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如何看待宮崎駿的電影

如何看待宮崎駿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22 19:36:25

❶ 如何評價宮崎駿和他的電影

完美,標桿,經典
對於動畫迷和電影迷來說,日本動畫之王宮崎駿是一個不朽的傳奇,在中國尤其如此。譬如,用google搜索「宮崎駿」,會找到337000個網頁;用google搜索不主流的譯名「宮崎俊」,也會找到7280個網頁。相比之下,「陳凱歌」有149000個網頁。用google搜索HayaoMiyazaki(宮崎駿的英文名),會找到282000個網頁。這說明,憑借動畫影片《千與千尋》獲得柏林金熊獎和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宮崎駿,在西方同樣擁有無數擁躉。美國一月份的《紐約客》雜志刊登了女記者瑪格麗特·塔爾博特對日本動畫之王宮崎駿的專訪,極少接受記者采訪的宮崎駿罕見地對女記者瑪格麗特·塔爾博特發表了長篇宏論。
塔爾博特說,和許多西方人一樣,她一開始既不了解宮崎駿,也沒有主動看過宮崎駿的動畫影片。但她的孩子愛看,作為媽媽,她也就跟著一起看了。她去電影院看過《龍貓》和《千與千尋》的電影,也通過電視看了他許多影片。突然有一天,塔爾博特意識到,其中一些動畫她看了好幾遍了,而其它的兒童影片她一般不會有看兩次的耐心。從這一刻起,她對宮崎駿產生了興趣,想了解這個人到底有什麼魔力,不僅吸引了她的孩子也讓她一遍遍地看「幼稚」的動畫片。

矛盾一:「我的片子不要重復看」
想和宮崎駿對話並不容易,因為兩個原因,這位全球聞名的動畫大師很少接受采訪。第一,宮崎駿是一個出了名的工作狂。第二,宮崎駿對動畫片有一種矛盾情感。盡管他相信自己的動畫片不錯,但他並不喜歡漫畫在日本泛濫成災的現狀,而他又是這種局面的最重要的推波助瀾者。
宮崎駿身上的矛盾一面一開始就展現了出來。當塔爾博特說,她和她的孩子一遍遍地看他的漫畫時,這位63歲的老人非常惱火。他警告說,他的片子最好一年內不要看兩遍,因為孩子們把太多時間花在電影電視上不是好事,這會讓他們忽略現實世界。

矛盾二:要奇幻,但首先要真實
在互聯網時代,宮崎駿拒絕用電腦繪制漫畫,一直堅持用普通鉛筆作畫,速度極慢。宮崎駿說,他喜歡傳統的手工工作方式,留戀迪斯尼的老動畫片,反感夢工廠的「時尚娛樂」方式。精美的畫面、經典的音樂、再加上對孩子們心理出神入化的描寫和非常人文化的主題,使得宮崎駿的動畫片極其純美,打動了全球不計其數的觀眾。
宮崎駿認為,奇幻的想像力對他的影片非常重要,但現實主義更重要。他說,奇幻的形式下必須「有真實的心、頭腦和想像力」。現在,奇幻這個詞在日本被用濫了,電視劇、電腦游戲和一些動畫片都說自己富有奇幻色彩,但因為缺乏真實性,這種純虛擬的奇幻只會「囚禁人類」。宮崎駿說,奇幻和真實是一個悖論,他會努力讓自己的影片充滿奇幻色彩,但這只是為了表達現實的主題,他決不讓影片成為純粹的虛擬世界。

矛盾三:「故事是導演,我不是」
有趣的是,早在2001年,宮崎駿在法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的動畫片從來沒有劇本。
宮崎駿說:「在開始拍片前,我並沒有一個已完成的故事……當我開始繪畫時,故事才跟著展開。我們從不知道,我們的故事會走向何方,我們只是一邊製作電影一邊編故事。這是製作動畫影片的一種危險方式,但我喜歡它,因為它可以讓作品變得卓爾不群。」
宮崎駿說,為了實現這一點,他會一次次地對每一個動畫形象進行加工。他說:「我想像自己成為它們本身,並以它們的身份進入故事,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做。每畫出一個形象後,我會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重復這個工作。只有在最後期限前,我才能結束它。」
是什麼將故事帶向結尾呢?宮崎駿回答說,不是他的思考或設計,而是故事自身的秩序。他說:「有一個內部的秩序,就是故事本身的需要,它可以把我帶向結局……不是我製作了影片,而是影片自己完成的,我沒有選擇,必須服從。」

矛盾四:普通形象更易引起共鳴
宮崎駿的極端自我並沒有將他禁錮在他的個人世界裡。相反,他擁有可怕的理解孩子內心的能力。塔爾博特說,她還沒有看到哪個導演能夠像他這樣,能感孩子所感、想孩子所想。譬如,為宮崎駿摘下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和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等桂冠的《千與千尋》就很容易打動孩子們的心。
宮崎駿在這部動畫片上做了很特殊的選擇。譬如,與流行的日本動畫片不同,這部動畫片的女主人公千尋並不很勇敢,而且長相也非常普通。對此,宮崎駿解釋說,這正是他理想中的千尋形象。他說,千尋10歲,而《千與千尋》就是拍給這個年齡段的日本小女孩看的。如果千尋非常漂亮,或者有飛行等特殊本領的話,普通的小女孩們就不覺得這部動畫片是拍給她們的。

矛盾五:日本動畫之王迷戀歐洲
宮崎駿的動畫片中處處可以見到他的「下意識之井」。譬如,童年時,他的家族有一個飛機零件廠,這使得宮崎駿從小就對飛行和飛行器有了一種狂熱,而他的動畫片里也常常可以見到飛行。
塔爾博特說,宮崎駿對動畫的細節有一種魔鬼般的迷戀,有強迫症一般的高要求。只為了找到他頭腦中的一個完美畫面,他也會進行一次全球旅行,而歐洲又是他最常去的地方,他的許多影片的背景是歐洲。他之所以對歐洲如此迷戀,也是因為童年。
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戰爭摧毀了他的童年,但他用想像力在自己頭腦中描繪了一個虛擬的美麗歐洲。盡管歐洲事實上戰火更猛烈,但這個虛擬的美麗歐洲成了小宮崎駿的避難所。並且,宮崎駿還愛上了歐洲——尤其是英國的奇幻文學,他後來承認,夏加爾和波希對他的電影風格有很大的影響。

矛盾六:影片積極,內心悲觀
盡管他的動畫片非常美好,但他實際上是一個極端的悲觀主義者,他稱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讓人類變成地球的敵人,認為人類難以逃脫大自然的懲罰。熱愛自然的宮崎駿說,他甚至希望看到「綠色的雜草重新接管(世界)」。
63歲的宮崎駿半開玩笑地說:「我希望再活30年。我想看到東京被大海淹沒,NTV(日本電視公司)的電視塔成為孤島。我想看到曼哈頓成為水下之城……我對這一切感到興奮。(因為)金錢和慾望,所有這一切會走向崩潰,綠色的雜草將接管(世界)。」
但是,極其悲觀的宮崎駿對孩子們卻有一種類似敬畏的愛,他不想讓自己的悲觀厭世情緒影響他們。

❷ 你怎麼樣看待宮崎駿

我認為宮崎駿的所有電影都演的深入人心,每一個電影都非常棒,非常好看,感覺宮崎駿是個比較有故事的人

❸ 看宮崎駿的動漫電影會有什麼感受

我的觀點是

我相信有大部分年輕人都有看過宮崎駿的動漫,無論是今天千與千尋龍貓還是哈爾的移動城堡,都成了一代人心中特別記憶的動漫電影。


你還在看童話嗎?或者說,你還相信那些古老而傳統的價值觀,相信愛的力量,相信奇跡的存在嗎?有一段時間,我被那些盡情顛覆,盡情嘲笑,盡情展現人性之黑暗的電影征服了。我以為這才是人生的真相,這才是答案。而那些真善美啊,美好溫情啊,犧牲奉獻啊,不過是一層甜得發膩的奶油,只適合給未成年的孩子們解解饞,而大人們——他們需要一些重口味的東西。


這樣想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是長大了,扔掉了那些童話書,如飢似渴的學習成人世界的規則。我嘲笑那些一本正經的人,覺得他們要不就是過時了, 要不就是在裝蒜。那些以「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的住在一起」結束的童話恐怕再多說一句,霧氣就要散去,手中的片刻溫暖也要化作冰涼。


以上僅此個人觀點。

❹ 如何評價宮崎駿

宮崎駿是大師,他有很多經典電影
No.7《風之谷》 推薦指數★★★☆
《風之谷》根據宮崎駿同名漫畫改編,1984年日本公映時引起轟動,劇中獨特的世界觀以及人性價值觀深刻地影響了其後十餘年日本動畫的走向,宮崎駿也因此片而奠定了他在全球動畫界無可替代的地位。影片或許現在看來不足為奇,但34年前卻絕對驚艷,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協調可持續與之共存的環保主題。工業文明才二百多年,在地球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其巨大的能量和規律我們還遠遠未能了解。當我們在商業利潤,眼前繁榮的誘惑下,打開自己不能掌控的核技術,基因技術,一個個潘多拉魔盒之後,技術的進步將使我們人類存在的風險加劇。《風之谷》就是這樣一部讓人深思的作品。
No.6《紅豬》 推薦指數★★★★
《紅豬》無疑是宮崎駿作品中最特別的一部,是唯一一部完全是從成年人角度拍攝成年人題材的作品,很多人把這部電影看作是宮崎駿的自傳:主角波哥年過四十(和當時的宮崎駿年齡相仿),生活在義大利(宮崎駿最嚮往的地方),是一頭豬(宮崎駿曾經說過:人到了中年,會變成一頭豬)。《紅豬》顯然不具備如《千與千尋》那麼多的在商業上可以獲得成功的因素,有人說《紅豬》是宮崎駿拍給自己看的,它選擇的題材源自中年男子的平淡生活,宮崎駿借動畫和光影,尋找心中久藏的飛翔之夢,放縱地吟唱著一首個人自由的詩篇。電影最打動人的還是那種不加修飾的純粹感。在略顯粗獷而隨意的畫風下,飛機在藍色的天空以及藍色的海洋間穿梭翱翔,直接展現出世界的美,這叫人如何不樂觀如何不積極?在無政府主義下,在自由的天空、海洋、海島、酒店中穿梭,徹底無視社會俗世中的權利斗爭,如此自然而無約束的人生,叫人如何不動情如何不嚮往?在我們逐漸在成年社會中退化成豬的時候,當紅豬穿梭藍天海洋的那一瞬間,我們心中那遙遠的孩提夢想,彷彿又重新燃燒起來了。
No.5《哈爾的移動城堡》 推薦指數★★★★☆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少有的以愛情為主題的動畫,唯美的愛,又被宮老感動了一次。美滿的故事,以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滿是魔幻的筆調,還有那些可愛而又讓人無法忘記的小孩子和火焰魔,哈爾的金發飛揚和冰藍色眼瞳,天空的盛裝舞步,風騷的耳墜,無不迷倒無數少女,這里的哈爾絕對是宮崎駿筆下的最大的帥哥。長得帥的也許是個沒心肝的鳥人,看起來是個草包的說不定是個真正的王子。
No.4《幽靈公主》 推薦指數★★★★☆
幽靈公主》是宮崎駿所有動畫中相當嚴肅的一部,和《風之谷》在內涵上十分相似。個人認為《幽靈公主》是宮崎駿最有深度的作品,恢宏,廣闊,配樂也同樣大氣磅礴,使我有匍匐在自然腳下之感。 人性在此淋漓展現,人的卑微污穢,在參天古木下,澄澈水池旁。導演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為我們創造了一個似真似幻的世界,神話式的演繹,森之精靈的奇想構築了人與自然永恆的命題,影片充滿熱忱與感動,令人意猶未盡。《幽靈公主》之後,終於由《千與千尋》超越了它的票房,但在我看來,《幽靈公主》對於東方哲學的完美詮釋,在內涵的深刻性、復雜性及廣度上都超越《千與千尋》,片中角色都不是善惡分明的臉譜化形象。
No.3《龍貓》 推薦指數★★★★★
一個深愛宮崎駿動漫的人《龍貓》是必看之經典,在《龍貓》中,父女三人的歡聲笑語和彼此間的關愛呵護,隨著充滿泥土氣息的鄉村生活畫卷緩緩展開。這里有綠意盎然的夏,暖風悠然,花氣繚繞,也有童話般的霓夢幻彩,城郊村野中的自然風光,綠樹成蔭下的田莊屋舍,被宮崎駿細膩入微的畫筆完美再現,他將一段奇妙的想像融入了大眾的童年時光。時隔多年再看《龍貓》感覺整個世界都美好了很多,這種直戳人心的溫暖與感動,不禁讓人回想起童年那斑駁燦爛的時光,雖然早已漸去漸遠,卻依舊在深藏心底某個最柔軟的角落,永遠無法抹去。
No.2《千與千尋》 推薦指數★★★★★
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2001年在日本上映,影片一經上映便震撼了日本乃至世界動畫界。在2001年以304億日元的票房創造了亞洲票房最高的記錄,並在之後的17年裡(2001-2018)長據在了整個日本電影市場的排行第一位(不僅僅是動漫的票房哦)。影片於2003年一舉斬獲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千與千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宮崎駿所有作品中最經典、最具想像力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配以精緻大氣的畫面令人窒息。只有內心安靜,精益求精,不浮躁,不世故的靈魂才可出此傑作。
No.1《天空之城》 推薦指數★★★★★★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彷彿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在《天空之城》中對故事發生地的刻畫表現之全面與細致幾乎到了完美的地步,歐洲工業時代的大背景加上美輪美奐的天空之城,以及那些形形色色的飛行器,共同構建了一個極富科幻色彩的世界。我一直以為,宮崎駿最強大的力量就在於,他擅長用最干凈的童真來對抗全世界的成人政治。《天空之城》帶有鮮明的反戰政治主張,它建立在觀眾們自身對美好和平世界的無限嚮往上,並用電影童話的視聽語言予以表達——它是安靜的、純粹的、廣袤的和包容的,卻也是極度震撼的。宮崎駿總是不避諱的把人類的邪惡殘暴醜陋擺在人面前,用一種看似溫柔的方式。好在他也總是不保留的把向善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彷彿他們是可以拯救未來的力量

❺ 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宮崎駿的電影,你會如何評價

在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總有一個白鬍子的工匠系著圍裙,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雕刻著手頭的作品,創造出一個永遠被美工們所青睞的奇幻世界。他是宮崎駿其人。第一次接觸宮崎駿其人動畫的人有多少,取決於電視台的零星播放和DVD播放機中的DVD碟片。三十年後,我們終於可以回到童年的夏天,透過電影銀幕,遇見我的鄰居龍貓。

除了萬物有靈論,少女、魔法和飛行是宮崎駿其人世界最常見的元素。Hida戴著飛石從天而降,綻放出奇異的光芒(《天空之城》);哈爾帶領蘇菲在空中行走,邁著華爾茲的音階(哈爾的移動城堡);女巫琪琪帶著她的黑貓,騎著掃帚俯瞰海邊小鎮(《女巫的送貨上門》)……它給了我們最初關於魔法的想像,深深地刻在童年的記憶里。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完全美好的童話世界,失落背景下的純真更有價值。孩子和大人在這里能感受到溫暖和治癒,是因為他們在看清弱點後的力量和陪伴。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宮崎駿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國電影原創音樂 瀏覽:809
校園生活微電影 瀏覽:346
二戰電影全部中文 瀏覽:498
房間電影主題 瀏覽:408
電影鬼同你玩主題曲 瀏覽:882
男友電影資源 瀏覽:932
尋寶行動電影天堂 瀏覽:651
醬油系列電影解說 瀏覽:54
張東健電影朋友西瓜 瀏覽:698
迷失之夢電影網站 瀏覽:32
我的世界電影石頭 瀏覽:79
天堂張望同內電影 瀏覽:110
電影有完沒完在線觀看 瀏覽:966
2021最新電影免費網站 瀏覽:956
星球大戰電影游戲順序 瀏覽:120
芳霏主演電影全集 瀏覽:196
電影彌天之謊在線觀看 瀏覽:256
電影送你一朵小花主題曲 瀏覽:904
真實世界電影解說 瀏覽:494
校園女孩游戲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