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電影情節里含有世界著名摩天大樓的所有電影
鏈接: https://pan..com/s/1rEKNTKvDSN2kHdfJJB701A
《火燒摩天樓》是約翰·古勒米、伊爾溫·艾倫執導,保羅·紐曼、史蒂夫·麥奎因主演的災難片,該片於1974年12月1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三藩市中心的摩天大樓因施工不良原因而失火,消防隊長在大樓工程師的協助下一邊救人一邊滅火,幾經波折終於爆破樓頂的巨型水箱將大火撲滅的故事。
2.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科幻電影是那部
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當推1895年上映的《機器屠夫》,這部片長僅一分鍾的短片的漫畫式場面,向人們展示的是活生生的豬從機器的一端進去,數秒之內,在另一端就出來了火腿、香腸、排骨等豬肉食品。該影片預示了未來的自動化工廠。這種諷刺大規模、標准化的機器生產的題材,後來成了科幻電影的一個永恆主題,歐美的電影製片商效仿者甚眾,使這個主題顯得異彩紛呈。
1897年問世了一部預見20世紀末葉人體器官移植醫學的科幻片《一位20世紀的外科醫生》。在這部僅2分鍾的短片中,一位失掉雙腿的乞丐進入一家外科診所,很快就植上了一雙活生生的腿,自然欣喜若狂。外科醫生是個科學怪人,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切掉乞丐那顆醜陋的頭,代之以一顆具有古典美的頭,甚至連他的軀體都更換了。於是,乞丐搖身一變,成了風度翩翩的紳士,興高采烈地離開了診所。
科幻電影的創立者,法國電影製片商梅里斯於1897年拍攝了世界第一部關於X光的電影。這部滑稽短片只有一個場面,發生在實驗室里。教授由梅里斯親自扮演,,他給一位病人照X光。X光儀器一打開,病人的骨骼便顯現,接著,居然從肉體中走出來,而肉體失去了支撐,倒在地板上。隨即,手術台被掀翻,X光管爆炸將教授炸得粉身碎骨。該片採用了兩種特技:一是雙暴露,即骨骼與肉體分離顯現,二是定格攝影,將教授分離出來,炸成粉碎。
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始於20世紀之初。1902年,電影大師梅里斯推出了《月球之旅》。這部影片可稱為史詩性的科幻電影,放映長達21分鍾,大大超過了其它影片,內容也令觀眾眼花繚亂。《月球之旅》的情節借鑒了當時兩位科幻大師的作品,即凡爾納於1865年發表的《從地球到月球》,威爾斯於1901年發表的《月球上的頭一批人》。威爾斯破天荒地幻想出居住在月球上的身上長有甲殼的土著,同樣,梅里斯也破天荒地將外星人搬上銀幕。凡爾納則提供了那門向月球發射人的大炮的思路。梅里斯親自扮演電影主角巴比福里斯教授。首先,在一座大兵工廠里鑄造出巨炮。接著,宇航員們坐進炮彈,巨炮轟然一響,炮彈升天而去,悄掠太空,就在觀眾的眼前登上月球。月球探險家們走出炮彈,從月球上觀察地球的外貌。不久,下起了雪暴,探險隊躲進一座環形山,深入到月球的腹地。在一座長滿巨型蘑菇的洞穴里,他們被好奇的土著抓住,押到國王面前,地球人設法逃了出去,並且發現追趕他們的土著一旦遭到打擊,就會爆炸成一道道清煙。探險家們找回炮彈,返回地球,從天空跌落到大海里,被一艘船救起來,送回巴黎。在巴黎,探險家們受到凱旋英雄般的歡迎,市長親自為一座紀念人類登月的銅像揭幕。
《月球之旅》被譽為科幻電影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後,表現太空旅行的內容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層出不窮,經久不衰。
繼《月球之旅》後,梅里斯於1904年又推出一部當時堪稱最奇特,最富於想像力的太空旅行影片。只是其中科學成份少了些。有趣的是,這部影片太奇異了,乃至於在英國放映時,放映商無法為其命名,只好公開招標,最後由公眾從《穿越不可能之旅行》、《一次不可能的旅行》和《太空旋風》這三個片名中選定《太空旋風》。在這部影片中,梅里斯再次親自飾主角--馬波洛夫工程師。工程師設計出一輛由火車、引擎、汽車、飛船、和潛艇組合而成的列車。在巴黎萬民的歡送下,列車載著12位教授及其夫人出發了,旅行路線是巴黎--阿爾卑斯山--太陽。列車穿過白雪茫茫的瑞士,抵達阿爾卑斯山脈腳下的一座車站,然後改乘汽車,以500公里的時速沖上山峰,終於墜下2000英尺高的懸崖,被向導救起。傷痊癒後,探險家們又乘奇特列車,藉助於系在車頂的飛船作用,掠過漫漫夜空,最後與太陽相撞,列車墜毀。太陽表面不斷噴發火焰,探險家酷熱難忍,只好躲進冰盒裡,結果被凍成冰棱。馬波洛夫將冰熔化,解救了他們。然後,他們從列車殘骸中刨出完好無損的潛艇,藉助潛艇的推進器,升空返回地球,卻不幸墜入大海,潛入水底。不久,一根蒸汽管破裂,導致潛艇爆炸,幸而探險家們被航行在海上的船隻搭救。最後,他們凱旋歸來。
這部影片一上映就引起轟動,乃至於觀眾請求梅里斯再拍續集。於是,續拍的電影中出現了一座奇大無比的電磁場,以其強大的磁力將探險家們在太陽之旅期間失去的奇車異船統統吸回了巴黎。
到了20世紀一十年代,電影製片商和觀眾不再滿足於僅僅是瑰麗的想像與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一廂情願。梅里斯的魔幻式科幻老套路過時了,而更富於科幻色彩、更具有刺激的未來戰爭片紛紛粉墨登場,諸如《宇宙驅逐飛船》、《英國受到威脅》、《如果英國遭到侵略》等。這些影片將幻想的可能性變為或然性,從而觸動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如科幻電影領域里描寫太空大戰、人類與外星人大戰的戰爭題材,都可以追溯到那個源頭。
這時,科幻小說的開山之作也被搬上銀幕,如英國大詩人雪萊的夫人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英國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爾斯的《隱身人》、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等。其中,《科學怪人》熔科幻與恐怖為一爐,成為電影史上這兩大題材的濫觴。《化身博士》和《隱身人》(電影名為《隱身液》)首次以生動逼真的視覺電影場景將人性中惡的一面分離去,還原成肉身,或將人性惡借隱身外衣掩蓋起來。它們不僅僅是娛樂片,同時還警示人們:人性的魔瓶一旦被科學打開蓋子,後果將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首批科幻偵探片也誕生了,如《困惑女人與神探》、《黑匣子》和《危險之子》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吸取了早期特技電影的手法,情節緊湊,節奏極快,場面驚險。這些影片所開創的科幻偵探傳統在本世紀30年代和60年代更趨繁榮,風靡一時。
1908年,電影史上第一部描寫外星人光臨地球的影片《月球人覓地球妻》在英國誕生。電影中,月球人發明了一台巨型望遠鏡,並藉助它遠眺地球,看到了倫敦,繼而又瞧見聖保羅大教堂,進而又觀察到街上的人群。月球上的孤獨寂寞,使月球人萌發了到倫敦覓妻的念頭。於是,主人公又發明了一種抗重力的氣體,憑借其飄下月球,穿過大氣層,最後落在地球上的一座女子學校的煙囪上,並借著月光爬進女子學校的宿舍里,但被姑娘們的驚叫聲嚇跑。月球人又飄浮到街上,終於遇上他的意中人。他讓姑娘服了一劑抗重力氣體,於是他倆雙雙飄到屋裡天花板,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他的奇巧特技終於贏得了姑娘的芳心。最後,他倆飛往寂寥的月球,共度蜜月。電影結尾,這對異星新婚夫妻依偎在一輪彎月的角峰上。有趣的是,以後,特別是五十年代的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幾乎都需要地球女人為伴。
3. 一個工程師檢修水庫大壩,好像是因為地震,水庫崩塌,這個外國電影名字叫什麼
水庫崩塌男主是水庫大壩工程師到被困在洪水賓館老婆和孩子的外國電影強調以下不是末日崩塌 答案就是是海浪
4. 《大國重器》好看嗎,這個片子到底有多大的水分
《大國重器》非常好看,是一部體現了我國強大和發展的紀錄片,也是一部讓人民自豪的紀錄片。該片匯集了工程機械、重型設備、通用設備、港口機械設備、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等10多個中國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並選取10餘家行業龍頭企業,講述中國聚焦高端製造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經驗和成就。
大國的重要性凸顯了中國的理念。該片緊扣黨的十九大報告重大戰略部署,系統描述了提升和完善製造業強國的關鍵支撐體系,准確把握了製造業強國的新時代內涵。正如片中所指出的,覆蓋機制、人才、協作等要素的創新體系,猶如一條密集的神經網路和血管,匯聚了最持久、最深層次的創新力量,把國家最重要的載體推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5. 《普羅米修斯》生化機器人對工程師說了什麼導致工程師要毀滅人類
翻譯:這個人(那個老人)會來這里是因為他還不想死,他相信你有辦法讓他的生命延續下去。」
至於工程師為什麼要殺人類,是因為工程師一族雖然從古至今都在探索生命的發展,熱衷於創造新物種,但當影片開頭那個工程師用自己的肉體和DNA分解重組出地球生命後,人類這種與工程師極其相近的智慧生物的出現,是工程師一族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他們在3000年前就准備消滅人類,但是當一切進入最後階段的時候毀滅人類的物質卻失控並重創了飛船中的工程師,只有一個倖免於難並沉睡於飛船內部,當人類為其解凍後,他的第一反應當然就是抓緊時間開展遲到了2000多年的人類滅絕計劃,那幾個人類也就成為第一批犧牲品了~
6. 霸王龍設套,工程師當場被吃掉是什麼電影
侏羅紀世界 Jurassic World (2015)
導演: 科林·特雷沃羅
編劇: 里克·傑法 / 阿曼達·斯爾沃 / 德里克·康納利 / 科林·特雷沃羅 / 邁克爾·克萊頓
主演: 克里斯·普拉特 /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 /文森特·多諾費奧 / 泰·辛普金斯 / 尼克·羅賓森 /更多...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官方網站: www.jurassicworld.com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中國大陸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5-06-10(中國大陸) / 2015-06-12(美國)
片長: 124分鍾
又名: 侏羅紀公園4 / Jurassic Park IV / Jurassic Park 4
豆瓣鏈接: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440138/
7. 電影《獵殺t34》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影片《獵殺T34》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組俄羅斯坦克兵用一輛改裝版T34坦克,試圖從德國豹式坦克群的圍剿中逃脫的故事。
《獵殺T34》與19年在中國形成口碑炸裂效應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是原班出品及製作公司推出,全片採用IMAX拍攝,是俄羅斯有史以來製作費用最高的戰爭片,且與之前全世界范圍內二戰電影傳統表現方法不同,
影片靠更貼近年輕群體的全新視聽語言,成功奪得俄羅斯影史戰爭片票房冠軍。並在2019年的第五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節上獲得「鋼鐵人評委會特別獎章」及「最佳剪輯獎」,獲得評委會主席徐克的高度評價。
(7)世界工程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尼古拉·伊武什金
一位天才坦克指揮官,畢業於坦克學院,中尉軍銜。他與克勞斯·耶格爾所帶領的軍隊是敵對關系,為了保家衛國,他挺身而出,與對手展開了一場坦克大戰。雖然他與克勞斯·耶格爾是敵對關系,但同時他也與克勞斯·耶格爾惺惺相惜。
克勞斯·耶格爾
德國軍官,坦克指揮官,擁有很強的指揮能力。他帶領的部隊與尼古拉·伊武什金的部隊展開對抗。對抗過程中,充分展現了民族英雄的氣概和魄力,在他們的相遇和對抗中他領略到很多戰場外的感動。
安雅·雅采娃
一位俄語翻譯。她生活在德國軍營,負責給德國長官進行俄語翻譯工作。當尼古拉被關押在德國軍營時,她認識了尼古拉,並與尼古拉產生了浪漫的戀情。尼古拉准備逃脫飾,她在德國軍營的特權幫了很大的忙,使得尼古拉和同伴能夠逃脫。
8. 世界七大工程奇跡
七♂大奇跡
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埃及金字塔 The Pyramids of Egypt
埃及金字塔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點: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
法老是古埃及的國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
有人說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來的,事實究竟怎樣。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 ,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 。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
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 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世界七大奇跡之二:宙斯神像 The Statue of Zeus
宙斯神像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457年
建造地點:希臘奧林匹亞城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在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前776年)的舉辦地——希臘奧林匹亞城,完工了 一座巨大的雕像,這就是宙斯神像。
這是一座裝飾華麗的40英尺高的雕像:宙斯是希臘雕刻家斐迪亞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坐落在台階之上,用黃金做成袍飾。宙斯頭頂花冠,右手持勝利女神,左手持笏。後來,希臘人出於安全理由,決定把它移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但那裡也沒能最終保全住這 尊偉大的雕像。公元462年的一場大火徹底毀壞了雕像。而在奧林匹亞城只剩下殘垣斷壁了。
世界七大奇跡之三:羅德港巨人雕像 The Colossus of Rhodes
羅德港巨人雕像
建造時間:公元前4世紀晚期或2世紀早期
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
10英尺高,也就是說,和大家熟知的紐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復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6年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
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想像一下那是多麼壯觀而有趣的場景啊。
世界七大奇跡之四:摩索拉斯陵墓 The 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
摩索拉斯陵墓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點:現在的土耳其西南地區
這座偉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築高達135英尺,由兩名希臘設計, 15世紀初毀於大地震。現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還收藏有一點剩餘的雕刻。
世界七大奇跡之五:阿耳忒彌斯神廟 The Temple of Artemis (Diana) at Ephesus
阿耳忒彌斯神廟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點:希臘城邦埃斐索斯,現在的土耳其西海岸
神廟建築以大理石為基礎,上面覆蓋著木製屋頂。
整個建築的設計師是Chersiphron 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內部有兩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約40至60英尺高。神廟的底座大約 有200乘400英尺。
原廟毀於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後建起的廟於公元262年再罹火難
世界七大奇跡之六:巴比倫空中花園 The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巴比倫空中花園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600年
建造地點:巴比倫,現在的伊拉克巴格達附近
這座神話般的建築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他的一個妃子修建的,大約400英尺見方,高出地面75英尺。
據說它要由奴隸們轉動機械裝置從下面的幼發拉底河裡抽上大量的水來灌溉花園里的花草。
並稱世界七大奇跡的還有中國古代偉大建築:萬里長城 The Great Wall
萬里長城
中國長城名列世界七大奇跡,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後連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增大規模修建,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在世界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長城由關隘、城牆、城台、烽燧四部分組成,浩浩萬里像一條氣勢磅礴的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大地。長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與自豪!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項建築能像長城一樣跨越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的廣闊時空,凝聚起一個民族的榮辱與興衰。
萬里長城以北京八達嶺長城最為著名,此外,金山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古北口長城,天津的黃崖關長城,河北山海關,甘肅嘉峪關等等,這些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世界奇跡!
9. 世博中國館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是什麼意思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的意思是世博中國館採用了數字科技加上動畫製作,再結合聲光電技術融合創作而成,並獲得國家相關部門的專利認證。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有了一些有趣大膽想像,例如原作中一艘大船正要穿越虹橋的拱洞,船夫一臉嚴肅、行人探頭張望,但船究竟過橋了沒有。
新作給出答案,船夫們有的用竹竿撐岸,有的用長竿鉤住橋梁借力,有的用麻繩挽住船幫,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桿以便船隻通過……終於,在一番緊張的忙碌後,大船晃晃悠悠地通過了虹橋。
另外,夜晚的城市是怎樣的風景,也只有動態的《清明上河圖》首次進行了大膽想像。
(9)世界工程電影擴展閱讀
從《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幾個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此畫用筆兼工帶寫,設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畫,即所謂「別成家數」。
構圖採用鳥瞰式全景法,真實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繪了當時汴京東南城角這一典型的區域。作者用傳統的手卷形式,採取「散點透視法」組織畫面。
畫面長而不冗,繁而不亂,嚴密緊湊,如一氣呵成。畫中所攝取的景物,大至寂靜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小到舟車里的人物,攤販上的陳設貨物,市招上的文字,絲毫不失。畫面中,穿插著各種情節,組織得有錯落有致,同時又具有情趣。
10. 有關於土木工程師或建築師的電影或紀錄片嗎
《埃姆斯夫婦:建築師與畫家》他們的愛就是一直在一起,做好多好多設計
她是不怎麼畫畫的畫家,他是中途輟學且沒有執照的建築師。兩人合體成為現代家居設計界的標桿,他們設計的「埃姆斯椅」歷經半個多世紀仍是當代設計師們借鑒的經典。本片是埃姆斯夫婦逝世後第一部紀錄這對伉儷愛情與藝術的影片,導演整理了他們的私人影像與歷史照片,並邀請夫婦倆的前同事、學生及家人敘述這對「現代家居設計先驅」鮮為人知的故事。
本片由詹姆斯·弗蘭科(主演《蜘蛛俠》系列)擔任旁白。
▲ Charles與Ray相遇時,男方已婚有女且整日「耽於幻想」,但這絲毫不妨礙女方愛上他。Charles不停歇地向Ray發射近乎瘋狂的愛情之火,在往來的書信里一遍一遍闡述「埃姆斯椅」的構想以及雙方作為藝術家在一起生活的共同未來。相較於Charles的任性執拗,作為女性的Ray則對兩人可能的未來遲疑不決。最終妻子Catherine清醒地意識到丈夫的心之所向,決定同時放三人一條生路。
▲ 隨後charles與Ray離開故地,搬到加州,成立「埃姆斯工作室」,新生活下的他們開始著手於「埃姆斯椅」的實體設計。「埃姆斯椅」的理念是摒棄家居界素來慣用的繁復奢華又笨重無用的裝飾,代之以簡約風格。他們率先使用輕便的膠合板作為原材料,以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方式處理椅子的外觀形狀、承壓力及相應的比例與尺寸。投入市場後的「埃姆斯椅」大受歡迎,它的物美價廉迎合了二戰後美國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與需求,而它標新立異的設計也成為設計們投向現代主義美學的標桿。
▲ 然而圍繞在「埃姆斯椅」巨大成功背後的爭議也甚囂塵上。曾參與「埃姆斯椅」製造全過程的設計們不滿將榮譽全部歸於Charles一人,他們認為自己也為這把「20世紀最偉大的設計」嘔心瀝血。對於作品署名的爭議,TED創始人理查德·沃曼在片中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一個充滿良知和才華的作者,有權將他的名字署在最棒的作品上,哪怕創作的過程中佔有了他人的勞動成果。」
▲ 另一個關於埃姆斯夫婦的熱議話題就是Ray作為主要設計師之一在媒體公眾前的被邊緣化,後者似乎僅僅將她看作埃姆斯夫人。這與當時(1950年代)美國正處於微妙的性別政治時期有關。女權意識尚未抬頭,女性藝術家所作的貢獻往往輕易地被無視。不過,Charles喜歡在媒體面前強調Ray精準有遠見的藝術家眼光。師從抽象派大師漢斯·霍夫曼的Ray把自己習得的拼貼、並置的繪畫技法和現代主義色彩學應用到「埃姆斯椅」及工作室別的項目中,她的重要性已然超越了單純意義上的「賢內助」。
▲ 埃姆斯夫婦涉獵的領域不單限於設計,還包括建築、裝置、攝影、電影,而他們的藝術活動也緊緊裹挾在時代的政治氛圍與信息化潮流中。他們向冷戰時期的蘇聯民眾「兜售政治審查潤色過的美國」影像,在電影的最後一幕一朵象徵友誼的勿忘我讓赫魯曉夫留下了熱淚;他們為IBM公司解決公眾對電腦的接受度問題,用卡通片的方式將電腦人格化消除了公眾把它視為異己的心理,從而顛覆了人們接受信息的傳統。
▲ 但月有陰晴圓缺。兩人的「琴瑟和諧」也抵擋不了Charles在婚姻中的走神,他再一次陷入到「年輕版Ray」的愛情中,向第三者陳述自己現今的疲倦與對未來的激情。捲入到這場轟動的婚外戀中的ray選擇了隱忍,默默等待著丈夫回歸家庭。其實說實在的是Charles根本離不開Ray,後者是他愛情與藝術完美融合的繆斯及並肩作戰的戰士,每一件出自「埃姆斯工作室」的作品都象徵著兩個Eames的通力合作。
▲ 1978年8月21日,一輩子耽於奇思怪想的Charles逝世,留下Ray潛心編錄工作室半個世紀以來浩繁如星的作品。她另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幫助年輕設計師們走出「Charles Eames」巨大光環下的陰影,讓他們追尋自己的風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10年後的同一天,Ray也走向了生命的盡頭。好友透露與Charles同日逝世是Ray「故意所為」,她內心對丈夫的愛從未改變過。兩顆Eames星閃耀於宇宙,那一句「我們不搞藝術,我們解決問題」仍餘音回繞。
歡迎關注DOCO熱紀錄,一年365天
DOCO君陪你 悅享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