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日韓三國的電影,哪個對亞洲的影響最大-
如果是在以前,日本電影影響比較大。那個時代日本比較重視電影。也涌現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電影大師。例如 黑澤明 小津安二郎 大島渚 等。但是如今的日本電影影響力大不如前。中國電影如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較大,以大製作的古裝片為主,《英雄》《赤壁》等電影在全球都有影響力,中國電影正在崛起。韓國電影自始至終都影響力較小。獲得的國際大獎不多,所以目前來講,還是中國電影影響力大。
Ⅱ 日本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的地位如何
1920年到1930年日本電影屬於一個高漲的狀態,因為日本發起傾向文學和傾向電影活動,所以在那個時期使日本的電影驟然增多,大浪淘沙裡面的精品也是不少,所以日本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的位置屬於比較顯著的地位。
Ⅲ 日本電影是什麼水平
以前不錯 現在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了 不過比中國要強一些 因為種種原因 日本人還是比較愛看電影(竊以為是D版不好找的原因)
日本電影在國際上一直有相當影響力,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望鄉》、《啊,野麥嶺》、《人證》、《追捕》等一批佳作曾迷倒無數中國觀眾。
不過,WTO之後,日本電影市場沒有官方保護的完全自由態勢,也令其和中國、印度等許多國家一樣遭遇好萊塢大片和「韓流」襲擊。本次影展的策展人高秀蘭女士說,正因如此,近兩年日本官方開始扶持本國電影,撥出19億日元作為拍攝基金,現在,日本一年拍600部電影(當年上映的約300部),票房收入達800多億,全日本的票房收入是中國的20倍。
日本電影從1899年拍攝第一部影片開始,已有9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的進步電影創始人是佐佐元十。岩崎昶和佐佐元十根據德文轉譯的《蘇聯蒙太奇》一書對日本電影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岩崎昶寫的《日本電影史》也在1969年譯成中文。岩崎昶是一位中日電影的友好使者。 1920年到1930年期間,日本掀起「傾向文學」和「傾向電影」,在日本電影史上佔有重要一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把電影完全當作戰爭宣傳的工具。二次大戰後日本電影的主要創作力量,也正是那些與「無產階級電影同盟」有關系的一批藝術家。有些是與「傾向電影」相結合的佳作。戰後日本電影中小津安二郎的《麥秋》等都起了揭露軍國主義侵略、封建主義專制的積極作用。 到了50年代,日本電影的生產速度明顯加快。最突出的是1951年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獲威尼斯電影節大獎。日本一躍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電影大國。 到了1960年時,日本生產的影片數和影院數量都達到日本歷史上的最高峰。日本的六大影片公司松竹、東寶、東映、日話、大映和新東寶都是壟斷性大公司。拍攝了一些節奏明快、格調清新的影片。特別是日本著名的世界級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活著》、《七武士》、《亂》等影片,代表了日本電影的最高水平,屢次在國際上獲獎,他本人也被授予奧斯卡終生成就榮譽獎。 從60年代後半期起,日本電影由於受美國電影的傾銷以及政治、經濟等動盪不安的影響,有「日落西山」之感。為了尋找出路,除了創作思想朝西方電影靠攏以外,在製片路線和方法上也向西方學習:一是採取大公司的「巨片路線」,花大成本,請名導演、名演員等拍攝巨片,並花大資本進行宣傳,以求取巨額利潤。二是拍攝大量的暴力片和色情片。 在日本電影中,政治片也佔一定比重。另一類題材是災難片,這也是日本崇洋、崇美思想在創作上向西方靠攏的一種典型例子。日本電影以題材的多樣性,風格的新穎性、思想的深刻性以及濃厚的民族色彩在世界電影園地中開辟了自己具有特色的一方花苑
Ⅳ 為什麼說 日本電影影響了全世界,尤其黑澤明, 時光網,豆瓣里都說,日本黑澤明影響了全世界,尤其西方
這是商業操作,你自己不要被蒙蔽了。中國的動漫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
Ⅳ 《羅生門》這部電影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
《羅生門》對於日本電影登上世界影壇和進入國際市場起了開路先鋒的作用,它是東方電影首次在國際電影節中獲獎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為東方電影敲開了國際影壇的大門。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日本,在平安京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武士金澤武弘被人殺害在叢林里。作為證人,樵夫、強盜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來做證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糾察使署,但他們都懷著利己的目的,竭力維護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實真相各不相同的證詞。
(5)日本電影對世界電影的影響擴展閱讀:
《羅生門》的創作背景:
影片《羅生門》是由著名劇作家橋本忍根據名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於1921年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的,是大導演黑澤明的驚世之作。
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發生在日本平安時代,描繪了飢荒年間,民不聊生的大社會序曲下,於京都羅生門發生的一件看似符合當時社會大背景卻又直逼人性的一系列蕭條事件的「餘波」。
芥川龍之介以冷郁的筆峰,不帶一絲情感寫下了這個人鬼不分的陰陽界。走投無路的人來到這羅生門,本來是想於絕望中搏個希望,卻不料更加的失去了希望,這是人間與地域的交界處,也是人性的最終歸處。
Ⅵ 作為一部多視點、多敘事線索的《羅生門》,這部電影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
1951年,《羅生門》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金獅獎,這是黑澤明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作品,也是日本電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影片的獨特之一:採用多重並列的敘事結構(或叫放射性結構),雖然每個人都在敘述同一件事,但是再現版本卻都大相徑庭,而且最後旁觀者樵夫的矛盾敘述又多了一重曲折迷離。這一敘事手法的運用作為電影敘事手段的開創之舉,被後世反復使用,但論到最經典、運用最成功而精妙的,仍還是這部《羅生門》。
影片的獨特之三:鏡頭語言的出色運用。在表現人物心理方面,利用了特寫、移動鏡頭,並設置了大量運動、反打、切換效果融入敘事段落,使得整個敘事生動不呆板,情節矛盾突出,人物表現情感濃厚。這一手法同樣也被後世大量運用。
Ⅶ 日本恐怖電影對世界的影響,哪位高人給點建議
終極恐怖片產自泰國,而非日本。不過日本的恐怖片也有自己的風格。如果說好萊塢式的恐怖片注重視覺的沖擊,那麼日式恐怖就是心靈的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