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應該如何比較和判斷兩部電影的畫面質量
播放軟體 以 kmplayer 為例
tab鍵 會顯示這個視頻的所有信息 包括采樣率 每幀的大小。 這兩個是決定畫面質量的
2. 可以從哪些方面比較兩種類型的影片
如果不要求很專業的話,你完全可以從自身感受出發。A電影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B電影的邏輯差在哪裡。等等。文字工作者的門檻是最低的。
3. 如何對比《鬼子來了》和《舉起手來》這兩部電影
被稱為中國版《虎口脫險》的《舉起手來》是導演馮小寧的第一部喜劇電影。該片延續了馮小寧對戰爭題材
情有獨鍾的偏好,講述的是一位農民和幾位八路軍戰士,為了保護國寶與一群日本兵展開周旋,並徹底消滅日本
鬼子的故事。郭達在片中扮演一位淳樸憨厚的農民,潘長江飾演的則是一個長著羅圈腿有點傻乎乎的日本兵。一
傻一憨的兩位笑星出演,為影片增加了更多喜劇效果。
貫以史詩般風格講述悲壯故事的著名導演馮小寧這次出人意料地推出這部醞釀七年的戰爭喜劇大片,影片手法獨
特、懸念環環相扣,總會使你在意料之外開心笑翻。
中國兩大笑星郭達、潘長江攜手打造戰爭喜劇巨片。
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的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而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
子搖搖晃晃的走出來。是什麼使這群「太君」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個傻鬼子為什麼瞪著眼不停的嘮叨「花姑娘」
?一切都得從那場驚心動魄的火車與飛機的大戰講起……
著名導演馮小寧這次出人意料的推出這部醞釀七年的戰爭喜劇大片,影片手法獨特懸念環環相扣,總會使你在意
料之外開心笑翻。
《舉起手來》被稱為是馮小寧「轉型」作品。因為一直在正劇上努力的馮小寧,第一次導演喜劇《舉起手來》。
影片只先期在一些大學生中試映,現場的笑聲讓導演信心驟增,「不笑可以退票」。
盡管電影《舉起手來》一樣是馮小寧一貫熱衷的戰爭題材,之前執導的《紫日》、《嘎達梅林》都是反映中國人
民抗擊外來侵略的主題,這一次馮小寧選擇用喜劇的方式來表達戰爭主題。影片中,郭達扮演一位淳樸的農民,
而潘長江飾演的則是一個長著羅圈腿有點傻乎乎的日本兵。兩位笑星的出演為影片增加了更多喜劇效果。
對於觀眾來說,電影《舉起手來》最大的疑惑就是一向深沉、凝重的馮小寧轉用喜劇風格描寫抗戰題材,而且起
用了潘長江、郭達兩位喜劇小品明星。對此,馮小寧解釋說:「我所有電影都是根據情節選演員,並且非常重視
他們的藝德和是否敬業,因為我的戲『艱苦』和『低酬勞』是出了名的。而事實證明,潘、郭、劉、李四位演員
都是很有中國傳統的演員,他們能把自己放到與老百姓平等的位置,這也正是我電影的特色。我覺得電影就是個
大圖書館,而我這次選擇的喜劇風格只是一本與以前不同的書。這就像人穿衣服經常換,但『好看感人』的基本
內容是不變的。這次我想讓觀眾笑著知道,中國人民不可辱,你要是來勁,我們就收拾你!」
馮小寧的電影有著明顯的特點,大氣、壯麗、強調陽剛。在選材上,他也堅持有感而發地創作,而不是迎合。「
我特信奉托爾斯泰的觀點:任何重大歷史事件,都要經過一個歷史時期的沉澱。我不反對文藝在重大事件後馬上
作出反應,但我自己更偏向選擇那些已經沉澱下來的、被歷史大浪淘沙淘出來的,更准確的事件,比如抗日戰爭
。這是已經被全人類定案的,肯定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中國。所以在這種板上釘釘的事上去創作,就能保證
『故事是肯定的,黑白是分明的』,而且可以挖得更深,更放開手腳。」馮小寧拍戲的艱苦是出了名的,但從《
紅河谷》到《紫日》到《舉起手來》,馮小寧卻保持了一套固定的班底,對此馮小寧說:「凝結我們的有兩點,
一是我們的親和力。吃苦在前,平等享受是我們的口號。我們要拍就拍最牛的電影,玩玩鬧鬧的話對不起觀眾,
也對不起電影行業。再就是民族精神,就是真到哪天外敵入侵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站起來發出的那一聲吼。」
4. 如何比較影版和劇版《最好的我們》
我認為還是電視劇版的好看,因為還是比較認同劉昊然和譚松韻演的。
影版中,配角團們統統簡化成了陪襯耿耿余淮的抽象符號,你會看到一個不學無術、滿腦袋彩色橡皮筋,行事作風頗似帶頭霸凌大姐的貝塔,一個除了打小報告外只會喜歡貝塔的情種徐延亮,一個全劇台詞都離不開耿耿的小丫鬟簡單,甚至連對他們未來的設定都令人萬分迷惑,帶頭大姐貝塔成了炒房族,和在同學會上滿身銅臭挨個推銷理財的徐延亮組成了撈金cp。
5. 如何比較《火鍋英雄》和《老炮兒》這兩部電影
國內的就瘋狂的石頭吧,國外的兩桿大煙槍,坑蒙拐騙(蓋里奇導演的名作),都是比較好的黑色幽默。其實火鍋英雄有的橋段都是借鑒的兩桿大煙槍,比如在兩桿大煙槍里是兩伙黑社會在主角家裡火拚,到了火鍋英雄就成了追陳坤債的那伙和銀行劫匪火拚...
6. 老版跟新版的電影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比較與分析
看你用什麼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
如果你以演員或其他(造型師)的位置來看,你就看演技及一些妝飾等
如果你以導演或編劇來看,你就看劇情
如果你以音效來看,你就看電影的音效製作等
如果你以場務(即劇務)來看,你就看電影的場景布置等等。。
不同的眼光比較電影的新舊,得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因為我在一家電影公司工作,所以有一點拙見,勿笑
7.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超《大聖》,如何比較這兩部電影
兩部電影都是根據我們最耳熟能詳的故事創作的。一個人我們的少年英雄哪吒,另一個是我們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兩部電影都是神話題材的,特效和人物塑造方面都非常的精細。開頭部分也有些相似部分,都是主角不得志的情形後來經歷了蛻變。不過兩部電影表達出來的主題完全不一樣。《哪吒之魔童降世》降世所表達的主題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大聖歸來》表達的主題是「時代需要英雄」。
不過總的來說兩部都是非常優秀的動漫電影,雖然《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評分超過了《大聖歸來》但是都是國漫都代表了國漫的崛起。
8. 一部電影,如何判斷它好不好看是根據什麼因素判斷的
每年都有很多電影的上映,而每一年每一部影片的評價彷彿都有那麼的不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去看一部電影的話,首先都會上豆瓣評分上去看一看它的評分。而這個軟體上的評分也是比較權威的,所以去跟隨他呢,也會很少的去踩到雷,但是如果在國外的呢,就是有一個爛番茄,他也是一個有關於評分的軟體,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講一講一部電影的好壞和是否精彩究竟從哪個方面來判斷呢?
我們都說1000個讀者心中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而對於一個影片也是如此,為什麼說有一些影片非常好看,就是因為它能夠打動大多數人的內心深處 為什麼有些片子稱之為爛片因為他所表達的東西是我們大家不能所理解的又或者是過於膚淺的。
所以一部影片的好壞,也不能完全去按照他的評分而去判斷,有很多影片也是被低估了或許隔十年二十年我們又會用一種不同的心態去看待它。
9. 如何比較韓國電影《新世界》與香港電影《無間道》
看了很多評論,基本上都是把《新世界》比喻的跟林志玲,《無間道》比喻的跟鳳姐一樣。。。
說實話,我對希特勒的那句話又深信不疑了一次:「民眾都是愚蠢的」
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蠢貨和聰明人構成的,但是中國好像蠢貨確實不少。
先談《無間道》。我個人讓我《無間道》三部曲是華語影壇的巔峰之作,與葛優的《活著》姜文的《鬼子來了》張國榮的《霸王別姬》以及杜琪峰的《黑社會》兩部曲 都是名載中華電影史上的最佳之作。
很多人認為《無間道》裡面的角色太虛幻,不現實。現實中的沒有那樣的。陳永仁的父親被黃SIR殺了,陳永仁還跟黃sir合作,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不現實的。
我就想問問你們,還記不記得文X革啊?多少人含冤入獄?多少人被莫名其妙的折磨致死?又有多少人秉持著心中的那份信念苦苦支撐到結束,最終平反,10年啊,整整10年,被侮辱 被不理解 被折磨。你們還認為陳永仁那種人現實中不存在嗎?
還記得朝鮮戰爭中志願軍那種環境嗎?明知道死還拿命往上沖,這是什麼?這就是信念的支撐。
陳永仁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想當個好人好警察。這種信念支撐著他當卧底三年又三年又三年,每次快撐不住的時候,想起自己的信念,我想當個好人好警察。然後繼續苦苦支撐。
反觀《新世界》一個線人和上司。上司不信任線人也不在乎線人的死活。各位大神大仙。。。不管哪個國家的警察機構,卧底必定是接頭人最信任的人這是常識好不好。要不然卧底工作根本沒法開展。
一個根本沒有辦法開展的工作,做了8年,你逗我呢?不過這是也是棒子電影的通病,只管一個宏觀的立意,根本不在乎邏輯上的硬傷。
再說《無間道》的剪輯 細節設置還有場景轉換,哪一個不是業內標范?
無間道裡面演員的演技流露也讓我置身場景之中,深深的吸引著我繼續看下去的願望。
角色的設定以及性格變化,都給了充足的說明。讓我們明白這個角色為什麼是這個性格後面又為什麼變成另外一個性格。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陳永仁是好人,劉建明不是好人,都是他想當個好人,但是他本性上就是個混混,所以即使他想當好人但是辦事手法還是混混的手法。比如劇中有交代,警察開槍是想制服犯人所以第一槍都是打不重要的位置比如手腕,而混混不存在這種思維,所以第一槍都是會打頭。所以第三部裡面劉建明一槍就打中了黎明的頭,正中黃金爆頭。所以從一開始到最後劉建明雖說想當個好人,但是他的本性就沒辦法當個好人。
說人性這就是人性,什麼叫人性?人性就是當他做了一件壞事之後總會繼續做壞事來掩蓋前面的壞事,企圖不讓別人發現,但是只能自己騙自己,因為紙終究包不住火。劉建明最後還是百密一疏。他一開始就以及掉入了無間道之中,不停地為自己做壞事報應巡迴之中在痛哭的深淵無限輪回。
他最喜歡的女人是韓琛的老婆MARY,但是當MARY得知琛哥未死想去泰國找老公,但是劉建明阻攔,並表白MARY。但是MARY很愛琛哥,明確拒絕劉建明。劉建明知道自己永遠得不到MARY,所以通知了倪永曉的人在機場撞死了MARY。從這一刻開始,劉建明的本性以及顯露無疑。他就是個壞人,但是長期卧底警察的時間里,他是正規警校里出來的警察,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警察,但是他同時也是韓琛的卧底,所以長期迷離於兩個身份之間。他是警察所以他認為自己是好人,但是他做事的手法以及他卧底的身份又註定要做很多壞事來掩蓋這個身份。所以他又不可能真正的當個好人。所以第三部中,劉建明長期在這兩種身份中掙扎之後得了幻想症精神分裂。
現實中也有這種人,比如張國榮。張國榮拍戲和梁家輝不一樣,梁家輝拍戲是開放的心態,不會把自己代入角色。而張國榮恰恰相反,他只有把自己帶入到角色里才能完全發揮出百分百的演技,把角色演繹出來。長期這樣所以得了一種演員才能得的抑鬱症,就是分不清現實還是在戲中。最後接了一部《異度空間》徹底掉入角色的漩渦分不清現實還是在戲中,最後自殺身亡。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張國榮最後的這部戲。
陳永仁雖然在黑幫卧底,但是他是個好人,他做事的手法以及他的身份都是好人。他忍了很多年,將近10年的卧底,他知道自己是好人,他也只想當好人當一個好警察。所以他不停的忍耐。但是他也很無助,所以他在混混里打架最狠。因為他在發泄,所以黃秋生說:『你不要忘記你是個警察,真的把自己當個古惑仔啊?』但是就在這種發泄中慢慢熬了10年。最後事出有變,黃秋生被殺身亡,他徹底綳不住了,唯一知道他身份的人被殺,這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能證明他是警察了。所以他綳不住了,去找了劉建明,並且得到了,劉建明就是韓琛卧底的證據,最後無奈可惜還是被殺了。
黃志成警司這個角色是個好人,他怕倪家做的太大,所以讓MARY幹掉了尼坤。別問我為什麼他一個警察要跟黑社會合作幹掉另一個黑社會老大。因為當年很多事情他警察的身份出面不方便,而且沒有證據也干不掉尼坤,所以只能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也不稀奇,當年解放戰爭,我黨中原野戰軍還有三萬日本降兵呢。國軍也有日本兵。互相利用罷了。
黃志成在第二部開頭和韓琛的對話當中就已經明白為什麼要幹掉尼坤了,他不想倪家做的太大,把尼坤幹掉,攪渾這潭水,然後把他最中意的韓琛扶上位,因為他對韓琛說的那句話你們還記得不?「如果尖沙咀是你的地頭,我就省心多了。」
黃sir對尖沙咀這幫人很痛恨,因為這幫人無惡不作。但是因為尼坤的存在,這幫人成一個體系很穩固,警察也拿他們沒有辦法,所以他殺掉尼坤來扶持自己相信的覺得還像一個人得讓韓琛上位,然後通過韓琛來壓制這幫人的勢力,把這幫人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穩定社會的安寧。
第二部當中韓琛開始還沒有變壞,最後通過一件件的事態的發展以及最愛的女人MARY的死才慢慢的變成了第一部和第三部當中的模樣。
但是事態的發展超出了黃sir的預期和可控范圍,倪永曉的手腕太厲害,查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後黃sir在第二部當中的最後殺掉了倪永曉,一槍爆頭,從這里可以看出黃sir已經也開始掉入到無間道之中了。這一槍第一為了胡軍的那個角色報仇,第二倪永曉也必須死,因為倪永曉控制事態的能力很強,留著他後患無窮。
倪永曉的最後死之前的那句話,「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這句話其實就是想說,從我第一個開始殺的人開始,遲早有一天我也要被殺。從出來混的那天開始我就已經有心理准備了。你黃秋生殺我,那麼你遲早也會被殺。你韓琛殺我全家,你也會被殺。
出來混無論做過什麼遲早都要還的。這句話把中華五千年的思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的核心思想就這么說出來了。
這世界好像冥冥之中有天意。無論我們得到什麼或者失去什麼,好像冥冥之中註定了一般。
另外說一下,吳鎮宇的演技實在是屌的飛起。裡面的倪永曉絕對是華語電影當中最經典的角色。那眼神 那動作 那台詞 那神態。。。嚴絲合縫一點都不出戲,讓人深深迷戀這個角色。包括最後死時,一隻眼睛留下眼淚,而不是兩隻眼睛。。。這都是神來之筆。
包括最後第二部,黃秋生看完倪永曉全家被殺的報紙,把倪永曉的照片換成了韓琛的照片,這個設定都是神來之筆。太牛逼了這導演。這一小段就直接把後面的主題引出來了,看完這個就知道後面的大BOSS就是韓琛了。
其實《無間道》三部曲,把韓琛 黃秋生 倪永曉 劉建明 MARY 陳永仁 這些角色,的特徵以及這些年的變化,以及為什麼這么變,都給展現出來了。
這三部電影,應該是滿分才對。中國難得這么好的電影。
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才16歲,那時候年紀小看不懂,當成垃圾片,現在29歲。再看,這三部電影實在是完美的電影。除了道具組有點不給力,殺尼坤和電梯里殺陳永仁都出現了穿幫。其它的比如劇情 剪輯 場景轉換 演員的演技 配樂。。。哇。。真的是完美。陳光榮先生的作曲實在是太完美了。
跟影片是無縫銜接。完美無瑕。
再看《新世界》滿目瘡痍。。。
首先棒子黑幫片砍殺都喜歡用棒球棍和砍刀,很少用槍。為什麼呢?因為棒子那邊屬於東北北方人,尚武,而且因為受中國支配超過千年,現在還保留著很重的中國古老傳統,那就是大男子主義,雖然實際上棒子男人其實是越來越朝娘炮的方向發展,但是棒子血液里還是留著大男子主義,而且好勇鬥狠。什麼事都想自己是第一,心態在這里沒辦法。
所以為什麼用棒球棍和砍刀呢?第一畫面感不錯,很吸引觀眾眼球,砍得血肉模糊。第二看上去男人血勇拼殺,很MAN很陽光很霸氣,這是棒子最喜歡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英雄本色》小馬哥這么在韓國受歡迎的原因。棒子就是喜歡這種很MAN很霸氣的這種,雖然實際上韓國他們男的臉上粉比大姑娘都厚。
再說劇中兩處黑中國的地方。
第一處,就是在車上丁青和那個李子成,丁青送給李一個手錶,李說是山寨的。在國外中國一直是被當成山寨之國。可能我們覺得沒什麼,山寨很實用啊。但是在國外山寨是當成不尊重知識產權的竊賊的象徵,是鄙視和嘲笑譏諷。
第二處就是那些延邊老棒子出廠的時候,背著編織袋,像鄉巴佬進城一樣,也是描述棒子對中國一直以來的印象。這點你們覺得沒什麼,其實是在黑中國。棒子一直自視甚高,一直很鄙視中國,認為中國人是窮土臟無知愚蠢野蠻的象徵。
再說說這個電影的故事主線,就是一個集團的大佬掛了,然後手底下最有競爭大佬位子的幾個人拼殺的故事,其中一號種子就是李子成,其實是警方的卧底。二號種子丁青,三號種子是那個叫什麼來著,就姑且叫X吧。
這個故事說白了其實就是古代皇子爭帝位的故事。爭位子的故事強加上一個卧底的故事。。。
真他媽狗血啊。
用一句話說,就是一個卧底被組織不信任最後索性破罐破摔在自己最好兄弟2號種子被幹掉的情況下,取代2號種子幹掉3號種子然後成功上位黑化的故事。
但是其實這個故事是虛幻不成立的,也根本扯不上人性這些宏達的立意。
首先為什麼說這個故事不成立呢,因為首先線人和接頭人是絕對互相信任的,這個是沒有否定的,因為如果否定那麼這個工作根本開展不起來,作為接頭人肯定是選自己最信得過最了解的人來當線人。而片中是接頭人根本不信任也不關心線人,那麼你們說卧底8年豈不是屁話?根本不信任還能卧底8年?我去你麻痹的。別說8年,半年都不可能。
再一個就是基友情,這個丁青和李子成的基友情,這倆人的感情。。算了不說了,看劇是感覺得到他們之前的感情的,但是因為影片的緣故,給人的沖擊不大,而且港片的影子很重。我看過基友情最感人的就是《喋血街頭》里梁朝偉和張學友。那個才是真感人。
再就是最後老警察被老棒子幹掉的情形。一個老警察帶著手槍,居然被一個只帶著刀的匪徒從十米開外的距離走過來然後給幹掉了。。。不要跟我說老警察故意不想活了,明明就搏鬥了。
而且一個從警幾十年的老警察,出生入死N次,一個危險來臨的直覺都沒有?
再說棒子這個電影的拍攝手法。。。丁青和大隊人馬用砍刀搏殺的這個片段,看上去很博眼球,但是在我看來真的是不倫不類,模仿當年港片手法,但是又模仿的不倫不類。看這個片段和看無間道3裡面陳道明的演技一樣,總感覺格格不入。
最後總結,無間道三部曲我個人看來是中華電影名留青史的經典作品。
至於《新世界》。。還是棒子的老套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先給一個宏大的立意命題,然後用看上去很牛逼的場面拍,但是拍攝手法又很生硬。編劇編的情節很多又有邏輯硬傷。裡面所表現的黑幫兄弟情和你們所謂的人性現實,在我們看來除了兄弟情還能拿出來說說之外,其它的根本就是浮誇空洞的,不值一提。
最近幾年韓國電影進步的很快,原先一直都是模仿港片的手法和很多梗還有很多題材。現在就模仿國際上很多熱門題材,比如政界 比如喪屍片 科幻片 諷刺現實的這種題材的片子。這些題材的片子呢,中國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不能拍,拍了也審核過不了。所以在國內是看不到這種題材的片子的。因為這些國際上熱門的題材,以及韓國的特效公司成長的很快,做出來的特效有美國八成的水平,所以導致很多韓國片看上去有那麼一絲美國大片的味道。
再加上國內觀眾早就受夠了《小時代》等等爛片的折磨,所以當韓國拍出這些題材的電影的時候,國內的哈韓狗們一下子就找到了它們最喜歡的屎。
但是無論你們怎麼埋汰大陸的電影,請不要侮辱港片,純正的港片。不是韓國能比的。無論哪一方面。雖然現在香港已經不具當年的輝煌了。
另外說一下韓國電影的特點。演員浮誇做作的表演,過於注重面部表情。動不動就眼睛睜的老大就快掉下來的那種。。嘴巴張的可以塞進牛屌。台詞最多的就是「呀。。啊。西八」然後演員對戲的時候,就是吵很吵,倆人比賽誰嗓門大誰更凶。。大吼大叫。而且韓國電影分成一段一段看感覺都還可以,場面啊什麼的都還可以,但是合起來之後很多地方邏輯上都有硬傷。包括你們心中的名片《黃海》《辯護人》《老男孩》《媽媽不哭》《素媛》《流感》。。這些我都看過。這些片子很多都有邏輯硬傷。
好了我話說完了,誰贊成 ?誰反對?
哈韓的狗兒們速度來咬吧。
哦,《無人區》你們真的可以去看一下,真的很不錯,主要就是講你們很喜歡的人性的。
哈韓的狗兒們不是很喜歡討論什麼人性嗎?什麼釜山行人性,流感人性。。。哈哈哈去看看無人區和喋血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