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電影電影院一般放多久啊
1星期
希望採納
Ⅱ 電影院上映一個片子一般放映幾天
就拿成都的各大影院來說。如果是數字電影(低成本電影),一般上映到下映的時間不會超過12天。
如果是膠片電影,不是大片的話,一般上映到下映的時間在14天到18天左右(也有可能更短,隨短期票房而定)。是大片的話,待遇就不一樣了。一般上映到下映的時間會在25天到32天左右,如果票房持續平穩或上漲,會繼續延長時間。就變形金剛1的票房來做參考,再加上本人已經看過變形金剛2了。保守估計,上映到下映時間在一個月左右。
Ⅲ 電影一般在影院上映多久
一般都是30天的檔期,但是一般熱門影片也就堅持2個星期,2個星期後影院一般就不怎麼排這個電影的場次了。
從發行方、院線和電影院的角度:檔期是由發行方、院線以及放映方根據影片的上映日到下檔日的時間間隔。
從觀眾的角度講,檔期是市場上某類潛在觀眾有暇時間並且願意集中看到某種類型影片的時間段(觀眾有時間看電影的時間段)。
檔期意義
1.電影檔期的出現作為電影營銷整體的一部分在電影攝制前期就開始籌劃。
2.它的出現以及針對不同檔期的電影市場營銷策略,是一個國家電影市場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
3.它作為影響票房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越來越為電影營銷者所重視。
4.如果說發行區域是一部電影的空間橫向市場,那麼檔期就是一部電影的時間縱向市場。
Ⅳ 電影標准時長是多少
沒有特別的規定,但電影商在電影上畫時都會將電影時間定在90分鍾-120分鍾。太短了考慮到觀眾看得不過癮,太長了會縮減了每天電影播放的場次.基本都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也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名片原本需要更長的放映時間而因為這個原因被剪得肢離破碎.甚至票房慘敗.如美國往事.天國王朝等.好在DVD的出現才使這些電影能讓人一睹這些電影的全貌.
你可能指第一次剪輯吧。至於導演所拍的片長這個倒沒有一定的。但一般都會按劇本(這也就限制了實際的時長)來拍。但有些導演則很另類,如王家衛,他經常是想到什麼就拍下來,再從這一大堆的片段選擇來編輯成一部電影。所以他拍電影就很大量,所以經常超支,演員也受不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拍的是什麼。相反王晶是早有一個故事概念,很多時都是一個鏡頭就完成,所以他拍片就很快也不要怎麼剪輯。
Ⅳ 電影院放電影是多長時間
大概是1個小時到2個小時中間
Ⅵ 一般一部電影上映多久
一般情況下,電影的上映時間大概在一個月左右,院線會根據電影的票房表現來決定具體的下映時間。
電影發行公司和電影院線簽訂電影上映協議之後,上映時間主要還是掌握在院線手中。電影院線會根據電影的票房和上座率,來決定是否延長或者縮短上映時間。
(6)電影院電影時間多久擴展閱讀
(1)備案
開拍電影前需要先備案:
以前是許可制,叫攝制電影許可證,現已取消,改為備案制,叫電影劇本(梗概)備案。
(1)備案
開拍電影前需要先備案:
以前是許可制,叫攝制電影許可證,現已取消,改為備案制,叫電影劇本(梗概)備案。
Ⅶ 電影院電影上映多久下線
電影院裡面的那些電影通常都會在上線一個月之後就會下線,然後上映其他的電影,但是如果檔期不排滿的話,那麼電影也會一直掛在那裡,不會下線的。
Ⅷ 電影院看一部電影一般需要多長時間能看完
現在標准電影一般是一個半小時,加上等待和開頭廣告時間一般2個小時左右就ok了
Ⅸ 一般電影長度為多少時間
一般電影時長為:90—120分鍾。
電影播放的時間稱為」影片長度「,以影片放映出現第一個出品方logo為開始,以影片最後字幕結束,音樂停止為結束,通常用分鍾表示。
意義:影片越短,內容減少,拷貝成本越低,場次越多。影片越長,內容更豐富,但需要對觀眾更有吸引力,拷貝成本高,場次越少,分類:
60分鍾及以內:短片
60——90分鍾:特殊影片
90——120分鍾:一般電影
120分鍾以上:超長電影
(9)電影院電影時間多久擴展閱讀: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