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僵屍大時代哪裡可以看
優特電影網。
《僵屍大時代》上映於2003年,錢升瑋執導,由陳國坤,文健,於榮光,張智堯,林雪,周文健,計春華等主演的僵屍大時代在中國香港熱播,豆瓣評分:6.0分 ,影迷口碑都很不錯。
影片講述了茅山師傅和四名弟子追蹤僵屍蹤跡來到一個叫大方伯的村莊,並且隨之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❷ 魏君子《僵屍大時代:香港僵屍片來龍去脈》(2003)
《僵屍大時代:香港僵屍片來龍去脈》(2003)中揭示了香港僵屍電影的興起與衰退歷史。在20世紀80年代,香港的僵屍電影逐漸受到國際市場的關注,特別是《千機變》的成功,使得許多電影人重新考慮拍攝僵屍片的可能性。然而,盡管如此,香港的僵屍電影似乎越來越缺乏本土文化特色,反而傾向於模仿西方的「吸血鬼及僵屍片」。《千機變》在動作打鬥和僵屍特徵設計上,展示了對西方電影如《刀鋒戰士》的借鑒。這反映了香港僵屍電影在向西方風格靠攏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其本土特色。
在回顧香港僵屍片的歷史時,可以發現其盛衰與文化交融密切相關。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的驚悚鬼怪電影發展緩慢,僵屍片更被視為被遺忘的題材。然而,隨著《瘋劫》、《撞到正》、《凶榜》等電影的出現,香港的驚悚鬼怪電影開始大行其道。洪金寶的《鬼打鬼》系列則開創了「靈幻功夫片」潮流,這標志著香港的僵屍電影逐漸融入了本土民俗趣味和功夫元素,與西方僵屍電影形成對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僵屍先生》。這部電影結合了民初背景、師徒關系、鬥趣情節等元素,同時吸收了民俗傳說中的細節,如糯米、墨線、桃木劍等,用極其專業的「茅山」手法施展開來。盡管在某些方面借鑒了西方吸血鬼及僵屍片,但整體仍體現了中國傳統民俗趣味。《僵屍先生》的成功不僅引發了香港僵屍電影的熱潮,更使得港台片商看到了盈利的機會。
然而,香港僵屍電影的熱潮在1990年代中期逐漸消退。雖然出現了《捉鬼合家歡》、《驅魔警察》等作品,但總體上反映了香港僵屍電影創作的多元化,同時也體現出觀眾對這類題材的厭倦。隨著王晶的賭片和徐克的武俠片的興起,僵屍題材電影逐漸淡出市場。盡管林正英等人的努力嘗試,如《非洲和尚》等作品,但最終香港僵屍電影陷入了絕境。
在電視熒屏上,林正英的《僵屍道長》系列劇集繼續著茅山僵屍片的風潮,但在他去世後,香港僵屍電影的傳承問題日益凸顯。90年代末至新世紀初,雖然出現了《生化壽屍》、《我和僵屍有個約會》等作品,但與傳統僵屍電影相比,它們更多地借鑒了西方元素。《我和僵屍有個約會》因其主題的深度和製作精良而大受歡迎,但並未延續到大銀幕上。
近年來,香港僵屍電影的創作出現了回歸傳統趨勢,如《趕屍先生》和《僵屍大時代》等作品,旨在回歸本土民俗特色。然而,《僵屍大時代》雖然保持了徐克一貫的冷峻風格,但在內容和細節上存在不足,最終未能取得預期的成功。
現今,香港僵屍電影似乎面臨著創新與傳承的挑戰。雖然羅志良等導演聲稱將給僵屍角色一個全新的形象,但能否成功還需時間的檢驗。總體而言,香港僵屍電影的歷史揭示了跨文化交流與本土特色的融合與沖突,以及如何在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尋求新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