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的分級制度
中國大陸一直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度,雖然已經多次有人提出應該建立這樣一套機制,但是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動靜。中國對電影的審查實際上則是通過對電影中某些鏡頭的刪減以達到讓所有年齡觀眾都可以觀賞的目的。
港澳台地區實行了嚴格的電影分級制度。三地分級情況情況如下: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美國電影分級制度於1968年11月1日出台。有網友用一張圖總結了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看懂這張圖,你也就懂得美國的電影分級規則了!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在加拿大卑詩省,電影及錄影帶的分級是根據「映片法案」(Motion Picture Act)及「映片法規」(Motion Picture Regulations)予以規范。分級情況如下: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在加拿大其他各省基本採用相同分級制度。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日本自1976年開始使用電影分級制度,由映畫倫理委員會負責管理。現行的4級制度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具體細則如下: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韓國媒體分級委員會把電影分為以下幾類: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新加坡的電影評級在1991年引進,當時的介紹里只有3個級別。目前有6個級別,分別是:
一圖看懂各國的電影分級制度
⑵ 電影分級制的利與弊
弊端是影響電影的豐富度,深度和塑造感情的沖突。比如像泰坦尼號這電影。如果沒有那些古板派眼裡的所謂色情鏡頭,這電影會大打折扣。因為那些性愛是兩人彼此愛慕的巔峰和最直接的表達。就像數字1數到十,中間缺失任何一個數字,哪怕是有些人忌諱的數字「4」。都一樣會讓人感覺不連貫,電影情節要一環接著一環。而諸如此類所謂色情,暴力,人性顛覆,血腥等畫面進行時也會有很多重要情節在裡面。這是我個人對美國電影市場分級的淺顯看法。從某種意義上扼殺了一大批新浪潮新概念電影的未來。讓部分電影從某種藝術層面逐漸拉低到大眾層面。
⑶ 國內為什麼一直不實行電影分級制度呢分級制度的好處是什麼
國內不實行電影分級制度,是由於為了避免影視劇組出現專法律漏洞的情況,而分級制度則能夠讓一些尺度范圍較大的電影,依然有機會在院線上映,並且也能夠通過賣電影票的方式實現電影盈利。
雖然國內電影市場迎來了蓬勃發展,但是有些電影涉及題材以及尺度問題,往往會面臨著無法上映的局面,在這種時候,有些網友就希望能夠實行電影分級制度,但是電影分級制度直到現在,依然無法在國內順利實施。
電影分級制度其實就是電影法制化,如果電影沒有辦法順利上映,那麼影視劇組就會利用法律漏洞,來突破電影分級制度的限制,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國內才一直不實行電影分級制度。
不過很顯然,以國內的電影市場發展來看,想要實行電影分級制度確實非常的困難。如果實行電影分級制度,那麼將會導致很多人的利益受損。當然作為電影觀眾,我非常希望國內能夠實行電影分級制度,因為這對於國產電影的發展會帶來巨大的幫助。
⑷ 美國電影協會把在美國國內上映的電影分為5個級別,如何看待這種分級辦法
美國有大眾電視台1791家,但播出的節目格調低下的極少,主要是電影分級制度發揮了作用。
美國的電影共分為五級。第一級是「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的電影」,英文簡稱G。這樣的電影裡面沒有裸露、性和吸毒的鏡頭。第二級是「建議由父母指導觀看的電影」,英文簡稱PG。雖然裡面有某些褻瀆、暴力或短暫的裸露
,但沒有達到需要引起父母強烈關注的程度。第三級是「要父母強烈關注的電影」,英文簡稱PG-13。這種電影裡面有些內容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電影在主題、暴力、裸露、性方麵包含的東西比PG級程度高一些,但是尚未達到需要限制的程度。第四級是「限制級」,英文簡稱R。17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可以觀看,但需父母陪伴。此類電影包含有成年人內容,激烈的暴力、性感裸露、使用毒品都有一些。第五級是「僅供成年人觀看(18歲和18歲以上的人)的電影」,英文簡稱NC-17。此類電影不準17歲和17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觀看。裡麵包含有明顯的成年人內容,如暴力、性、濫用毒品或越軌行為。(《
⑸ 如何評價電影分級制度
不符合中國國情。因為中國實行的是電影審查制,無須分級制。
⑹ 電影是如何分級的B級是什麼意思
電影分級根據包括X愛、暴力、毒品、粗俗語言等在內的成人內容將其劃分成特定級別。
相關分級:
1.G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適合兒童觀看。
2.PG級:父母輔導級,該級別的電影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
3.PG-13級:特別輔導級,主要是針對13歲以下兒童定下的級別。
香港電影分級制度
第Ⅰ級:適合任何年齡的人觀看;
第Ⅱ級:兒童不宜觀看。其中——
第ⅡA級:兒童不宜——在內容和處理手法上不適合兒童觀看;影片可能使用輕微不良用語和少量裸體、性暴力及恐怖內容,建議有家長指導;
第Ⅱ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觀眾應預期影片內容不適合成分的程度較第ⅡA級強烈;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語及X相關的主語詞;可含蓄地描述X行為及在情慾場面中出現裸體;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內容;
第Ⅲ級:只准18歲(含)以上年齡的人觀看。
B級或許是其他地域的一種級別區分代碼吧。
⑺ 電影分級問題
1968年由傑克·瓦倫蒂創立的影片評級剛剛出現時,和現在的分類並不一致。最早的電影分級為四級:G級適合普通觀眾,M級指Mature影片, R級適合成年人或有成人陪伴的青少年,X級則為17歲及17歲以下觀眾不可觀看。但是Mature這個詞彙在英文里過於含糊,在這里指兒童進入少年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過於含糊的說法不久被改成GP(普通觀眾,general public)。這個顯然更加不合適的名字不久被換成了現在的PG。
在影片分級制度剛剛出現時,R級和X級統治了電影市場。1969年,Midnight Cowboy成為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Oscar最佳影片的X級電影,為X級影片贏得了不少尊敬。1973年,Marlon Brando出演的Last Tango in Paris也獲得X級評級。這些影片都讓X級獲得不少尊敬。到1976年,有一半的影片被評為R級和X級,只有13%的影片是PG。但同時,大量的色情影片也在票房上獲得成功,X級逐漸淪為色情電影的代名詞,在1990年被NC-17取代。
在回歸保守的80年代,很多影片開始刻意走在PG級和R級的邊緣,比如Spielberg的影片Gremlins和E.T.里都出現了讓人覺得不適合PG級的語言和畫面。MPAA於是推出了PG-13級。現在PG-13因為相對寬松的電檢規則在觀眾和內容上獲得最大的平衡,成為評級中比例最高的影片。大量影片努力把自己從R級或者PG級改為PG-13級,比如暴力場面火爆但是卻滴血不見,大量有性或臟話指涉的諧音詞甚至自創詞,適當的加入一兩句粗口或者暴力畫面,與此同時機械的分級方法也讓很多主題沉重嚴肅的非商業影片也以PG-13乃至PG的形式進入影院。對此MPAA內部甚至出現了進一步分級的呼聲。
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FAQ)
——電影審查分級管理機構(CARA)
· G級: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 PG級: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 PG-13級: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回遊吸毒鏡頭和臟話;
· R級: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 NC-17級: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另補充幾種特殊的分級:
· NR OR U:NR是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 M,X OR P:這一級中的電影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里公映,都屬於限制類的。
回答者:霜月五日 - 魔法師 四級 2-11 20:34
美國電影分級制度
美國的MPAA,它的全稱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國電影協會」,總部設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這個組織成立於1922年,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還有電視`家庭攝影(home video)以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傳送系統領域。
MPAA在洛杉璣和華盛頓為它的成員服務。它的委員會的主要成員由也是MPAA的會員的美國最大的七家電影和電視傳媒巨頭的主席和總裁共同擔任。他們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聲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紀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環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華納兄弟(Warner Bros. )
MPAA制定的影視作品的分級制度如下:
·G級: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回遊吸毒鏡頭和臟話;
·R級:(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 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另補充幾種特殊的分級:
· NR OR U:NR是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 M,X OR P:這一級中的電影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里公映,都屬於限制類的。
可見,電影的分級制度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但是有時候,在商業利益面前,電影分級制度無能為力。很多片商不顧電影分級制度,一昧向青少年觀眾推銷暴力`色情電影。而且有時候,色情與非色情,色情與情色,就象東郭至今也沒能夠弄得很清楚一樣,它的界定有時候也有一定的難度。
「藝術無禁忌」,但是藝術的界限又在哪裡?引起爭議的也有很多。例如《比利·艾利略》是一部藝術水平很高的影片,講述一個很有芭蕾舞天賦的11歲男孩的故事。但MPAA給它的評級是R級,而不是PC-13級。可見到敏感的R級和PG-13級的時候,片子本身的藝術性也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這個肉慾橫流的社會,有認真的為藝術而做的電影和導演,但很多也是純粹是為了金錢的驅動。
電影分級制度並不能說是100%的精確,但是它至少提供了一個可以有些秩序的標准和參考。
英國電影分級制度
· 「U」級:普通級——適合所有觀眾。在此級節目中只能偶爾使用「damn」(該死)、「hell」(見鬼、混蛋)這類輕微的咒罵語言,極少使用其他溫和的咒罵語言;
· 「Uc」級:特別適合兒童觀看;
· 「PG」級:家長指導級;
· 「12」級:適合12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 「15」級:適合15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 「18」級:適合18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⑻ 美國電影如何分級
美國電影分級如下:
G級: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回遊吸毒鏡頭和臟話;
R級: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 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8)2如何看待電影分級制擴展閱讀
美國分級制度的發展歷史:
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一直按照海斯委員會(The Hays Commission)所制訂的《海斯法典》(Hays Code)來執行。
海斯法典》是絕對倫理化的、類似清教徒教規的一種電影法典,其嚴厲程度在今天的電影導演看來是難以拍出任何一部生動電影的。
在《海斯法典》中處處是禁忌,比如,該法典規定在電影中禁止表現黑白通婚,包括禁止表現有黑白種族的性關系;過多的擁抱以及富有慾望意義的鏡頭都不予表現;禁止有裸體和生孩子的場面,哪怕是側影也不可以。另外,像走私、吸毒、暴力的具體過程以及縱火都不予表現;
甚至是跳舞場面時的不雅動作和舞蹈時性動作的暗示都是不能表現的。這樣一種捆縛電影創作的規定,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後被渴望享有拍攝自由的電影作者們沖破了。《海斯法典》在1968年以後徹底被另外一種方式代替--美國電影協會分級制度(MPAA ratings)
1968年11月,第一次來自美國電影協會的分級系統被宣布了,這個系統的分級相對今天的美國電影分級制度來說是比較簡單和籠統的,它分為四個級別。
G和M的級別是普通級別,對於年齡階層沒有限制,到了R這個級別就是限制級,16歲(後改為17歲)以下的觀眾必須有家長和成年人陪同才能觀看。而X這個級別是後來新增加的。
為什麼選用X這個字,其來源是古羅馬字母里的第10個,也表示10歲,古代羅馬的圓形競技場規定入場者必須超過10歲才能觀看。但X這個級別後來被更為具體的年齡限制級NC-17所代替了。
不過從此以後,X這個字母在電影放映系統里便成為一個人人皆知的色情電影的象徵性字母。 經過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對分級制度的逐步修改,目前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由美國電影協會分為五個級別: G、 PG 、PG-13 、R、NC-17。
實踐證明,電影分級制度的引入,也確實在鼓勵藝術創作自由和強調藝術創作的社會責任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作用。一部影片的定級確實與票房收入密切相關,美國電影史上的票房十強集中在G、PG和PG-13級影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