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豫劇代表作有哪些
1、豫劇《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的歷史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品位和所擁有的特殊地位是無可爭辯和替代的。該劇由河南豫劇院三團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於鄭州,編劇楊蘭春,導演楊蘭春、許欣,音樂設計王基笑、姜宏軒等,舞台美術設計關朋。魏雲飾銀環,王善朴飾拴保。同年6月調京演出。在其後的演出中,魏雲主演銀環,馬琳飾演二大娘,高潔扮演過拴保娘。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戲曲藝術片。
② 豫劇有什麼劇目 傳統劇目: 現代劇目:
傳統劇目有《春秋配》、《梵王宮》、《三上轎》、《黃鶴樓》、《三拂袖》、《滌恥血》、《桃花庵》、《對花槍》、《天地配》、《鍘美案》、《龍鳳令》、《玉虎墜》、《十面埋伏》等。
現在劇目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
1、《春秋配》
豫劇《春秋配》是豫劇大師陳素真的代表劇目,是豫劇傳統劇目。
該劇描寫的是李春華與姜秋蓮歷經坎坷和磨難終成姻緣的感人故事,劇名因取自劇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春秋配》是一出傳統唱功老戲,很多劇種都有,人物眾多,情節曲折冗長,後多隻演「撿柴」「砸澗」兩折。尤以「撿柴」一場最為經典,這也是陳素真花費心血精益求精之作。
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於一體的摺子戲,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際談情說愛的畫面,展現出主人公姜秋蓮率真的性格,及敢於大膽追求愛情的勇氣。
2、《三上轎》
《三上轎》,豫劇傳統劇目,戲全本《假金牌》之一折。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戲),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被豫劇皇後陳素真改編加工整理後,轟動大中原。
14年後(1944年)陳素真將此劇傳授於豫劇大師崔蘭田,崔蘭田宗深沉、悲壯的豫西調,她將此劇改為豫西調唱腔,仍造成巨大轟動。
此後又被越劇、評劇、秦腔、黃梅戲、廬劇、河北梆子、晉劇、蒲劇、川劇、平調、淮海戲、懷調、泗洲戲、淮劇等其它劇種移植了此劇。
3、《三拂袖》
豫劇《三拂袖》是樊粹庭先生為豫劇皇後陳素真大師編寫的第三部大戲。1935年10月初,陳素真先生首演《三拂袖》飾-蔣琴馨,並贏得「豫劇皇後」桂冠。
1950年代豫劇名家王敬先演出此劇目曾轟動開封。1961年前後,鄭州市豫劇團也演過此戲,主演陳派弟子華翰磊,導演崔希學。
宋時,侍郎蔣紀光因拒婚被奸相龐俊德誣為反叛害死。其妻女逃難途中,蔣妻病倒。幸遇鄭員外救回家中撫養。
蔣女琴心與鄭子定遠在朝夕相處中漸生感情,不料鄭為子另娶於氏,琴心乃於母死後留帖拂袖而去;土匪作亂,鄭家遭難,定遠父母皆死,琴心救出於氏,不意於氏生妒,琴心二次拂袖而去;女扮男裝,冒定遠名考取文武狀元。
適西羌造反,琴心掛帥出征,鋤了私通西羌的內奸龐俊德,平亂定國。定遠夫婦尋找琴心,三人相遇,盡釋前嫌。琴心不顧眾人挽求,三次拂袖而去。出家為尼,遁入空門。
4、《朝陽溝》
豫劇《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的歷史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品位和所擁有的特殊地位是無可爭辯和替代的。
該劇由河南豫劇院三團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於鄭州,編劇楊蘭春,導演楊蘭春、許欣,音樂設計王基笑、姜宏軒等,舞台美術設計關朋。魏雲飾銀環,王善朴飾拴保。
同年6月調京演出。在其後的演出中,魏雲主演銀環,馬琳飾演二大娘,高潔扮演過拴保娘。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戲曲藝術片。
5、《香魂女》
兩代女性凄美命運的詮釋,兩顆心靈如泣如歌的傾訴,兩情畸戀相依相托的悲歡,兩種解讀亦褒亦貶的話題。
該劇改編自周大新的中篇小說《香魂女》,原名《香魂塘畔的女人》,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榮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主演汪荃珍榮獲第十九屆戲劇梅花獎。
劇本由河南著名劇作家姚金成改編自河南鄧州市(原屬南陽所轄)作家周大新中篇小說《香魂塘畔的香油坊》。講述了兩代女性的凄美命運之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豫劇
③ 經典戲劇有哪些
1、《空城計》
《空城計》是傳統京劇的經典劇目,敘述的是諸葛亮因馬謖自持才能而失掉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軍15萬攻打諸葛亮駐地西城。
當時,諸葛亮所部精銳俱已遣出,西城空虛,只有駐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敵眾,萬分危急。諸葛亮定空城之計,以城門大開,從容不迫,若無其事地登上城樓觀山賞景,飲酒撫琴。
司馬懿兵臨城下,見諸葛亮端坐城樓,笑容可掬,焚香彈琴,疑惑不已,深恐中計,疑有伏兵,不進而退。再次復回攻城,遇趙雲抵擋而收兵。
2、《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表演的梅派經典名劇之一。主要內容是:秦末,楚漢相爭, 韓信命李左車詐降項羽,誆項羽進兵。
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將項羽困於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項羽突圍不出,又聽得四面楚歌,疑楚軍盡已降漢,在營中與虞姬飲酒作別。虞姬自刎,項羽殺出重圍,迷路,至烏江,感到無面目見江東父老,自刎江邊。
3、《天仙配》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講述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1952年班友書等改編了《路遇》一折,將董永由秀才改為農民,將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為「思凡下嫁」;
1953年陸洪非改編了全本,形成了《賣身》、《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七場戲;後來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不斷磨合定型為始於《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次。
該劇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4、《夫妻觀燈》
黃梅戲的經典之作,說的是元宵佳節,青年農民王小六帶著他的妻子進城看燈。城裡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各色各樣的燈——龍燈、獅子燈、螃蟹燈——來來往往。
一批一批的走過去。夫妻二人看完花燈之後。興高采烈的回家去了。
5、《貴妃醉酒》
京劇《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是一出載歌載舞的單折歌舞劇,取材於中國唐朝歷史人物楊貴妃的故事,經過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創作、表演而廣為認知,是梅派代表劇目之一。
該劇描寫的是楊玉環深受唐明皇的榮寵,本是約唐明皇百花亭赴筵,但久候不至,隨後知道他早已轉駕西宮,於是羞怒交加,萬端愁緒無以排遣,遂命高力士、裴力士添杯奉盞,飲致大醉,後來悵然返宮的一段情節。
《貴妃醉酒》通過優美的動作和華美的唱詞、曲調,表達楊貴妃由期盼到失望,再到怨恨的復雜心情。
④ 經典的評劇戲劇電影除了花為媒還有哪些
評劇電影不是很多,早年間拍過「秦香蓮」,魏榮元主演;「劉巧兒」,新鳳霞主演;八十年代初期,有過一部評劇藝術片「楊三姐告狀」,谷文月、趙麗蓉主演;還有過一部北京電影製片廠和河北電影製片廠合拍的電影「嫁不出去的姑娘」,講述的是現代農村年輕人婚姻戀愛的故事。
大致上記得這幾部,遺憾的是評劇好多經典戲目『奪印』、『向陽商店』、『金沙江畔』『小女婿』、『對花槍』等等等等都是錄了音,沒有留下電影資料。
⑤ 經典豫劇劇名
1、穆桂英掛帥
講的是北宋年間楊家將的事,唱的是報國忠君的大戲,那一年,楊家將屢次擊潰遼軍,保住了大宋朝的大好河山,天下太平二十餘載。怎奈昏君無道,聽信奸佞讒言,佘太君攜子孫辭官河東,這一去就是二十餘年。
不久,遼東安王起兵造反,率軍侵犯邊關,邊關告急,佘太君聽說後,曾派楊洪去探軍情。雖然此時的天波府沒有兵權,辭官回鄉,但是佘太君一直心系國家。楊洪回來之後,稟報軍情,佘太君聽說後心裡非常擔心,不知道是何人領兵作戰。
於是把楊宗保,穆桂英等人召集起來商討如何應對,眾人商議之後,決定派遣文廣、金花進入汴京城內打探。文廣、金花進入汴京城內,正看見張貼皇榜,校場比武點兵,兩人商量後便進入了校場。這時候主持點兵工作的正是堅持王強,他有自己的小算盤,想要他的兒子王倫做將軍。
2、對花槍
講的是隋朝末年,羅藝少年時,進京赴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薑桂芝父親救回家中,並讓女兒薑桂芝向羅藝傳授姜家花槍,二人一同練習花槍,彼此愛慕,由姜父做主,結為夫妻,一年後,羅藝再次赴京應試時薑桂芝已身懷有孕。
離別後,音訊難通,薑桂芝父母亡故,攜子離開家鄉,流落在龍口村,隋朝戰亂四起,羅藝投奔瓦崗寨,又娶秦氏,生子羅成。四十年後,瓦崗寨史大奈,責於秦氏和兒子羅成,又怕在眾人面前有失自己長者尊嚴。
3、花木蘭
講的是北朝時番邦犯境,邊關告急。花木蘭的父親列名徵兵軍帖。木蘭慮及老父體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決定女扮男裝,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從軍。木蘭辭別雙親,披星戴月,快馬加鞭,奔赴邊關。
途中,她還結識了幾個朋友,全是應征入伍的戰士,相伴同行。他們在接近前線時,忽聞戰鼓齊鳴,殺聲震天,魏軍正與敵兵交戰,突力子等三人夾戰魏軍賀元帥,木蘭一馬當先,殺退敵人。從此,她便得到賀元帥的賞識。
戎馬倥傯,十二年過去,身經百戰的木蘭已晉升為將軍。某夜,木蘭外出巡營,忽聽群鳥飛鳴,她料想必是敵兵前來偷襲,驚起宿鳥。便稟告元帥,建議四面埋伏,智擒敵酋。果然,敵軍中計,突力子被擒。
元帥擬為木蘭封官進爵,並把愛女許與將軍。木蘭不慕官爵,更不能與元帥之女成婚,只求賜與千里馬,回故鄉探親。木蘭返回桑梓,脫去戰時袍,換上舊時裝。朝廷冊封木蘭為尚書郎,元帥率領眾將,抬著禮物,親臨花家,請見花木力將軍。
木蘭出堂,相見之下,元帥驚訝不已。於是,木蘭細述從軍經過,元帥盛贊木蘭不愧是一位巾幗英雄。
4、三上轎
講的是明萬曆中期,首相張居正之子張秉仁見同窗李通妻崔氏貌美,心懷不良,邀李赴宴,將其毒死。李父鳴官,知府黃成玉畏張之勢,斷崔氏為張妾。
崔氏先索壓轎銀三千兩以養公婆。再約事三件,一請知府為媒,二要新人房中免去燈火,三要張秉仁披麻載孝為李送葬。張皆從之。
將上轎,不忍離公婆,幼子;上而復下者凡三,最後決別而去。夜入洞房刺殺張秉仁遂自刎身亡。《三上轎》正是崔秀英懷揣利刃,哭別李桐靈堂、公婆、嬌兒的場面。抓住「三哭三別」的剛烈不屈,唱腔表演愈發悲壯感人。
5、桃花庵
豫劇《桃花庵》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傳統劇目,許多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都曾演唱過此劇。其中,尤以桑振君大師的演唱別具一格。該劇充分體現了桑派藝術「口伶齒利,字乖音巧」的演唱風格和閃、滑、搶、離的演唱技巧,成為桑派的優秀代表劇目之一。
講的是一段跨越十六年時間的悲歡離合故事。九盡春回之時,竇氏登門樓思念自己十餘年前離家的丈夫張才,恰逢知府蘇昆之子寶玉經過門前,竇氏因其酷似丈夫張才,便把他認為義子。時光荏苒。
四年後的一天,貧婆王桑氏長街叫賣衣衫,竇氏認出此衫乃是張才之物,一再逼問,王桑氏道出實情。原來舊衣來自虎丘山桃花庵女道姑陳妙善處。竇氏遂與小郎以燒香為名前往桃花庵中。在庵中,竇氏探問妙善,妙善極力隱瞞。
竇氏又設計與妙善結為金蘭,將她請至家中。在竇氏的旁敲側擊、一再追問下,妙善只得道出當年隱情。原來十餘年前,張才虎丘逛會偶遇妙善,兩情相悅,在桃花庵內成就魚水之歡。不料三月後,張才染病身亡,妙善也身懷有孕。
產下男嬰。妙善托貧婆王桑氏將男嬰送與他人,並且用張才的外衣包裹著嬰兒。道出實情後,竇氏與妙善盡棄前嫌,兩人又從王桑氏口中得知,知府之子便是當年她轉送的男嬰,也就是四年前竇氏認下的義子寶玉。此刻,寶玉高中狀元。
竇氏與妙善到蘇府認子,蘇夫人不允。三人爭執起來。寶玉深明大義,生養之恩皆不敢忘,於是一子認下三母,一家團圓,皆大歡喜。由於幾位主要演員的唱功和表演功底十分深厚,嗓音清脆、明亮、甜潤、俏麗,且隨著劇情時而婉轉、時而高亢。
時而緊張,時而松緩,或如泣如訴,或如珠玉落盤,清脆分明,擲地有聲。尤其是苗文華扮演的竇氏,扮相俊美,舉致優雅,持重大方,風格委婉俏麗,一亮相便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叫好。
她的演唱委婉細膩、字乖韻巧,以情傳聲,聲情並茂,使觀眾能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而引起共鳴。再加上劇情的輾轉起伏,絲絲入扣,深深吸引著觀眾,精彩之處不時爆發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