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76年上海大光明電影院放映的電影
只能是幫你把76年放過的電影找出來,電影院放映的表那真不好找
《阿夏河的秘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長空雄鷹》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春潮急》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反擊》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楓樹灣》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6
《海上明珠》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歡騰的小涼河》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寄託》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江水滔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金光大道&S226;中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金鎖》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開山的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連心壩》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芒果之歌》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長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風雲》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疆春早》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牛角石》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青春似火》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村新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花》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裡紅梅》 珠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鎖龍湖&S226;上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新風歌》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雁鳴湖畔》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征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主課》 廣西電影製片廠 1976
Ⅱ 那有越南自衛還擊戰的電影
電影:
《高山下的花環》
《女兵圓舞曲》
《不該凋謝的玫瑰》
《自豪吧,母親》
《陸軍見習官》
《年輕的朋友
《高山下的花環》
《新兵馬強》
《蛇谷奇兵》
《閃電行動》 《鐵甲008》
紀錄片: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
自豪吧,母親
《鐵甲008》
這是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的一個故事……
列車在祖國的南疆飛馳,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女青年田靜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一下火車,她看到男女老少都忙著回擊越南侵略者。戰鬥打響了,田靜的未婚夫虎南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毅然隨部隊開往前線,擔任008號坦克的駕駛員。田靜也向部隊首長要求上前線。我英雄的坦克兵所向披靡,為大部隊開路。
008號坦克作為尖刀車,更是一馬當先。田靜獲准來到前線救護傷員,正巧來到008號坦克。田靜和虎南意外重逢,分外親切,他們互相勉勵,要為保衛祖國、打擊侵略者立功。在全車同志的奮戰下,他們搶先控制了戰略要沖--堪松隧道。敵人發現我部隊到了隧道口,便以猛烈的炮火向隧道口傾射。008號坦克的五位戰士沉著應戰,車長光榮犧牲,另一戰友也在與敵戰斗中負重傷,炮長則在戰斗中追敵而失散。虎南和田靜二人堅持戰斗。為了戰斗的勝利,虎南獨自駕駛坦克與敵坦克相撞,虎南光榮獻身。田靜化悲痛為力量,繼續阻擊敵人,直到大部隊趕到。虎南的父親,前線指揮員農奕戈在硝煙彌漫的隧道口,鼓舞田靜和部隊的指戰員們為保為祖國而戰。人們懷念英勇犧牲的戰士們,沿著英雄們開辟的道路奮勇前進
《自豪吧 母親》
導 演: 李光惠 白德彰
編 劇: 張天民
主 演: 汪寶生 宮喜斌 宮建華 張百爽 庄培元
上 映: 1980年
地 區: 中國大陸
語 言: 國語
顏 色: 彩色
劇 情:
1979年初,背信棄義的越南擴張主義者,在社會帝國主義的縱容支持下肆無忌憚地加劇對我邊境的挑畔活動。為反擊侵略,保衛祖國,我邊防部隊向中越邊境進發。
為給我軍大部隊掃清道路,一場排除200米雷區地雷的戰鬥打響了!梁青青率領全班戰士沖鋒陷陣,奮勇排雷。在爆破器材用完、我大部隊即將出擊的緊急時刻,梁青青帶領全班僅剩下的韋江波、侯方和小王三人,果斷決定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引爆那還沒排除的50米雷區的地雷。梁青青蹬雷在先,臨危不懼,光榮犧牲。侯方和副班長韋江波化悲痛為力量,在攻佔敵三九七高地的戰斗中,一馬當先,打得敵人抱頭鼠竄。但狡猾的敵人逃離時埋下了地雷,炸斷了韋江波的雙腿。當敵人返回企圖活捉韋江波時,侯方趕來消滅了敵人。突然,韋江波發現一顆手榴彈在侯方身邊即將爆炸,他忍痛躍起,撲到侯方身上,手榴彈在他眼前爆炸,韋江波雙眼鮮血淋漓。韋江波和侯方都被送進野戰醫院。由於傷勢過重,韋江波永遠失去了一雙眼睛。梁青青的妹妹梁姍姍細心護理著韋江波,他的高尚品質和英雄行為深深打動姑娘的心,她更愛他了;但韋江波拒絕了姍姍的愛情,他不願拖累她……侯方的心早已飛回了前線。他不等傷愈,就又回到了前方。這時,侯方所在的部隊在七九三高地受阻,傷亡很大。在攻炸敵暗堡的激烈戰斗中,侯方和小王從敵側插入,密切配合,終於把敵暗堡送上了天。我大部隊一鼓作氣,攻佔了敵陣地,而侯方則負了重傷,又一次被送回野戰醫院。
自衛還擊戰勝利了,英雄的兒女們歸來了!一直因兒子在邊防部隊而惴惴不安的方芷心,聽到兒子侯方榮立戰功、火線入黨的喜訊後,高興萬分。
《新兵馬強》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簡介:
馬強從農村來到部隊,當了一名戰士。在靶場練習射擊,馬強打槍不會閉左眼,他對班長靳四虎表示要拿塊膠布把左眼粘上,弄得班長哭笑不得。後來,連里分配馬強到炊事班,讓他燒火做飯,火星崩了眼睛,又燒糊了鍋……嘿!這新兵盡冒"傻氣"!馬強到集市上去買菜,親眼看到阿明一家和邊境上的無辜村民,被界河那邊的越軍打死打傷,侵略的戰火搞得他們沒法活下去。馬強和戰友們奔赴前線,一場保衛祖國、自衛反擊戰鬥打響了。剛上戰場,馬強又出了很多"洋相"。戰爭是殘酷的,它能磨練人,改變人,使人學會原來不懂的東西。馬強會閉左眼了。為了搶救越南兒童亞檳,馬強跳下懸崖負了傷,他被送進後方醫院。在醫院里,他成了阿明和亞檳的好朋友,還碰見了戰友鞏大方。為了早日重返戰場,為了打仗立功,在好心的女護士小羅的幫助下,馬強和鞏大方從醫院逃跑了。在途中,他倆被民兵誤認為越南特工人員,押到了前線指揮部。連長和指導員"釋放"了他們。從此,馬強參加了尖刀班,攻打山頭,化裝偵察,屢建戰功。戰爭是無情的,馬強的親密戰友鞏大方和班長新四虎為了祖國不受侵犯,光榮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戰場上,馬強和戰友們前赴後繼,沖向前方,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紅旗飄揚……一代新人在戰斗中成長。
《陸軍見習官》
出品年代:1987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簡介:
一批經過四年緊張學習和嚴格訓練的年輕軍官,即將走出陸軍學院的大門。軍區司令部命令,在這些畢業生中選調60人赴雲南前線代職見習,出發前准許他們休假三天。項凡--這個老紅軍的後代,雖視死如歸,卻覺得短暫的一生還不盡完美,他來到婚姻介紹所,與一見鍾情的亞玫度過了愉快的一天;狄煉被同學稱作怪人,他寫的書多次被出版社退稿。此時,他留在學校里,每天堅持進行高強度生存訓練。他要活著回來,為自己的書撰寫一篇無愧於人生的序言;匡印濤沒有回家探望父母,卻來到勞改監獄看望為自己犯案的好友鐵夫。鐵夫的痛斥解脫了他心靈上的重負,他帶著鐵牛送給他的"笑佛"離開了監獄;康凱找到四年前被他遺棄的鳳秀,想用自己攢下來的錢補償自己的過失。但現在的鳳秀已經成了西瓜專業戶,然而,大把的錢卻無法彌補她心靈的痛苦。當她知道康凱就要上前線時,善良的姑娘原諒了他;翟浩生回到家裡探望自己的養母,翟母飲忍著自己離別的痛苦,為兒子舉杯餞行,並勸解浩生對生母的怨恨。三天的假期轉即逝,見習官踏上了征途。即將沖向戰場的五個年輕人,咀嚼著人生的意義,相互敞開了封閉的心扉……他們面對著的是一個真正的考場。
觀看、下載地址:http://tv.mofile.com/6PF55PBY
《不該凋謝的玫瑰》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廣西電影製片廠
簡介:
1972年,中國掃雷隊員韋力在越南某港口掃雷,因水雷爆炸受了重傷,掉進水裡。擔任救護的越南女軍醫阮貞跳海救了韋力,並把他送到軍醫院。原來,他們是中越界奇麗江邊的一對少年朋友。有一次,阮貞失足落水,韋力曾跳下江去救過她。舊友重逢,倍加親熱,愛情之火,也從阮貞心中燃起。阮貞的同學黎文雄從國外留學回來,他熱烈地追求阮貞,但阮貞拒絕了他的糾纏,深深地愛著韋力。韋力傷愈回國時,阮貞向他贈送了表示愛情的玫瑰花。中越關系緊張後,由於阮貞對韋力的熱愛,她被復員回鄉,在一個衛生所當醫生。一天,她過江過中國邊境買葯巧遇韋力。原來,韋力受傷後,也已從部隊轉業回家鄉工作。兩人別後重逢,共敘友情,依依不捨。後來,邊境形勢發生巨大變化。黎文雄擔任了奇麗江邊公安屯長,他仍不斷糾纏阮貞,並派阮貞給上國顧問當"保健醫生"妄圖以此迫使阮貞就範。阮貞的父親阮德忠得知這個消息後,將女兒偷偷送過江,到中國的朋友韋春山家躲避。想不到,春山就是韋力的爸爸。阮貞和韋力結成了伴侶。一年後,阮貞生了女兒小玫。好景不長,黎文雄奉命侵佔了中國的江中小島--駐霞島,並不斷在邊界挑起事端,形勢愈加緊張,阮貞有家難回,越軍的炮彈打死了正在為阮德忠采葯的韋春山。正直的阮德忠對越南當局的侵華行為極為不滿,他要求上島去教訓兒子阮路。駐霞島的公安兵開槍殺害了阮德忠。血的教訓使阮路醒悟過來。他去找黎文雄算賬,遭到黎文雄的殺害。阮貞回來看到家破人亡的慘狀,悲憤異常。此時,黎文雄又來逼她提供中國方面的情報,阮貞忍無可忍,怒打黎文雄,被投入監獄。受盡折磨的阮貞醒來,罹著女兒小玫。家裡,小玫也在想媽媽,她跑到江邊去尋找媽媽,踩中了越軍過境埋沒的地雷……公安兵阿倫釋放了阮貞,掩護阮貞過江。阮貞劃船過江,不幸中彈,掉下水去,被正在江邊盼望她歸來的韋力看見,他不顧一切,沖下水去,抱起落水的妻子。這時,黎文雄又射來一串罪惡的子彈,韋力和阮貞應聲雙雙沉入水中,鮮血染紅了奇麗江……
《蛇谷奇兵》
出品年代:1989
出品公司:八一電影製片廠
簡介: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坦克營正面前進受阻,並受越軍反坦克別動隊"飛拳"的襲擊,損失嚴重。我軍一支坦克分隊在營長肖軍率領下以"反常用兵,出奇制勝"的戰術手段,從險峻的蛇谷秘密潛入,猛插敵後的咽喉要道--班崗。越軍特工阮隊長老謀深算,為防止萬一,他在蛇谷安上"眼睛",並命令"飛拳"隨時准備出發前往蛇谷,肖軍帶領部隊排除各種困難向目的地突進。半路上遇見逃脫虎口的我軍被俘戰士石剛,與他同行的還有越南遊擊隊員阿伯和阿環夫婦。肖軍為封鎖消息,把他們留在戰車內。不掩護在蛇谷的部隊,我軍師長派兵誘引"飛拳",並用強大的炮火將其殲滅。阮隊長正為失去"飛拳"而惱怒,又接到"眼睛"的情報--坦克連已進入蛇谷。阮隊長下令開閘泄洪,想阻止坦克連,但我尖刀連搶在洪峰到來之前渡過奇河。阮隊長急令在蛇口崖設障。這時阿件夫婦的"眼睛"身份已暴露。阿環撕開上衣--原來他男扮女裝,他身上綁著炸葯撲上前攔住肖軍,關鍵時刻,石剛將阿環擊昏,抱住他滾下戰車,硝煙中飄著石剛襯衣的破片……零點時分,坦克趕到預定目標,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戰斗,經過這場血與火的洗禮,肖軍和他的戰友們互相久久地凝視著。
《閃電行動》
主演: 杜振清 孫海英 儲智博 趙軍凱 陳曉雷 祝新運 孫成賓
類型: 戰爭軍事
地區: 華語電影
片長: 90分鍾
簡介:
對越自衛方激戰中關於我國偵察兵的電影,大家再看的時候會看到一段尋找敵軍重炮陣地的情景,會有小型雷達在畫面上出現,這種雷達在對越作戰中起到非常大作用,只要對敵軍開炮這種雷達就能精確的測出其方位,是我國從瑞典進口的,當時越軍特工特別針對我軍的雷達陣地打擊,據說雷達兵死了很多。可以說就是因為有了這種雷達使我軍在炮火上佔了絕對優勢(越南和中國一樣都學蘇聯,蘇聯很重視炮兵),根據影片上看這種雷達遇到特殊氣候條件可能作用不大,必須人為觀察了
《共和國戰爭》
下載:http://lib.verycd.com/2005/06/19/0000054618.html
《共和國自衛戰》
下載:http://board.verycd.com/t148458.html
Ⅲ 求六七十年代經典電影
66~76年流行的國產電影及譯製片2012-04-04 18:34《艷陽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68
《節振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陸1965
《紅燈記》(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1
《沙家浜》(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
《白毛女》舞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龍江頌》(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3
《青松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戰洪圖》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半籃花生》(越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創業》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杜鵑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鋼鐵巨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火紅的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作戰》(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沙家浜》(粵劇)珠江電影製片廠1974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向陽院的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一副保險帶》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園丁之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74
《偵察兵》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阿勇》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碧海紅波》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草原兒女》(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長城新曲》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車輪滾滾》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春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沸騰的群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烽火少年》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紅雨》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黃河少年》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激戰無名川》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揀煤渣》(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決裂》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雷雨之前》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難忘的戰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人老心紅》(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沙漠的春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小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小螺號》珠江電影製片廠1975
《沂蒙頌》(舞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戰船台》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春潮急》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反擊》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楓樹灣》珠江電影製片廠1976
《海上明珠》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歡騰的小涼河》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寄託》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江水滔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金鎖》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開山的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連心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芒果之歌》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長城》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風雲》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疆春早》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牛角石》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青春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村新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山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裡紅梅》珠海電影製片廠1976
《鎖龍湖-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新風歌》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雁鳴湖畔》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征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主課》廣西電影製片廠1976
譯製片:
1966年
《大地的兒子》(二、三集)(朝鮮)
《一個戰士的故事》(朝鮮)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達吉亞人》(羅馬尼亞)
《血海》(上下集)(朝鮮)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1971年
《腳印》
《勇敢的人們》
《戰斗的早晨》
《第八個是銅像》
《天亮的時候》
《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朝鮮)
《戰斗在繼續》(越南)
《在鐵道線上》(朝鮮)
《前方在召喚》(越南)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聖母院》
《簡愛》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羅馬尼亞)
《記者》(上下集)(蘇聯)
《勞動家庭》(上下集)(朝鮮)
《戰爭與和平》(四集)(蘇聯)
《賣花姑娘》(寬)(朝鮮)
《回故鄉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綠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鮮)
《賣花姑娘》(普)(朝鮮)
《禿魯江畔之花》(朝鮮)
《軋鋼工人》(寬)(朝鮮)
《原形畢露》(朝鮮)
《氣球上的旅行》(法國)
《永生的戰士》(朝鮮)
《軋鋼工人》(普)(朝鮮)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烈火行動計劃》
1974年
《在那些年代裡》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豐湖》(朝鮮)
《警察局長的自白》
1975年
《戰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國)
《為了新的一代》(朝鮮)
《特羅塔》(聯邦德國)
《紐約奇談》(美國)
《巴布希卡歷險記》(羅馬尼亞)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朝鮮)
《三妯娌》(朝鮮)
《潔白的道路》(阿爾巴尼亞)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戀》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羅馬尼亞)
《哥白尼》(波蘭)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石油贊歌》(阿爾巴尼亞)
《多瑙河三角洲》(羅馬尼亞)
《初春》(阿爾巴尼亞)
《礦山的主人》(朝鮮)
《貝尼自己走》(阿爾巴尼亞)
《在燦爛的陽光下》(朝鮮)
《高山之鷹》(朝鮮)
《最後冬天》(阿爾巴尼亞)
《斬斷魔爪》(阿爾巴尼亞)
Ⅳ 半碗村傳奇的主演簡介
劉佩琦,1958年生於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1979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表演系,1983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分配到新疆烏魯木齊軍區話劇團任演員。1985年首次在電影《二子開店》中參加演出。1986年因成功拍攝《無悔追蹤》而走紅。1987年調到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1996年調入中央實驗話劇院(現中國國家話劇院),現為國家一級演員。1997年因在《離開雷鋒的日子》中成功地扮演了喬安山這一角色而被大眾所熟悉。
岳紅,中國電影女演員,生於四川成都。198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1985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表演小品《賣花生仁的姑娘》一舉成名。電影處女作《小島》1984。後因主演《野山》中的桂蘭獲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首屆學會獎、西安電影製片廠第一屆銅車馬獎優秀女主角獎。
馬崇樂,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回族,1954年7月生,北京人。1976年考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當演員,不久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帶職進修,畢業後回北京電影製片廠當演員。在影視片《反擊》、《拔哥的故事》、《特高課在行動》、《天賜》、《即將發出的逮捕令》、《女人國的污染報告》、《銀杏樹之戀》、《瘋狂歌女》、《他是誰》、《失望人的希望》、《新岸》、《AP案件》、《山中那十九座墳瑩》、《繼父》、《交通警官》、《英雄羅曼史》中扮演過主角,並執導有電視劇《丁笑生》等。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岳紅,1962年生,四川成都人。1980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工作。1985年主演電影《野山》,並憑此片獲得了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同時獲得中國電影表演學會首屆學會獎。另外,岳紅在影片《八女投江》中,以嫻熟的演技飾演了楊貴珍這一形象,獲得八一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岳紅還在《小島》、《女刺客》等影片中塑造了許多不同性格的角色,表演生動,大獲觀眾好評。
Ⅳ 一部革命影視作品的介紹
也不知道你要的是那個革命電影......要介紹的話把名字貼到網路里搜下吧~~~~
1970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智取威虎山》 (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燈記》 (京劇)
1971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 (舞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 (京劇)
1972年5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 (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龍江頌》 (京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1部:《白毛女》 (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 (舞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奇襲白虎團》 (京劇)
1973年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 (京劇,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3部:《艷陽天》
《戰洪圖》
《青松嶺》
1974年17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4部:《杜鵑山》 (京劇)
《偵察兵》
《南征北戰》 (重拍)
《送貨路上》 (湖南花鼓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4部:《火紅的年代》
《無影燈下頌銀針》
《渡江偵察記》 (重拍)
《一副保險帶》
八一電影製片廠2部:《平原作戰》 (京劇)
《閃閃的紅星》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創業》
《鋼鐵巨人》
《平原游擊隊》 (重拍)
《向陽院的故事》
《半籃花生》 (越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 (粵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園丁之歌》
1975年2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6部:《海霞》
《紅雨》
《決裂》
《草原兒女》 (舞劇)
《烽火少年》
《渡口》 (河北梆子)
上海電影製片廠6部:《戰船台》
《春苗》
《第二個春天》
《小將》
《人老心紅》 (淮劇)
《揀煤渣》 (淮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沂蒙頌》 (舞劇)
《激戰無名川》
《紅燈記》 (維吾爾語歌劇)
《雷雨之前》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金光大道(上集)
《車輪滾滾》
《長城新曲》
《黃河少年》
《沙漠的春天》
西安電影製片廠2部:《碧海紅波》
《阿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小螺號》
1976年40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7部:《反擊》
《山花》
《沸騰的群山》
《寶蓮燈》 (上、下集,河北梆子)
《青春似火》
《牛角石》
《海上明珠》
上海電影製片廠13部:《歡騰的小涼河》
《年輕的一代》 (此片系重拍)
《磐石灣》 (京劇)
《征途》
《難忘的戰斗》
《江水滔滔》
《審椅子》 (京劇)
《新風歌》
《金鎖》
《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 (呂劇)
《三定樁》 (萊蕪梆子)
《小店春早》 (黃梅戲)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紅軍不怕遠征南——長征組歌》 (舞台藝術片)
《南海風雲》
《紅雲岡》 (京劇)
《南海長城》
長春電影製片廠7部:《雁鳴湖畔》
《芒果之歌》
《長空雄鷹》
《鎖龍湖》
《山村新風》
《金光大道》(中集)
西安電影製片廠1部:《開山的人》
珠江電影製片廠3部:《楓樹灣》
《山裡紅梅》
《紅霞萬朵》 (黃梅戲)
峨嵋電影製片廠2部:《寄託》
《春潮急》
廣西電影製片廠1部:《主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兩張圖紙》 (湖南花鼓戲)
Ⅵ 關於「老山自衛反擊戰」的電視或電影
<<新兵馬強>><<閃電行動>>.
《不該凋謝的玫瑰》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廣西電影製片廠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版)》
出品年代:1984
出品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陸軍見習官》
出品年代:1987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蛇谷奇兵》
出品年代:1989
出品公司:八一電影製片廠
《新兵馬強》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自豪吧,母親》
出品年代:1980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還有,《年輕的朋友》《我只流三次淚》《戰爭讓女人走開》《花枝俏》《鐵甲008》、《黑豹突擊隊》、《戰殤1979》《長排山之戰》。《橡膠林的回憶》、《凱旋在子夜》。
Ⅶ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出品影片
愛情呼叫轉移(2007) 向日葵(2005) 我們倆 (2005) 張思德(2004) 看車人的七月(2004) 危險智能 (2004) 100個 (2002) 女孩別哭(2002) 新甜蜜的事業(2001) 一聲嘆息(2000) 押解的故事(2000) 防守反擊(2000) 西洋鏡(2000) 夢幻田園 (2000) 非常夏日 (2000) 春天的狂想 (1999) 那山那人那狗(1999) 月蝕 (1999) 我的1919(1999) 非常愛情 (1998) 司馬敦 (1998) 赤嫁 (1998) 截殺香閣寺 (1997) 喜氣逼人 (1997) 生命如歌 (1997) 天倫 (1997) 浴血太行 (1997) 緝毒英雄 (1997) 黑眼睛 (1997) 甲方乙方(1997) 浪漫街頭(1997) 長大成人(1997) 張騫(1997) 扁擔·姑娘(1996) 伴你到黎明 (1996) 巫山雲雨(1996) 紅櫻桃 (1996) 舞女(1996) 嘻笑鴛鴦 (1995) 贏家 (1995) 金秋桂花遲(1995) 孔繁森(1995) 楊開慧(1995) 陌生人 (1995) 愛情傻瓜(1994) 霧宅 (1994) 月落玉長河 (1994) 雲南故事 (1994) 與往事乾杯 (1994) 宮廷斗雞 (1994) 男人也難 (1994) 洪熙官 (1994) 自首的愛 (1994) 狂吻俄羅斯(1994) 紅粉 (1994) 天生膽小 (1994) 永失我愛 (1994) 天網 (1994) 驚恐時分 (1994) 紫禁城奇戀 (1994) 家醜 (1993) 井岡山(1993) 初吻(1993) 龍鳳嬌(1993) 二小放牛 (1993) 黑白人間(1993) 瀟灑一回 (1993) 私人保鏢(1993) 無名三俠客 (1993) 中國人 (1993) 不能沒有愛 (1993) 虎兄豹弟(1993) 痴男狂女兩世情(1993) 藍風箏(1993) 淚灑台北 (1993) 送你一片溫柔(1993) 天若有情 (1993) 英雄劫 (1993) 歪打正著 (1993) 無人喝彩 (1993) 魔窟生死戀(1993) 黑雪 (1992) 大撒把(1992) 離婚大戰(1992) 血戰天獅號 (1992) 山神(1992) 天堂回信 (1992) 白衣俠女 (1992) 離婚 (1992) 青春沖動 (1992) 四十不惑 (1992) 我想有個家 (1992) 都市槍手(1992) 找樂 (1992)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1991) 大太監李蓮英(1991) 過年 (1991) 鍾鳴寒山寺 (1991)
神秘夫妻 (1991) 都市和尚(1991) 獨身女人 (1991) 喜劇明星(1991) 女人·TAXI·女人 (1991) 別墅災星(1991) 妙探 (1991) 龍年警官(1990) 遭遇激情 (1990) 戰爭子午線 (1990) 有人偏偏愛上我(1990) 本命年 (1990) 血色清晨 (1990) 斗雞 (1990) 九千六百萬雙眼睛(1990) 紅樓夢第六集 (1989) 紅樓夢第四集 (1989)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9) 紅樓夢第五集 (1989) 安麗小姐(1989) 紅樓夢第三集 (1989) 幸運的星(1989) 命運喜歡惡作劇(1989) 女模特的風波(1989) 荒原殺手(1988) 村路帶我回家(1988) 紅樓夢第二集 (1988) OK大肚羅漢 (1988) SOS村 (1988) 魔力 (1988) 問天何時明(1988) 黃土坡的婆姨們(1988) 大偵探 (1988) 紅樓夢第一集 (1988) 行竊大師 (1988) 銀蛇謀殺案(1988) 尋找魔鬼(1988) 煙花淚 (1988) 搖滾青年 (1987) 死神與少女 (1987) 大學生軼事 (1987) 金鏢黃天霸(1987) 錯位 (1987) 二子開店 (1987) 翡翠麻將 (1987) 鼓書藝人(1987) 迷夢初醒 (1987) 死去活來 (1987) 鴛鴦樓 (1987) 誰是第三者(1987) 俠女十三妹 (1986) 芙蓉女 (1986) 月牙兒 (1986) 幸運的人 (1986) 湘女蕭蕭 (1986) 山林中的頭一個女人 (1986) 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1986) 失信的村莊(1986) 月月 (1986) 珍珍的發屋 (1986) 十五的月亮(1986) 淚灑姑蘇 (1985) 迷人的樂隊(1985) 相思女子客店 (1985) 青春祭 (1985) 嫌疑犯 (1985) 夜行貨車 (1985) 代理市長 (1985) 良家婦女 (1985) 乾杯,女兵們 (1985) 三寶鬧深圳 (1985) 駝峰上的愛(1985) 藍色的花(1984) 生財有道(1984) 清水灣,淡水灣(1984) 邊城 (1984) 二十六個姑娘(1984) 明姑娘(1984) 雙雄會 (1984) 包氏父子 (1983) 快樂的動物園(1983) 青山夕照 (1983) 夕照街 (1983) 血,總是熱的 (1983) 啞姑(1983) 我們的田野 (1983) 一葉小舟 (1983) 茶館(1982) 大海在呼喚 (1982) 駱駝祥子 (1982) 陌生的朋友(1982)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1982) 如意 (1982) 歸宿(1981) 歡歡笑笑 (1981)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 傷逝 (1981) 知音 (1981) 潛網(1981) 阿凡提(1980) 李天保娶親 (1980) 戴手銬的旅客(1980) 他們在相愛(1980) 舞戀 (1980) 竹 (1980) 元帥之死(1980) 苗苗(1980) 第二次握手(1980) 神秘的大佛(1980) 淚痕 (1979) 小花(1979) 報童(1979) 李四光(1979) 瞧這一家子(1979) 櫻 (1979) 甜蜜的事業 (1979) 拔哥的故事上集 (1978) 火娃 (1978) 巨瀾(1978) 大河奔流 (1978) 南疆春早(1978) 黑三角(1978) 拔哥的故事下集 (1978) 蔡文姬(1978) 大河奔流 (1978) 萬里征途(1977) 戰地黃花(1977) 沸騰的群山(1976) 反擊 (1976) 紅雨(1975) 海霞(1975) 決裂 (1975) 杜鵑山 (1974) 南征北戰(1974) 偵察兵(1974) 海港(1972) 龍江頌(1972) 紅色娘子軍 (1971) 智取威虎山(1970) 烈火中永生(1965) 東方紅(1965) 天山的紅花(1964) 早春二月(1963) 238.小兵張嘎(1963) 阿娜爾罕(1962) 花兒朵朵(1961) 革命家庭(1961) 紅旗譜(1960) 游園驚夢 (1960) 楊門女將 (1960) 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1960) 糧食(1959) 林家鋪子(1959) 青春之歌(1959) 上海姑娘(1958) 探親記(1958) 風箏(1958年 中法合拍) 洛神 (1956) 祝福 (1956) 霸王別姬(1955) 智取華山(1953) 龍須溝(1952) 新兒女英雄傳 (1951) 民主青年進行曲(1950)
Ⅷ 西沙兒女的劇情簡介
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西沙兒女》,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於1975——1976年投拍,編劇是曾寫過小說《紅雨》和同名電影劇本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嘯,導演是曾執導過《白毛女》、《林家鋪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傷逝》等經典影片的著名導演水華。著名演員李秀明、張連文和初登影壇的朱時茂分別在影片中飾演阿寶、父親(程亮)和符海龍。南海艦隊副司令員魏鳴森同志擔任影片的軍事顧問。
據網上有關人士透露,由於小說完稿較晚,故電影的拍攝也較晚,影片拍攝尚未完成,「四人幫」已倒台。攝制組接到通知,該片必須經過重新審查,才能繼續拍片。後來,原著作者浩然因當時受「四人幫」牽連,小說《西沙兒女》也受到批判,攝制組只得奉命解散,電影也被扼殺,《西沙兒女》再也沒能重組拍攝。其實電影已近完成,就差幾場過場戲。影片在即將封鏡時,功虧一簣、被迫下馬,無疑是中國電影史上的憾事。據說,導演水華直到去世時,對此仍難以釋懷。
拍攝過程
《西沙兒女》寫於1974年,在這部關於海南島漁民民俗和漁民戰斗業績的中篇小說中,浩然發展到抽象的抒情浪漫主義的程度。批評家對此不能接受,他們把它看成是對江青的阿諛逢迎。隨著「四人幫」的倒台,浩然也就失去了他作為中國最多產小說家的地位。
197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水華選中「春苗」李秀明扮演阿寶,朱時茂飾演傅海龍,張連文扮演父親,影片由著名演員朱時茂、李秀明和張連文主演。當該片在海南島拍攝一大半時,正逢粉碎「四人幫」,攝制組接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通知,告知該片必須經過重新審查,方能繼續拍片,因為是「四人幫」在位時期批準的。攝制組只得奉命解散,隨著揭批「四人幫」罪行的深入和對歷史的深刻反思,《西沙兒女》再也沒有能重組人馬,故這部進展中途的影片,從此便銷聲匿跡了。北影《西沙兒女》但未拍完即告「流產」,可惜了。水華導演到死都對這部電影寄託希望,因為,南海的風光拍的太美了,大場面的海戰也拍完了,只剩下一些過場的內景戲。同時下馬的還有上影廠的《佔領頌》(謝晉導演)和《盛大的節日》、《序曲》、《金鍾長鳴》。長影的《伐木人》《芒果之歌》《鎖龍湖》(拍完未公映),北影《反擊》(拍完內部批判上映)八一廠《千秋夜》。以上幾部影片為長影編劇大師肖尹憲提供。還見於《人民電影》雜志。
Ⅸ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歷史
北京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北三環中路77號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關懷人民電影事業的成長,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了原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電影製片廠,並從延安及各革命根據地抽調了一批從事電影工作和文藝工作的幹部,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同年10月1日改名為北京電影製片廠,第一任廠長為田方,1951年由汪洋繼任。
1956年原建制中拍攝新聞紀錄片的部門分出,另行組建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為拍攝故事片的專業廠,汪洋繼續擔任廠長。1956年改為故事片專業廠後,在影片創作和生產管理上開始大膽探索,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導演、表演、攝影、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
北京電影製片廠先後拍攝了《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風暴》、《紅旗譜》、《洪湖赤衛隊》、《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影片。改編拍攝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穆桂英大戰洪州》等多部傳統戲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電影製片廠受到摧殘,大批藝術家、技術專家遭到迫害,廠房、設備被擱置,除拍攝少量「樣板戲」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開始恢復故事片生產,但受到「四人幫」多方刁難。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北京電影製片廠重獲新生。拍攝了《大河奔流》、《傷逝》、《知音》、《駱駝祥子》、《包氏父子》、《寒夜》、《雙雄會》、《邊城》等多部歷史及文學名著題材影片,同時也拍攝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影片,《小花》、《淚痕(1979)》、《瞧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婦女》受到觀眾好評。為配合國家改革形勢,先後拍攝了《血,總是熱的》、《代理市長》、《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樂隊》等多部改革題材的影片,受北京電影製片廠多年來在漫長的影片創作、生產道路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影片清新、質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編文學名著方面具有獨特之處,在改編、導演、攝影、音樂、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
1949-198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共拍攝故事片180部、舞台藝術片58部、新聞紀錄片17部,共計255部。此外,還譯制了外國影片10部,協助各兄弟電影製片廠拍攝、加工影片多部。這些影片在國內外都具有一定影響,受到觀眾的喜愛。80年代以來,還與國際製片廠、商合作,拍攝了故事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立體故事片《俠女十三妹》,並協助拍攝了《馬可·波羅》、《末代皇帝》。北京電影製片廠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和技術專家,具有年產30部故事片、200餘集電視劇的能力。建廠至今,有百餘部影片在國內外電影節獲獎。有將中國文學名著搬上銀幕的優勢和傳統;並有與國際合作拍片的雄厚力量和經驗,其合作拍攝的影片中有50餘部多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北京電影製片廠擁有先進的設備和雄厚的實力,全廠職工1350人,是中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廠內除設有文學部、統籌部、導演室、演員劇團等創作部門之外,還設有攝影、美術、錄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妝、服裝、道具等工作車間及電影藝術、電影技術、電影經濟研究室。廠區建有4個攝影棚、1個特技棚、2個對白錄音棚、1個音樂錄音棚、1個效果錄音棚、1個混合錄音棚,並設有電視節目製作部。配備有世界最新或較新的技術裝備,生產能力強大,設備配套完善,工藝技術先進,從劇本創作到拷被貝製作,均可獨立完成。年生產量為20-25部故事片。北影廠建廠初期為綜合性電影製片廠,以拍新聞紀錄片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紀錄片為《毛主席蒞平》,隨後又拍攝了大型紀錄影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拍攝的故事片有《新兒女英雄傳》、《智取華山》、《龍須溝》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