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鐵道游擊隊有哪些值得重新回味的細節
老版《鐵道游擊隊》電影在1956年全國上映,領銜主演的的都是我們很熟悉的老藝術家,其中有秦怡和曹會渠。電影主要講述了山東棗庄以及臨城附近的游擊隊隊員們共同抗日的故事。而且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重新去回味。
其次,電影中人物的性格設定和身份設定很統一,沒有反轉劇情,而且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是游擊隊員們在有計謀的李正和勇敢無畏的劉洪帶領下,一次次取得了革命的勝利,也讓我們看到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本質。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屬最後的湖上化妝突圍。後來聽說這個片段沒有在微山湖拍攝,因為導演感覺取景不是很理想,所以把大部隊拉到了太湖,拍攝了那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導演的用心,讓觀眾對這部影片久久不能忘懷。
Ⅱ 鐵道游擊隊的主要演員是誰
《鐵道游擊隊》的主要演員包括:趙恆煊、劉長純、史蘭芽、張亞坤、劉凌志等。
1、劉洪
演員趙恆煊
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劉洪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撼動的,他是鐵道游擊隊的創始人,絕對的核心人物。可以說鐵道游擊隊的發展很大成分依賴於劉洪的個人性格魅力,鐵道游擊隊的成員對劉洪是發自內心的敬佩和愛護。
2、李正
演員劉長純
李正這個人物在鐵道游擊隊中起到思想核心的作用,他主抓思想工作,從政治上領導鐵道游擊隊,有他這樣一個人在,鐵道游擊隊就不會走彎路,也避免了很多魯莽事情的發生。
3、芳林嫂
演員史蘭芽
芳林嫂是劉洪之妻。機智勇敢又具有堅定的斗爭信念卻不乏溫柔的女性形象。她在劉洪的影響以及多次與敵斗爭中不斷進步成熟,在婦女當中具有很高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支持配合了鐵道游擊隊的各種行動,特別是打探消息、巡查追蹤敵特等,為鐵道游擊隊提供了很多情報。
4、彭亮
演員張亞坤
彭亮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槍桿子,他永遠最勇敢,永遠最忠心,與鐵道游擊隊的情感非常深厚,人品值得信賴,是鐵路局中最好用的一把槍。
5、小坡
演員劉凌志
小坡,一位性格朴實憨厚、靦腆多情、愛哭鼻子,打仗卻身手不凡的游擊骨幹,劉洪他們的忠實追隨者。有時候犯些小錯誤,少不了挨劉洪的訓。他代表了最年輕一代的鐵道游擊隊隊員的精神面貌。
他思維活躍,廣交朋友,也正是這樣結識了珍珍,他與珍珍的離奇愛情故事也是一大看點。他是千千萬萬個在浴血奮戰中不斷進步的年輕游擊隊員傑出代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鐵道游擊隊
Ⅲ 《鐵道游擊隊》是何時拍攝的
《鐵道游擊隊》「翻拍」史
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鐵道游擊隊》第一次將劉知俠同名原著搬上銀屏,同時劉知俠本人還擔任了該片編劇。該片由趙明導演,曹會渠、秦怡等人主演。影片中,導演的處理樸素而又生動,細節設計的機智幽默與劇情的緊張展開有機結合,攝影和美工的創造也各具特色,較好展示了環境和人物風貌。
1957年,本片在由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和北京日報聯合舉辦的國產片評選中列入該年度最受歡迎的十部影片之一。
198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12集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這部電視劇本身並沒有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反倒是其中的主題曲成為傳唱一時的佳作。
1995年由謝洪執導演的《飛虎隊》也是《鐵道游擊隊》家族中的一員,這部影片匯聚了眾多的著名演員,其中有劉威、李雪健、陳小藝、張豐毅、王志文、潘長江等人。 電影以老洪、王強參加游擊隊與日偽軍作斗爭為主線,以他們最終捨身炸臨城作為結局,濃縮了鐵道游擊隊的故事。但是這部影片在上映之後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倒是被稱為是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的「警匪片」。
導演王新民讓《鐵道游擊隊》變得更「武俠」
時間:2005年10月18日08:18
《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早已家喻戶曉。日前,該故事再次被翻拍成35集電視連續劇,並在眾多電視台播出取得收視第一的成績。該劇由曾經導演《俠客行》、《連城訣》《燕子李三》等劇的著名導演王新民執導。
本報記者昨天電話采訪了王新民,他就讀者關注的問題一一作了回答。
讓戰爭片呈現出武俠色彩
「鐵道游擊隊」這一題材,1956年有轟動一時的同名電影,上世紀90年代有名為《飛虎隊》的電視劇。那麼,再次翻拍是否能夠出新意?是否能超越觀眾心目中的那些經典作品呢? 對於這些問題,導演王新民顯得相當自信。他說,作為動作導演出身,他一直以來都想做一部反映戰爭的動作片,《鐵道游擊隊》剛好符合自己的要求。「其實電影帶給我的壓力不小,畢竟它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但是這種壓力也是動力,翻拍也意味著能夠把這些老觀眾吸引回來。」 說到出「新意」的問題,王新民導演十分自信。他表示,為該劇加入武俠元素,應當是最吸引觀眾的一大賣點。「觀眾在新版《鐵》中可以看到非常刺激的打鬥場面,動作的部分也十分精彩,我要做的就是讓戰爭片呈現出真正的戰斗的感覺。」那麼,加入武俠元素會不會讓觀眾覺得很假呢?王導指出,「鐵道游擊隊」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動作元素的注入,無疑會為觀眾帶來很大的看點。
人物不再是高大全
說到對經典電影精髓部分的繼承,王導指出,在新版電視劇中,他特意保留了老電影中的一些經典場面,並把這些「照搬」在電視劇中。 至於對原作的顛覆方面,王導告訴記者,劉知俠的原小說《鐵道游擊隊》有40多萬字,之前的一些影視作品沒有一個版本拍出小說的全部內容。同時,以前的作品在人物塑造、打鬥場面的設計等方面都較粗糙,那麼,新版《鐵》剛好就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補充。王導特意指出,僅打鬥場面而言,「我們將傳統武術和電腦特技製作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真實性和欣賞性俱佳的武打風格。」 說到主要人物的塑造,王導表示,以前的作品中,劉洪、王強等人一出場就是一個英雄人物,因為篇幅的限制,觀眾很難看到他們成長的過程。那麼,在新版電視劇中,「這些英雄人物不再像以往那麼高大全。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
再次狠狠地「懷舊一把」
記者在采訪追看該劇的觀眾時了解到,不少人在新版《鐵道游擊隊》中看到了連環畫似的場景,其中不少幾乎是對連環畫上的場景的重現。記者就此向導演王新民求證時,他笑言,這的確是故意而為的。 眾所周知,上世紀60年代,連環畫《鐵道游擊隊》在全國十分風行,許多人就是看著這樣的連環畫長大的。為了通過電視劇狠狠地「懷舊一把」,重拾那一代人當年的激動心情,王新民在拍攝一開始,就給劇組每人買了一本《鐵道游擊隊》的連環畫,大家一有空就琢磨當年的場景。於是,電視劇中的許多鏡頭都是根據這些畫面「照搬」上去的。
「心愛的土琵琶」不可替代
翻拍經典作品,新老版本有著糾纏不清的關聯。電視劇《鐵》也是如此,除了前面提到的「照搬」連環畫的經典畫面之外,連主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也未加改動。 對此,王新民的說法是,這首歌曲的影響太大了,而其他任何一首歌曲都無法替代。對王導來說,保留這首歌曲,也是對經典作品致敬的一種方式。
在火車上表演真功夫
新版《鐵》打出的宣傳口號是「中國最大的火車戲」,可見其製作人員的自信程度。王新民導演表示,為了拍好火車戲,導演組特意在棗庄搭建了一條10多公里的鐵道線,另外,還調來了一整列十幾節火車協助拍攝了一個月。「我們不少演員都是演動作戲出身,但在拍攝過程中還是有7個人受了傷。我們這樣盡心付出,就是為了給觀眾呈現出真實自然的打鬥場面。我相信我們這個戲是紅色經典中最好的一部,而打鬥場面一定超過港台武打劇。」 盡管導演在語氣間表現十分自信,但是記者在觀看火車戲時,發現不少特技鏡頭看上去卻有點「假」,看來,在這方面,製作組以後還需要再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