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三星伴月電影全集

三星伴月電影全集

發布時間:2025-02-04 14:58:51

① 台灣山謠 ① 陰錯陽差,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高山青,澗水藍

高山青 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鄧禹平《高山青》

電影《三星伴月》主題歌:何日君再來 作詞:沈華,作曲:劉雪庵 1946年,抗戰結束,大上海百業待興。 天還沒亮,失魂落魄的張愛玲就出發去千里尋夫,意氣風發的吳國楨已經就任了上海第一任市長。衣不蔽體的蘇北難民湧入上海灘,為了籌劃振災,第一屆上海小姐選舉風光綺麗。中電一廠的趙丹與黃宗英,正在電影《幸福狂想曲》中愛得死去活來。上海電影圈的達人柳氏兄弟,又新成立了國泰影業公司,請來田漢等上海灘頭牌的編劇,想大幹一翻,歷史就象萬花筒,你看著它時,眩目生花,風光無限,其實身在其中,你卻只能感嘆生不逢時。八年抗戰剛剛結束,內戰之火又從東北燃起。大上海物價飛漲,別說看電影了,剛剛看到和平曙光的上海人,緊接著又要准備勒緊褲腰帶的窮日子。國泰影業公司一出生,就註定了只不過是中國電影史上曇花一現的一朵小花。它還沒來得及拍出多少值得紀念的大作,三年後,上海解放,繁花舊夢皆成雲煙。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淚灑相思帶 ——沈華《何日君再來》

也就是在國泰影業公司成立的那年,公司里有個來自四川的年青人叫張英,這小子特別喜歡稀奇古怪的故事。那年,他偶然翻到一本《旅行》雜志,上面介紹了台灣地區阿里山著名的吳鳳廟(忠烈祠)歷史,福建漳州人吳鳳在台灣的歷史上很出名。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清庭為緩和台灣番漢矛盾,派吳鳳出任阿里山通事。仁心宅厚的吳鳳,深得台灣原住民的尊敬。在任時,吳鳳發現阿里山的部落(鄒族)有獵人頭祭祀的舊習,深感不人道。他先是勸鄒族族長改用牲口祭祀,被族長以先人祖例為由拒絕了。折衷之下,改成了由吳鳳每年提供一個死囚。然而吳鳳制下,不願殺人,哪來死囚。最後為了完成承諾,改變部落民獵人頭的陋習,他白馬紅衣,出現在部落民獵人頭的獵場,被鄒族的戰士砍下了頭。當族長發現,這個頭是他很尊敬的吳鳳時,非常後悔,從此立下重誓,再也不用人頭祭天。原住民為了紀念吳鳳,在阿里山修建了吳鳳廟,廟中的匾牌上有四個字——仁心有勇。 張英很喜歡這個故事,他找來自己的同姓哥們——張徹,以這個故事為基礎寫了一個劇本——《阿里山風雲》,在這個歷史故事的基礎上,敷衍出一段愛情故事,計劃拍成一部愛情歌舞片。1947年電影廠決定投資拍攝張英、張徹編寫的這個多少有點脫離現實的本子,由張英、張徹聯合執導,在台灣地區實地取景。現實已經夠苦了,大約是需要一些不切實際的歌舞,幫我們忘記現實,沉醉不知歸路。

1947年的阿里山,山深水遠,和大戰中的中國彷彿是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時空。不過當張徹、張英鑽進這個不願被人驚擾的世外桃源時,卻發現這個深山老林里,除了日本人留下的舊火車,根本不具備拍電影的條件。不得已兩人只能移師到花蓮。一番折騰已經是1948年的夏天,在花蓮一位戲院經理的幫助下,全劇組都住進了當地的阿美族部落,這位熱心的戲院經理,幫他們說服了部落頭人,頭人爽快地答應,會為劇組提供住宿和300多個能歌擅舞的群眾演員。去台灣旅遊過的人大約都知道,花蓮,隔三差五就會地震兩下,當時拍攝的艱苦可想而知。張英後來回憶:由於台風和地震影響,每天只能工作半天,晚上無事,他們就請阿美族的少男少女唱歌跳舞,順便用帶來的鋼絲錄音設備錄音采風,張徹依據當時聽到的旋律,整理出兩首山歌,由台灣當地的詩人丘斌存作詞,讓扮演山地姑娘的張茜茜、李義珍主唱。這下女主角吳驚鴻不開心了,她也要有自己的主題歌。為此她還告狀到電影廠廠長、電影的製片徐欣夫那裡。不得已,兩位年青導演趕緊為吳妹妹加歌,還要補拍外景,他們選定了一處森林瀑布。拍外景加戲其實都是小菜,寫歌就有點麻煩了。據說導演張徹是有點音樂功底的,他憋了半天,坐在瀑布前哼了好一陣,然後興奮地叫來場記兼演員鄧禹平,讓他根據自己哼唱的旋律,就地填詞,首句就是「高山清、碧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張英看了歌詞後,就提了一個意見,請將「碧水藍」的「碧」字改成「澗」字,於是就有了這首後來傳遍大江南北的《阿里山的姑娘》,它原名叫《高山青》。

《高山青》民樂改編曲 山裡不知日月,當張氏哥們的電影終於拍好時,海峽那頭的中國已經解放,國民黨逃到台灣。顯然電影膠片已經沒法送回新上海上映,整個劇組都留在了台灣。陰錯陽差,這部歌舞片在1950年時,一不小心就成了台灣電影史上,第一部在台灣拍攝、在台灣公映的電影。說實話,《阿里山風雲》實在是一部不怎麼樣的歌舞片,連當年的海報都設計得讓人噴飯。但是幸好,美女發飈,逼著張導加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小曲《高山青》,否則誰還記得一部爛片?電影很快就被人忘記了,但這首歌卻在當時的台灣民間,傳唱一時。在台灣的大山裡,有很多我們不熟悉的、能歌擅舞的原住民。我們習慣性把他們統稱為——高山族,他們使用一種據說源自古越語的古老語言,他們的音樂也自成一格。至於張導的這首《高山青》,到底是不是台灣原住民的曲調,這事真不好說。導演之一的張英堅持,這是他哥們張徹的絕對原創。至於歌詞,被逼填詞的鄧禹平回憶說:在花蓮,他沒看到劇本里說的阿里山,但是他覺得青山秀水的地方都差不多,在他寫歌詞時,心中的山水與姑娘其實是他四川廣安的老家。註:花蓮在台灣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靠中央山脈,而阿里山在台灣西南部的嘉義,鄧禹平是鄧小平的同族。張徹卻從來沒把這首歌的創作當回事,實際上,這首傳遍了全世界的歌,也從來沒給他帶來一分錢的版稅。這部他和張英合導的電影,當時的票房也很慘淡。淡得讓他都忘記了,那些住在台灣森林裡的故事。但張徹是個很能折騰的人,他後來去了香港,成了香港新武俠片宗師級的大導演,也是吳宇森的老師,他拍攝的《獨臂刀》和《馬永貞》,在中國武俠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香港著名的詞曲人黃沾曾為他寫過一幅對聯:高山傳天籟,獨臂樹雄風。張徹忘記的,其實人們都還記得。他從來沒寫過原創曲,根本就不是音樂人。但他的確聽了一個夏天的阿美族歌舞,那些質朴的旋律與節拍大約早已滲透到了1947年張徹的血液里。於是,張口成歌......不管怎麼說,這支優美歡樂的名曲,很符合台灣原住民山歌經典的曲式與高山族熱情的舞蹈。

電影《阿里山風雲》主題歌:高山青 (也稱《阿里山的姑娘》) 作詞:鄧禹平,作曲:張 徹 真正讓這支歌成名的,其實是鄧麗君。1969年在台南山區出生的台灣女歌手鄧麗君,翻唱了這支20年前的電影插曲,收錄於專輯《何必留下回憶》之中。的確我們每個人的回憶,都象是一座小小的森林,被遺忘在時光的盡頭。唯有這支歌,象飛出山林的鳥兒,沿著時光的五線譜,展翅撲飛。你不知道它要尋找什麼,也不知道它還記得什麼。1969年,鄧麗君剛剛16歲,還沒有去日本。在台灣,她是個剛剛出名的夜總會歌手,台北七重天夜總會的頭牌。少女時,她充滿活力的透亮嗓音,讓這支優美的歌曲,意外地飛出了寶島,傳遍了全世界。以至於大凡有華人之處,就有人哼唱這支歌。所以,如果你要問我,心目中水一樣的阿里山姑娘長啥樣子,我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鄧麗君。然而,眾所周知,一代歌後鄧麗君並不是台灣原住民。這是個美麗的誤會。人生有很多美麗的誤會,那水一樣透明的姑娘,那山一樣堅忍的男兒,那海一樣寬闊的思念,那風一樣飄散的往事,都在歌中......——未完待續——

閱讀全文

與三星伴月電影全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電影資源在哪裡看 瀏覽:377
手機怎麼樣看小電影 瀏覽:560
戰妻電影手機在線播放 瀏覽:491
經典的邂逅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9
十大強奸題材打真軍電影 瀏覽:555
泰坦尼克號完整版電影天堂下載 瀏覽:818
微電影網路競爭平台的推動 瀏覽:478
有精彩片段的香港電影 瀏覽:435
怎麼搶抖音電影票 瀏覽:786
愛微電影免費觀看郭敬明 瀏覽:103
迷失北京的電影解析 瀏覽:176
葉問前傳免費完整電影 瀏覽:943
裸體免費藝術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91
網上買電影票怎麼看哪裡是走廊 瀏覽:676
k5手機電影網福利片 瀏覽:291
高原電影上海 瀏覽:491
有關二戰的空戰電影 瀏覽:34
買電影票時怎樣修改手機號碼 瀏覽:142
電影是如何誕生的經歷 瀏覽:744
恐怖電影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