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電影《緊急救援》
大家好,我是傾情,很高興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
《緊急救援》依然延續了林超賢導演一貫的硬核風格,國內前所未有的海上救援題材,讓這部電影的看點更足。通過一部電影向全國人民展示海上救援,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特種行業,出發點是極好的。電影講述的是一群“偉大的逆行者”——隸屬於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的特勤隊員,主要工作是負責打撈沉船,救援海上遇難者。這一特殊的身份,讓電影的拍攝難度更大了:高空的直升機、波濤洶涌的大海、隨時會爆炸的船艙,這些復雜多變的場景,一方面讓林超賢導演的能力發揮得更加充分,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得更加過癮。
第一:電影前景
這部電影是林超賢導演是和博納影業的合作的第四部電影,這部電影是林超賢導演早在《湄公河行動》之前就接觸到了,當時林超賢導演看的還只是紀錄片,海上救援要冒著很大的風險,巨風巨浪下去救人,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是很能夠感染人的,因為這個工種相比警察和軍人還不太一樣,在海上他們面臨生死就在一瞬間,不管是自己還是被營救得人,他們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要承擔很大的壓力,而且《緊急救援》是第一部描寫海上救援的電影,同類型的電影講述更多的是城市裡或者工廠,這些都是在陸地上進行救援,在海上救援這部電影開了先河,在具體怎麼呈現這支部隊的工種作業上,電影呈現了很多具有看點的細節,因為電影必須要好看,所以導演林超賢在呈現這部影片時還是很用心的。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2. 《唐山大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祖國的強大在電影中是否都有體現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最獨特的地方就是演員的情感掙扎以及內心波動,使觀眾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更是感受入深。我記得我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落淚了,不論是地震後遍地哀嚎,還是幾十年後汶川地震母女終相認的場景,都帶給我很大的觸動。
影片中姐姐對母親選擇救弟弟的事情無法釋懷,我覺得其中有一些也是母親想要為去世的父親留下骨血,也是一種傳統的思想,之後幾十年間母親一直活在回憶中。影片從唐山地震後一家人幾十年間的生活軌跡,以及人物所經歷的事情,對情感的描述,人物內心的描繪都十分深刻,更讓人了解了地震後對於一個家庭帶來不可彌補的鴻溝,也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我覺得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情感刻畫也十分獨特。
3. 電影2012中國人拯救世界是怎麼回事我沒看,誰能介紹一下
簡介:《2012》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它講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掙扎求生的經歷。該片被稱為《後天》的升級版,投資超過2億美元,是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的又一力作。 大概內容:傑克遜·柯蒂斯(約翰·庫薩克飾)帶著孩子去黃石公園度假遊玩,卻發現曾有美好回憶的湖泊已經乾涸,而這個地區也成為了禁區。充滿疑惑的他在黃石附近的營地偶然認識了查理。查理告訴他由於人類歷史上最大一次太陽爆發的影響,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查理說有些國家已經在聯合秘密研製並建造可以躲避這個災難的飛船。傑克遜以為他是個瘋子,就一笑而過走開了。 然而第二天,災難就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發讓眼前熟悉的家園變成了人間煉獄。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爆發。傑克遜和眾多家庭一樣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對全球性自然災害不知何去何從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過的方舟和地圖,於是決定前往方舟基地尋找生存的機會。 在尋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過程中,傑克遜一家經歷了生死考驗。最終他們終於到達方舟基地。然而已經製造完成的方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從世界各地聞訊涌來的受災人群。誰去誰留已然成為挑戰整個人類的道德抉擇。面對災難,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最後人們終於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害,獲得了繼續繁衍和發展的希望。 PS:至於為什麼說中國拯救世界,實際上就是因為這個所謂拯救世界的「方舟」是在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由中國人製造的,電影主角在看到方舟時說過這么一句話:「也只有中國人能完成這樣的工程了。」
採納哦
4. 58歲著名電影人突然去世,張藝謀任治喪委員會組長!如何拯救中國電影業
2021年2月3日,立春,電影人張昭因病辭世。這年他58歲,剛開始創業。
張昭離世顯得突然又不真實,他給自己描繪了一個框架,正在一步步實現。本該是好時候。
“現在身體還可以,每天正常作息,也不熬夜了。”2020年12月中旬,張昭對記者說。
那天,他再次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專訪,聊了超過兩小時。當時,他確實相對以往消瘦了些,所以問了關於身體的問題,但他毫無疲憊的狀態,握手時的力度,均打消了疑問。一切相距不過兩月。
張昭素來待人寬厚溫良謙遜,但職業化堅持的背後是少為人知的掙扎與焦慮。“現在相當自在,從容了,慢慢來。”張昭無數次說。背後是他曾經相對緊張的狀態。樂視生態覆滅後,樂視影業成為輸血管,作為董事長兼CEO,張昭把公司最後一筆現金流打給樂視應急。其後,融創入主樂視影業,一年後張昭選擇離開,入職復星,再後來,創立橘品影業。
張昭一直有個打造中國迪士尼的夢想,研究了很多年,嘗試了許多年,在希望與失望中反復。
樂視影業時期,應該是他最接近夢想實現的階段。當年,樂視生態與影業齊飛,迅速成為中國五大民營電影公司之一。《小時代》系列、《歸來》等影片不斷刷新記錄。
張昭依舊感念這段時光。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給了他想要的自由度、空間及想像,也打開了他的框架。“一切都不一樣了。”
但失去也來得如此殘酷。幾段職業經理人生涯後,他決定創業。
職業經理人不適合夢想家,雖然張昭,自我定義為產業人。
問題在於,孫宏斌對於回款慢的文娛產業到底有多少耐心。從這個層面來看,孫喆一親自入局確實是個重大利好,但孫喆一的規劃,目前依舊模糊。
騰訊影業的動作則是一種生態碾壓。據其對外透露,騰訊和閱文將在其內部成立一個“影視委員會”,由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首席執行官程武和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負責統籌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騰訊影業這三駕馬車所有的IP影視化改編。
擁有流量入口、版權入口的騰訊,實際占盡優勢,但在非標化的電影業能夠做到何種程度,仍待觀察。關鍵在於程武對於整個生態的掌握能力。
“組織目標並不統一,部門間缺乏合作協同,存在又高又厚的部門牆,有些領導幹部非但不合作,還帶頭相互挖坑;一些幹部和員工沒有了事業激情,安逸情緒滋長,躺在功勞薄上驕傲自滿,得過且過;一些業務負責人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失去對市場與業務應有的敏銳,還不願意學習;還有些部門缺乏全局意識,只看個人利益。究其根本,是我們的組織向心力、奮斗動力和文化價值觀出了問題。”在去年9月發布的閱文內部信中,程武直接了當。那是他代表騰訊入主閱文的第5個月。此外,程武並無太多影視業背景,這也成為業內疑惑點。
騰訊另一風險在於反壟斷。2020年末,市場監管總局對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閱文集團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風向變化下,這可能只是個開始。
眼下,低迷的電影業依舊有種多種可能。活著或許不是問題,但怎麼樣活著,才是關鍵所在。
5. 感人的國產電影(會讓人哭的那種)
1、《失孤》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
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2、《唐山大地震》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3、《忠犬八公的故事》
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編自192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由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理查·基爾、瓊·艾倫和薩拉·羅默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8月8日在故事的原型故鄉日本率先上映。
影片講述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
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里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
4、《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
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5、《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
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6. 如何看待中國電影
中國並不缺乏好的導演,編劇,有著良好的藝術創作團隊,但中國電影最大的軟肋並不是技術上的,而是製片方過於商業化。只要電影賺錢就無所謂藝術性的問題,就造成了第六代導演的電影在國內票房低的可憐而在國際上頻頻獲獎的結果。同時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的電影審查制度也是一個限制,許多東西導演不敢拍,編劇不敢寫。國內也缺少一種藝術氛圍。不過中國是電影發展比較早的國家,在1896年第一部電影就在香港放映,1905年中國人拍了第一步自己的電影《定軍山》,其後的《漁光曲》成為了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性大獎的電影,《馬路天使》等也是經典之作,新中國成立以後更是迎來了電影發展的「黃金十七年」,優秀導演層出不窮,並有打破「學院派」的趨勢,對中國電影充滿信心
記得採納啊
7. 中國災難片中你最喜歡看哪一部
一、唐山大地震
1、上映時間
1976年
2、豆瓣評分
7.7
3、導演
由導演馮小剛執導。
4、主演
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和陳瑾等聯袂出演。
5、簡介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6、評價
一座城市的毀滅是可怕的,而人的精神崩潰更是可怕。無數事例證明,每遇重大天災人禍,家園被毀或痛失親人,有的人會消極沉淪,陷入強烈的悲痛無法自拔。中外歷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後都發生過嚴重次生災害,其主要原因就是災民精神世界的崩潰,引起社會動亂的發生。
二、一九四二
1、上映時間
2012年
2、豆瓣評分
7.8
3、導演
由馮小剛執導。
4、主演
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
5、簡介
川津陽一是一名地震學家,他通過對三原火山口的溶岩進行觀測,認為不久以後東京將會遭遇大地震的襲擊,但其他地震學家均不認可他的觀點。加上和妻子裕子的關系也不好,陽一覺得非常苦悶。只有研究員蘆田富子支持陽一的觀點,這多少讓陽一感到一絲溫暖。在一次政界和財界重要人物的集會上,首相問起關於地震的問題,陽一說:「東京是世界上對地震毫無預防措施的城市之一。」這使得陽一更受孤立,研究所也被停辦。所幸陽一在此時收獲了富子的愛情。幾天以後,陽一與裕子在涉谷地鐵餐館里商討離婚事宜,富子在家整理東西,七級大地震就在此時襲擊了東京。地鐵應急閘門被關閉,地鐵里乘客們一片驚慌。地面之上的城市也是一團糟。陽一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鎮定,不停地幫助疏導地鐵里的乘客。最後人們憑借勇氣、智慧和愛戰勝了這場災難
6、評價
作為一部商業故事電影,《一九四二》的結構完整,情節飽滿(《中國新聞周刊》評) [16] 。電影的改編很好地將故事性與紀實性合二為一,主次分明、有條不紊。在表現形式上,導演馮小剛有效地利用了過往電影的成功元素,如自然災害後的人性重建和白熱化的戰爭場面,以及少許馮式幽默滲透其中(影評人大奇特評)。
三、南京大屠殺
1、上映時間
1995年
2、豆瓣評分
7.8
3、導演
由吳子牛執導。
4、主演
秦漢、劉若英等主演的歷史戰爭影片。
5、簡介
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描寫了一個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的遭遇。影片已於1996年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上映。1998年5月2日該影片在日本上映。這部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背景的電影,因其獨特的視角也曾被評價為一部「充滿人文精神,人性十足、生命意識極強的一部電影」。
6、評價
《南京大屠殺》的災難,是通過中日結合的小家庭來展現的。很多抗日戰爭片都是講中國家庭的遭遇。通過中國家庭的慘痛離合勾勒出日本人的暴行。而在《南京大屠殺》之中,中日結合的小家庭卻更全面的表現了在國難之中,受難沒有所謂的國籍的劃分。其中一個細節是當日本兵到理惠子家裡搜查時,恐慌的理惠子顫抖地從窗子里掛出一串千紙鶴和一小面日本太陽旗。搜查的日軍見狀後用日語詢問她是哪裡人,聲音竟是溫柔的。成賢被抓走以後,理惠子在一大群避難的中國難民中絕望地用日語哭訴,憤怒的難民把對日本的仇恨遷怒到這位日本婦女身上。在一連串的暴行之中,所有的反抗都顯得蒼白無力。通過一個混血的小家庭來體現侵略者的復雜性,也使片子更加的立體。不過雖然它能夠使片子更加全面的展現國難,但同時也淡化了中國人所受的暴行的慘絕人寰和毫無人性。
四、逃出生天
1、上映時間
2013年
2、豆瓣評分
7.2
3、導演
由以拍攝驚悚片見長的彭氏兄弟執導。
4、主演
古天樂、劉青雲、李心潔以及陳思誠等兩岸三地的演技實力派影星領銜主演。
5、簡介
川津陽一是一名地震學家,他通過對三原火山口的溶岩進行觀測,認為不久以後東京將會遭遇大地震的襲擊,但其他地震學家均不認可他的觀點。加上和妻子裕子的關系也不好,陽一覺得非常苦悶。只有研究員蘆田富子支持陽一的觀點,這多少讓陽一感到一絲溫暖。在一次政界和財界重要人物的集會上,首相問起關於地震的問題,陽一說:「東京是世界上對地震毫無預防措施的城市之一。」這使得陽一更受孤立,研究所也被停辦。所幸陽一在此時收獲了富子的愛情。幾天以後,陽一與裕子在涉谷地鐵餐館里商討離婚事宜,富子在家整理東西,七級大地震就在此時襲擊了東京。地鐵應急閘門被關閉,地鐵里乘客們一片驚慌。地面之上的城市也是一團糟。陽一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鎮定,不停地幫助疏導地鐵里的乘客。最後人們憑借勇氣、智慧和愛戰勝了這場災難
6、評價
《逃出生天》有不少主旋律的情節。只是導演彭順彭發兄弟在操作上,沒有強行插入硬宣傳,沒有極力宣揚個人英雄主義或是公共職能部門的努力,著力刻畫災難面前的眾生相,避免《逃出生天》成為「救災片」。
8. 隨著近期疫情形勢有所反彈,國內影院營業率再度下跌,如何拯救電影行業
想要拯救電影行業,可以先開放一些低風險地區的影院,同時要做好影院內部免接觸措施,除此之外,還可以開放電影線上觀看許可權。
由於疫情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這導致國內電影院線受到了強烈的沖擊,而如果不想辦法拯救電影院線行業,那麼必然會給國產電影的發展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出一些好辦法拯救電影院線,才能夠保住國產電影的未來。
由於電影院屬於人員密集區域,在疫情高風險地區,電影院屬於明令禁止開放的場所。而在一些低風險區域,因為疫情發展並不是太過嚴重,所以及時開放低風險區域的電影院,對於拯救電影院線行業才會起到非常大的幫助,因為只有及時開放電影院,電影院線才能夠真正迎來收益。
9. 如何彌補中國電影走不出去的弱點
個人見解
中國電影受制於傳統思想較多,而且電影審核機制不夠全面,從個人感覺,主旋律電影,貼合社會走向的電影比較容易審核通過,從而走進影院與人們見面;
大導演壟斷電影市場,曾幾何時,中國出現以年齡為分界線的一代導演劃分,一刀將電影市場劃分為經典電影,和新片,老導演缺少創新,思維模式固定,沒有機會與新時代導演有思維上的碰撞,所以影片類型難以突破;
影迷觀影習慣性,喜歡看國外大片,殊不知國外也有很多爛片,只是沒有被引入院線;
10. 誰來拯救中國的電影
之前有大學生做的怪物攻擊城市的特效視頻很有好萊塢的感覺,未來特效就靠他們了!
動畫片方面,《兔俠傳奇》做得很認真,畫面有點接近功夫熊貓,值得鼓勵。我覺得中國動畫現在最缺的就是熱情與態度,所以連畫面都做得不認真的東西我是不會去看它內容如何的。
至於劇情方面,中國不缺有很大潛力改編成電影的小說,只是大家都在物質化,出名的不一定好,精彩的也不一定出名!未來就要有熱愛電影,有決心改變現狀的人站出來,做到了。中國電影就有希望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