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高校聯合電影節的歷屆情況
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北京夢太奇》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曲榮達
【最佳紀錄片】《Je suis Yo soy I am 我是》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宣傳片】《Impossible is Nothing》 (北京體育大學)
【最佳兒童片】《老人與小豬》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剪輯獎】(專業組)《總不會離開》 朱然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剪輯獎】(普通組)《Shutter Love》 天天向上 (北京體育大學)
【最佳攝影獎】(專業組)《Love and City》劉志超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攝影獎】(普通組)《美術課》李智君、劉力子、荊小素 (中央美術學院)
【最佳編劇獎】(專業組)《戰士》 李荒歌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編劇獎】(普通組)《鬼話成真》 孫皓翎 (中國政法大學)
【最佳創意獎】(專業組)《北京夢太奇》 曲榮達、張秦 (中央戲劇學院)
【最佳創意獎】(普通組)《考G怪談》 仇晟 (清華大學)
【最佳導演獎】(專業組)《Love and City》林望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導演獎】(普通組)《迷獅》鄭孝瑩 (中國農業大學)
【最佳男主角】《北京夢太奇》張亦馳 (中央戲劇學院)
【最佳女主角】《歸尋》羅歡 (中國傳媒大學)
【最受歡迎男演員】《Love and City》張晶 (中國傳媒大學)
【最受歡迎女演員】《Shutter Love》吳思凡 (北京體育大學)
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紅領巾》(香港浸會大學) 導演:向歌
【最佳紀錄片】《胡同》(中國人民大學)導演:徐佳堃、趙採薇、李佳
【最佳動畫片】《紀念日快樂》(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程騰 梁帆
【最佳影片獎】(原創公益短片單元)《暖冰》(中國傳媒大學) 導演:林佳藝、張馳
【最佳剪輯獎】(專業組)《紅領巾》向歌(香港浸會大學)
【最佳剪輯獎】(普通組)《CD-1》覃政(中國農業大學)
【最佳攝影獎】(專業組)《紅領巾》辛理(香港浸會大學)
【最佳攝影獎】(普通組)《CD-1》覃政(中國農業大學)
【最佳編劇獎】(專業組)《紅領巾》向歌、胡婷(香港浸會大學)
【最佳編劇獎】(普通組)《親密朋友》陳韻如(中國政法大學)
【最佳導演獎】(專業組)《游園驚夢》王琳慧(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導演獎】(普通組)《足跡北京》徐佳堃、趙採薇、李佳(北京體育大學)
【最佳男演員】《午後》何天宇(中央戲劇學院)
【最佳女演員】《童》王迎月圓(中央戲劇學院)
【最受歡迎男演員】(愛美麗之星)《殤》佳尼江·阿布拉(中央戲劇學院)
【最受歡迎女演員】(愛美麗之星)《紅領巾》祁琪(香港浸會大學)
【分賽區最佳影片獎】《地上之下》丁然(陝西科技大學)
【最愛美麗影片獎】《綻放不一樣》周志翔(中國政法大學) 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阿茲海默》 (中央戲劇學院) 導演:周男燊
【最佳紀錄片】《Dinner》 ( 中國傳媒大學) 導演:鄭陸心源頭
【最佳動畫片】《我姥爺》 (中國傳媒大學) 導演:胡郁菡
【最佳影片獎】(原創公益短片單元)《城失》(中國傳媒大學) 導演: 田長樂
【最佳編劇獎】(專業組)《一百種童年陰影里的一種可能》(香港浸會大學) 胡婷、李昶茗、李夢迪
【最佳編劇獎】(普通組)《浮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聶競舟
【最佳攝影獎】(專業組)《盪空山》(中央美術學院) 朱軍、彭弋
【最佳攝影獎】(普通組)《不遇》(上海大學) 金曉帆、徐開元
【最佳剪輯獎】(專業組)《空城》(中國傳媒大學) 崔睿 童畫
【最佳剪輯獎】(普通組)《相守》(中國農業大學) 申明英
【最佳導演獎】(專業組)《再見雨天》(中國傳媒大學) 鄭雅文
【最佳導演獎】(普通組)《浮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覃政
【最佳男演員】 《導演去死》(中央戲劇學院) 查文浩
【最佳女演員】 《欲女初生》 (中國戲曲學院)萬昕
【最受歡迎男演員】(並授予愛美麗之星) 《不遇》(上海大學) 蘇冬青
【最受歡迎女演員】(並授予愛美麗之星) 《不遇》 (上海大學) 朱沁
【最受歡迎影片獎】 《rift》(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導演: 張丹 獲獎名單:
最佳編劇獎(專業組):《小巷故事》 魯迅美術學院 馮雁南
最佳編劇獎(普通組):《親密朋友之此去經年》 中國政法大學 陳韻如
最佳攝影獎(專業組):《悶》 中國傳媒大學 趙偉程、傅凱龍
最佳攝影獎(普通組):《偶發傷害》 北京大學 朱海
最佳剪輯獎(專業組):《信任危機》 北京電影學院 范向南
最佳剪輯獎(普通組):《麥田上的交警》 廣西師范大學 席世偉
最佳導演獎(專業組):《battle》 北京電影學院 文牧野
最佳導演獎(普通組):《麥田上的交警》 廣西師范大學 席世偉
最佳故事片:《墜子崮》 西安美術學院
最佳紀錄片:《The Promises of Macau》 澳門科技大學
最佳動畫片:《打城隍》 中國美術學院
最佳影片獎(原創公益短片單元):《牛奶盒的旅程》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男演員:《燈火闌珊》 北京服裝學院 虞俊達
最佳女演員:《尋景》 中國傳媒大學 劉佳蘭
最受歡迎男演員(並授予愛美麗之星):《紙風車》 孫若賓
最受歡迎女演員(並授予愛美麗之星):《獻給耶蓮娜》 阿娜
最受歡迎影片獎:《紙風車》北京電影學院
❷ 彭韜的介紹
北京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年拍攝DV短片《冬天裡的故 事》,榮獲第1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優秀短片獎;2004年拍攝35MM短片《再見童年》,榮獲北京電影學院首屆金字獎最佳影片 獎;2007年拍攝長片處女作電影《血蟬》。第七代導演代表之一。
❸ 小女孩被人販子當做掙錢工具,向快遞員求救是什麼電影
是電影《血蟬》。劇情簡介:
駱江和桂花夫婦買了一個名叫小蛾子的十一歲女孩,在街上乞討為他們賺錢。小蛾子患了一種血蟬瘡的血液性疾病,下肢不能走路。桂花想把小蛾子的腿治好,經常偷偷背著駱江為小蛾子熬中葯治病。
他們在乞討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叫老楊的人,老楊帶著一個名叫楊小春的,沒有一條胳臂的男孩乞討。駱江和老楊一見如故,駱江邀請老楊到他租住的地方喝酒。深夜,為了擺脫他們的控制,楊小春背著小蛾子逃了出來。
駱江覺得孩子跑就跑了,人海茫茫的找不到。但是桂花覺得兩個孩子都有殘疾,在外面沒有辦法生活,堅持要把兩個孩子找回來。最後,老楊和桂花一起去找孩子。
楊小春和小蛾子在乞討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叫鍾玉梅的女人,她想收養小蛾子。楊小春知道鍾玉梅並不喜歡他,所以一個人獨自離去。
老楊並不想真的和桂花去找孩子,他想偷偷的把桂花的腎賣掉,但被桂花發現及時逃脫。
鍾玉梅把小蛾子帶到醫院想把小蛾子的腿治好,但是,醫生告訴她送來的太晚了,只能截肢。在回家的路上,鍾玉梅將小蛾子遺棄在公路上。在城市的另一側,桂花在電線桿上張貼著尋人啟事。
導演:彭韜。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年拍攝DV短片《冬天裡的故 事》,榮獲第1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優秀短片獎;2004年拍攝35MM短片《再見童年》,榮獲北京電影學院首屆金字獎最佳影片 獎;2007年拍攝長片處女作電影《血蟬》。是第七代導演代表之一。
❹ 血蟬的導演簡介
彭韜 北京人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2年曾拍攝短片《冬天裡的故事》
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優秀短片獎
2004年曾拍攝35MM畢業短電影《再見童年》
獲北京電影學院首屆金字獎一等獎
2007年拍攝電影《血蟬》
榮獲第60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第3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長篇數碼國際競賽單元金字塔金獎,
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數碼錄像競賽單元銀獎,
第18屆挪威特羅姆瑟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挪威和平電影獎」。
2007年亞太影展「導演成就獎」提名獎
2008年第二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編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