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世界著名電影剪輯師名錄豆列

世界著名電影剪輯師名錄豆列

發布時間:2022-08-27 14:08:03

⑴ 張一凡指的是哪個人

張一凡,著名電影剪輯師,曾與姜文、陸川、張一白、寧浩、徐靜蕾、章家瑞等多位國內著名導演合作,在十幾年的電影剪輯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電影剪輯和導演經驗。憑《太陽照常升起》奪得第四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獎。

張一凡代表作:

《鬼子來了》、《尋槍》、《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紅河》、《好奇害死貓》、《夜上海》、《李小龍傳奇》、《太陽照常升起》、《時尚先生》、《瘋狂的賽車》等。

外界稱張一凡為姜文的御用剪輯師,只是張一凡和姜文對「御用」一詞都表示異議,因為在他們看來,導演和剪輯之間的關系是惺惺相惜,能夠互相理解、信任、滲透到對方骨髓的那種感情。

⑵ 大家推薦幾個厲害的電影剪輯師,最好是國外的,要把他們的資料作品也放上來。

希區柯克,作品有驚魂記;阿拉伯勞倫斯,作品有諜影重重、羅拉快跑、爆裂鼓手。



剪輯(Film editing),即將影片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從美國導演格里菲斯開始,採用了分鏡頭拍攝的方法,然後再把這些鏡頭組接起來,因而產生了剪輯藝術。

剪輯既是影片製作工藝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最後一次再創作。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戈達爾:剪輯才是電影創作的正式開始。

⑶ 演員、導演有奧斯卡、金雞、百花獎,剪輯師都有什麼獎呢

下面是為國際知名的剪輯師所設的獎
美國電影電視剪輯師協會(American Cinema Editors)所組織的艾迪獎(Eddie Awards)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獎。
米蘭電影展最佳剪接獎
奧斯卡最佳剪輯獎

⑷ 著名的剪輯師/

張佩雯~(當今世界電影電視業 最知名的剪輯新銳)~參與作品有:《吃客帝國》《疊阿疊》《廢城我饒》《有極》《天上無賊》《女人真壞》《愛情呼叫不轉》等的著多著名作品···在她手上就沒有剪不動的片子 只有不『配』剪的導演···
韋軼議~(從事多年剪紙行業 剪刀就是EE的命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剪刀手愛e億》那部影片吧!那是他自編自導自演最成功作品之一 義大利著名剪輯師雅可布�6�1誇德雷是他門下的得意弟子之一)~
李怡萱~(怡萱:一選!單選!為什麼不是多選呢?這是個問題?因為這位著名的剪輯大師就愛單選! 就連襪子鞋啊!筷子等等···都是單選··所以她就偏偏單選上了『鬼片』為題材的電影!在業界都尊稱她為『剪輯鬼才』!) 著名作品:《疹子》《山村老四》《修女也單選》等···
康大海~(當今最聰明的動畫剪輯師 人的智商於什麼有關?答案:腦容量 越大越聰明 那腦容量於什麼有關呢?答案是:腦袋 所以說頭越大就越聰明嘛#。# 他曾剪輯過:《大頭爸爸小頭兒子》《電線寶寶》等……
楊幸媛~(中國電影電視剪輯學會會長)
楊雅~(業界最具自然風的著名剪輯大師 像是在國際上獲獎的《小蝌蚪找爸爸》都是出自她的手中 她酷愛動物像是《動物時間》《人魚自然》也是她動物作品中的一小部分……)
趙夢~(從小隻為夢而活的業界最具理想性的著名剪輯大師 從她手中教育出了諸多的剪輯大師像是林安兒女士是中國影壇最知名的剪接師之一張一凡剪輯師都是她『夢'門下的②帶弟子 她做事的理念是:你有理想么!你對你的未來有信心么!朋友~開始夢吧!著名作品有:《天使愛美男》《當幸福來砸門》等……
趙雪~(最具完美畫面的著名剪輯大師 在別人的眼裡只有唯美的畫面沒有唯美的電影 而她就是唯美的締造者 像是大家在國際電影都熟知的《情樹》《關於周美麗的一切》等的唯美作品……
趙雲~(ee的小徒弟 曾擔任過《山國演義》《水湖磚》等……的剪輯工作)
李麻子~(中國電影電視剪輯學會副會長)
周新霞~(一級剪輯師)

⑸ 世界著名的電影剪輯大師是誰代表作是什麼

沃爾特 · 默奇與電影剪輯藝術

一、沃爾特 · 默奇(Walter Murch )其人

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導演恐怕能舉出一打,但最偉大的電影剪輯師只有一個,那就是沃爾特 · 默奇。

默奇的名字不為大眾所知,這是由其工作­ 的性質決定的:剪輯。一部上佳影片能讓觀眾沉浸在故事、人物情感和命運之中,而完全看不見剪輯的痕跡,這是剪輯師的至上功夫,而剪輯,正是電影區別於攝影、戲劇、表演、文學,最終宣告自己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存在的標志。作為剪輯大師,沃爾特 · 默奇在黑暗的剪輯室內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在好萊塢被尊為「 教父」 ,當然不光因為他為科波拉締造了《教父》三部曲的傳奇,更因為他為電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剪輯師作為「 看不見的藝術家」 普遍不為外人知的情況下,沃爾特 · 默奇是全世界唯一頻頻出現在人們文化視野中的剪輯大師。

默奇是美國七〇年代崛起的「 學院一代」 電影人之一,這群人都是各大學電影學院畢業生,包括弗蘭西斯 · 科波拉、喬治 · 盧卡斯、史蒂芬 · 斯皮爾伯格、馬丁 · 斯克西斯等一班復興好萊塢、創造了一大批現代電影經典的大師們,而沃爾特 · 默奇正是他們背後那雙「 看不見的大手」 ,贏得了英國電影學院和美國電影學院的多項嘉獎。他於1960 年代末與科波拉和盧卡斯在舊金山共同創造了北加州的電影工業從而為洛杉磯的好萊塢帶去新的風氣。從1969 年為科波拉的《造雨人》(The Rain People )作音效剪輯開始,默奇先後創造了《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 ,1973) 和《教父》(II 、III) 的音效和《教父I 》的畫面剪輯, 1974 年為科波拉的個人最愛之作《竊聽大陰謀》(The Conversation )做音效設計贏得奧斯卡提名並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和嘎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因在科波拉1979 年版《現代啟示錄》中傑出的音效設計而獲得奧斯卡獎。1996 年,因為沃爾特 · 默奇為《英國病人》的畫面和聲音的詩一般的剪輯塑造,而史無前例地一人獨得兩項奧斯卡獎。四十年來,經沃爾特 · 默奇之手而呈現銀幕的著名電影,除了《教父》三部曲和新、舊版《現代啟示錄》,還有《五百年後》(THX 1138), 《朱麗亞》(Julia, 1977 ), 《人鬼情未了》(Ghost, 1990), 《布拉格之戀》(又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88 ),《天才的雷普里》(The Talented Ripley,1999 )以及最近的《冷山》(Cold Mountain, 2005), 《鍋蓋頭》(Jarhead, 2006 )。經他編劇導演的《回到奧茲國》(《綠野仙蹤》續集,1985 )雖票房不佳但業內人士相當推崇。1998 年,他按照奧森 · 威爾斯遺留的筆記而主持重構/ 復原威爾斯1958 年的經典之作《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 ,又譯《狂野生死戀》) 被稱為權威的「 導演版」 ,2002 年更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委託修復愛迪生1894 年的第一部有聲電影《迪克森的小提琴》,這是對他作為電影技術- 藝術大師地位的首肯,無疑是一種特殊榮譽。在《現代啟示錄》的剪輯過程中,沃爾特 · 默奇創造了sound design( 音效設計) 這一概念,將電影音響從一種從屬的、配合性的地位提升到了獨具藝術表現力量的高度。

默奇學識淵博,被稱為好萊塢稀有的文藝復興式全才。他學藝術史出身,熟悉音樂,建築,甚至物理學,在電影剪輯的間隙,默奇喜歡翻譯義大利詩歌,並對人的知覺系統、宇宙學、以及科學史的研究深感興趣,1995 年以來他根據「 旅行者號」 空間探測器和哈勃望遠鏡發回的數據重新闡釋古代的行星定律和恆星圖。默奇現居舊金山鄉下,面對一片湖泊,沒有電視,自釀蜂蜜。

二、沃爾特 · 默奇的書

《眨眼之間:透視電影剪輯》由默奇1988 年在澳大利亞國家電影委員會的演講記錄稿修訂而成,部分內容也曾包括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戲劇影視學院1990 年2 月的高級剪輯課程內。它不是一本關於如何剪輯的技術手冊,而是關於剪輯的思考和對電影與人性關系的獨特洞見,其中最容易為人所記住的,莫過於作者將剪輯跟人眨眼的內在心理- 情感機制進行觀察比較所得出的「 一個剪切就是一次眨眼」 的結論。該書自1995 年出版以來,立即成為英美各大學電影專業學生的必讀教科書,更成為一般人文學生從電影內部來認識和了解電影的難得的入門參考。默契以生動而淺易的文字,將電影剪輯的多層面的問題寫得極富啟發性,從最最基本的為什麼剪輯是有效的談起,默奇帶領讀者一口氣把電影剪輯的美學與實際問題都一一檢討,並就連續、非連續、夢與現實的關系,好的剪輯的標准,眨眼的情感意義及其與剪切點的關系,數碼剪輯等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更重要的是,默奇在書中與讀者分享了他在剪輯那些著名的電影時的思考與體會,他用不同的比喻來解說電影剪輯的深意,把古典音樂,夢的解析,攝影,甚至遺傳學、天文學、郵政服務等都跟電影關聯起來無所不談,非常具有啟發性。默奇從《冷山》開始使用蘋果公司被視為低成本、「 業余」 的電影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不但將該軟體介紹進好萊塢,更直接影響、推動了全世界低成本獨立電影的製作。有趣的是,默奇至今保持使用舊式剪輯機那樣的站立工作姿勢,因為他認為電影剪輯是一種全身的舞蹈,坐著是無法跳舞的。他說。

⑹ 塔拉的剪輯師

簡介
塔拉(Tala),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蒙古族,剪輯師。畢業於內蒙古工業大學,畢業後曾從事電腦信息工程教育工作。曾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是著名剪輯師張建華的學生。
現居京,在麥麗絲影視文化公司從事剪輯工作。 電影<中國1949> 擔任剪輯助理 導演 :於記偉(台灣) 剪輯師:張建華
電影《隱形的翅膀》 擔任剪輯 導演:馮振志 剪輯指導:張建華 其他剪輯:楊韌 許思源
(榮獲 第15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金象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
電影《尼瑪家的女人們》 擔任剪輯 導演:卓格賀 剪輯指導:張建華 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出品
電影《小胡同 大尊嚴》 擔任剪輯 導演:王坪 剪輯指導:張建華 山東電影製片廠出品
(入圍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大獎)
電影《柴禾的天空》 擔任剪輯 導演:馮亞平 剪輯指導:張建華
電影《成吉思汗的水站》 導演:卓格赫 剪輯指導:張建華 剪輯師:塔拉
電影《斯琴杭茹》 擔任剪輯師 導演:巴音
(獲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民族題材創作獎、德國科隆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電影《聖地額濟納》 擔任剪輯 導演:麥麗絲 攝影:格日圖
數字電影《大花》 擔任剪輯師 導演:趙康
電影《都市童話》 擔任剪輯 導演:梁明(天津電影製片廠)
(入圍18屆大學生電影節,獲得第20屆百花電影節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提名獎,「最佳攝影」提名獎)
電影《老哨卡》 擔任剪輯 總導演:麥麗絲 攝影:張皓 剪輯指導:張建華
(參加2012年法國戛納電影節展映,入圍第36屆蒙特利爾電影節)
電影《吳哥的微笑》擔任剪輯 導演:梁明
電影《奔襲桐柏》擔任剪輯師 導演:劉桐生
(參加第21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新片推介) 大型歷史連續劇《東歸英雄》 擔任剪輯 導演:塞夫麥麗絲 剪輯指導:張建華
(獲2009年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電視劇《鄂爾多斯情歌》擔任剪輯 導演:伊呼和 攝影:寶鳳翔
電視劇《楚漢傳奇》擔任剪輯 導演:高希希 紀錄片《鄂爾多斯--神話》擔任剪輯師 總導演:麥麗絲
微電影《看不見的女朋友》擔任剪輯師 導演:叫獸易小星
微電影《早餐》擔任剪輯師 導演:鄧科
微電影《手機QQ 愛的禮物》擔任剪輯師 導演:叫獸易小星
微電影《十二星座 SUV汽車系列》擔任剪輯師 導演:陸川、郝蕾、滕華濤、王小帥

⑺ 第57屆柏林電影節

57屆柏林電影節
時間:北京時間2月8日至2月18日 頒獎地:主會場 Berlinale Palast

評委陣容
第57屆柏林電影節日前公布了評委會陣容,今年將有七位國際影星和電影專家參與第57屆柏林電影節,一同決定金熊與各項銀熊獎的歸屬。《計程車司機》的編劇保羅·施拉德將出任評委會主席,中國香港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將同巴勒斯坦女演員希亞姆·阿巴斯、德國老牌演員馬里奧·阿多夫、墨西哥當紅小生蓋爾·加西亞·貝爾納、美國影星威廉·達福,以及丹麥電影剪輯師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評委。

評委會主席:保羅·施拉德

作為導演,《美國舞男》是保羅·施拉德最為著名的作品,當然,施拉德更為著名的身份是《計程車司機》(1976年)的編劇,該片的劇本幾乎改寫了美國電影發展史。他與馬丁·斯科塞斯之後還成功合作了《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穌最後的誘惑》(1988年),延續了這對黃金搭檔的輝煌。1978年,施拉德首執導筒推出影片《藍領》,1985年又執導了《三島由紀夫傳》,1991年,他改編自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的影片《迷情殺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執導的犯罪劇情片《迷幻人生》曾參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角逐。

評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國權威業內雜志《綜藝》評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50位電影人之一。由她監制的影片包括曾創造香港電影神話的《無間道》以及徐克的《七劍》。

希亞姆·阿巴斯

這位巴勒斯坦女演員同時也為電影創作劇本並曾任導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敘利亞新娘》中,她充分展現了自己超寬的戲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外,她還曾出演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

馬里奧·阿多夫

德國演員馬里奧·阿多夫曾出演過超過120部電影和電視劇,在德國是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他曾出演過德國著名導演施隆多夫執導的《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和《鐵皮鼓》、法斯賓德的《羅拉》和迪特爾執導的《羅西尼酒店》。

蓋爾·加西亞·貝爾納

他的銀幕表演處女作就是阿萊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利度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愛情是狗娘》,這位墨西哥男演員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國際影壇閃光。巴西導演沃爾特·薩勒斯之後選擇他在《摩托車日記》中出演青年時代的切·格瓦拉,還曾主演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學》去年曾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他與伊納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奧斯卡獎的有力爭獎影片。

威廉·達福

威廉·達福位列當今口碑最佳的幾位美國實力派演員之一。他塑造過無數復雜、陰暗、內心糾結的角色,1980年,他憑邁克爾·西米諾的《天國之門》一鳴驚人,1986年在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中的表現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近年來,他在商業和藝術電影兩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俠》大獲票房成功的同時,他還不斷與科南伯格、拉斯·馮·特里爾、斯科塞斯等導演合作。

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擔綱丹麥知名導演拉斯·馮·特里爾迄今為止幾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輯師,其中包括《醫院風雲》、《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鎮》以及《曼德萊》。

開幕片《玫瑰人生》

另據電影節組委會本周三發布的消息,法國「小鳥歌後」埃迪思·皮亞芙的傳記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將開啟本年度的「金熊」之爭。

在埃迪思·皮亞芙逝世近40年後,由法國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從追思和揭秘這兩個角度出發,重現了這位法國傳奇香頌女伶充滿激情的生平故事。該片由音樂錄影帶導演奧立維埃·達昂執導,瑪麗昂·歌蒂亞主演,「大鼻子情聖」德帕迪約將飾演發掘皮亞芙的伯樂。

生前,皮亞芙與讓·谷克多、瑪琳·黛德麗、伊夫·蒙當是好友,而她天鵝絨般高亢婉轉的嗓音以及獨特的舞台風格永遠與《玫瑰人生》、《不,我沒有遺憾》、《愛之頌》等經典香頌名曲被歌迷永遠銘記。在輝煌的舞台燈光以外,皮亞芙在其喧囂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謀殺、經歷獨子夭折的悲痛,以及兩次失敗的婚姻,並捲入了法國保衛戰……現年30歲的女演員歌蒂亞表示,即便皮亞芙並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絕對是電影的好素材,「不管你愛不愛皮亞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會願意去看一看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電影節的來歷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等

------------
又:
柏林國際電影節始於1951年,最先是出於美國文化政治的動機,讓西方世界的三條聯盟有更為廣泛的理念。在二戰結束後的第六年,柏林成為自由社會的樣板,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這一電影節就成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瑪-伯格曼,薩提瓦伊提-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以及法國導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電影節中贏得了國際輝煌。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有一段很明顯的停滯期。1970年出現了公眾呼聲,但與越戰影片的出現並非巧合。1971年,除了傳統競爭以外,還開創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第一部蘇聯電影在該電影節參展,東德也參加了這一屆電影節。政治氣候發生了改變,兩德之間的各種協議紛紛簽署。從此,柏林電影節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國際電影製作的一面鏡子,另一方面它在東西方之間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個橋梁作用。
有四位導演對柏林電影節產生過舉足輕重的影響。阿爾福雷德-鮑爾是奠基者;沃爾夫-唐納引入了改革,烏爾里奇-格雷格創立了論壇,莫里茲-德-哈德恩則是自1979年以來競爭機制、全景電影、電影回顧和兒童電影節和歐洲電影市場開創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為她的動物塑像而一舉成名。從柏林工藝學校畢業後,二十年代她的名氣急升,1931年她進入了普魯士藝術學院。由於國家社會主義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離開了學院,但二戰以後,她又重新得到了認可,有各種教學講座邀請她,獎項和榮譽紛紛踏至。而自1951年開始的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的。
電影節的金熊像雛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設計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皮爾-雷本和柏林電影節主題樂
為紀念柏林電影節50周年,電影作曲家皮爾-雷本譜寫了新的電影節主題樂。新主題樂強調了電影節的片頭,每部電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這段片頭。
雷本與法斯賓德合作多年,還與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國導演有過合作。如今他被認為是享有國際名聲的最為著名的德國電影作曲家之一。
皮爾-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為柏林電影節創作主題樂的想法。那時法斯賓德因為影片Veronika Voss獲得了金熊獎,為此雷本覺得應該給電影節一個音樂禮物,一個特別的主題樂。作品在1990年第40屆電影節為官方電影節所認可,自此每部在電影節放映的影片的片頭都要播出這段主題樂。

--------------------

第57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中國,王全安導演)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其他》
最佳導演銀熊獎 約瑟夫-希達(《波弗特》)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胡里奧-查維茲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哈勒姆》
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Vanaja》導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爾弗萊德獎(敢斗獎) 《電子人也無所謂》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獎(短片) 《Raak》 導演:Hanro Smitsman 荷蘭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 《Decroche》 導演:Manuel Schapira 法國
《美》 導演:陳駿霖(Arvin Chen) 中國台灣/美國
終身成就獎 阿瑟·佩恩

⑻ 春曉電視劇劇情

電視劇《春曉》以大學生村官為原型,通過講述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張一凡在風景秀美的小山村探索和成長的經歷,展現了都市年輕人從自我、忘我到本我的心靈蛻變過程,從而勾勒出一個群像。

該劇導演:張一凡,著名電影剪輯師,曾與姜文、陸川、張一白、寧浩、徐靜蕾、張家瑞等多位國內著名導演合作,在十幾年的電影剪輯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電影導演經驗。憑《太陽照常升起》奪得第四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獎。

代表作品: 《鬼子來了》、《尋槍》、《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紅河》、《好奇害死貓》、《夜上海》、《李小龍傳奇》、《太陽照常升起》、《時尚先生》、《瘋狂的賽車》等。

《春曉》這部電視劇可以在騰訊視頻、1905電影網觀看全集。

閱讀全文

與世界著名電影剪輯師名錄豆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部電影電影夜深沉片段 瀏覽:949
邵氏電影在線觀看網址 瀏覽:587
韓國電影女友的媽媽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357
創意跑酷電影片段 瀏覽:601
華為手機看電影沒聲音 瀏覽:579
神馬午夜福利小視頻電影 瀏覽:936
北京電影推廣公司 瀏覽:899
殺戮2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122
從內容和藝術分析一部電影 瀏覽:100
拍微電影的視頻用什麼軟體剪輯好 瀏覽:690
電影春歸紅樓的主題歌 瀏覽:720
電影二杠三圖片 瀏覽:819
電影演員簽名封圖片 瀏覽:499
美國電影越獄紋身圖片 瀏覽:452
韓國電影愛人1080p迅雷下載 瀏覽:120
拒飛機長是哪個電影 瀏覽:892
電影手機被窩影院 瀏覽:419
韓國電影頂層公寓完整版 瀏覽:986
沒有廣告電影網站 瀏覽:274
霸王花系列電影粵語2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