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名單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要評委圖片簡介 呂克·貝松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是法國最高重量級的導演,同時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作為法國歷史上最為出色的導演之一,他的很多經典之作都創造過票房奇跡。從《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超體》,無不一次又一次創造新的巔峰。 費多爾·邦達爾丘克,俄羅斯演員、導演、製片人。他從事影視作品多達60餘部,包括:《變動》、《自己人》、《第九連》、《五等文官》等,費多爾·邦達爾丘克是「圖片藝術工作室」電影公司的創始人,「電影總局」集團公司的創始人,榮獲列寧勛章的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董事會主席。2012年,費多爾·邦達爾丘克擔綱執導了俄羅斯電影歷史上首部國產全3D、IMAX格式攝制的影片《斯大林格勒》,並且再次代表俄羅斯出征奧斯卡。 陳可辛,「香港十大導演」之一。1996年公映的電影《甜蜜蜜》在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囊括九項大獎,1998年,陳可辛為斯皮爾伯格夢工廠開拍自己的首部好萊塢電影《情書》。2004年執導影片《三更之回家》,影片被選為柏林電影節展映單元開幕電影。2005年進軍內地市場,2013年導演《中國合夥人》總票房近5.5億元。2014年導演的電影《親愛的》,在中國內地的票房超過3億元。陳可辛對電影產業的前瞻性與敏感性讓他在電影圈裡總是走在別人前面,也因此被譽為香港「最有價值電影人」。 羅伯特·馬克·卡門出生於紐約布朗克斯區。他從紐約的公立高中畢業後進入紐約大學攻讀文學專業,獲得學士學位,後取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研究(American Studies)專業的碩士及博士學位.1979年,他將自己編寫的第一個電影劇本賣給了華納兄弟公司。他用這筆收入在加利福尼亞州索諾瑪縣(Sonoma)的梅亞卡瑪斯山(Mayacamas Mountains)上購置了一塊300英畝、可俯瞰舊金山灣的荒地。1980年,他在這塊土地上種植了一個有機葡萄園,這里生產的赤霞珠葡萄酒和西拉葡萄酒備受好評。 金基德,韓國著名導演,編劇,曾經憑借劇本《二次曝光》、《非法穿越》兩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大獎。1996年拍攝處女作《鱷魚藏屍日記》,同年的《漂流欲室》入圍威尼斯電影節,2004年9月憑借《空房間》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2012年憑借《聖殤》獲得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2013年憑借《莫比烏斯》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2014年憑借《一對一》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費爾南多生於「足球王國」巴西聖保羅,畢業於聖保羅大學建築。他於1980年代開始電視節目獨立製作,90年代執導700餘條電視廣告。這位充滿童真的導演人生第一部長片《熊孩子》(The wacky wacky boy)始於1997與Fabriza Pinto共同執導的兒童題材電影,2000年與Nando Olival共同執導《女僕》(Maid)。此後作品《上帝之城》(City of god)斬獲世界電影獎項多達52項 周迅,中國著名女演員、歌手、環保人士。電視劇代表作《大明宮詞》、《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像霧像雨又像風》、《紅高粱》等,電影代表作《蘇州河》、《如果·愛》、《夜宴》、《畫皮》、《李米的猜想》、《風聲》、《龍門飛甲》、《大魔術師》、《聽風者》、《Cloud Atlas 雲圖》、《竊聽風雲3》、《撒嬌女人最好命》等。從藝以來共出演影視作品55部,其中主演電視劇9部,電影26部,曾獲巴黎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等17座最佳女主角,1座最佳女配角獎項,是唯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中國大陸演員,亦是史上第一位獲得兩岸三地最高華人電影獎,即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三金影後桂冠的大滿貫演員。
2.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北京國際電影節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北京國際影視交流促進中心承辦的大型電影活動,自2011年創辦。北京國際電影節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活動主旨,定位於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和高端化、市場化,是促進中國電影事業、產業發展,增進中外電影交流、交易、合作,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創辦以來,北京國際電影節累計吸引萬余名嘉賓、百萬人次群眾參與其中。北京展映活動共放映影片近800部,放映場次達1600場;共舉辦11場主題論壇,邀請到馬克·穆勒、詹姆斯·卡梅隆、呂克·貝松、吳宇森、陳可辛、基努·里維斯、韓三平、保羅·哈尼曼等眾多知名電影人作為主講嘉賓,分享經驗;電影市場累計吸引了約1800家電影公司和機構的近7000名業內人士,總計167.98億元的市場簽約額創下中國電影節展交易額紀錄,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電影交易市場,超過了亞洲僅有的三個國際A類電影節東京、印度和上海,交易額緊追世界最大歐洲的戛納電影節電影交易市場。 ;近300家國內外媒體的2000餘名記者對北京國際電影節進行了深度報道。
活動的宗旨為「融匯中國國內與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與交易平台」。 2013年3月21日,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京發布了主競賽單元「天壇獎」獎杯、第三屆電影節海報,並為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26家指定展映影院舉行授牌儀式。
「天壇獎」獎杯正式發布
製作歷時5個月,創意設計60多款方案
天壇獎獎杯的設計思想,源於天壇獎「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核心價值理念,它集中
體現了北京國際電影節「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的主旨,體現了「天壇獎」的評獎定位和目標,充分表達了北京電影和中國電影與全球電影交流與對話、互利共贏、共同促進世界電影和諧發展的美好理想。
獎杯的創意、設計與製作過程歷時5個多月,共創意設計60多款方案,經過了十幾輪篩選修改,先後得到國內10多位著名的設計、雕塑、工藝等方面的專家幫助和指導,經過反復研討論證,以及對獎杯造型精雕細琢製造出這個獎杯成品。獎杯整體高度為45厘米,其中基座高9厘米,杯身高36厘米,都是「9」的倍數,喻指天壇獎的至高榮譽。「9」諧音「天長地久」也是人們崇尚吉祥之涵義。 2013年4月舉辦, 從本屆開始設立了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它將成為北京電影節的常設主體活動,每年一屆,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和最佳視覺效果獎共10個獎項。
這屆共收到了56個國家、地區的531部影片報名參賽,有15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角逐「天壇獎」十個獎項。 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交易在中華世紀壇舉辦。據統計,本屆電影節市場活動實現簽約項目32個,簽約總額逾105億元,比上屆增長20%,洽商金額再創新高。
在本屆電影節上,來自法國、韓國、捷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電影機構和展商共舉辦了13場推介活動,圍繞後期特效及技術和電影外景地拍攝進行宣傳推介。32個簽約項目涵蓋電影產業鏈各個環節,其中投資製作38.03億元,影視院線、影視基地、文化地產建設項目34億元,影視素材庫等項目10.17億元,電影基金項目累計簽約額23億元。
據悉,本屆電影節電影市場的參展展商數量達248家,同比增長20%。其中國際展商125家,數量首次超過國內展商。主辦方首次提出「電影要素」的概念,在關注版權交易的同時,將展示交易主體延展到電影策劃、製作、發行、院線、宣傳等電影全產業鏈 。 2015年3月16日上午,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發布會上,組委會公布了本屆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委會評委名單、介紹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籌備情況、特色亮點、「北京展映」單元的進展情況以及嘉年華活動概況,同時公布了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定於2015年4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開、閉幕式將移師懷柔雁棲湖景區。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整體活動包括主競賽單元「天壇獎」評獎、開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劃·主題論壇、電影市場、電影嘉年華、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七大主體活動。 2016年4月19日至4月21日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辦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2016年4月16日18:00,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式。
《夢想合夥人》、《紐約紐約》、《長江圖》、《快手槍手快槍手》、《我的戰爭》、《誰的青春不迷茫》、《冒牌卧底》、《我們的十年》、《東北往事之破馬張飛》、《紐約人在北京》 、等劇組主創亮相開幕式紅毯,全程直播。
3.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評委簡介
4月3日,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全陣容正式對外公布。除此前已公布的評委會主席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外,6名評委分別為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卡梅隆·貝利,英國導演協會主席艾維爾·本傑明,澳大利亞著名製片人傑夫·布朗,中國著名電影攝影師、導演顧長衛,韓國著名電影導演姜帝圭,以及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張一白。
七位「天壇獎」國際評委會成員來自六個不同的國家,他們代表了當今世界不同地域的電影最高水平,而他們也將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決定首屆「天壇獎」10個獎項的最終歸屬。 卡梅隆·貝利: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策劃和主持了多倫多電影節中非常成功的系列節目「華人電影志」。
艾維爾·本傑明:英國導演協會主席,領導協會推動了倫敦「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的啟動。
傑夫·布朗:澳大利亞著名製片人,一直為華語電影的發展不遺餘力。
顧長衛:中國著名電影攝影師、導演,攝影作品《霸王別姬》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導演作品包括《孔雀》、《立春》、《最愛》等。
姜帝圭:韓國著名電影導,導演作品《太極旗飄揚》延續了《生死諜變》的熱度,韓國四分之一的民眾觀看了這部影片。
張一白: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導演作品包括《開往春天的地鐵》、《將愛情進行到底》。
4. 北京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北京電影節創辦於2011年,迄今為止共舉行了10屆。2021年8月5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公告表示:「因近期國內多地再次出現疫情,為保障大家的健康與安全,原定於2021年8月14日至21日舉辦的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延期舉辦。
之前的十屆電影節,前兩屆只是單純的電影交流,從第三屆開始設立了主競賽單元「天壇獎」。
歷屆北京電影節獲獎名單如下:
由於疫情的原因,第十屆北京電影節也延期了,並且之後雖然順利開幕閉幕,但是並沒有評選獲獎名單。這屆電影節主要是以線上形式舉行的,也算是十年一個圓滿。
5. 金基德有哪些電影
《鱷魚藏屍日記》、《真相》、《春夏秋冬又一春》、《撒瑪利亞女孩》、《空房間》、《網》等。
金基德(Ki-k Kim,1960年12月20日-2020年12月11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奉化郡,韓國導演,編劇。
1993年,憑借劇本《畫家與死囚》獲得劇作教育協會最佳劇本獎。1994年,憑借劇本《二次曝光》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5年,憑借劇本《非法穿越》再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1996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2000年,推出實驗作品《真相》,並組建自己的電影公司。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4年2月,憑借《撒瑪利亞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電影節。9月,憑借愛情片《空房間》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2012年,憑借執導的第18部影片《聖殤》獲得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13年6月,憑借執導的驚悚片《莫比烏斯》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2014年,憑借執導的驚悚犯罪片《一對一》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2015年3月,受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擔任「天壇獎」評委。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網》在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2020年12月11日,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並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
人物評價:
金基德的風格,就是美麗然而冰冷的噩夢,唯美的鏡頭里透著生命的殘忍,他的電影令人悲傷。金基德的電影,畫面美、意境美、人物美——美到如同水墨畫,還帶著濕漉漉的氣息。
金基德的電影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國際電影,因為他完全擺脫了語言的束縛,他的電影所體現的情愛、暴力、禪定雖都劍走偏鋒,卻是人性所共通。邊緣是我們社會中的一面,在邊緣生活的人總是比較隱蔽,這些生存在艱苦困境中的人也是非常美麗的。
6. 第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入圍影片又哪些
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15日在京舉辦發布會,共有15部影片入圍天壇獎,其中國外影片12部,國內影片3部,分別是趙天宇執導的《關於我媽的一切》、李亘執導《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劉智海執導《雲霄之上》。
1.《關於我媽的一切》(中國丨120分鍾)
導演:趙天宇
主演:徐帆、張婧儀、許亞軍、張歆藝、陳明昊
2.《此時此愛》(芬蘭丨82分鍾)
導演:哈米·拉梅贊
主演:Niilo Airas/Toni Airas/Lumi Barrois/勞拉·布林/ Muhammed Cangore / Pezhman Escandari
3.《生命的停車場》(日本丨126分鍾)
導演:成島出
主演:吉永小百合、松坂桃李、廣瀨鈴
4..《籠中鳥》(瑞士、德國丨119分鍾)
導演:奧利弗·瑞斯
主演:傑拉·哈斯/安納托·陶布曼/喬爾·巴斯曼
5..《雲霄之上》(中國丨90分鍾)
導演:劉智海
主演:陳偉鑫/吳嘉輝/聶勁權/應林堅
6.《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中國丨105分鍾)
導演:李亘
主演:齊溪/謝承澤/牛超/邱天/宋寧峰/陳永忠
特別出演:張艾嘉
7.《攻城日記》(俄羅斯丨118分鍾)
導演:安德烈·扎伊采夫
主演:Olga Ozollapinya / Sergey Dreyden / Andrey Shibarshin / Darya Rumyantseva
8.《韋素山丘的學校》(阿根廷丨70分鍾)
導演:巴塔妮婭·卡帕托
主演: Clementina Folmer /瑪拉·貝什泰利/ Pablo Seijo / Irene Zequin
9.《會議》(俄羅斯、愛沙尼亞、英國、義大利丨135分鍾)
導演:伊萬·特韋爾多夫斯基
主演:菲利普·阿德耶夫/ Natalya Pavlenkova /彥·薩普尼克
10.《最後一場膠片電影放映》(印度、法國丨110分鍾)
導演:賓·納倫
11.《國王之夜》(法國、象牙海岸、加拿大、塞內加爾丨93分鍾)
導演:菲利普·拉科特
主演:史蒂夫·蒂英楚/Rasmane Ouedraogo
12.《不得安息的老婦人》(羅馬尼亞丨99分鍾)
導演:安德烈·格魯茲尼茨基
主演:米爾恰·安德烈埃斯庫 / Valer Dellakeza / 加布里埃爾·斯巴修
13.《信誓》(丹麥丨120分鍾)
導演:比利·奧古斯特
主演:碧爾特·諾伊曼/西蒙·本尼傑格/安德斯·亨里奇森
14.《遙遙月岩行》(澳大利亞丨96分鍾)
導演:庫爾特·馬丁
主演:Aaron Jeffery/傑西卡·娜皮埃爾/大衛·菲爾德
15.《墜雪少女》(法國、比利時丨92分鍾)
導演:沙琳·法維耶
主演:傑瑞米·雷乃/諾亞·阿比塔
7. 素媛小女孩扮演者
李甄,2006年3月12日出生於韓國。
2013年出演影片《素媛》,飾演被性侵的小女孩素媛,這是李甄第一次拍攝電影。這部電影獲得韓國第3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影片。憑借在這部電影中細膩的表演,李甄捧回了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並獲得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最佳新人女演員的提名。
2012年5月參演電視劇《追蹤者》以及《再見,老婆》,同年11月參演電視劇《吳子龍,走吧》 。並在2015年3月上演的電視劇《Super Daddy 烈》中有精彩的表演。
2014年李甄參演電影《偷狗的完美方法》, 在劇中扮演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智素。
李甄主要影視作品:
2016年《想念哥哥》
2016年《回來吧大叔》
2014年《超級爸爸》
2014年《偷狗的完美方法》
2012年《吳子龍,走吧》
2013年《素媛》
2012年《追擊者》
2012年《再見,老婆》
8. "限韓令"對韓國電影有影響嗎
在3月28日,有部分韓國電影雖接到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邀請,但預計難以在電影節上展映。
韓聯社認為,韓國電影遭禁映是中國反制「薩德」入韓而採取的措施之一,中方或在醞釀中斷韓中民間交流。
對於「限韓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沒有聽說所謂的「限韓令」。
中方對中韓之間的人文交流一直持積極態度,但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是需要有民意基礎的。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一立場也是眾所周知的。
中國民眾也對此表達了不滿,相信有關方面應該注意到了這種情緒。
9.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講是什麼
金基德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這種聰明絕對不是指他天生多麼多麼的對鏡頭敏感或者直接說他生而就是做導演的料。我指的是他更深層次的,他對人與人關系的思考上的,或許還有對社會與人性的沖突。乃至自己對更深層次的宗教以至於上升到哲學方面的思考上來。
我對他最迷戀的一部戲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其實吸引我的還是他思想中對「輪回」的認識而具體的表現出來。
故事是直接展開的,老和尚與小和尚相依為命的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中,看得出來,老和尚也是曾經有故事的人。但從未提及過發生了什麼能讓他六根清凈的獨居世俗之外。小和尚卻是小,無憂無慮。與師傅服侍佛祖於孤燈之下。倒也是樂的快活。師傅不是多話的人,只是時常看著小和尚,默默不語。臉上盡是一片惋惜。直到又一次,小和尚獨自玩耍的時候。給魚、蛇、青蛙各自綁了一塊石頭,樂呵呵的看著他們拖著一塊累贅蹣跚前行。臉上一副天真的笑臉。老和尚看見之後重重責罰了小和尚。但是為時已晚了。蛇與青蛙都已經被石頭拖的累死了。小和尚拿著青蛙與蛇的屍體只是一個勁的哭。老和尚嘆了口氣,說道「你給他們綁的石頭,未嘗也不是你自己心靈的石頭」。故事就在這句禪機中埋下了伏筆。
日子看著一天天平平淡淡的接著度過了。小和尚長大,老和尚更老。但是平靜總會被打破,該來的總會來。一位進廟還願的都市女子最終吸引了小和尚,很輕而易舉的他們發生了關系。一切對於都市女子來說或許只是人生中一次旅途的邂逅。但是對於小和尚來說,確實打開了另一個天地。從此他也不甘於寂寞了。想要從此逃離出去。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明鏡台既然染了塵埃,就不再如以往般清澈透亮。終於有一天他走了出去,與其說是走更不如說是逃,逃離這個「世外桃源」。老和尚什麼都知道,卻只做不知道,不聞不問。只是嘆息一聲。也許一切的一切,早都有了預兆。報是終究要是還的。只是老和尚在佛前的時間更多了,彷彿除了佛,世間再無一切了。
小和尚最終還是回來了,彼時的他已經不再是一名和尚,他殺了那位當初與他海誓山盟的女人。他覺得世間再大卻彷彿沒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回來了。老和尚什麼也沒說,望著小和尚,就像當初看著他用石頭綁在那些小動物身上。一切其實都是報應,心靈的石頭最終也拖垮了小和尚。
於是,一切彷彿都順理成章的。入獄,又出獄。彼時小和尚已過不惑之年。再次回到早已空置多年的廟里。老和尚早已坐化多年。他突然明白了老和尚當年的苦衷,老和尚對著佛祖默默誦經時候那種悲愴。於是,他彷彿化為了當年的老和尚。
一切都彷彿輪回,深冬,一位女子將自己的孩子送來了廟里,什麼也沒說,老和尚接受了。他彷彿就一直在等這個孩子一樣。
故事最後的時候,小和尚獨自玩耍,將一塊小石頭塞進了魚、蛇、青蛙的嘴裡,笑嘻嘻的看著他們在艱難的跑開了。臉上露出了純真的笑容。而他的身後,老和尚默默的看著他做完了這一切,什麼也沒有說。思緒或已回到以前。
佛教中有輪回的說法,所謂種業因得業果。金基德在本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輪回的哲學,在本片最為顯著。而在《收件人不詳》中也有略微的穿插其中。但也只是一掃而過,《收件人不詳》更著重講的是關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矛盾。這里不表,而在《悲夢》之中,金基德彷彿將自己的宗教哲學一股腦的甩了出來,內容漸漸的有些失控了,短短的一百分鍾內要組織好講完即使金基德也覺得力不從心了。越來越有點「形而上學」。不過其中很多元素是我很喜歡的,不過這部電影真的沒懂,看到了一些小細節,覺得很有意思。整個故事卻沉悶而乏味。
金基德之於韓國,我認為是拔尖的一撥導演之一了。他對人性的思考,深刻嚴肅而發人深省。不止適用於韓國,在吾等國民身上也能發現那種病態,方能防範於未然。
拓展資料
金基德
編輯
1960年12月20日
慶尚北道奉化郡
韓國
金基德(Ki-k Kim),1960年12月20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奉化郡,韓國導演,編劇。
1993年,憑借劇本《畫家與死囚》獲得劇作教育協會最佳劇本獎。1994年,憑借劇本《二次曝光》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5年,憑借劇本《非法穿越》再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1996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 。2000年,推出實驗作品《真相》,並組建自己的電影公司 。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4年2月,憑借《撒瑪利亞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電影節 。9月,憑借愛情片《空房間》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2012年,憑借執導的第18部影片《聖殤》獲得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13年6月,憑借執導的驚悚片《莫比烏斯》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4年,憑借執導的驚悚犯罪片《一對一》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2015年3月,受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擔任「天壇獎」評委 。
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網》在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10. 韓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13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
獲獎名單
新浪潮獎
《稻草人之地》(韓國)
《Naked of Defenses》(日本)
最值得關注影片
《二東》(中國)
《葬禮的成員》(韓國)
短篇影片獎項
《兒子的女人》(韓國)
《Andong》(韓國)
紀錄片影片獎項
《Old Partner》(韓國)
《Mental》(日本)
PPP計劃最高獎釜山大獎
張元《死刑花園》
Rising star最佳男主演
何正宇《追擊者》
Rising star最佳女主演
秀愛《您在遠方》
Rising star最佳新人
鄭麗媛和鄭京浩
第1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各單元獲獎名單
新浪潮獎(New Currents Award):《檳榔》(楊恆)、《愛情征服一切》(陳翠梅)
韓國電影功勞獎(Korean Cinema Award):Martial Knaebel、Terawaki Ken
今年的亞洲電影人獎(Asian Filmmaker of the Year Award):劉德華
國際電影評論家協會獎(Fipresci Award):《愛情征服一切》(陳翠梅)
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Netpac Award):《最後的晚餐》(盧景泰)
KNN電影獎(KNN Award):《白絲裙》(Huynh Luu)
Sonje獎(Sonje Award):《吹風》(李振宇)、《畢業電影》(尹成浩)
Woonpa獎(Woonpa Award):《過河的人們》(金德哲)、《我們學校》
只找到這些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