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0年代-90年代好看的香港電影
光棍類型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描寫主角為了發達鬥智鬥力,營造笑料,早朝代表作有五十年代由通俗小說《經紀日記》改編而成的《經紀拉》系列,由張瑛扮演的經紀拉可謂本地電影市儈小人物的典型,電影對五十年代商場百態有一針見血的描繪;六十年代,秦劍導演,謝賢、胡楓主演的《難兄難弟》,進一步將兩光棍追女仔的戲路發揚光大,隨後跟風之作,還有延續篇《七彩難兄難弟》、《餐餐食餐餐有》。八十年代,新藝城將光棍類型賦予時代包裝,拍出了《追女仔》和重拍版的《難兄難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光棍片里愛寫主角出盡辦法去布局找錢,更啟發了後來的老千片和賭片的出現,深愛影響的當然是王晶掌舵的《賭神》和《賭俠》系列。
------------------------------
群戲類型 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以一群窮苦大眾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喜劇,靈感來源毫無疑問是始自舞台劇《七十二家房客》,此劇數十年間多次被搬上銀幕,另外,亦衍生了《一樓十四伙》和《樓下閂水喉》、《豪門夜宴》等傳統處境喜劇,片中最大的戲劇沖突,不是被包租婆剝削,便是被業主逼遷,不過,憑著小市民齊心合力,最後總是能度過難關;八十年代的《富貴逼人》系列,則以屋村生活重塑了久違的街坊味,隨後變奏之作《富貴黃金屋》則挖苦了無良地產商的貪婪嘴臉,精神上則繼續保留《七十二家房客》式的草根特色,而大堆頭的群戲亦一度影響了賀歲片的潮流,如《八星報喜》、《家有喜事》和《花田喜事》等便充分發揮了群戲搞笑的風格。反而到了九十年代,個人空間愈來愈寬敞,擠迫的間隔由屋村搬到了辦公室,處境笑料又以談情說愛為主,其中自然以《孤男寡女》為代表作。
---------------------------
無厘頭類型 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以天馬行空,不著邊際的喜劇表演形式去營造笑料,過程甚至將劇情和劇本統統不理,純以演員的個人表演去惹人發笑,這種「無厘頭」的喜劇手法,祖師爺是五十年代一代諧星伊秋水,他言詞詼諧,動作鬼馬,加上本身的五短身材,極富喜劇感,伊秋水的另一絕技,是對喜劇節奏的准確掌握,他演戲大部分對白都是臨場爆肚,但永無失手,特別擅用很多舊式俚語。伊秋水的代表作有《細佬祥》、《笑星降地球》和《經紀拉與飛天南》等等。
另外一對無厘頭的喜劇演員則是新馬師曾與鄧寄塵,他們亦是精於爆肚的喜劇演員,特點是一個扮傻一個充醒目,二人的代表作有《兩傻》系列和《××世界》系列。七十年代,許氏兄弟基本上是延續著新馬師曾和鄧寄塵的喜劇風格。到了早期的周星馳,也模仿了一些即興的喜劇表演手法,如口頭禪的運用,代表作是《一本漫畫走天涯》,電影成績很差,但全靠周星馳的喜劇感和個人魅力起死回生,這亦是周星馳「無厘頭」時期的代表作,可惜後期由於製作規模愈來愈大,周星馳作為一個喜劇巨星的壓力愈來愈重,反而變得拘謹起來,牛角尖也鑽得更厲害,失去了喜劇演員應有的從容。
------------------------------
抄襲類型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天下文章一大抄,早期不少喜劇片,無論是情節或內容,都是照搬好萊塢作品,如新馬師曾、鄧寄塵的《因禍得福》是照搬比利-懷得的《熱情如火》,《金山大少》是改編自西片《扭計師爺藏寶椅》。蕭芳芳的《玉女神偷》又抄自哥德莉-夏萍的名作《偷龍轉鳳》。八十年代出品的《你OK我OK》抄自經典處境喜劇《桃色公寓》、成龍的《奇跡》抄自舊好萊塢片《富貴滿華堂》,《吉星拱照》來自《闊少爺》;《逃學威龍》來自《幼稚園特警》等等,不過,在這些改編和抄襲的作品裡,亦加入了一定程度的翻新,加入了本土趣味和喜劇感,其中像《逃學威龍》的成績便比原作更佳,而《奇跡》則是成龍目前為止,其演技和導技最教人嘆為觀止的傑作!
---------------------------
科幻特技類型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香港電影一直以來搞不好科幻片,但有趣的是香港電影人卻從沒放棄過拍攝科幻特技片的念頭,而特技和科幻元素更滲入在喜劇類型的電影中,其中《大冬瓜》和《兩傻大斗太空》,可謂香港最早的科幻喜劇,其中《大冬瓜》中,講述張瑛和羅艷卿這對鄉下夫婦,因為拾得一個神奇銅鑼,從民初來到現代都市,研究抽水馬桶和收音機的情景,比幾十年後的好萊塢進口片《回到未來》更加好笑。八十年代,隨著本地特技水平起飛,科幻喜劇間有出現。
--------------------------
鬼類型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將鬼片的驚嚇元素和喜劇元素互相配合,是港產喜劇電影的一大特色,從粵語片時代的《呆佬撞鬼》、《大鬧廣昌隆》和《兩傻游地獄》的又驚又喜風格到八十年代洪金寶的《鬼打鬼》、《人嚇人》和《人嚇鬼》系列,將中國民間迷信傳統,通過戲劇化手法表演出來,過程中又加入了武打場面和諧趣笑料。不過,有時喜劇風格太強烈,又會不知不覺地掩蓋了驚嚇元素的發揮,這亦造成了香港鬼片總是搞笑有餘恐怖不足的毛病。
⑵ 給我推薦幾部八九十年代好看的港產電影!!!
1.《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2.《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3.《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4.《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5.《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7.《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8.《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9.《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⑶ 請問 誰知道80年代有一部香港的電視劇叫《上海大風暴》
中文名稱:上海大風暴
資源類型:RMVB
發行時間:1989年
地區:香港
語言:普通話
簡介:
\n歐陽日:林俊賢,乃黑幫頭目歐陽申(劉兆銘)之子,為私家偵探並開有一家偵探所。\n余婷:劉嘉玲,乃退隱黑幫頭目(余鏢)石堅之孫女,與關佩佩是好朋友。\n秋子: 劉嘉玲,日本女間碟,以余婷的身份混入余家,最後愛上了日。\n關天培:吳鎮宇,新近竄紅之黑幫頭目,氣焰囂張,與申時有沖突。\n楊岳山:黎漢持。\n李倩如:容惠雯,楊岳山之妻。\n向南: 歐陽震華,與黎漢持同是申的左右手。\n關佩佩:蔡嘉利,喜愛推理探案,愛上南,最後與其結婚。\n董一峰:劉青雲,乃日之兄,自小送於董家,本是董家掌門人,後因身份被揭穿,被其弟(陶大宇)趕出董家,失去一切。\n董二峰:陶大宇。\n烏蘇拉:吳詠紅,一峰之情婦,被一峰利用後殺死。\n阿德: 田永加。\n內容介紹:\n故事發生在三十代的上海,主人翁歐陽日(林俊賢)本為一私家偵探,後其父(劉兆銘)遭暗殺,楊岳山(黎漢持)與向南(歐陽震華)更被追殺,其間楊受傷,得南拚死保護才得以脫險。南明知李倩如(容惠雯)為其大嫂,卻陷於對大嫂的單戀中不能自拔。歐陽日為父報仇而展開偵查,發現最大嫌疑的竟是其童年好友關志培(吳鎮宇),及後在培妹佩佩(蔡嘉利)之偵查下,才洗脫志培之嫌疑。原來申之死,乃被一個剛把勢力轉移到上海之董家幫首領董一峰(劉青雲)及其得力助手馬群(高飛)所為。群乃日軍之卧底,利用峰而挑起上海各幫會互相仇殺。之後關也死於非命。其間日與婷由斗氣終發展成一對愛侶,而佩佩也愛上了南。之後於婷(劉嘉玲)遭馬群綁架,調以間諜橫田秋子易容假扮,利用婷祖父之醫院作細菌實驗,欲以此吞並中國。南終於決定娶佩佩為妻,豈料在結婚當天發現南之大哥向東死於非命。日在連番追查下,發現一峰竟是其親生兄弟,其更參與到細菌實驗中,同時亦察覺到婷行為有異,日至此才發覺到,他所面對的是一項國際大陰謀。同時佩佩也發覺婷的異常及細菌實驗基地,被婷等發現後擊昏。佩在昏迷時,南這才發覺自己已經愛上了佩佩。結局自然是大團圓結局,佩佩醒了過來,余婷被救出。日給秋子上墳,墓碑上寫著:一個我曾經愛過的女人。\n\n上海大風暴的主題歌當年可是風行一時的,大江南北的小學生初中生沒幾個不會唱,最少也能哼哼兩句。\n上海大風暴\n唱 :許 志 安\n\n\n讓 這 顆 心 刻 出 愛 的 記 號\n就 這 一 刻 也 亦 想 到\n是 歡 欣 痛 苦 不 再 覺 苦 惱\n未 會 牽 起 風 暴\n\n願 這 一 生 不 經 風 霜 雨 露\n願 意 彼 此 每 事 傾 訴\n就 一 點 變 改 一 點 的 掩 蔽\n亦 會 阻 擋 腳 步\n走 一 生 的 去 路 未 變 心 里 的 記 號\n在 冷 淡 歲 月 不 必 憂 慮\n只 覺 得 氣 傲\n\n主演\n歐陽日:林俊賢\n余婷(秋子):劉嘉玲\n關天培:吳鎮宇\n余鏢:劉兆銘\n李倩如:容惠文\n楊岳山:黎漢持\n向南:吳鎮宇\n關佩佩:蔡嘉利\n董一風:劉青雲\n董二風:陶大宇\n烏蘇拉:吳詠紅\n阿德:田永加\n\n沒想到當年無線花大力氣重點培養的林俊賢始終沒能上位成功,現在更不知道已經轉戰哪行了。\n可戲里的其他幾個新人劉嘉玲 、吳鎮宇 、劉青雲 、陶大宇還有歐陽BOBBY現如今都成了影視圈的大哥大姐級人馬了。
⑷ 80年代的香港電視連續劇 和上海有關的
貌似是《馬永貞》。白彪主演的那一部。他妹妹是馬素貞。
⑸ 求一部香港老電影,大概是80年代的吧,高分求。
古鏡怪談
基本信息
片名: 古鏡怪談(怪談之魔鏡午夜凶鏡)
導演: 蕭榮 製片: 黃百鳴編劇: 劉曉光黃百鳴
演員:謝霆鋒,湯寶如,林心如,姚樂怡,何嘉莉
類型: 劇情,愛情,犯罪,恐怖,懸疑
國家: 中國,中國香港
片長: 87分鍾
上映日期: 1999年9月9日
這是劇情介紹:
明末,一名妓女死於陌生殺手刀下,臨死前她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情人李大人所為。她笑將終生積蓄的細軟悉數送給了殺手後氣絕身亡。殺手來到等候已久的李大人處。李大人得知結果圓滿,便將早已准備好的銀子交給殺手後,急於離開,卻被殺手意外攔住。殺手抖抖手中拎著的妓女臨死前送給它的細軟的布袋,說:我也收了她的錢!言外之意他只認錢不認人。李大人大驚失色,未等反應過來,已經成為刀下鬼。
第一節30年代上海
馬麗(徐帆演的)和管家王小姐、女傭人啞妹住在偌大的別墅里,生活平靜,枯燥。生日這天馬麗意外收到一份來自表姐的奇怪禮物--一個古董梳妝台,而她的表姐三年前就自殺身亡了。這溝起她不安的回憶。原來,幾年前年輕貌美的馬麗嫁給了著名教授陸先生。陸先生的妻子早逝,留下兩個女兒。雖然她年屆50,但和馬麗結合可以算是朗才女貌。
婚後的生活並不盡如人意。由於年齡的懸殊,他們貌和神離,直到有一天馬麗終於發現丈夫有了外遇,而這個情敵正是表姐!於是她懷恨在心,一向險惡的她開始了瘋狂的報復。她設計逼迫表姐吞槍自殺,又在丈夫的咖啡里落毒,將他無情殺害。而她則獨佔了丈夫的遺產包括這所價值不菲的別墅。以為得計的馬麗沒想到報應姍姍來遲,最後死在她曾經送給表姐逼迫她自殺的同一支槍下。
第二節90年代新加坡
著名律師詹辛擋不住重金誘惑,為一個犯有殺人罪的富家子弟辯護,並成功替他脫罪。大功告成後的詹辛准備去度假,盡情享受得來的不義之財。沒想到天有不冊,她車禍受傷,嚴重毀害了她的面容。好在她有的是錢,請來著名整容師為他整容。一切進行得非常順利,終於等到拆線的日子,被包裹了很久的尊容得以重見天日。但一切出乎意料,由於陰差陽錯,被整容過的詹辛居然換上了被富家子弟殘殺的受害人的面容。這可以說是對詹辛的絕佳懲罰。
第三節世紀末香港
藍姨早年和丈夫含辛茹苦積攢了一份可觀的家業。丈夫早逝,她孫子麥迪(謝霆鋒)是她的唯一牽掛。她將孫子送到外國上學。終於盼來孫子學成歸來的那一天。但他卻領回來一個洋氣十足的未婚妻梅(林心如),她的做派和藍姨格格不入,藍姨不快。功於心計的梅意外發現藍姨原來坐擁可觀家業,一反常態地極力討好藍姨,並狠毒地將她殺害,還嫁禍於他人。以為可以和麥迪分享家業的她卻露出了馬腳,被麥迪識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當麥迪懂得了親情的珍貴時,一切都悔之晚矣……惟有憑著小時候的回憶,重溫親情的溫馨
⑹ 八十年代大陸拍的講述上海灘幫會電影片名
電影名叫《大上海1937》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佔領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人民的強烈反抗。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黑社會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現各不相同。他們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為了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洪流。
1937年8月,侵華日軍佔領上海。面對民族危難,上海灘三大亨也是三大黑社會頭子各有打算:黃金榮稱病閉門謝客;張嘯林(王明晟 飾)做了大發國難財的漢奸;張嘯林的結拜兄弟、最舉輕若重的杜月笙(杜玉明 飾)則遠走香港。日本人支持成立的漢奸特工總部位於極斯菲爾路76號,諸多中國同胞在這 里慘死於橫行不法卻以「小杜月笙」自居的頭子吳四寶(王正軍 飾)之手。
⑺ 有沒有80年代關於上海灘的老電影
上海灘十三太保(1981年香港)
逆光(1982年內地)
都市裡的村莊(1982年內地)
大橋下面(1983年內地)
街上流行紅裙子(1984年內地)
張家少奶奶(1985年內地)
上海之夜(1985年香港)
大上海1937(1986年香港)
⑻ 尋找80年代香港電影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大河奔流》,北京電影製片廠1978年攝制,謝鐵驪、陳懷皚執導;這部電影雲集了張瑞芳、陳強、於是之、王鐵成、張金玲、王心剛、葛存壯、項堃等著名電影演員參演,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擔當解說。
《滴水觀音》,198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宋崇執導,錢勇夫主演。
《法庭內外》
《高山下的花環》,第一排第二人是倪大紅,年輕時的樣子還真的好帥氣
⑼ 香港80-90年代經典電影
八十年代的港片推薦許冠傑光頭佬的《最佳拍檔》系列電影,成龍的《警察故事》1和2、《奇跡》、《A計劃》系列電影,喜劇經典《追女仔》、《最佳福星》系列電影,動作片首推發哥的《英雄本色》系列電影、《監獄風雲》系列電影、《喋血雙雄》,其他的如《省港旗兵》等等,古裝奇幻與武俠片有《倩女幽魂》系列電影和《笑傲江湖》。
九十年代的港片首推徐克的《黃飛鴻》系列電影、《東方不敗》1和2、《青蛇》、《刀》等等武俠片。警匪片推薦《槍火》、《暗花》、《暗戰》等等。喜劇經典基本都是周星馳一統天下,其中《喜劇之王》、《大話西遊》、《食神》、《國產007》人氣較高,《逃學威龍》系列與《鹿鼎記》系列緊追其後。其他的喜劇經典較推薦張國榮主演的《滿漢全席》和《花田喜事》。
文藝片經典八十年代有《秋天的童話》、《旺角卡門》、《胭脂扣》。九十年代則有《阿飛正傳》、《籠民》、《花樣年華》、《春光乍泄》、《阮玲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