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為什麼叫電影
電影,也稱映畫。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藝術。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極強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以及還音),在銀幕上造成活動影像(以及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技術(信息來於《電影藝術詞典》)。
電影藝術:以電影技術為手段,以畫面和聲音為媒介,在銀幕上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形象,再現和反映生活的一門藝術(信息來於《電影藝術詞典》)。
Ⅱ 電影為什麼叫「電影」
電影於1896年傳入中國,並在上海首映。《申報》在有關廣告中譯成的是「西洋影戲」這一名稱。當時,電影又被稱為「電光影戲」或「活動電光影戲」。1905年6月16日,天津《大公報》在刊登英商快利洋行題為《活動電光影戲出售》的一則廣告中首次譯成「電影」這一名詞。文中寫道「茲由外洋運到新式電影機器一副,並影片六十餘套,其景緻異常可觀,兼有游戲影片甚多,見者莫不捧腹,而價廉物美,堪稱獨步……」在這篇廣告里,標題用「活動電光影戲」,而內容則將其壓縮為「電影」,詞簡意明,讀者自然不難理解「電影」所
指何物。
自此以後,「電影」這一名稱便在天津約定俗成,逐漸被市民所認可。《大公報》在廣告中使用「電影」的頻率也不斷加大。以至於直接將「電影」一詞用於報紙標題,如《試演電影》(1906年2月5日)、《特演電影》(1906年3月17日)、《奇巧電影》(1906年11月16日)、《同仁善會戲法、電影開演廣告》(1907年8月31日)、《新開平安電影公司》(1910年1月1日)等。
《大公報》是北方地區最重要的報紙之一,由於它的影響,「電影」一詞很快在京津地區流行。如1907年8月29日北京《正宗愛國報》就以《稟設電影》為題,報道有人「在東安市場開演電影」的消息。官方的奏章、布告也是如此。1907年4月5日,有奏摺稱:「近日各戲園夜間添演電影,男女均准入座,而電影又非將燈光全行收暗,不能開演,流弊尤不可問。」1909年天津巡警局發布的一則關於春節活動的公告中稱「凡市場擺攤話匣及茶園所演電影,一律准演」。
「電影」一詞的出現和使用,是電影放映活動日益頻繁、報刊不願使用冗長名詞的一種必然需要,反映電影在中國已經有一定的普及。除了京、津、滬,許多城市都出現了電影,並且成為一種重要的娛樂形式。要放映電影,首先要有放映場所。在電影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大多在茶園(戲園)或較大的空房中放映。如北京的西單文明茶園、天津的玉順茶園、上海的天華茶園等。放映商攜影片到各地演出,常為尋找場地而費周折。天津早期一則尋租場地的廣告很能說明這一情況:「今有歐人新到最新最奇之活動影戲,輔有音樂,與眾不同,並有一切游戲可觀之物。擬在天津臨街最熱鬧之處,租地一區,以便演練。須用房六七間,院子務須寬大,租用一月。」
1906年12月8日,美國平安電影商人來到天津,租用法租界的權仙茶園(濱江道吉林路交叉口),准備連續放映,每三天更換一批新影片。1907年1月8日將茶園改為「權仙電戲園」(偶稱「權仙電影園」)。有研究者認為這是中國人經營的第一家電影院,比人們習知的上海虹口大戲院早約兩年(劉志琴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二卷501頁)。權仙電戲園「園中上下,修飾華美,爐烘溫暖,電光燦爛,非別園可比」。為方便夜場觀眾回家,該園「特向電車公司定下電車數輛,每夜散戲,候於園左,以送抵城之客,所費六銅子而已」。幾個月後,權仙電戲園已名氣大振。報界稱「法界權仙戲園自改演電影以來,座位雅潔,電燈、電扇極為爽便,與眾戲園不同」。
權仙電戲園上映的片子應該說在國內是最新潮的,如美國偵探片《紅眼盜》、《巴林女》和戰爭片《美墨大血戰》、科幻片《木頭人》等。一些影片國外剛剛開始籌拍或剛剛上映,就出現在權仙電戲園的新片預告中。1907年5月的電影廣告中稱,「本園開演電影,津地中外紳商同聲叫好,本園自問亦可稱無以蓋超者。今又……演新片,內有帶彩之片」,「本園現下每夜准演各色清片與彩片八大卷」。所謂「彩片」相對於「清片」,就是「彩色電影」(但不同於正式的彩色電影)和「黑白電影」。因此可以斷言,1907年當彩色電影在外國剛剛發明不久,即已傳入中國的天津。
Ⅲ 人們為什麼喜歡看電影
喜歡看電影的原因有:
1、電影作為一種作品,跟書籍一樣,啟迪心靈,開闊視野,掌握更多知識,了解更多不同人的不同想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好的思想可以讓你立刻去做,好的哲理甚至可以影響人生。
2、電影作為一種藝術,我們可以學習藝術形式,表現方法,同一個題材不同人去拍去寫,都是不同的結果。去學習別人的拍攝手法,表現方法,讓自己在宣傳推廣,表達方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3、電影作為一種傳播,我們要跟上時代,掌握第一手資訊,電影作為時尚先鋒,更多的在表現當下,甚至會形成一種文化,一種潮流,不可不知。
4、電影作為一種行業,有一大批人從事,並且可能都越做越好,早點關注他們變成大咖的過程越好,比如成龍電影,周星馳電影,開心麻花電影,這種現象會持續很多年,你不要太晚了才關注。
5、電影作為一種娛樂,有很多明星參與,就有很多粉絲喜歡,你和他們都喜歡一個明星,一個導演,一個電影,更有共同話題談資更豐富,有利於擴大圈子,和別人交流。這也是你人生回憶的寶貴瞬間。
6、電影作為一種載體,可包含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名言名句,更多的廣告植入,都可能引爆媒體,作為從業者不能落伍,不能無視。
7、電影作為一種消費,性價比合適,易於接受,在忙碌的當今社會也是一種休閑和交友的方式。幾十元,幾十分鍾,看對方多少人,花費巨資拍攝,艱苦上了院線的電影,劃算。
8、電影作為一種模式,可以探討學習,如今微電影,網路電影都很豐富,大鵬,韓寒,郭敬明等都在跨界拍電影,誰也不能說就不會進入這個行業。事實上,電影業是目前非常看好的盈利方式。
Ⅳ 電影的作用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需要電影
電影的作用是:電影的意義就如同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意義在於生活本身,電影的意義在於電影本身。電影里的哲學,比書本更有趣,比生活更明了。
我們需要電影是因為:一部好的電影給你更開闊的眼界,讓你更多的用腦思考,而不是單純的追求視覺刺激。
電影讓人類延長了近三倍的壽命,它讓人明白了許多窮盡一生都無法明白的道理。用不同角度看待人生,接受你終究平凡的現實,卻永不放棄追求理想,心地善良,熱愛生命,享受當下。也許,明白了這些,你就領悟了人生的真諦。
最早的動圖
最早的電影只是一個靜態鏡頭,展示了一個事件或動作,沒有剪輯或其他電影技術。大約在 20 世紀之交,電影開始將幾個場景串在一起來講述一個故事。這些場景後來被分解成從不同距離和角度拍攝的多張照片。攝影機移動等其他技術被開發為用膠片講故事的有效方式。
在1920 年代後期有聲電影在商業上實用之前,電影是一種純粹的視覺藝術,但這些創新的無聲電影已經掌握了公眾的想像力。
劇院老闆並沒有讓觀眾只聽到放映機的噪音作為伴奏,而是聘請了一位鋼琴家或管風琴師,或者在大型城市劇院中聘請了一支完整的管弦樂隊,在任何特定時刻演奏適合電影情緒的音樂。到 1920 年代初,大多數電影都附帶了用於此目的的准備好的樂譜清單,並且為主要作品創作了完整的電影配樂。
歐洲電影的興起是由爆發打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電影業在美國與崛起蓬勃發展的好萊塢,通過創新工作為代表的最顯著的格里菲斯在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年)和不容忍(1916 年)。
然而,在 1920 年代,愛森斯坦、FW Murnau和弗里茨·朗等歐洲電影人,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格里菲斯電影在戰時的飛速進步以及查爾斯·卓別林、巴斯特·基頓的貢獻 和其他人,迅速趕上美國電影製作,並繼續進一步推動媒體發展。
Ⅳ 為什麼看電影
一、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理解,加工和提煉
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感受到了美對於人類生活的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於是,人們在享受現實美的同時,開始追求藝術的美,於是有了戲劇、音樂、繪畫、雕塑、電影等。
可以說,電影是人類藝術殿堂中最年輕的一門藝術,距今僅僅一百多年,相比繪畫、詩歌、雕塑等,它要年輕的多。
同時,它也是一門綜合的藝術,融合了多種藝術的精華,並對其進行了改造,它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在觀看電影的同時,既是欣賞電影,也是欣賞這些包含各種類別的綜合藝術。
比如我們在講述美術的電影里,可以欣賞到美術;在講述音樂的電影里,可以欣賞到音樂;在講述雕塑的電影里,可以欣賞到雕塑等。
黑格爾認為,藝術的對象就是自由的具體的心靈生活,它應該作為心靈生活向心靈的內在世界顯現出來。
同樣,電影也是如此。它以影片的形式,藉助視聽語言,把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經歷、人生感悟、情感閱歷等,通過電影藝術的方式恰當地表達出來。
它具有視聽的優勢,因此,能夠更好地表現出人們復雜而敏感的心靈生活,這是它比繪畫、雕塑等,更有優勢的地方。
二、電影中有三美,即「鏡頭美、音樂美、意向美」
電影的美,包括鏡頭美,音樂美,意向美。鏡頭是記錄運動的過程,它裡面的動與靜,平靜如水和跌宕起伏,都能夠產生一種強大的視覺震撼力和情感沖擊力。
在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羅生門》中,能夠感受到這種鏡頭的美,無論是橫拍,豎拍,仰拍,俯拍,跟拍等,都展示出了攝影機的自由性,多變性,帶給觀眾一種美的享受。
這種美,既來源於鏡頭,也來源於它對心靈的沖擊感。比如電影中用晃動的樹葉來表現風,用武士的寶劍來表現他的慾望等,這些細節都處理得特別好。
在吉賽貝·托納多雷導演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里,能夠感受到這種音樂的美,藝術的美。
影片採用浪漫主義的唯美風格,展現了鋼琴的魅力,音樂的魅力,藝術的魅力。1900在船艙中彈奏音樂的時候,無論是大人,小孩,都被琴聲所吸引,沉醉於優美的音樂中,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震撼效果。
在姜文導演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通過光線的多層次運用,獨特的人物旁白,以及舒緩的音樂,營造出青春的意向,燦爛明亮,卻又有一種淡淡的憂傷,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Ⅵ 我們為什麼需要電影
因為我們在電影里可以學到各種知識,這是其一,其二就是電影可以加快經濟流通的速度,第三是,電影可以起到傳播引導文化的導向的作用!
有的時候我們在電影裡面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在電影里尋找到希望和光芒,具體內容是什麼?那要看導演安排的是什麼內容?
需要電影是因為空虛的時候有精神寄託,能夠使自己的時間更加的充實,在迷茫的時候可以樹立目標向自己心中的偶像發展!
每個人的角度都不一樣,每個人的需要的點不一樣,電影是可以作為多角度來展示個人需要的場所,和精神訴說的,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每個導演想展現的事情也是不一樣的
需要電影是因為有的人想訴說,有的人想看別人的故事,有的人想學習,有的人想把精華展現給別人,這都是我們需要的
Ⅶ 為什麼現在電影越來越爛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什麼是好電影?
在回答什麼是好電影之前,我們要先回答什麼是電影?
電影早已經跌落藝術的神壇!藝術電影已經沒落了。於是電影變成了半商品半藝術。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爛片的出現也就有他的必然性了。
現在開始解讀這個問題:1.資本的亂入和追逐,助長電影發展的同時並將同時出現爛片。
資本的根本都是牟利的,而作為電影,想要牟利就要涉及到商業元素,很多時候並不是電影工作者給他賦予的,而是資本強加的。資本有時候是個伯樂,有時候是個地主。
資本大量的湧入,不管是會玩的不會玩的都想來玩一下,於是電影就亂了,沒套路了。爛片的出現也是個必然。2.好電影一般沒有好的資本。
中國電影長久以來比較迷信的東西是演員卡斯,導演卡斯,話題度,在他們身上集中了最優勢的資本運作,而這群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首先想到的是票房,藝術的東西要往後放放了。所以寧肯做一個中規中矩的電影,也不能講了一個冒險的故事。
而一般年輕導演有一個好的題材想要做好,卻找不到錢,於是只能降低成本做成低成本的片子,很多方面就大打折扣了。《那些年》投資了1000萬多一點,其中有一部分是劇本獲獎,後來投資人撤資,九把刀和經紀人又自己投資的。非常用心的一部電影,但是在大陸又有多少年輕導演經歷過這種事呢。
當然馮小剛是個例外,前半生成功的商業電影給他積累了大量的人氣,所以現在他想玩點不一樣的了。3.觀眾在變化,電影的變化跟不上觀眾。
現在最主流的電影製作團隊都是以60後,70後作為班底的,80後少之又少,對於電影觀眾的把握開始有了偏頗,最早的那一套開始失去了效果,於是電影人也會茫然,所謂的爆款相,在沒有被觀眾檢驗之前,只能是扯淡,誰也不會想到小鮮肉大卡司的套路會失敗,誰也不會想到吳京的戰狼2能大殺四方。
(劃重點敲黑板)
拍電影是拍給什麼人看的?
拍給有錢有閑無聊沒事乾的人看的。這一部分人我們來分析一下都是哪類人,年齡大於35歲,基本不可能,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已經失去了自我選擇的權利,更多要遷就家人的意見。
年齡小於15歲的,基本上也不太現實,他們沒有自主選擇權的。
剩下的就是15-35歲之間的人,這一類人還要剔除掉一些上班沒時間的,創業狗沒時
Ⅷ 為什麼電影行業這么賺錢
電影行業這么賺錢,因為它有著市場的需求,電影獲得盈利方式以下:
1、票房收入。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解決了了大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後。大眾開始關注和追求思想,文化藝術的精神價值。而電影是體現這種精神價值觀念體現的手段之一。電影在娛樂,藝術,文化傳播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元素。好的電影作品,大眾的接受度高,直接會拉高票房收入。
2、廣告。現在電影產業蘊含著巨大廣告市場。每當我們看完電影的時候,都會發現會有很多贊助商會去打廣告。這些廣告收都是電影公司的主要利潤之一。
3.音樂。每部電影都有不同的音樂作品產生。這些音樂作品的傳播都會有版權費用。
4.周邊產品。電影產業鏈中,周邊產品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由之衍生出的服飾、玩具、餐飲、旅遊、錄像和電子游戲等產生的收益將遠遠超過了電影院票房。
Ⅸ 電影的作用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需要電影
一部好的電影給你更開闊的眼界,讓你更多的用腦思考,而不是單純的追求視覺刺激。電影的意義就如同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意義在於生活本身,電影的意義在於電影本身。電影里的哲學,比書本更有趣,比生活更明了。電影讓人類延長了近三倍的壽命,它讓人明白了許多窮盡一生都無法明白的道理。用不同角度看待人生,接受你終究平凡的現實,卻永不放棄追求理想,心地善良,熱愛生命,享受當下。也許,明白了這些,你就領悟了人生的真諦。可以激發人最大的想像力和自己達不到的生活體驗。安平覺得小時候在電影上第一次看到大海,那種感覺是很不一樣的。電影幫助我們了解山外山,天外天。通過導演的引領,觀眾能夠有多方面的生活體驗,這是電影能夠給予觀眾的最大禮物。相比之下,我們也能說也只有電影這門藝術能夠給出如此真實以及接近生活的體驗。她有一種鎖定鏡頭的天賦與靈氣,與角色相融一體,氣場大、能量足,盈盈於四周,靜靜地站在那裡,只抬一眼望著你,便能叫你心神盪漾。
Ⅹ 為什麼電影在全球內這么流行英語作文
以美國科幻電影為例:
1、瘋狂與酷斃:美國科幻大片的魅力所在
每個國家都拍電影,但能風行世界的似乎只有美國的影片尤其是科幻片。美國科幻電影之所以引人入勝,主要是其呈現了瑰麗多姿的奇幻世界,給人以種種驚奇的視覺震撼。
2、科幻片不僅提示對未來的憂慮和警示,同時也是「科教片」
有一些科幻片則很接近於真實的科學預測,可以把它們看作「科教片」,比如1993年世界票房價值最高的《侏羅紀公園》,就是把地球生物的演化史的一幕——恐龍時代搬上熒幕。
科幻片不僅僅只有娛樂,也有其警醒世人的嚴肅一面。中國作家哲夫說:「國外的一些科幻作品,如《阿凡達》、《後天》等,好就好在他們有一種對人性的反思,對於未來的憂慮和警示。」
3、科幻片是美國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的國策
影視是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的最佳手段。美國的電視節目有很多是專門講科技的,最著名的就是「發現」頻道。
美國電影風靡全球
在歐洲,電影是一種藝術品;在蘇聯和中國,電影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宣傳品;而在美國,電影則是一種工業商品。
眾所周知,我們提起美國電影總會提到"電影工業"。美國電影人製造電影就像中國南方海邊城市的電子廠流水線生產山寨手機那樣容易。
他們的每一個環節都很專業,當各個環節的成果擺在桌面上,製片方或者導演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成果拼接在一起,然後就萬事大吉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好萊塢的很多掛名導演就如車間里的工人一樣毫無壓力,這讓我們國內奮斗的導演們羨慕嫉妒。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美國科幻電影為何能風靡世界?
以上內容參考:知網-解讀美國電影風靡全球的原因——以《復仇者聯盟》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