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世界是歷史電影觀後感

世界是歷史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8-05 09:43:48

① 《世界歷史》讀後感500字(急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真是一句不可改變的真理。
世界幾萬年歷史中,我最有感觸的是資本主義社會時代,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候。馬克思是近代一個著名哲學家,曾寫過《資本論》一書,這本書揭露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不可克服的矛盾,給無產階級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但是,1883年3月,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逝世了,雖然後來恩格斯繼承他的思想革命事業,但是沒了馬克思,那些資本家會趁勢加大力度地剝削無產階級,世界也將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其實,不僅是馬克思在世的那時候存在這種資本主義,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而中國卻是半資本主義半社會主義制度國家。那究竟什麼是資本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呢?資本主義的特點是私有制,也就是一條道路可以是一個人擁有的,自己的。這叫做「壟斷」。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是公有制,就像公家學校、公家醫院,所有的這些都由政府管理,不能出現私人擁有的現象。現在,歐洲、美洲國家基本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亞洲國家卻是社會主義制度。

從小小的資本時代中,我卻看出了許多道理:沒金錢,沒天理。

② 世界歷史36集觀後感300字

為影視或一篇文章寫觀後感。你可以按這4種步驟來寫,引,議,聯,結 銀飾引用原文,故事情節亦是發表議論,連是聯系現實生活,皆是為這篇文章做個總結。

③ 世界歷史觀後感300字以上

近代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經歷了相似的災難,但結果卻大不相同。有人於是說,中國對待外來文化的方式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而日本則採取「全盤西化」的策略。這導致兩國所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難看出,這一定是全盤西化論者。那麼,中日之間出現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
先談中國的失敗
1、中國的封建制度比日本完善,經濟上自給自足和自我恢復能力更強。
中國畢竟是一個有著兩千年封建社會歷史大泱泱大國,船大難調頭,這是中國在改革面前非常遲緩的原因。而日本小國寡民,如果滅亡那必然是非常徹底的。加上幕府將軍實行的不是王道仁政,而大清畢竟剛剛經過康乾盛世,所以人民的態度也不一樣。尤其是我們的封建自然經濟,幾千年來非常穩定,所以缺少改革的必要。
2、中國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原則是正確的,但對於精華和糟粕的定義不太正確,導致了後來很多運動的失敗。
我們知道,我們對於西方,先學技術,後學政體,最後學文化。但學習技術,我們一直沒有真正學習工業生產;學習政治,我們也沒有真正調動人民參政;學習思想文化,那就僅僅是盲目的批判老祖宗。一句話,光看著人家搞,搞得好,不知道人家為什麼好。我們需要的是肥皂,然而洋人帶來的卻是手紙,當然用不好。五四運動之後,國民應該才算是真正醒悟,各派有識之士認識到人民力量的重要。事實上,正是由於這一點,才有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有人總是認為日本是成功的,可拋開高樓大廈、汽車手機,讓我們看看日本人的骨頭和大腦是什麼樣的。
3、日本也並沒有全盤西化,而是建立了武士道精神,事實上是為軍國主義和壟斷大資本家服務的。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是日本基本的社會架構,也就是貴族統治的架構沒有變。小人得志便猖狂,日本是這樣的民族,資本家是這樣的動物,小地主是都有這樣的通病的,三者結合在一起(明治維新的主力是中下級武士),你就不難想像日本的資本家是多麼的可惡,近幾年豐田公司的丑惡行徑,就是當年遺留下來的惡習。我們知道,日本小國寡民,缺乏資源,要活命,最省錢(注意,不是好,僅僅是省錢)的辦法就是擴張。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打仗反而能夠給國內壟斷企業提供足夠的市場和資金。君不見美國隔幾年打一次,就是軍火商人搞得鬼。事實上,武士道精神由來已久,當年的倭寇就是秉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子罵的精神侵擾我東南海防的。所以,那些說日本全盤西化的人,是沒長腦子的,甚至日本人自己都不承認全盤西化。
4、日本現在道德淪喪的很厲害,最明顯的性服務泛濫,日本現在是小節很死板,大事喪天良。
日本有很多骯臟的行業,這里不便多談。日本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承認黑社會組織團體合法的國家之一。每年日本的捕鯨行為招致世界人民痛恨……前幾天北京書店裡流行一本《格林童話原版》,是日本的一位女作家寫的,裡面加入了很多暴力、色情、亂倫的內容。日本,是希望摧毀國民殘存的價值觀(甚至包括外國人的價值觀),來為他們最丑惡的軍國主義鋪墊。

以史為鑒,在今天,我們該怎麼做呢?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或多或少引進了西方價值觀,導致中國人普遍沒有信仰。鄧小平說,要永遠讓社會主義價值觀占統治地位,否則中國就有滅亡的危險。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很多人只知道當年帝國主義殘殺共產黨人,殊不知他們為什麼。共產黨為多數人謀福祉,必須打擊少數人的利益,少數人當然反對。但是帝國主義國家就是少數人控制的,怎麼辦?殺。他們認為。1989年,歐洲絕大多數的社會主義國家崩潰。帝國主義國家後現在這些不算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裡樹立他們唯利是圖的價值觀,然後再煽風點火顛覆他們。1989年,我們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動亂,最後因為鄧小平的「打屁股政策」平息了。當時的中國比蘇聯還強大,朝鮮、越南就在中國邊上,古巴在美國自己家門口,打仗容易傷了美國人,就這樣,僅有的四個社會主義國家得以保全。如果我們從骨子裡全盤西化,那麼我們幾十年來建立的成果就會毀於一旦。那時,中國滿地都是文強,而老百姓只能淪落到連「開胸驗肺」都不如的地步。
6、清朝和民國的吸收沒有真正結合基本國情,沒有重視人民的力量,而是簡單的照搬西方歷史。古代佛教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證明,外來文化只有在結合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吸收,才能有生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在中國危難最重的時候,佛教來了,馬克思主義來了。就像一個血癌患者,給她體內注入新的血液,它就能恢復。當然,佛教是在三教合一之後才真正成功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最初沒有中國化的佛教導致多少朝代滅亡;馬克思主義是好的,但如果不把它中國化,就會像博古李德一樣死板,最終差點導致人民革命失敗。共產黨之所以成功,因為共產黨重視人民力量。人民是最強大的,中國人民是最多的,只要中國人民站起來,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戰勝中國。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一條結論:任何事情,都要在立足基本國情的基礎上辦,否則只能失敗。

④ 世界歷史觀後感 1000字

近代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經歷了相似的災難,但結果卻大不相同。有人於是說,中國對待外來文化的方式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而日本則採取「全盤西化」的策略。這導致兩國所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難看出,這一定是全盤西化論者。那麼,中日之間出現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
先談中國的失敗
1、中國的封建制度比日本完善,經濟上自給自足和自我恢復能力更強。
中國畢竟是一個有著兩千年封建社會歷史大泱泱大國,船大難調頭,這是中國在改革面前非常遲緩的原因。而日本小國寡民,如果滅亡那必然是非常徹底的。加上幕府將軍實行的不是王道仁政,而大清畢竟剛剛經過康乾盛世,所以人民的態度也不一樣。尤其是我們的封建自然經濟,幾千年來非常穩定,所以缺少改革的必要。
2、中國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原則是正確的,但對於精華和糟粕的定義不太正確,導致了後來很多運動的失敗。
我們知道,我們對於西方,先學技術,後學政體,最後學文化。但學習技術,我們一直沒有真正學習工業生產;學習政治,我們也沒有真正調動人民參政;學習思想文化,那就僅僅是盲目的批判老祖宗。一句話,光看著人家搞,搞得好,不知道人家為什麼好。我們需要的是肥皂,然而洋人帶來的卻是手紙,當然用不好。五四運動之後,國民應該才算是真正醒悟,各派有識之士認識到人民力量的重要。事實上,正是由於這一點,才有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有人總是認為日本是成功的,可拋開高樓大廈、汽車手機,讓我們看看日本人的骨頭和大腦是什麼樣的。
3、日本也並沒有全盤西化,而是建立了武士道精神,事實上是為軍國主義和壟斷大資本家服務的。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是日本基本的社會架構,也就是貴族統治的架構沒有變。小人得志便猖狂,日本是這樣的民族,資本家是這樣的動物,小地主是都有這樣的通病的,三者結合在一起(明治維新的主力是中下級武士),你就不難想像日本的資本家是多麼的可惡,近幾年豐田公司的丑惡行徑,就是當年遺留下來的惡習。我們知道,日本小國寡民,缺乏資源,要活命,最省錢(注意,不是好,僅僅是省錢)的辦法就是擴張。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打仗反而能夠給國內壟斷企業提供足夠的市場和資金。君不見美國隔幾年打一次,就是軍火商人搞得鬼。事實上,武士道精神由來已久,當年的倭寇就是秉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子罵的精神侵擾我東南海防的。所以,那些說日本全盤西化的人,是沒長腦子的,甚至日本人自己都不承認全盤西化。
4、日本現在道德淪喪的很厲害,最明顯的性服務泛濫,日本現在是小節很死板,大事喪天良。
日本有很多骯臟的行業,這里不便多談。日本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承認黑社會組織團體合法的國家之一。每年日本的捕鯨行為招致世界人民痛恨……前幾天北京書店裡流行一本《格林童話原版》,是日本的一位女作家寫的,裡面加入了很多暴力、色情、亂倫的內容。日本,是希望摧毀國民殘存的價值觀(甚至包括外國人的價值觀),來為他們最丑惡的軍國主義鋪墊。

以史為鑒,在今天,我們該怎麼做呢?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或多或少引進了西方價值觀,導致中國人普遍沒有信仰。鄧小平說,要永遠讓社會主義價值觀占統治地位,否則中國就有滅亡的危險。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很多人只知道當年帝國主義殘殺共產黨人,殊不知他們為什麼。共產黨為多數人謀福祉,必須打擊少數人的利益,少數人當然反對。但是帝國主義國家就是少數人控制的,怎麼辦?殺。他們認為。1989年,歐洲絕大多數的社會主義國家崩潰。帝國主義國家後現在這些不算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裡樹立他們唯利是圖的價值觀,然後再煽風點火顛覆他們。1989年,我們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動亂,最後因為鄧小平的「打屁股政策」平息了。當時的中國比蘇聯還強大,朝鮮、越南就在中國邊上,古巴在美國自己家門口,打仗容易傷了美國人,就這樣,僅有的四個社會主義國家得以保全。如果我們從骨子裡全盤西化,那麼我們幾十年來建立的成果就會毀於一旦。那時,中國滿地都是文強,而老百姓只能淪落到連「開胸驗肺」都不如的地步。
6、清朝和民國的吸收沒有真正結合基本國情,沒有重視人民的力量,而是簡單的照搬西方歷史。古代佛教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證明,外來文化只有在結合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吸收,才能有生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在中國危難最重的時候,佛教來了,馬克思主義來了。就像一個血癌患者,給她體內注入新的血液,它就能恢復。當然,佛教是在三教合一之後才真正成功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最初沒有中國化的佛教導致多少朝代滅亡;馬克思主義是好的,但如果不把它中國化,就會像博古李德一樣死板,最終差點導致人民革命失敗。共產黨之所以成功,因為共產黨重視人民力量。人民是最強大的,中國人民是最多的,只要中國人民站起來,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戰勝中國。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一條結論:任何事情,都要在立足基本國情的基礎上辦

《世界歷史.com》作為一本世界歷史的通俗讀本,對世界歷史中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的事件以獨立標題、各自成節的形式加以記述,既注重每一小節內容的故事性與通俗性,又結合標題之間內在的歷史聯系與歷史規律,配以幾百幅珍貴精美的插圖,力求將世界歷史的豐富性與精彩性更直觀、更真實、多層面地表現出來。
書中上起史前文明,下迄科索沃戰爭,橫跨歐亞非美等各大洲,中外皆錄,古今縱覽,文圖並呈,體例上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全面記錄世界歷史的發展,使其成為當前一部時間跨度最長,體例最獨特的世界歷史。
書中以e時代最流行Blog閱讀方式,打破了傳統的閱讀概念,將世界歷史全方位、立體地展現出來,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座世界歷史的博物館。書中所選精美圖片,囊括人物、戰爭場景、歷吏文物等門類,信息量大,可觀性強,配以准確精當的圖注文字,充分拓寬讀者視野,開辟思維想像空間。此外,每個篇目下的「相關鏈接」和「拓展閱讀」兩個小欄目不僅能幫助讀者輕松地獲得與篇目相關的信息,也能夠引領讀者在閱讀之餘向縱深層次邁進。

歷史是無比的殘酷,我不得不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沒有戰爭,
我佩服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天才人物,他們的事跡讓我感到自己愈加的平凡和渺小。
一個人可以讓世界充滿罪惡,比如希特勒,比如墨索里尼。
一個人可以拯救一個國家,比如羅斯福,比如戴高樂,比如彼得大帝。我常常在想,這些偉人是如何修煉出來的?
但是,在正與邪的斗爭中,正義永遠是勝利的一方!
這是我們每個人安全的活在世上的保證,感謝這些偉人,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把歷史拉進了正常的軌道。
我崇拜的周恩來總理,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我又一次在看萬隆會議的影響資料上看到了他的身影。他敏捷的思維,出眾的口才,高貴的人格魅力,一生都是我學習的楷模。
歷史太長太悠久,我不知道該怎樣書寫才能表達我看了這個片子以後的感覺。只是感到自己才學太是淺陋,真是學海無涯啊,我所知道的,永遠都是那麼那麼的少!

⑤ 求紀錄片《世界歷史100集》觀後感600字

我特別喜歡歷史,所以我閱讀的書籍很多都跟歷史有關,有《中國歷史地圖》、《話說五千年》、《世界史》……其中我對《世界史》這部書是情有獨鍾,全書共有6卷,計204篇歷史故事。「世界史」是指有人類以來地球上歷史的總和。從史前人類的進化到古代文明的萌芽;從帝國的興起與覆滅到封建社會的發展與鼎盛;從中世紀思想文化的閃耀到資本主義社會科技的躍進;從世界大戰的硝煙彌漫到「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盛世歡歌……我認真閱讀每一篇歷史故事,細細體會其中的淵源,這部書包含了:政治史、生活史、學科史、民族史、人物史等等。無論是中國歷史,還是外國歷史,都描述的淋漓盡致。
當我讀到《孔子與儒家思想》時,知道了孔子當時傳播的儒家思想對歷史長河有著悠久深遠的影響。當然,這只是「百家爭鳴」中的一部分,其中主要有:墨家、法家、道家、縱橫家等等。同時我還了解到了西方國家的文藝復興以及歷史人物介紹。
我特別喜歡其中介紹中國的康乾盛世時期那一段,從康熙到乾隆年間,清朝政府達到了鼎盛,這130多年是清朝統治的高峰。功績為收復疆域,平定三藩,遏制俄國,管理西藏,統一台灣,開府設縣。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復經濟,清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經濟最富庶的帝國。隨著晚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無能,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從1839年到1842年,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國政府向我國走私鴉片,獲取暴利。愛國忠臣的反抗遭到了清政府的陷害,如林則徐被道光皇帝革職。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後又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這次的割地賠款最多,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大加深,簽署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瓦解、最後的希望也消失了,最後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完全瓦解了中國長達5千多年的封建社會。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一部血淚鑄就的辛酸史,今天,讓我們正視歷史的斑斑血跡,警醒國人,永遠記住那些恥辱的歷史瞬間。這是我們民族的污點,這些污點需要我們國人的共同努力,用國家的強大,用自強不息,甚至用鮮血和生命來洗刷!

⑥ 求《大國崛起》或《世界歷史》或《探秘世界歷史》的觀後感,700左右

大國崛起觀後感
近段時間,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電視紀錄片,名字叫做《大國崛起》。這部片子不光讓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歷史知識,也告訴我怎樣從歷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義的問題。
歷史,原來是這么充滿趣味!這么深奧奇妙!
《大國崛起》這部記錄片分別講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法蘭西、德意志、日本、俄羅斯(前蘇聯)、美國九個曾經在世界歷史舞台上擁有輝煌經歷的風雲大國的興衰故事。它們的強盛都離不開那些改變國家命運的重要人物和領導人。從哥倫布、威廉姆·伯克爾斯宗、瓦特、莎士比亞、亞當·斯密、盧梭到伊沙貝爾女王、拿破崙、戴高樂、郫斯麥、彼得大帝、華盛頓。在每個國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真正的治國之道從是這里產生的。
每一個經歷過風風雨雨的大國,都可以當作我們的老師。西班牙與葡萄牙告訴我們:要有勇於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才能使我們擁有別人不會擁有的東西;荷蘭告訴我們,無窮無盡的資本力量可以創造奇跡;英格蘭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崛起還得需要科學與文化思想的支持;法蘭西告訴我們: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長時間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則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更加深刻地證實了法蘭西的教訓;德意志還告訴我們只有統一完整的國家才能走上強國之路;日本告訴了我們:要使國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學習,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蘇聯的興衰告訴我們:偉大的社會變革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美利堅合眾國告訴我們:要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前進道路。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一千年以前的中國》,這裡面談到了中國唐宋的強盛時期,它是這樣描述的: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國有超過百萬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千年前的中國城市就已經有很多的福利設施;一千多年前歐洲很亂很窮很落後,美洲未開發、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中國遙遙領先於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中國正朝著成為海上強國的方向發展。
一千多年前中國華北的鋼鐵業年產就達一百二十五萬噸,而公元1788年歐洲工業革命開始時英國鋼鐵業年年產才有七萬六千噸。
一千年前的中國農業、商業、製造業、手工業、娛樂業都是世界最發達的……
一千年前世界與中國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不是幾倍而是十幾倍。一千年前中國遙遙領先於世界。」
一千年以前的中國令中國人無比自豪,但晚清時,清朝政府的腐敗卻讓中國飽受外國列強的欺辱。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得挨打,人民就會陷入痛苦與憤怒之中。
現在的中國終於像巨人一樣從世界舞台的底端再次站了起來,但我們卻沒有一千年以前的中國人的那份驕傲與自信,因為,我們還沒有站在最頂端。
怎樣才能使中國在歷史的大舞台上再現雄風?
看完《大國崛起》以後,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第一點,全國的人民要萬眾一心地為國家努力,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都要力所能及地為國家出力,要記住:「國家興亡,我的責任。」大家團結協作,才能讓我們的祖國走向勝利。第二點,國家領導人應該注重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應該多多建設免費的小學與中學,要讓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樣國家才能培養大量的人才,才能實現成為強國的夢想。第三點,英明的領導人與有智慧的百姓一樣重要。國家領導人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優秀的領導人才能制定正確的制度和戰略。第五點,即使擁有了以上四點,沒有歷史機遇,那麼崛起的道路還是非常漫長的,重要的歷史機遇可以使一個國家迅速崛起,這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另外,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影響力,那就是悠久的文化歷史,它的優點是可以讓人們從前人做過的事情中獲得經驗與教訓,它的缺點是容易在向別的國家學習並改善自己的時候與自己本身的傳統發生一些矛盾與沖突。
「國家興亡,我的責任」。讓我們大家都努力成為優秀的人才,將來為祖國創造光明的未來,讓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二十一世紀騰飛,再次遙遙領先於世界!

⑦ 世界歷史觀後感

歷史是無比的殘酷,我不得不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沒有戰爭,
我佩服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天才人物,他們的事跡讓我感到自己愈加的平凡和渺小。
一個人可以讓世界充滿罪惡,比如希特勒,比如墨索里尼。
一個人可以拯救一個國家,比如羅斯福,比如戴高樂,比如彼得大帝。我常常在想,這些偉人是如何修煉出來的?
但是,在正與邪的斗爭中,正義永遠是勝利的一方!

⑧ 《世界歷史》紀錄片的觀後感 五篇 急求!!!😭謝謝啦~

自行車vbn

⑨ 世界歷史讀後感要800字,急求!!!

這部紀錄片共采訪中外歷史專家學者200餘人,足跡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聘請了27位國際專業攝影師,探訪了322所博物館,得到了63個中國駐外使領館和77個國外駐華使領館的支持,內容包括了埃及的帝王谷、神秘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遺址建築等世界各地的奇異風景。

一部歷時8年才完成的專題片《世界歷史》在央視電影頻道每晚18:45非黃金檔播出,出乎意料的是開播一段時間後悄然走紅。「當人們在工作之餘打開電視機,在休閑中'看』半小時歷史,邊看邊聽,一定會很有收獲的,還可以適當地彌補一下自從中學畢業以後就留下的歷史空白。」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錢乘旦談到正在熱播的大型紀錄片《世界歷史》,稱學歷史已經進入「讀圖」時代。

《世界歷史》是我國第一部採用高清晰數字技術拍攝的世界歷史紀錄片。《世界歷史》長100集,耗時8年製作而成。從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娓娓道來,風格朴實。它從人類歷史的開端、遠古人類寫起,一直講到萬隆會議結束,展示了人類幾萬年生存、發展、斗爭、變革、進步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它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詳盡豐富的史料,綿密地展現出世界史全貌,用冷靜的史家筆法敘述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用實物展品和專家論證還原歷史現場的真實細節。它系統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人類歷史進程規律性的本質聯系,反映出走向未來的中國人民對世界歷史的獨立理解以及對中國和世界現實的復雜思考。

它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以人類社會發展史為題材的紀錄片,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自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的浩瀚歷史圖景;開創了中國大型紀錄片製作歷史上多項先河,填補了國內沒有全景式世界歷史紀錄片的空白,也是我國第一部採用高清晰數字技術拍攝的世界歷史紀錄片。

整個影片依循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沿著歷史由低向高、由簡單到復雜不斷發展進步的脈絡,用形象和解說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世界史畫面。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世界是歷史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小電影app用哪個 瀏覽:798
lm影院最新電影 瀏覽:614
電影主創人員包含哪些 瀏覽:242
電影美國片第一滴血英語怎麼說 瀏覽:552
性經印度完整電影 瀏覽:621
怎麼買票看電影便宜 瀏覽:840
搞笑電影解說用的音樂 瀏覽:115
建設北京地鐵電影放映員 瀏覽:50
好女孩電影完整國語 瀏覽:732
除夕賀歲電影有哪些 瀏覽:824
看電影看電視劇的好網站最新電影網新新 瀏覽:428
地道戰電影多長時間 瀏覽:861
王大錘全集電影版 瀏覽:64
微電影劇本黨員 瀏覽:897
七劍下天山迅雷電影 瀏覽:170
勇敢的你電影如何投資 瀏覽:544
你知道有哪些好看的韓國電影 瀏覽:901
日本僵屍電影中字迅雷下載ed2k 瀏覽:887
電影看熊72變電影微信影院 瀏覽:111
手機無水印視頻電影素材網站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