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高職」 「大專班「「進修班」都是什麼意思
高職是
統招
的
大學專科統招學歷的!
進修班是培訓形式
不帶學歷的!
❷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專科專業
截至2021年7月,北京電影學院的專科專業具體包括:戲劇影視文學(創意策劃)、戲劇影視文學(劇作)、戲劇影視導演、影視攝影與製作、影視技術、攝影、表演、錄音藝術、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藝術與科技、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新媒體藝術、環境設計、產品設計;
文化產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電影學(製片與市場)、電影學(電影評論)、動畫、漫畫、戲劇影視文學(動漫策劃)、數字媒體藝術、戲劇影視表演(高職)、影視美術(高職)、廣播電視編導。
北京電影學院的國際交流情況
北京電影學院先後與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近30所電影院校建立了電影專業教育、學術研究、教師互訪與創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關系。先後聘請了38名中國國內外的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電影學術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為學校客座教授及兼職教授。
該校每年還聘請外籍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交流。學院派出大量教師「走出去」,與各個國家電影院校進行學術訪問、專業交流,執行創作、教學和科研合作項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電影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北京電影學院-學校簡介
❸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有大專班嗎
當然有啊?還有化裝專業~!美術系就是學道具美工等的電影後期!報名你可以查一下網上的更新,學費是一萬左右。考試是院校定的~!
❹ 讀北京電影學院一年大概要多少錢
學費加上吃喝,最起碼要三萬一年。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位於北京市,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2017年1月10日,愛奇藝攜手北京電影學院,啟動「學院電影的互聯網表達」主題的戰略合作發布會。兩者在人才培育、作品及活動扶持、IP開發和項目基金合作、校企合作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為網路大電影及網劇產業培養專業人才,打造精品內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電影學院
❺ 北影是大專嗎
北京電影學院是本科,不過也有高職招生的。大部分還是本科專業。
高職專業一般招生人數比較少,比如2018年北京電影學院藝術類高職計劃招生只有50名,分省計劃,文理兼招,學制2年。
高職招生只有「戲劇影視表演」和「人物形象設計」兩個專業。
❻ 北京電影學院有專科嗎
有專科 但是你這樣的分數可以報考本科。 比如你想報考美術 你需要去學習美術的知識 然後去電影學院報名 參加學校的考試
❼ 北京電影學院高職是怎麼回事
北京電影學院沒有公布相關信息。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CILECT)理事學校和亞太地區電影年會執行主席。
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2018中國科幻大會優秀組織單位,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
教學理念:
學校以「立足精緻化辦學,打造精品型學校」為目標,實施「名校合作、專家治校、名師執教」戰略,視質量為生命,以育人為根本,創特色促發展,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打造成具有強勢競爭力的特色鮮明、質量一流,具有現代化、國際化視野的一流名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電影學院
❽ 北京電影學院專修班是什麼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以孫明經教授為首的南京金陵大學電影播音專修科、以陳河聲教授為首的蘇南文化教育學院電化教育專修科、以錢家駿、范敬祥教授為首的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動畫專修科的師生連同三校的教學設備,調來電影學校。
至此,電影學校成為具有藝術系科和技術系科的綜合學校。它標志著中國電影教育事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與此同時,學校遷入北京新街口豁口外皇姑墳新建的校舍。
新校舍佔地3.3公頃,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其中排練廳300平方米、劇場(演出、放映1800平方米,教室、實驗室600平方米,另在校址南邊設置的簡易操場15000平方米。
院系調整後,1952年電影學校參加了全國高校統一招生,開辦了新聞攝影專修科、洗印專修科及蘇州美專轉來的動畫專修科三個兩年制的大專班,洗印專修科除大專班外,同時招收了洗印中專班;為發展民族地區的電影放映工作,舉辦了民族地區放映師資訓練班。
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199次政務會議上做出決定。「……電影局應積極准備條件,爭取四至五年內創辦電影藝術學院,培養電影人才,首先是編劇、導演、演員……」。
在電影事業管理局制定的電影事業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列有在北京電影學校的基礎上建立北京電影學院的規劃。文化部並根據政務院的決定為解決建院後的師資需要,一方面派一批留學生去蘇聯和民主德國等地學習電影編劇、電影攝影、電影美術及電影工程。
組織專人到蘇聯考察電影教育;同時聘請蘇聯電影教育專家來校講學培養師資。1955年11月由蘇聯專家B·伊萬諾夫、B·卡贊斯基、A·西蒙諾夫、B·安東年柯主持授課,以培養師資為重點舉辦了導演、演員、攝影、製片四個專修班。
學員都是來自各電影製片廠具有相當實踐經歷的創作和製作部門的在職幹部,學制二年。學校同時配備了一部分師資力量協助蘇聯專家工作並隨班學習。蘇聯專家在專修班的講授中,除了理論講授外,更重視課間影片作業的實習。
學校為此在原來演出科的基礎上建立了實習辦公室,增添了影片實習設備和教學輔助力量。四個專修班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先後拍攝了《小白旗的風波》、《眾叛親離》等九個聯合作業影片片斷。
演員專修班又排演了舞台劇《仇敵》和《第十二夜》。周恩來總理親臨觀看了《第十二夜》的演出,並接見蘇聯專家與學員,對專家的教學和學員的學習成績給予了肯定和鼓勵。
(8)北京電影學院大專班擴展閱讀
直到1954年,又先後舉辦了新聞攝影幹部訓練班、第一期放映師資訓練班、俄文專修班等在職幹部培訓班。
文化部為迅速重建北京電影學院,1978年3月建立了由副部長王闌西任組長,盧夢、 鍾敬之、申伸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撥亂反正,恢復了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錄音五個系本科的招生,文學系先以舉辦進修班主逐步恢復本科招生。
舉辦表演師資進修班,各系並舉辦幹部專修班。為給民族地區 培養電影幹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內蒙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表演、攝影、美術、錄音四個專業的本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