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

發布時間:2022-08-21 22:47:43

1. 原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朱永德去世了,致其去世的原因是什麼

有關電影的故事,很多,而電影的興起,可能是非常短暫的,人類發展至今,也就是幾百年的歷史。

電影從黑白變成彩色的電影,也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過去電影是不被重視的一個藝術形式,尤其是黑白的,甚至連聲音都沒有。也就是說無聲的電影走了很長一段時間,隨後才有了有聲電影,最開始的都是黑白顏色,不管是無聲還是有聲。

而其實,在當初那個時代,老一輩藝術家,尤其像朱永德這位廠長兼拍攝的不多,不僅要想著電影廠的發展前途,還要想著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影視追求。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兢兢業業,如今老先生離開我們,是值得我們去尊敬和緬懷的。

當然,他的去世,有點突然,但是我們也無能為力,根據媒體報道,朱永德國家一級攝影師,上海電影協會副主席、於2021年2月5日因病去世,享年78歲。

2. 東方電視台的台長是誰

東方電視台的台長是宋炯明。宋炯明,男,1975年11月出生,漢族,湖北房縣人,全日制大學,經濟學學士,在職研究生,文學碩士,高級編輯,1997年8月參加工作,199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任中共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副書記,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宋炯明任免信息

2015年10月19日,擬任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新聞總監。

2020年5月,擬任市管企事業單位正職。

2020年6月1日,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召開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SMG)幹部大會,宣布市委有關幹部任免的決定。市委決定:宋炯明同志任中共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副書記,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宋炯明

3.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的總裁致辭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作為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和工商業最繁榮的城市,上海為電影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896年,中國第一場「西洋影戲」的放映在上海舉行;1913年,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在上海製作完成;1921年,中國第一部正式意義上的電影故事片在上海誕生。從此,電影在上海迅速發展,並逐漸形成了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傳統和民族風格。
新中國成立後,短短十年間,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譯制廠相繼成立,上海電影的發展進入了第一個豐收期,各路精英匯聚申城,新片佳作層出不窮,影響深遠廣泛。上海成為中國民族電影的重要基地和「半壁江山」。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上海電影經受了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逐漸走上了集團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近年來,經過多次結構調整,新組建的上海電影集團,整合集中了上海電影策劃、製作、發行等多方面優勢資源,正向著建立一個混合所有制的現代企業集團的目標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上海電影必定會成為上海文化產業的標志,成為海內外華語電影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
開放促改革,合作促發展。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熱忱歡迎國內外同行前來進行業務交流洽談,真誠希望與各界朋友攜手合作,共同為繁榮中國電影做出貢獻。

4. 一個關於"非典"的電影

原名<我的非典女友> 黃磊陶紅演繹非典型愛情
電影市場的一場典型性商戰將不可避免地在各種抗擊非典的影片當中展開。昨日,由黃磊和陶紅主演的反映非典時期愛情的電影《38℃》開機,剛剛拿到電影獨立出品權的北京金英馬,此次打出的旗號是爭取成為第一部公映的關於非典的影片。

電影《38℃》講述的是年輕漂亮的空姐小月(陶紅飾)飛行歸來,在家中叫了一份外賣,歷史系的研究生趙小夫(黃磊飾)打工去送外賣,剛巧碰上小月所住的樓里發現非典疑似病人,整個小區被緊急隔離,兩人從相怨、提防到相識相知,發展出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這是黃磊自2001年《夜奔》以來的首部電影,也是他和陶紅的首次合作。除了他們兩位之外,其他演員還有謝雨欣、高遠、傅藝偉等。黃磊告訴記者,影片沒有醫院的鏡頭,將是一種喜劇風格。劇中,黃磊將睡在一個浴缸里,著名演員仲星火友情客串,《今天我休息》放映40多年之後他再次出演馬天民,只是家庭成員發生了變化:馬大姐將是馬天民的女兒。據製片方介紹,為了證明不是一個應景的作品,影片的名字也從原來《我的非典女友》改為現名。

即使如此,非典影片之間的商戰還是不可避免。紫禁城三聯發行公司的總經理卓順國告訴記者,根據他們了解的情況,至今共有9部關於非典的影片,除《38℃》之外,它們分別是《刻不容緩》、《共和國之魂》、《南丁格爾》、《隔離日》、《驚心動魄》、《非典人生》、《今天我隔離》、《誓言2003》。

■相關報道 首部抗非典影視作品《義不容辭》將播

國第一部以歌頌抗擊非典戰線上醫護人員、新聞記者為題材的電視電影《義不容辭》,將率先於6月17日19:45在央視電影頻道首播。在片中扮演戀人的,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同班同學何琳和劉牧。85歲的著名演員黃素影在《義不容辭》中扮演奶奶。

電視電影《義不容辭》採用抒情的手法,以愛情故事為主線,是在醫院里寫實拍攝。劇本創作階段正值非典在北京暴發的高峰期,編劇張三、吳靜僅用兩周的時間完成了劇本創作。劇組在選取拍攝場地的過程中同樣困難重重,因為非典時期醫院幾乎成了「禁區」。劇組為每位工作人員都買了保險,並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防護措施。(北京青年報/劉江華)

《38℃》見證非典時期的人間真情

昨日,陶紅、黃磊、仲星火、謝雨欣、高遠、遲華瓊、傅藝偉等明星會聚的影片《38℃》發布開機新聞。該片由北京金英馬影視文化公司獨立出品,是眼下籌拍的9部抗非典題材影片之一。雖然題材一致,但這9部影片在著眼點和表述方式上都各具特色,共同表現了非常時期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等恆久主題。而將於近日在滬開拍的《38℃》更因其全體演職人員不取報酬——義編、義導、義拍、義演,以及影片喜感的風格和當紅的陣容,而受到特別關注。

該片在最初醞釀時曾將視線對准醫療前沿的故事。但為了避免題材「撞車」,金英馬公司與編劇多次商討,將原定帶有悲情色彩的醫務工作者的感人事跡,拓展為表現人與人之間在特定時期的關愛的主題,將「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百姓生活圖景。

《38℃》講述了東航空姐小月(陶紅飾)飛行歸來,偶遇勤工儉學的歷史系研究生趙小天(黃磊飾),而小月所住的樓里突然發現非典疑似病人,整個小區被緊急隔離。陰差陽錯的兩人在小月屋裡被隔離觀察,兩人朝夕相對,從埋怨、提防到相識、相知,最後發展出一段美麗的愛情。

影片在滬拍攝,計劃18天殺青。片方介紹,趕工期一是為了減少人員聚集時間,二是爭取該片成為首部與觀眾見面的抗非典題材影片。但是片方同時強調,這並非是要出產敷衍時景的作品,相反因為准備工夫都做到了位,影片會是一部「質量務求上乘」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事隔40年,80高齡的仲星火再次以「民警馬天明」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只不過這一次成了離休幹部馬天明,而當年的秉性絲毫不變。

據悉,《38℃》計劃9月下旬推出。(北京晨報/首席記者 楊陽)

《38℃》 黃磊、陶紅 義演非典愛情

昨天下午,由金英馬公司投資拍攝,黃磊、陶紅出演的電影《38℃》在京舉行了見面會。除了強大的演員陣容外,該片全體演職人員將義編義導義拍義演,這一義舉也引起了記者們格外的關注。

故事:愛情輕喜劇

��據介紹,在春節過後的3月初,金英馬影視公司總經理滕站就打算拍攝一部以非典為題材的電影,他委託上海戲劇學院的教師朱蘋創作劇本。

��為避免題材雷同,金英馬公司和編劇再三商討,將原定的帶有悲情色彩的以反映醫務工作者為中心的故事,擴展為表現人與人之間在特定時期的關愛的主題。全劇將走輕喜劇路線,講述一個非典時期的愛情故事。

��人員:一分錢不要

��該片的導演是上海新銳導演劉新,主演黃磊、陶紅,友情出演仲星火、謝雨欣、池華瓊、楊昆等。據該片的策劃方之一上海電影集團總裁江平先生介紹,片中演員哪怕只說一兩句台詞,也都是名演員。

��據悉,為了演出這部影片,黃磊推後了自己製作的一部電視劇,接受此戲的邀請,並表示會將片酬全部捐出。而2002年新科影後陶紅推掉4部影視劇的邀請,毅然參加了這部影片的義演。

��此外,片中的其他演員,以及劇組工作人員也都是一分錢不要,義務演出。

��場景:16萬搭建洋樓

��該片的全部場景將在上海完成。據悉,為了這部片,劇組花了16萬元在上海外灘邊專門搭建了一個老式洋樓,片中的大部分場景都在這個洋樓里拍攝。此外,江南特有的民風民俗以及上海的繁華時尚也會巧妙地透過鏡頭得到展現。

��此外,北京紫禁城影業發行公司將介入全國院線發行。據金英馬公司總經理滕站介紹,這是金英馬獨立出品的第一部電影,他們將讓這部影片以最快速度上映,成為第一部上映的非典題材影片。

��故事梗概

��年輕漂亮的空姐小月(陶紅飾)飛行歸來,在家中叫了一份外賣,歷史系的研究生趙小天(黃磊飾)打工去送外賣,剛巧碰上小月所住的樓里發現非典疑似病人,整個小區被緊急隔離。但小月不願下樓取外賣,謊稱小天是她男友,小天進了小區,可再也出不去了。陰差陽錯,小天住在小月屋裡進行隔離觀察,兩人從相互提防到相識相知,發展出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5. 業內解讀:為什麼90%的中國電影不賺錢

高軍則給行業外的投資方提出建議:你可以不內行,但你一定要尊重內行。 據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年初披露數據顯示,2012年國產片虧損比例達到82.5%,而美國過去1500多部電影的平均虧損比例僅為61%。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任仲倫透露,20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農村放映不計入),同比增長30.18%,是10年前的18.5倍。然而,當年生產的電影中真正能賺錢的卻不足1/10。《赤壁》巨星雲集仍難逃虧損厄運,《夜宴》、《投名狀》等大片也是虧損的。為什麼90%的中國電影不賺錢?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影視製作系教授斯誇爾介紹,目前每部好萊塢電影的平均製作成本已達7000萬美元;據統計,好萊塢七大製片公司平均每部電影製作和廣告成本超過1億美元,其中,美國本土票房占總收入的12%,海外收入佔53%、電視授權佔8%、付費電視佔5%、PPV/VOD點播佔10%和DVD佔12%。曾提出電影版權投資計劃的中科智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也曾對美國1500多部電影進行了財務分析,顯示其虧損比例僅為61%,而整個行業的內部投資回報率則高達25%。 本期嘉賓著名影視導演高希希 浙江美濃影視公司總裁郁康淳 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高軍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季偉 北京艾億新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李佩森原因一:求量不求質 高希希認為:大部分不賺錢的電影都是因為製作不精良,雖然賺錢的電影往往不一定是製作最好的,但能賺大錢的電影絕對不是製作最濫的。現在的電影過多地往所謂目標觀眾群靠攏,其實失掉了電影本身獨特的風格,這樣的電影低估了觀眾品位。中國電影界跟風之作太多,一味的跟風最終會使電影失去特色,無法讓觀眾喜愛。 郁康淳也認同這一點:中國電影本身的功課還沒做好。好電影是憑借優秀的故事和扣人心弦的情節打動人,這是最起碼的立足點。中國電影創新不夠,大量跟風之作出現的後果是,90%的跟風電影都虧本。 李佩森表示:影片質量差是中國電影不賺錢的主要原因。卡梅隆拍《阿凡達》用了13年時間,而現在一些國產電影拍得就跟拍電視劇那樣快。中國電影需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高軍指出,數以千萬的中國觀眾看過《阿凡達》後,口味變得極其苛刻。中國電影嘗試了3D技術,但出現了不匹配情況。影院大量訂購3D設備,導致3D放映設備供不應求,可是影片質量跟不上去。 原因二:賺錢方式過於單一 李佩森認為,盈利渠道少也是原因之一。目前雖然過億票房的影片層出不窮,不少影片的衍生品市場也可圈可點,但對於中國每年生產的大量影片而言,依然是凄慘冷淡。目前中國電影產業90%的盈利依然來自票房,衍生品及網路版權等收益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目前網路高清盜版等事件,使得不少電影的票房更是雪上加霜。與好萊塢影片的產值構成相比,中國電影的賺錢方式過於單一,在美國票房收入只佔到1/5,但在中國票房收入佔到電影產值的90%。事實上,通過票房拿回投資並不容易。 李佩森說:除了院線票房外,DVD、電視轉播、廣告贊助、網路點播等都是電影的盈利方式;此外,通過電影有機植入特定場景,拉動地方旅遊業發展,收取傭金以及通過產品劇情化吸引商業廣告,也是不錯的盈利方式。從票房到衍生品、到更深層次的品牌化電影資產,逐步深化電影產業價值鏈條。

6. 上海廣播電影電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是誰

薛沛建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主角蘇珊的一部電影 瀏覽:876
天王星電影完整版國語 瀏覽:945
微電影背後的故事 瀏覽:534
蜘蛛俠4電影完整版 瀏覽:263
幼兒園畢業微電影大全 瀏覽:187
2020最新的關於赤壁的電影 瀏覽:680
世界電影發展史簡述 瀏覽:348
北京電影學院獲獎作品夢評價 瀏覽:820
西瓜視頻擔保韓國電影 瀏覽:911
許氏三傑電影全集播放 瀏覽:137
耀武揚威電影資源 瀏覽:265
tnt德克士微電影花絮 瀏覽:807
假日微電影 瀏覽:714
百度雲盤資源vr電影 瀏覽:841
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要報什麼班 瀏覽:346
神馬老三電影院mp4 瀏覽:37
已經下好的電影如何添加字幕 瀏覽:410
電影功夫中的音樂抖音 瀏覽:326
微電影製作培訓排行 瀏覽:19
最近有一部電影叫游戲玩家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