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的名字。》票房過5億是什麼概念 - 知乎
電影《你的名字。》作為引進作品,在中國市場的票房突破五億,這一數據在票房概念上意味著什麼?在影片的對比上,《你的名字。》與國內的《美人魚》和《大聖歸來》相比,票房雖然不在同一量級,但若換算成本土市場,其在日本國內票房超過200億日元,相當於13億人民幣的表現,足見其在本土市場的強勢,且在人口基數較小的日本,其票房成績堪稱驚人。
從票房影響力的角度來看,《你的名字。》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超越了本土的《美人魚》和《大聖歸來》,在各自市場內的影響力可見一斑。雖然在中國市場的票房收入並非影片成功的關鍵指標,但《你的名字。》的上映卻開啟了二次元電影在中國市場的先河。
影片的票房成績,不僅驗證了中國二次元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更展示了年輕人敢於打破民族主義壁壘,敢於支持本土動畫電影的開放態度。這一現象對國產動畫產業形成激勵,證明了製作一部優質動畫作品並非無利可圖,它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並獲得回報。
《你的名字。》的影響力並不僅僅體現在票房收入上,它更推動了中國動畫受眾群體的成熟。主力觀眾20至25歲的年輕人群體,不僅標志著中國動畫受眾的年齡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更意味著「動畫是拍給小孩看的」這一社會認知誤區正在被打破,動畫作品不再局限於兒童市場,而是能夠吸引有獨立經濟能力的年輕人。
綜上所述,電影《你的名字。》在票房上的突破,並非單純的數字增長,而是對中國動畫產業、社會認知以及觀眾群體的多重影響,其影響力遠超票房本身,標志著中國動畫產業的轉型與進步。
『貳』 《姜子牙》接力哪吒,動畫電影市場迎來春天了嗎
哈嘍大家好。繼《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在今夏一炮而紅沖破49億票房大關後,光線傳媒趁熱打鐵官宣了其「神話三部曲」的第二部。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發布定檔海報,宣布將於2020年1月25日上映。
業內有觀點認為,相較真人電影而言,動畫電影具有想像空間大、內容可控性強、長線價值高等優勢。在國產動畫電影滿足高水平製作技術的背景下,突破口在於圍繞人物IP進行故事新編,而我國擁有豐富的神話人物IP儲備。長期來看,隨著我國動畫電影的不斷成熟,市場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叄』 為什麼《銀魂》真人版口碑那麼好你知道嗎
根據空知英秋創作的知名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銀魂》在日本國內火熱上映後。該片在9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上映三天,截至9月3日20點,累計票房6136萬,打破了去年《寄生獸》國內票房紀錄,成為日本真人電影國內上映票房第一位。
簡而言之,《銀魂》真人版是一部挑觀眾的電影,雖然在主創的努力下,看沒看過《銀魂》的動畫和漫畫都完全不會影響觀影,但是否能接受強烈的二次元風格,以及對日漫文化是否有基本的了解,就成為了你能否愉快的欣賞《銀魂》真人版的先決條件。
所以,你需要在走進影院前考慮一個問題,你究竟是否屬於《銀魂》真人版的受眾,這直接決定了你電影票的價值。
『肆』 《銀魂》在內地的票房效果怎麼樣
對於愛看《銀魂動漫》的我特別期待這次真人電影的上映。在上次《博人傳》上映的時候滿懷熱血的去看。結果還是很滿意的,看得我熱淚盈眶。雖然還是比較喜歡鳴人和佐助,在老一代的《火影忍者》原先的版本。但是《博人傳》這一次所表現的更多是新時代的一個人物體現。
然後我搶了一份,槍版的《銀魂》。銀魂的真人版已經把我對銀魂動漫的完全的形象全部毀壞了,即使這樣還是很喜歡。我現在手裡還有兩張電影票,都不知該怎麼辦,但即使這樣,還是很喜歡銀魂系列。因為拍到真人版也是不管是在電影界。或者是商界或者是經濟界也是有很大推動的。電影不喜歡的話,我們還是可以回去看動漫的嘛,還是支持的!
『伍』 《你的名字》票房過5億是什麼概念
《你的名字》票房過5億的概念就是《你的名字》在票房上都是狠狠地賺了一筆。
1、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國內上映,票房已經突破了5億元人民幣,都知道引進電影,客場作戰,和本土電影票房不能比,美人魚和大聖一個打著周星馳的情懷大旗,一個有著國漫崛起的道義制高點,自然不是君名能抗衡的。
4、《你的名字》全球票房3.64億美元,中國大陸票房8367萬美元,成為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日本電影。
(5)二次元電影中國的票房擴展閱讀: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作品於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中國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並尋找彼此的故事。
北京時間2017年8月26日零點於中國大陸的PPTV、bilibili、愛奇藝、優酷網路首播。
該片在全球125個國家發行。2017年1月18日,全球票房收入達到2億8100萬美元,超過《千與千尋》的2億7500萬美元的成績,成為日本電影史上票房收益最高的電影。
『陸』 為什麼中國優秀的電影和動畫票房很低
根據多年的反復市場測試,中國一部面向兒童或年輕人的動畫動漫電影的票房市場空間大概在10億左右,沖到10億就可以開慶功宴了。當然,如果口碑特別好,宣發到位,檔期時間又好又長,又是大IP,又是老少咸宜,同期沒有什麼競爭,排片又給力 ,能沖到更高,但是這具有不確定性,至於哪吒這個是個特例。
實際上日本美國的動畫電影票房高,很多是因為有海外票房,但是中國的動畫電影,還沒有像日本和美國那樣特別成熟的體系能力和營銷能仿鎮廳力。比如早期的迪士尼的基於童話,基於動物的卡通系列,後期追求真實感的3d卡通,日本的二次元風格。基於同一「平台」,很多東西是可以通用的,所以能做到高產出,低成本,高銷量。而中國的動漫基本上還是手工作坊階段,不能連續生產,這部賺了,下一部可能就賠了。唯一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大概就是熊出沒系列。
《深海》的票房現在看來已經不低了,早期是慘一點,《深海》的問題是它的成本管理,這裡面有各種原因導致的延期和超支,導致它遲遲回不旅數了本。
等中國找到獨有或領先的技術路線(不管是水墨還是粒子)還是別的什麼,等中國出現戰略決策和運營管理跟得上的動畫公司,等中國的動畫系列化,國際備隱化,中國動畫的盈利能力就會更穩定,而不是大多數在成本線上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