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片《左耳》的主題曲是什麼呢
這部電影的主題曲也叫《左耳》,這首歌的歌詞寫的特別好,而且旋律也很好聽。
㈡ 一部影視劇的主題曲以沁園春·雪作為歌詞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之後,領導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陝北清澗縣,毛澤東曾於一場大雪之後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塬 yuán :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台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分上下兩片。上片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下片由祖國山河的壯麗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的抱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這三句總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北國風光」是上片內容的總領句。「千里」「萬里」兩句是交錯說的,即千萬里都是冰封,千萬里都是雪飄。詩人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但是「千里」「萬里」都遠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展,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的動態。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望」字統領下文,直至「欲與天公試比高」句。這里的「望」,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詩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意興。「望」字之下,展現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貌的雄偉景觀,這些景觀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長城內外」,這是從南到北,「大河上下」,這是自西向東,地域如此廣袤,正與前面「千里」「萬里」兩句相照應。意境的大氣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惟余莽莽」「頓失滔滔」分別照應「雪飄」「冰封」。「惟余」二字,強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頓失」二字,則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聯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這四句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以更為具體更為豐富的直覺,更顯氣象的奇偉雄渾。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描寫,都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加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表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山」「原」都是靜物,寫它們「舞」「馳」,這化靜為動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飄飛中遠望山勢和丘陵綿延起伏,確有山舞原馳的動感,更因詩人情感的躍動,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躍。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前十句寫了眼前的實景,而這三句寫的是虛景,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象。雪中的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雪後的景象則在清朗中顯得嬌艷。「看」字與「望」字照應;「紅裝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裝,形容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艷麗景象。「分外妖嬈」,贊美的激情溢於言表。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兩句是上文寫景與下文議論之間的過渡。「江山如此多嬌」承上,總括上片的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啟下,展開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
祖國的山河如此美好,難怪引得古今許多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爭著為它的統一和強大而奮斗。一個「競」字,寫出英雄之間激烈的爭斗,寫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繼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的姿態,並揭示了為之奮斗的動機。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以「惜」字總領七個句子,展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詩人於歷代帝王中舉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開一幅幅歷史畫卷,使評論得以具體形象地展開,如同翻閱一部千秋史冊,一一加以評說。一個「惜」字,定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基調,飽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詞極有分寸,「略輸文采」「稍遜風騷」,並不是一概否定。至於成吉思汗,欲抑先揚,在起伏的文勢中不但有惋惜之極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識」二字而帶有嘲諷了。「彎弓射大雕」,非常傳神地表現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轉向詩人所處的當今時代,點出全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主題。「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於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這首詞畫面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意境壯美雄渾,氣勢磅礴,感情奔放,胸懷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是中國詞壇傑出的詠雪抒懷之作。
延安頌。。
㈢ 追夢人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追夢人》由羅大佑作詞曲,原是羅大佑為電影《天若有情》創作的主題曲《天若有情》的國語版《青春無悔》,由袁鳳瑛演唱,之後作為紀念作家三毛的歌曲增加部分歌詞,由鳳飛飛演唱,並成為1991年台灣電視連續劇《雪山飛狐》的片尾曲。
《追夢人》創作背景
《追夢人》創作於1991年台灣女作家三毛去世之後。《追夢人》本是1991年羅大佑紀念三毛離世創作,特別邀請鳳飛飛來演唱,意外因為成為當時熱播電視劇《雪山飛狐》片尾曲而走紅大陸[1]。《追夢人》和《青春無悔》的歌詞完全一樣,但是卻多了四句歌詞,而且歌名也不一樣。羅大佑要給一首本已成型的歌加進四句歌詞,然後改換歌名,重編重唱,以另一首歌的形象示人。這在羅大佑以往的作品中是絕無僅有的。
網路--追夢人
㈣ 問一部電影 主題曲要在電影中重復多次出現,並寫明什麼時候出現
第凡內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Moon River這首歌即其音樂在開頭結尾都出現了,並且40分鍾左右主角的吉他彈唱被譽為經典。
㈤ 我要拍一部電影,主題曲和劇情都選好了,該怎樣把主題曲插入電影中(用手機拍)
有個小影軟體好像
㈥ 求歌名是一部電影的主題曲,好像是外國的,有一句歌詞好像是 歐媽媽,歌好像挺老的
《人證》
在世界電影史上,日本電影《人證》堪為一部經典電影。這部1978年出品的電影《人證》在當年十大賣座影片位列第二,也是世界偵探推理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根據20世紀30年代日本的社會派推理小說作家森村誠一的作品《人性的證明》改編,講述了女主人公八杉恭子與她的黑人兒子焦尼之間哀婉動人的故事。兒子焦尼千里迢迢來日本尋找母親,母親卻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而殺害了自己的兒子。
《草帽歌》電影《人證》插曲)
詞:西條八十
曲:大野雄二
唱:喬山中
Mamadoyouremember,媽媽你可曾記得
theoldstrawhatyougaventome,你送給我那草帽
Ilostthathatlongago,很久以前失落了
flewtothefoggycanyon.它飄向濃霧的山谷
HeymamaIwonder耶哎媽媽那頂草帽
whathappenedtothatoldstrawhat,它在何方你可知道
fallingdownthemountainside掉落在那山坳
outofmyreachlikeyourheart.就像你的心兒我再也得不到
suddenlythatwindcameup,忽然間狂風呼嘯
stealingmyhatfrommeyeh.奪去我的草帽耶哎
swirlingwhirlinggustofwind,高高捲走了草帽啊
blowingithigheraway.飄向那天外雲霄
mamathatoldstrawhat媽媽只有那草帽
wastheonlyoneIreallyloved,是我珍愛的無價之寶
butwelostit.但我們已經失去
noonecouldbringitback,沒有人再能找到
likethelifeyougaveme.就像是你給我的生命
㈦ 電影《少年犯》主題歌
歌名:《心聲》
演唱:遲志強
填詞:遲志強
譜曲:遲志強
歌詞:
媽媽媽媽,兒今天叫一聲媽
禁不住淚如雨下,高牆內春秋幾度
媽媽呀你牆外可盼,淚水染白發
想昨天兒象脫韁的野馬,狂暴粗野亂踢亂踏
媽媽呀兒跌入激流,幾番沉浮不能自拔
幾番沉浮不能自拔,又恰似狂風暴雨
摧折了未放的花,媽媽媽媽
兒今天叫一聲媽,早見你淚腮邊掛
高牆內春風吹拂,媽媽呀你牆外可見
枯枝發新芽,為明天洗刷滿身的污泥
棄舊圖新立志奮發,媽媽呀有妙手回春
殘枝敗葉又放新花,殘枝敗葉又放新花
兒已被扶上駿馬,去追回失去的年華
媽媽呀媽媽呀,媽媽呀媽媽呀
媽媽呀媽媽呀,待兒回家時
再喊您親愛的媽,媽媽呀媽媽呀
媽媽呀媽媽呀,媽媽呀媽媽呀
(7)如何寫一部電影主題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心聲》是1985年的電影《少年犯》的主題曲,該電影是新時期第一部普法題材電影,為了更好的收集題材。導演張良同夫人王靜珠嘔心瀝血,走進全國各大"少管所"收集素材,用監獄實景拍攝了這部影片,並大膽啟用在押少年犯飾演主角。
該片獲1986年第九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85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9年伊朗第七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年影片國際賽最佳演員獎。
演唱歌手遲志強,男,1958年10月1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演員、歌手。1972年進入長春電影製片廠,相繼主演《小字輩》、《夕照街》、《月到中秋》等電影。1979年被評為第二屆「全國優秀青年演員」。1983年10月,因「流氓罪」被判監禁4年,1985年10月出獄。
㈧ 電影配樂的詳細創作過程是怎樣的
我就以我所了解的一些東西說說吧。
1.電影配樂的製作絕對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它首先要有譜曲的人根據劇情需要和風格以及導演的要求寫出各場景適用的曲譜,再由交響樂團,電子合成器,某個樂隊或者歌手來演繹;還有一些特別的情況是引用已有的作品(如《變心金剛》就以林肯公園的「what i have done」做主題曲),或是將某經典名曲原版套用或由譜曲者個人風格化重新演繹。之後要進行音樂的後期製作和錄制,並根據電影畫面和情節進行剪輯。而這過程中,譜曲的人往往身兼數職。這些曲子集合成光碟發行就是所謂的原聲大碟了。
2.配樂的曲目數量應該視影片的時間長度和情節變化,作曲者的對影片的理解和自己的構思等等而定。
3.影片在完成前期拍攝之後,就要進行後期製作。比如特效製作,畫面剪輯,演員配音(拍攝時現場錄音的且不需重新配音的除外)和音樂配音等等,所以音樂要有相應的剪輯甚至修改曲譜重來。
4.這個問題要看「配樂大師」的個人修養和其他一些情況了,就像前面所說的「身兼數職」是常有之事。
配樂大師就不說了(網路知道里有),推薦幾個很牛的工作室X-Ray Dog(這個地球人都知道,提及預告片和配樂,他們絕對是泰斗),Two steps from hell(做《2012》預告片配樂的),Immediate Music(也很經典,他們的作品網路上可以找到幾個試聽和下載)。這些都是專做電影預告片配樂的工作室,也都有各自的官方網站。但由於他們的音樂不發行而且涉及到版權問題,比較難找,但只要找(英文網頁也要去喔)肯定是有的。感興趣的話我可以發兩首給你試試,全部我就無能為力了,BT種子倒有。
題外話,看你這懸賞,真的是「10分」迷戀哪,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