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一部電影叫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只找到上集,聽說下集叫熱核戰爭,可很難找到,求助各位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5%DA%C8%FD%B4%CE%CA%C0%BD%E7%B4%F3%D5%BD&fr=ala0
⑵ 核戰爭爆發 叫什麼電影
《恐懼的總和》
一夥以歐洲為基地的新納粹恐怖分子從以色列搞到了一枚威力強大的核彈,並秘密計劃把它偷運到美國,趁著某個盛大集會之機,將其在超級碗體育場內引爆,從而製造一起駭人聽聞的恐怖襲擊事件。當然,更恐怖的陰謀還在後面,恐怖分子們還准備將這次襲擊嫁禍給俄羅斯,妄圖以此點燃又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年輕干練的美國中央情報局情報分析專家傑克·雷恩(本·阿弗萊克飾)及時洞察到這個驚天陰謀,但是在充滿官僚氣息的政府里,沒人願意相信這個不到30歲年輕分析員,危急之中,雷恩得到了情報局裡睿智老道的分析顧問比爾·卡伯特(摩根·弗里曼飾)的幫助,一老一少通力合作,他們必須要搶在這幫喪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動手之前,攔截核撣,阻止這個毀滅性悲劇的發生。
(2)核戰爭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電影擴展閱讀
評價:
《恐怖的總和》在軍事、戰爭、諜報和恐怖行動的刻畫上,仍舊有湯姆·克蘭西系列電影一貫的氣勢,許多經典武器如匿蹤戰機、黑鷹直升機等都尋求國防部技術動員,是拍的較為准確的軍事片之一。
該片把故事設置在一個嚴重的大背景下,但始終脫離不開動作片本質,比較老實地遵循著動作片的游戲規則,以英雄的個人冒險為主,不像災難片那樣發展出太多的線索。
⑶ 核戰爭爆發
其實我國曾經5次面臨著美國和原蘇聯的核威脅,有四次是美國,原蘇聯一次,具體的情況是:
第一次,朝鮮戰爭期間。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美軍開始敗退,直至退到三八線以南。「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為扭轉戰局,曾親自出面,要求杜魯門總統動用原子彈。杜魯門隨後下令秘密在西太平洋地區部署原子彈部件。1951年4月,志願軍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後,杜魯門下令向關島地區緊急運送核部件,美軍甚至還在幾個月後舉行了核戰演習,且公開予以報道。
第二次,越南戰爭第一階段期間。1954年3月,3000法軍在奠邊府陷入越南人民軍重圍,法國將軍厄雷飛赴華盛頓向美國人求助。當年5月25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拉什福德上將提議,如果中國軍隊支持越南人民軍進攻河內,美國應立即用原子彈轟炸中國
第三次,金門馬祖危機期間。1955年年初,美國認為中國將對金門、馬祖發起總攻,擔心美國可能會捲入一場規模更大的戰爭之中。美國向中國發出核威脅,稱如果台灣海峽發生戰爭,美國准備使用戰術核武器。
第四次,解放軍炮轟金門期間。為打擊國民黨自1957年以來「反攻大陸」的部署,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開始炮轟大小金門等島嶼。美國很快又舉起了核大棒,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特文寧在一次高層會議上提出:「向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5個機場各投一枚當量為7000噸-1萬噸的戰術核彈,觀察中國的反應。」
第五次,珍寶島沖突及中蘇關系極度惡化期間。1969年3月,中蘇兩國在珍寶島發生較大規模的武裝沖突。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等軍方強硬派主張准備動用核彈頭,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當時的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甚至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向美方通報蘇聯准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圖。美國總統尼克松認為,蘇聯對中國實施核打擊並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遂決定採取某種措施通知中國。1969年10月15日,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接到報告:中國的導彈基地已進入臨戰狀態,美國也已擬訂了同俄羅斯進行核戰的具體計劃。勃列日涅夫憤怒地喊道:「美國出賣了我們。」
抗美援朝期間,我國一直沒有對美國宣戰,而是以志願軍的名義赴朝參戰,美軍對我國進行核攻擊師出無名,再者,入侵朝鮮的聯合國軍中,英國也不原意美軍使用原子彈,因為英國在二戰結束後國內也是百廢待興,工業基礎和國民經濟都比較薄弱,一旦美軍使用核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戰立即爆發,蘇聯軍隊會乘機進攻歐洲,在當時的情況下,美國在歐洲以英國為代表的盟國是絕對沒辦法抵抗蘇聯的攻擊的,當時的英國政府緊急和美國政府磋商,說服杜魯門總統放棄使用核武器.而當時的蘇聯也是害怕美軍使用核武器後佔領全部朝鮮和我國東北,在他的遠東後方地區駐扎軍隊造成對他的威脅,所以曾經放出話說如果美國對中國使用原子彈,蘇聯將站在中國一邊.當時世界上擁有原子彈的國家只有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一旦使用核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將會對整個人類造成毀滅性的傷害,最終還是理智讓美國人放棄使用核武器,這一次是蘇聯幫助了中國,在中、蘇兩國關系惡化,戰爭一觸即發時,蘇聯曾經想使用核武器對我國的西北核武器試驗基地進行核攻擊,美國政府卻告訴了我國,並作出了對蘇聯核攻擊的計劃,這一次是美國政府幫助了我國。
不過,美國雖幾次對我國進行核訛詐,都是威脅性質的,但最終還是理智代替了魯莽,我國在核武器威脅中以高超的智慧一一化解
越南戰爭沒使用原因有幾種.請看這http://news.qq.com/a/20041220/000337.htm
⑷ 核彈一觸即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戰,城市瞬間淹沒是什麼電影
冰海陷落,狼之歌
⑸ 設想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情節有哪些
1、電子設備錯誤導致核戰爭爆發,歷史上就發生過很多的因為電子設備故障差點就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故事
2、能源爭奪,畢竟現在主流的能源供應都是以化學能源為主,如果以後科技發展沒有完善好新能源或者沒有找到新的替代能源就很容易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
3、資源爭斗,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不管是礦物或者土地都是有限的,所以也是很容易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
4、外星入侵,加入有外星人介入控制某個大國,而外星人又想掠奪地球,那後果就不比多少了
第三次世界大戰很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大國控制小國去爭斗,最後各大國參戰,然後就是核戰爭。
⑹ 第三次世界大戰什麼時候爆發會死多少人
你應當問,第三次世界大戰後還能剩多下多少人!
愛因斯坦說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使用什麼 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會使用棍子和石頭
為什麼要這么說呢,因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是核大戰,就算是沒有被直接轟成渣,也會在核戰爭產生的核冬天中被凍成冰棍。因為核戰爭掀起的灰塵會長久不散,阻擋陽光到達地球,地球表面的溫度可能達到零下一百多度,幾乎沒有生物可以存活下去。
就算你凍不死,沒有食物吃,你同樣要死掉的……
⑺ 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結局是什麼
好的話人口不足1000萬,文明倒退1000年,科技殘缺不全,大部分城市基本成廢墟,壞的話人口瀕臨滅絕,文明幾乎不復存在,絕大部分版圖變成無法生存或者環境惡劣的焦土。
第三次世界大戰是美國經濟和全球性的下一次世界的大規模戰爭,是指兩個國家發生了戰爭,其嚴重性就可稱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國人民在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美蘇冷戰的磨難之後,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說法開始不斷地出現在各個國家領袖間的公報中。隨著大量高新技術運用於軍事領域,尤其是核武器的廣泛發展與擴散為人們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想像提供了極大的空間一部分人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一場規模遍及全世界的核戰。
這場戰爭將成為人類文明史的最大浩劫。其中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曾被認為是目前人類史上最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兩個掌握了空前核力量的大國在加勒比海持續了數十天的對峙。雖然這個事件順利解決,但此後全面核戰爭便成為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一種別稱。
發展趨勢:
隨著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成為永不出現的歷史名詞,或者是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的戰爭,全因美蘇間的勢力平衡,並實施相互保證毀滅的政策,致使戰爭不會爆發。
21世紀人類社會不具備世界大戰的時代特徵:世界市場從不完善、缺少開放性發展到有序合作、甚至共贏;從國家以軍事安全為核心轉向謀求綜合,世界狂熱民族主義情緒與和平主義共存。要對挑戰二戰後國際秩序的行為保持高度警惕,堅決捍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⑻ 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怎麼樣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被認為是目前人類史上最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雖然順利解決,但此後全面核戰爭便成為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一種別稱。
原子彈爆炸中心溫度高達一億度,在這個溫度下所有東西都會化為烏有。多麼可怕的未來?也許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也許高度文明的人類放下傲慢與偏見,也許人類又造出了遏制核武器的新時代武器,但願悲劇不要出現,一直由文明的人類守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