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哭了,電影《八佰》為何如此催淚值得一看嗎
「八佰」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人」、「英雄」和一種民族精神。震驚、感動、敬畏,有直擊人心的時刻,有落淚的時刻:被帶著炸葯跳躍的人物所震撼,被那些面對敵人飛機火力勇敢挺身而出的決心所感動,更被所有「勇敢抵抗敵人」的戰士所敬畏!我覺得電影《八佰》值得一看,挺催淚的,理由如下:
6、《八佰》這樣的電影所具備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對歷史的銘記之上,還對現實的當下具有激勵作用:在經歷過疫情與洪水的考驗之後,《八佰》的上映或許能給大眾帶來鼓舞力量,讓大家不忘歷史的同時,也對未來充滿希望——只要民族的韌性不滅,就一定有希望 。 想起片頭打在銀幕上的那句話:「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向所有為保家衛國貢獻過力量甚至生命的戰士們致敬!
7、管虎導演選擇以一些「平凡小人物」的視角作為故事的切入點,不但能刻畫出鮮活有力的戰場群像,還能以小人物的視角去透視家國危難之際的選擇與覺醒,對於觀看者而言,會更有力度,也更能凸顯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刻的那股不屈不懼的韌性。 演員們對角色的演繹也很好地增強了人物的力度,同時也很好了展現了戰爭背景下各類人的不同面貌。
『貳』 《八佰》的價值意義梁靜是怎麼認為的
梁靜作為電影《八佰》的總製片人和演員之一,她認為影片的價值意義是把影片的精神內核傳遞給更多人,通過影片里群眾的覺醒,也點燃觀眾心中的一些民主感和愛國情,每個人一點一滴的變化和成長,映照出一個民族的覺醒歷程。《八佰》的劇情十分緊湊,可以說是全程無尿點,當然也少不了淚點。這是一部絕對令人動容的電影,值得一看。《八佰》是是亞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所以整部電影的視覺效果真的是非常的棒。《八佰》中沒有對於某個大人物進行偉光正式的特別描寫,它更多的是展現普通人面對戰爭時展現出來的人性掙扎,這樣的描述更能深入人心。還有眾多實力派演員加盟,王千源、張譯、姚晨等實力派演員同台飆演技,電影自然格外的好看。 《八佰》的演員王千源、姜武、張譯、李晨、歐豪還有杜淳等塑造的角色每一個都能讓人很有代入感。生死關頭,小人物的恐懼、膽怯還有蛻變成長讓人動容,尤其是歐豪的哭戲看哭了特別多人,還有他飾演的端午犧牲的那一幕太慘了。《八佰》是梁靜的老公管虎執導的一部最近大熱的電影。那麼梁靜作為導演的老婆,當然對這部戲特別上心。他覺得老公為這部戲付出了很多。梁靜認為800的意義就是老公還原了一個。當時歷史的故事。讓民眾更了解那一段的抗日歷史。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老公,做這件事情做的非常對。
『叄』 拍攝《八佰》這部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拍攝《八佰》這部電影,既有歷史意義,也有現實意義。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北平和天津以及整個華北地區落入敵手。
國民政府決定集中主力,在上海跟日軍決一死戰,遏制日軍的 瘋狂攻勢,將上海周圍日軍一舉殲滅。
會議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冗長討論,在11月24日會議通過了《九國公約會議報告書》,會議沒有理睬中國政府關於對侵略者日本進行制裁的正當要求,只是強調九國公約和平原則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適用性,要求中日停止敵對行動,避免局勢升級,坐下和談。這跟沒說一樣,完全是廢話。
而這份報告書公布的時候,淞滬會戰已經結束將近一個月,得意忘形的日軍集中了優勢兵力,矛頭直指凜冽寒風中的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影片的最大意義,就是告訴世人,中華民族是不畏強暴的民族,無論到什麼時候,總有慷慨悲歌之士,所以中華民族才會生生不息,屹立於世界之林。無論是多麼兇狠的敵人,想要中國屈服都是痴心妄想,在中國人民面前,最終只能走向滅亡。
影片還告訴大家,一個國家只有足夠強大,才能抵禦外侮;別把希望寄託在別國身上,沒有足夠的實力,一切都是空想!只有把祖國建設好,才能換來永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