊的冷漠,復雜,混亂,不近人情,淘汰弱者,在這樣矛盾的個體與全體的沖突中,個體走向了死亡,而全體得以了保全。
8、《晨曦中的女孩》一如大多數加拿大電影一樣,保持了簡單純朴的內容,畫面優美的特點,總是有感動有餘,內涵不足的一點缺憾。而且,把虐童事件和宗教對此事的無能為力強捏在一起,試圖對宗教軟弱進行深刻剖析,總有些過於勉強。而且破壞了主體故事。
9、《被投石處死的索拉雅》,拍得很細致的電影,但圍繞它的真實性很多人在影評吵架,好處是激起了觀眾了解石刑的好奇心,壞處是就算發現電影跟當代實情不符,畢竟發生在二十多年前小山村裡的事,誰都沒有資格判定它一定是真或假,希望現在不再那麼殘酷就好了。
10、《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狗與主人之間的陪伴,感情線各種東西都很清晰,以至於感覺沒有多長時間就放完了。正是這種簡單的故事,卻戳到了人們的淚點。或許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人類世界爾虞我詐太過厲害,動物所帶給我們的這樣一份簡單純凈的忠誠反而令人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