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析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是的。
解析度越高,筆記本電腦屏幕質量越高,色域和亮度以及屏幕可視角度也越好。
過高的解析度會使文字和圖像變小影響觀察效果,過高的解析度還會使屏幕無法顯示,變成黑屏;解析度調得過高會增加顯卡負擔,發熱加重,出現顯示不流暢或者在玩大型游戲時造成畫面停滯、花屏或死機,減少顯卡壽命,甚至燒壞顯卡或主板。
概念解析
高解析度是保證彩色顯示器清晰度的重要前提。大屏幕彩色顯示器的點距一般為0.28,0.26,0.25。高解析度的另一方面是指顯示器在水平和垂直顯示方面能夠達到的最大像素點,一般有320×240,640×480,1024×768,1280×1024等幾種,好的大屏幕彩顯通常能夠達到1600×1280的解析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解析度
B. 傑森·莫瑪加盟《我的世界》,他有什麼經典的影視作品
傑森·莫瑪加盟《我的世界》,他的經典的影視作品分析是:
介紹一下他!傑森·莫瑪(Jason Momoa),生於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美國影視演員;因參演個人首部電視劇《海灘游俠第十一季》而開始進入演藝圈;他有著極致的雄性之美和野性的魅力,他的表演多數是打戲或動作偏多,總的來說,他的演技還是非常不錯的!
C. 高清影片中常說到的1080p、720p、480p是什麼意思
是以下三個意思:480P屬於標清,720P、1080P屬於高清。
1, 480P屬於標清,480P效果就是市面上的DVD效果!
480p 是一種視頻顯示格式。字母p表示逐行掃描,數字 480 表示其垂直解析度;480p通常應用在使用NTSC制式的國家和地區,例如北美、日本、台灣等。480p60格式被認為是准高清晰電視格式
2,720P、1080P屬於高清!
(1)720P是高等級高清數字電視的格式標准,有效顯示格式為:1280×720.SMPTE。720P是一種在逐行掃描下達到1280×720的解析度的顯示格式。是數字電影成像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融合
(2)1080P是一種視頻顯示格式。有效顯示格式為:1920×1080,像素數達到207.36萬。其數字1080則表示垂直方向有1080條掃描線,字母P意為逐行掃描。通常1080P的畫面解析度為1920×1080,即一般所說的高清晰度電視。幀率通常為60Hz,可標示在p後面,如1080p30。常見的幀率有24、25、30。並非HDMI就一定有1080p的輸出,畫面一定要能支持1920×1080才能算是真正的1080p輸出。
D. 目前解析度最高的視頻
幸星製作了北京天文館2008年暑期上映的4D電影《宇宙少年偵探團》,解析度達到8000x8000,是當前世界上最高解析度的大型4D電影,其中更運用了大量眩目的電影特效。畫幅大、難度高,拱形球幕投影,360度全方位視角,創意獨特、規模宏大,製作難度及項目規模在同行業均屬高水平。
E. 電影里,4K、3D、IMAX這些概念到底什麼區別
文章轉自Hao4K影音
Hao4K影音:最新4K資源下載、4K播放下載教程、最新4K設備評測!
Hao4K專注4K家庭影音, 服務千萬家庭影音發燒友!
周末去看個電影相信現在是多數人的娛樂方式,但隨著影視技術的發達,電影院也越來越多「特色」,但你知道電影院里的3D/4D/IMAX/巨幕/杜比影院/全景聲/DTS:X 臨境音到底都有什麼區別嗎?不知道的還以往只是想騙你的錢……
先說結論在不考慮票價,只單純關注視聽享受的情況下,大概的建議如下:
第一梯隊:IMAX影廳和杜比影院--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首選激光IMAX,其次是普通數字IMAX;非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可以盡量選擇杜比影院。
第二梯隊:Real D 3D, 中國巨幕,LUXE巨幕。
第三梯隊:4K普通廳,杜比全景聲廳,DTS臨境音。
第四梯隊:普通廳,ScreenX,各種4D廳等。
不過,如果不是什麼大片或者什麼特別重要的電影,我還是覺得等4K出來後和家人一起看一樣爽歪歪,特別是家裡有家庭影院設備的在家看個4K UHD藍光原盤效果也不會比普通電影院差多少!
如果感興趣可以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比如,巨幕廳也很大,有的甚至比IMAX屏幕面積還要大,那需不需要多花那麼多錢去看IMAX?杜比為什麼還有「杜比影院」 和「杜比全景聲」兩種?DTS臨境音和杜比全景聲哪個更厲害?
畢竟現在電影都很推崇「沉浸感」,到底去看哪種才能獲得更為「沉浸」的視聽享受呢?
3D
首先大家最熟悉也最「頭疼」的就是3D版。因為很多影院在排片時只排3D版本,讓它成為了觀眾在購票時根本繞不開的選項。而且目前不管是搭配任何其他放映模式,都必須帶上3D眼鏡,很多人都覺得累贅。
普通3D的投影技術使用偏振光來製造出景深的幻覺,目的是為了讓觀賞更有沉浸感。但是亮度不足,畫面偏暗,重影,拖影等技術問題讓很多觀眾在觀賞普通3D版本時會感覺很不適。
因為種種原因,3D電影並不像最初推出時那樣,因為大家還有新鮮感而受歡迎,甚至成為了現在很多觀眾最排斥的一種觀影體驗,是不得已的選擇。去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報道也稱全球的3D票房同比下降了20%。
所以,如果大家希望觀賞到高質量的畫面,並且確實有其他選擇,那麼不用考慮,盡量不選普通3D版本就對了。
RealD 3D
RealD 3D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3D電影放映技術,在全球數字3D市場擁有80%以上的份額。
RealD其實就是加在放映機鏡頭前的一個玻璃,以及配套的眼鏡和金屬銀幕。但這樣的技術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比其他的3D系統更亮。
RealD 3D 技術使用了圓偏振光來產生立體圖像投影,可以讓觀眾能夠傾斜地觀看,而不會看到重影或圖像變暗,比普通3D的觀影感受要輕松很多。
IMAX
雖然IMAX技術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發展了,但IMAX和3D電影在全球的風靡要歸功於2009年的《阿凡達》,由於阿凡達是第一個全程運用IMAX+3D技術進行拍攝、製作和放映的,在當時確實讓影迷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觀影體驗。
IMAX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擁有巨大的屏幕,除了畫面更大,對於一些有專門IMAX版本的電影,甚至還可以欣賞到多出標准DCP格式26%的畫幅。所以對於提供IMAX專屬片源的電影來說,IMAX畫幅就意味著能夠在畫面中看到更多圖信息。
1995年的《阿波羅13》是第一部進行IMAX DMR轉制的影片,而最先在製作階段就開始使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的電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並且隨後在《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中都一直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可謂是這種拍攝格式的最大擁躉者。
除了諾蘭的電影,《變形金剛》,《碟中諜》,《星際迷航》,《星球大戰》和《漫威系列》等很多好萊塢電影也使用了IMAX拍攝。
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也是目前為止公映的僅有全程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也就是說全程的畫幅都是打開的。
圖片包含的亮度信息越豐富,明暗和色彩表現也更生動。所以和傳統投影相比,杜比影院呈現的圖像就看起來就不會那麼模糊或者灰濛蒙的一片。
激光IMAX vs. 杜比影院
總體來說,大部分的IMAX綜合體驗會比中國巨幕好,但是中國巨幕的高性價比讓很多觀眾把它當做是看巨幕的首選。
不過我又發現,4DX功能介紹的這張圖上有一個「掃腿」看起來非常厲害,感覺如果是看一部恐怖片,這應該是非常值得一試的體驗。
F. 電影清晰度排序
解析度依次清晰度排序為(越往後越清晰):480i格式、480P格式、1080i格式、720p格式、1080p格式。
一、D1:480i格式(525i):
720×480(水平480線,隔行掃描),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行頻為15.25kHz。
二、D2:480P格式(525p):
720×480(水平480線,逐行掃描),較D1隔行掃描要清晰不少。
三、D3:1080i格式(1125i):
1920×1080(水平1080線,隔行掃描),高清方式採用最多的一種解析度,解析度為1920×1080i/60Hz。
四、D4:720p格式(750p):
1280×720(水平720線,逐行掃描),雖然解析度較D3要低,但是因為逐行掃描,相對於1080I(實際逐次540線)視覺效果更加清晰。
五、D5:1080p格式(1125p):
1920×1080(水平1080線,逐行掃描),高清視頻的最高標准,解析度為1920×1080P/60Hz。
(6)世界上像素最高的電影擴展閱讀:
解析度用於度量圖像內數據量多少的一個參數,通常表示成ppi(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那個視頻的320X180是指它在橫向和縱向上的有效像素,窗口小時ppi值較高,看起來清晰;
窗口放大時,由於沒有那麼多有效像素填充窗口,有效像素ppi值下降,就模糊了。
習慣上說的解析度是指圖像的高/寬像素值,嚴格意義上的解析度是指單位長度內的有效像素值ppi。
G. 請了解高清電影的朋友進來看看
樓上幾位的回答有點讓人無語。還是我來告訴你吧。
對於影片是不是屬於「高清」,是要從影片的解析度來看的。目前屬於高清范疇的只有三種:720p、1080i、1080p。
720p的標准解析度為1280×720。p指逐行掃描。
1080i的標准解析度為1920×1080。i指逐行掃描。
1080p的標准解析度也是1920×1080。不過與1080i不同的是,1080p屬於逐行掃描。
鑒於LZ的情況,你不需要知道i與p的區別。而且目前的高清電影大部分都是720p或者1080p。你只需要知道,高清視頻對解析度是有嚴格要求的。
你可以根據你的顯示器解析度來想像一下畫面的大小。如果你的顯示器是15寸1024×768,那麼當你看高清電影的時候,只能把畫面縮小。
如果你的顯示器是24寸1920×1080,那麼恭喜你,你的顯示器達到了「全高清」的級別,也就是說,用這種顯示器播放1080p的電影,可以做到「點對點」,影片的每一個像素,都能對應到你顯示器上的一個像素。
你明白了嗎?
再給你舉個例子,很多人都搞不清的。那就是:DVD屬不屬於高清?
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就該知道,答案是:不!
因為DVD影碟,不管是D9還是D5,本質上都是mpeg2格式,其解析度最大隻能達到720x576(或480)。所以只能稱之為「標清」。遠遠達不到高清的標准。
國內高清主要有兩個網站:思路和CHD聯盟。地址你自己搜索一下,我就不貼出來了。
雖然只有10分,我還是寫那麼多,希望能幫到你。
H. 電影4k原盤跟4k高清有什麼不同
一、解析度
4K數字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故又被稱之為2160P,即橫向有4千個像素點,是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
原盤是指對正式出版的藍光影碟的數字拷貝,解析度能夠達到1920×1080格式的影片。
二、內容
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但內容上可能會有刪減。
原盤BD必須是原版的數據拷貝,不得對原版的數據和結構進行任何的增刪或者改動,而進行了改動的則以其他的名稱來稱呼。
4k發展歷程:
1999年,Sony為電影行業引入了一種全新的數字影院製作概念。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電影人由此可以獲得更高的圖像質量、效率和更大的靈活性,即數字電影製作。
在這個新方法中,電影製作採用了數字視頻磁帶介質,所製作電影的高清晰度逐行視頻格式為每秒24幀。這個新的概念以及採用這個概念的Sony系列產品被稱為CineAlta,已經被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製片人、導演和攝影師所接受。
採用CineAlta設備製作的電影與日俱增,這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電影採用這些系統進行數字化的製作。高清應用的迅猛發展需要在專業製作流程的各個環境中都採用最好的技術。
因此,Sony 在2006年推出了「CineAlta 4K」放映機,它是CineAlta品牌的延伸,按照其長期計劃,將建立一個4K製作流程。也就是說,Sony CineAlta 4K技術和設備可以使4K數字電影真正變成了現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藍光原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4K電影
I. 720x1280分辯率是高清嗎
高清的現在一般分為很多類型。 就拿兩小時左右的電影來說
比如有DVDRIP HDRIP BDRIP這些容量一般在1-1.5G左右,採用AC3視頻,如果用DTS容量要更大一些,解析度一般在7XX*XXX,或者8XX*XXX
再就是 HR-HDTV,這種的容量一般在1.5-2G左右,清晰度較上面幾種好一些。解析度一般在960*XXX,我們稱為半高清。
再往上就是720P,容量一般在4.3G左右。這種的一般稱為高清電影。解析度為1280-XXX
現在民用再高級的就是1080P,我們稱為全高清或者超高清,容量一般在20G左右。解析度為1920*1080,現在的高清液晶和24寸以上的電腦顯示器一般採用這種解析度。適合看高清
最後一種是民用最高級的,解析度也是1920*1080,不過採用的碼率很高,對機器的要求也很高,容量一般在40G左右,我現在一般都是下載半高清或者720P觀看,因為顯示器只有可憐的19寸。
還有一種更高級是UHDTV,這種視頻的解析度是7680X4320,效果自己想吧,採用22.2聲道的音頻,長度為1分鍾的UHDTV2格式的圖像需佔用194GB的存儲空間,
現在世界上最高清的電影是電影院裡面經過高科技轉換的那一種,解析度不知道多少,但是容量據有若干個T(成千上萬G),轉換一部這樣的電影要花250萬美元左右,據說效果相當的好,屏幕寬20層樓,高不記得是多少米了,一般播放這種電影的設備價格都在八位數以上。
個人建議22寸以下顯示器觀看720P比較合適,如果是24寸以上解析度為1920*1080的最好下載或者購買1080P的電影觀看(投影更好),再加上5.1聲道的家庭影院,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下載1080P還是挺郁悶的一件事,我的小水管經常是十天半個月才能下載一部完整的1080P觀看。呵。
如果非要頂級享受,我認為電影院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