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關於二戰的電影有哪一些
1.《做人的條件》(《人間的條件》):這部由日本製作的黑白電影,由六部曲組成,包括《純愛篇》、《激怒篇》、《戰雲篇》、《望鄉篇》、《死的脫出篇》和《曠野的彷徨篇》。影片深刻反映了二戰時期日本人的心情和道德困境,講述了他們在這段歷史中的夢想與失落、被迫與真心。影片被認為日本反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以及獲得1959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的名次。
2.《望鄉》:雖然故事並非發生在二戰期間,但這部影片描繪了二戰前夕的事件。它在日本反響平平,卻在中國獲得了巨大贊譽,包括巴金等人的高度評價。影片沒有簡單地將日本民眾視為戰爭的受害者,而是批判了日本社會的冷漠,並通過「南洋姐」的故事,對日軍的侵略行徑進行了諷刺。
3.《虎!虎!虎!》(《偷襲珍珠港》):這部美日合作的電影,與《珍珠港》同樣改編自同一部小說,但重點不同。《虎》以客觀的角度審視了歷史事件,並未為任何一方辯護,而是盡量客觀地展現了日軍和美軍之間的沖突。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可能顯得有些蒼白,但它對歷史的忠實度較高,幾乎可以當作歷史紀錄片來觀看。
4.《再見螢火蟲》(《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片雖然試圖表達日本民眾也是戰爭受害者的觀點,但它在傳達這一信息時,忽略了戰爭的歷史背景。影片由高畑勛導演,而非宮崎駿,雖然它獲得了不少人的同情,但在評價時,我們不能忽視戰爭的歷史真相。
5.《人證》(《人性的證明》、《人間的證明》):這部影片講述了戰後日本女性的生活,尤其是那些與美軍士兵有關系的女性的遭遇。影片中的演員許多有類似的經歷,這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影片批判了那些為了自己的名譽而掩蓋過去的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導演佐藤純彌後來執導了被認為有「招魂」爭議的《大和號》。
『貳』 請問日本有沒有拍過戰爭片,如果有請介紹一下片名,包括侵華戰爭等
二戰題材系列(戰後昭和):《戰艦大和》、《潛艇呂字型大小》、《人間魚雷回天》、《姬百合之塔》、《啊!零式戰機》、《啊!海軍》、《啊!江田島》、《啊!特別攻擊隊》、《啊!陸軍隼戰斗大隊》、《啊!海軍特別年少兵》、《海兵四號生徒》、《太平洋之鳶》、《山本五十六》、《軍閥》、《決戰沖繩》、《太平洋風暴》、《太平洋之翼》、《奇斯卡:奇跡大作戰》、《獨立愚連隊(1-2)》、《軍中黑幫》、《陸軍殘虐物語》、《聯合艦隊》、《燃燒的零式戰機》、《大日本帝國》、《山本元帥與聯合艦隊》、《春婦傳》、《人的條件(1-3)》、《戰爭與人(1-3)》
『叄』 日本拍的二戰電影
1、少年H
《少年H》是由降旗康男執導,水谷豐、伊藤蘭、吉岡龍輝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以二戰中的兵庫縣神戶市為舞台,講述了人稱「H」的少年妹尾肇,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上演的一段歡樂、淚水、勇氣相互交織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8月10日在日本上映。
2、阿基米德之戰
《阿基米德大戰》是山崎貴執導,菅田將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9年7月26日上映。
該片根據三田紀房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被稱為「日本阿基米德」的天才數學家櫂直發現了日本海軍造艦計劃中隱藏的陰謀,決心糾正國家機器中的不正之風的故事
3、永遠的0
《永遠的0》是由山崎貴執導,岡田准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馬,濱田岳岡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日本戰爭劇情片。
該片中時空在太平洋戰爭與現代社會間交替,主要講述了有志青年佐伯健太郎對祖父生前戰友進行探訪追憶,以及探尋戰死的祖父宮部久藏的過去的經歷的故事。該影片於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5年在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

4、一封明信片
《一封明信片》是由日本發行的114分鍾劇情電影。該片由新藤兼人編劇、執導,豐川悅司、大竹忍、柄本明、大杉漣、六平直政等主演,於2011年8月6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是導演新藤兼人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創作,講述了一個士兵的死亡,帶給家庭崩潰與重生的故事
5、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是由日本東映映畫製作發行的141分鍾傳記影片。該片由成島出執導,役所廣司主演,玉木宏、瀨戶朝香、香川照之、田中麗奈等共演,於2011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該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反戰」軍官山本五十六在處理珍珠港事件上的苦惱,以及想方設法盡早結束戰爭的故事。
『肆』 值得一看的日本二戰電影二十七部點評
日本二戰電影,是一部歷史與情感交織的藝術畫卷,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索其中的光影世界。以下是我精心挑選的二十七部經典之作,每部都以獨特的視角,揭示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復雜。
- 《原爆之子》(1952) - 5/5 - 紀錄片般的震撼,直面廣島原爆的恐怖,真實記錄歷史的痛。
- 《太平洋之鷲》(1953) - 4/5 - 海軍將領的命運沉浮,反思戰爭的代價與抉擇。
- 《二十四隻眼睛》(1954) - 5/5 - 反戰主題下的師生情深,觸及心靈的柔軟與堅韌。
- 《人間的條件》(1959-1961) - 5/5 - 長篇史詩般的反戰畫卷,揭示人性在戰爭中的黑暗面。
- 《太平洋之嵐》(1960) - 4/5 - 中途島戰役的深刻剖析,戰爭與個人命運的交織。
接下來的電影,以反戰與小人物命運的交織,呈現出戰爭的冷酷與溫暖:
- 《啊!特別攻擊隊》(1960) - 3/5 - 小人物的犧牲與抗爭,反戰精神的微弱光亮。
- 《啊!零戰》(1965) - 3/5 - 零戰飛行員的悲壯故事,戰爭下的個人命運悲劇。
- 《赤色天使》(1966) - 5/5 - 戰地情色與反戰交織,護士的奉獻與犧牲。
- 《日本最長的一天》(1967) - 4/5 - 昭和動盪時期的縮影,歷史的動盪與人心的劇變。
這些作品中,不僅有海軍名將的風采,還有對軍國主義與戰爭反思的深入探討:
- 《山本五十六》(1968) - 展現海軍將領的復雜形象,戰爭與個人命運的交織。
- 《啊!海軍》 - 軍國主義的崛起與右翼批判,歷史的沉重反思。
- 《軍閥》 - 昭和動盪的縮影,自欺與自毀的警示。
繼續深入,我們看到了戰爭史詩中的鮮為人知,以及瞎指揮與末日情緒的碰撞:
- 《戰爭與人》 - 深入挖掘歷史事件,戰爭對人性的深刻影響。
- 《血戰沖繩島》 - 指揮失誤與絕望情緒的交織,戰爭的殘酷無情。
- 《決戰航空隊》 - 特攻作戰的歷史回響,歷史的厚重感與個人抉擇。
從二·二六兵變到全面侵華的影響,每部電影都以獨特的方式講述歷史:
- 《動亂》 - 二·二六兵變的混亂與侵略的連鎖反應。
- 《聯合艦隊》 - 沉船與反思,歷史的榮譽與哀歌交織。
- 《大日本帝國》 - 夢想與現實的碰撞,對美化戰爭的質疑。
技術與人性的碰撞在:
- 《激情燃燒的零式戰機》 - 飛行員的英勇與技術的反思,戰爭的雙重面相。
- 《落陽》 - 軍國主義的輓歌,英雄的落幕與歷史的沉思。
女性在戰爭中的角色也在部分電影中得以展現:
- 《間諜佐爾格》 - 間諜悲劇與犧牲的意義,戰爭中的道德抉擇。
- 《赤月》 - 戰爭與愛情的交織,情色元素下的深刻探討。
《廣島·昭和20年8月6日》 - 反戰青春題材,以年輕的視角反思戰爭的創傷。《男人們的大和》 - 戰艦的紀念與反思的缺失,歷史的教訓與反思。《暴風女神》 - 全面展現戰爭的復雜性,人性與命運的交織。每部電影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是對戰爭的深刻反思,也是對人性的深度剖析。它們不僅描繪了戰爭的殘酷,更揭示了我們在歷史洪流中的位置。讓我們在光影之間,感受戰爭的冷酷與人性的溫暖,尋找那些被歷史銘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