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收益怎麼算
片商收入:票房分成+DVD收入+國外版權(國產片這個形式多,好萊塢大片一般不賣版權)+電視台買播放權等。
片商支出:拍片成本+宣傳費用。
B. 電影是怎麼賺錢的啊,利潤是怎麼分配的啊
電影是通過購買電影版權來盈利的,具體就是通過購買一部電影的版權,成為這部電影的投資人,等後期電影上映了再根據票房來計算收益,收益是完全透明化的,然後再加上其它網路版權收益如(愛奇藝、騰訊等)電視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版權收益是按照你所持股的份額給你進行分紅。
以下就是國內電影版權投資的票房分紅細則:
C. 票房的紅利如何計算
首先電影播放票房需要納稅,20年以前納稅比例為8.3%,其中3.3%的增值附加稅,5%的電影專項基金稅。
20年後因為疫情的原因國家取消了5%的電影專項基金稅,今年只需要繳納增值附加稅3.3%就行了
其次電影的放映電影院也是需要收入的,電影院的分紅比例為52.27%
那也就是說20年開始:電影票房裡面資方實際可以分紅的為44.43%,20年以前的分賬是39.43%。
你說的票房10億,投資150萬占股1%? 那你賺翻了哦~投資方的票房分賬部分可以達到4.443億哦,你的回報是收回444.3萬哦 。收益率296.2%了
不過目前疫情狀況,影院無法開業,但是群眾觀影需求始終是在的,這反倒增長了網大和電視劇的收益,也算是風險對沖幾家歡喜幾家愁哈。不過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哦
哈哈 我是電影出品公司的客戶經理,主要負責對接電影投資人和影視劇廣告植入,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問問我啊
D. 電影票房是怎麼算的然後怎麼算一部電影的收益
票房是指在影院上映後的收入。電影的收益除了電影上映以外,還包括出售海外版權、出售音像製品版權以及其他電影衍生產品的收入。
E. 電影的票房收入怎麼計算啊
恩 發達國家都有票房統計機構因為牽涉到 要交稅所以國家比較重視一點咱國最近幾年電影市場比較不錯票房統計機構 應該快完善了
F. 電影如何投資,收益怎麼算的
摘要 電影投資,是很多人感興趣卻又不甚了解的一個行業。大家不知道電影投資收益怎樣計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盡的介紹一下。
G. 影視投資收益計算方式是怎麼樣的
看看這個收益計算表就明白啦。拿《你好,李煥英》舉例,分賬的錢除以成本是5倍,那麼你投資的收益就是你投資份額的5倍。或者大體可以算作為:3倍成本後就可以賺錢了。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問我。
影視投資收益怎麼樣?影視投資怎麼賺錢
H. 電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總額(簡稱總票房),要向國家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其次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直接扣劃並繳納。
以上兩項,合計5% + 3.3% = 8.3%,稱為「不可分賬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為「可分賬票房」,又名「凈票房」。可得:凈票房=(1 - 8.3%)x 總票房。
然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會征繳凈票房的1% ~ 3%作為發行代理費,簡稱「中數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但該分賬階段只存在於大片,小片沒有。
最後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凈票房扣除「中數代理費」後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電影院分享50%,院線分享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分享43%。
如果電影院與院線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萬達」、「金逸」,那麼它將獨享這57%(即50% + 7%)。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麼它將獨享這43%。
一般來說,發行方會與製片方約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為其發行代理費用。那麼只剩下43% - 15% = 28%歸屬製片方,即Δ的28%才是製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個檔期處於競爭劣勢,為了增加影片排映場次,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會承諾給影院和/或院線返百分點,一般占Δ的3~5個點。也就是說,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承諾把自己應得的43% x Δ 中的3~5個百分點返給影院和/或院線,使其原來占Δ的57%的份額提高到60%~ 63%。
製片方,簡稱「片方」,有時本身就是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不只一家,因為很多電影的投資較大,製片方一家無力投資,於是會邀請多家公司聯合投資。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業界稱之為「主投方」與「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但不論如何,只有真正出資、投了錢才能算投資方,沒有以貨幣形式出資的公司都不是投資方。
一部電影除了票房收入還有哪些渠道能夠獲得收益呢?
1、電視版權:即電視放映權。比如央視或一些省級衛視會購買某些電影(主要是大片)的電視播映權。
2、網路版權: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樂視網等為主要買家。
3、海外銷售:面向中國港澳台地區、海外國家的院線、電視銷售版權。
4、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各級政府的各類專項補貼。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國巨幕兩種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上述這些非票房收入,有時也比較可觀,主要都歸製片方。因此近年來製片方都在不斷加大並積極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潤最大化。
I. 投資商投資一部電影究竟會有多少收益
據我了解,投資一部電影主要收益來源於票房分賬,國內電影分賬細則是要扣除5%的電影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營業稅,剩下的91.7%才是可分賬票房。其中院線拿48%-52%,宣發拿5%-8%,剩下的43%左右才是咱們投資人可參與分紅的片方分賬票房,實際個人可分賬票房在總票房的33%-39%之間。
還可以按照點擊量計算網路播放版權,投資者按照所佔比例進行分紅。投資商收益巨大~
J. 電影投資的利潤是怎麼計算的
首先一部影片,我們可以查詢到它的總票房,我們要根據總票房的金額來計算出它的分賬票房。
公式如下:
投資方的可分賬票房(也就是投資方能賺到的錢)=總票房- 3.3%(國家稅收)-5%(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0%~57%)院線分賬。
所以一部電影投資方通過院線票房能夠賺到的錢大概是這部電影總票房的30%~42%,根據不同的院線收費標準的不同,它也是有一個區間范圍的。那麼
個人投資成本
個人影視投資收益= ——————————%*可分賬票房
影視項目總投資成本
這就是你個人參與影視投資能分到的錢的大概數額。
當然這只是個大概數額,還有好多細節產生的費用,比如說中影數字代理費等,在這里呢,我就不給大家做詳細講解了,如果感興趣的可以留言給我,我再給大家介紹。
下面我們拿吳京投資的《流浪地球》舉個例子,《流浪地球》總投資3.2億,吳京投資6000萬,占整個《流浪地球》項目總投資的18.75%。
而《流浪地球》的總票房是46億
投資方的可分賬票房大約為40%
可分賬票房=46億X40%=18.4億
中影數字代理費大約為5000萬
所以,吳京的影視投資收益大概為
18.75%*(18.4億-5000萬)≈3億
投資6000萬,賺取了3億,5倍的投資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