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少林八絕電影完整

少林八絕電影完整

發布時間:2023-12-20 13:26:50

⑴ 譚道良演過多少部電影

上映年 作品名

1973 潮州怒漢 The Hero of The Waterfront /THE HERO FROM CHIU CHOW

1974 珠江大風暴 飾 阿唐

1975 賊公計 The conspiracy of thieves

1975 Silent Guest from Peking

1975 密宗聖手 飾 小許

1976 少林門Hand of death

1976 鬼吼斷魂刀Knife of The Devil』s Roaring Soul Missing

1976 南拳北腿活閻王The hot, the cool and the vicious

1976 日落紫禁城Sunset in The Forbidden City / Fist to Kill

1976 傳奇方世玉Young Hero of Shaolin

1976 火燒紅蓮寺Story in Temple Red Lily

1976 十三太保李存孝 General stone

1977 方世玉大破梅花樁 Secret of the shaolin poles

1977 太極八蛟Shaolin Deadly Kicks / Deadly Kicks/ Flash Legs

1977 神拳霸腿追魂手The Boxer』s Adventure

1977 決斗太陽塔 Duel with the devils

1977 千刀萬里追 Super dragon/ Dynasty 空飛ぶ十字剣

1977 雍正命喪少林門The Shaolin invincibles

1978 鱷魚頭煞星 The tattoo connection

1978 龍拳蛇手斗蜘蛛 Challenge of death

1978旋風方世玉The prodigal boxer

1978 蛇鶴丹心震九洲Snake and Crane Secret

1978 四狼HORROR HOLIDAY

1978一代英豪Hero of the time

1978 胡惠乾血戰西襌寺Show Down at The Cotton Mill

1978 天地雙腿Dual flying kicks

1979 血肉磨坊 Blooded treasury fight

1979 冷刀染紅英雄血 Revenge of the shaolin master

1979 Scorching Sun Fierce Wind Wild Fire

1979 金劍Revenger

1980 風流殘劍血無痕 The mask of vengence

1980 南北腿王 The leg fighters/The invicible kung fu legs

1980 苦漁女神龍 Heroin Tribulation / Sea Dragon Goddess

1980 八絕 The eight escorts

1980 少林英雄HEROS/UNFORGIVEN OF SHAOLIN

1981 功夫皇帝The kung fu emperor

1982 血戰大二膽

1982 小刀會 Godfathers of fury/ Little Knife Party

1982 最後一口氣Last Breath

猛龍壁虎小拳王The Dragon, The Lizard, The Boxer

英雄出少年The Guy with Secret Kun Fu

⑵ 少林八絕正文1353

1跋陀2達摩3張三豐4文天祥5馬可·波羅6羅貫中7李成桂8陳友諒9張士誠10朱元璋11朱

棣12朱允炆13朱祁鎮14朱祈鈺15於謙16根敦朱巴17也許18王振

1跋陀

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北魏孝文帝時來中國傳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遷都洛陽,孝文帝在洛陽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靜,孝文帝又在嵩岳少室山下為他建造寺院。

這座寺院即現在的少林寺,跋陀是為少林寺的創立者和第一位住持。

他在寺內翻經台翻譯了《華嚴》、《涅轎仿消盤》、《維摩》、《十地》等經,並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年老後跋陀遷居少林寺外,直到圓寂。

2達摩

菩提達摩(?~528)

Bodhidharma

中國南北朝時來華印度僧人。略稱達摩,意譯道法。南天竺人,婆羅門(一說剎帝利)種姓,香至王第三子。南朝宋末航海至廣州、往北魏,於洛陽、嵩山等地游歷並傳禪學,遇慧可收為弟子,傳《楞伽經》4卷。復至廣州,梁武帝迎至建康(今江蘇南京),至北魏入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達9年。

傳說他以二入四行教人,重視坐禪和教理,要求通過壁觀,識自本有真性(理入)。在實際上達到無愛憎、無得失、無悲喜、無是非、超脫一切的精神境界(行入)。被稱為西天(天竺)禪宗第28祖和東土(中國)禪宗初祖。唐代宗賜謚圓覺禪師。

3張三豐

張三豐,元明道士。生卒年不祥。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寶,又字君寶,號三豐,豐又作峰。較為可考的說法,張三豐

約活動於元延佑(公元13141320)到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間。為遼東懿州(今遼寧)人,後人以他為隱仙派。

或說張三豐是宋或元甚至金時人,其籍貫,亦有「平陽」、「猗氏」、「寶雞」說。(或言三豐金時人,元初與劉秉忠

同師。劉秉忠(1216-1274),祖籍遼國瑞州,今綏中縣前衛鎮。元朝初年人,原名侃,字仲晦。曾為僧,法名子聰。元世祖忽必烈對他言無不聽,寵任益隆,曾經位至三公,官居太保。)

4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中國南宋末大臣,民族英雄。小名雲孫,字天祥,後以字為名,改字履善,後又改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祥興元年(1278),駐在崖山(今廣東新會南海中)的宋政府封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十二月,元軍從海陸大舉進攻,文天祥撤出潮陽,轉移海豐。行至海豐以北的五坡嶺,被元軍追及,文天祥被俘。

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

經珠江口零丁洋時,賦《過零丁洋》詩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不屈之志。

南宋滅亡,文天祥被押北上,於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初一到大都(今北京)。前宋丞相留夢炎、受封為瀛國公的宋恭帝,先後奉命勸降,都被拒絕。

他身在獄中,而詩句墨跡傳遍京城,被視同珍寶。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今北京東四北大街府學胡同;一說在宣武門外菜市口)就義。

文天祥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他前期的詩文多酬應之作,比較好的詩也只表現了隱逸的志趣,或帶有感傷哀愁的情緒。贛州起兵以後,風格為閉知之一變,詩詞散文都悲壯剛勁,感人至深。

文天祥把國家、人民和自己的遭遇,用詩詞逐事記錄,並且把從鎮江逃出元營後的記事詩,編成《指南錄》;又將被俘以後所作,編為《指南後錄》;在獄中又集杜甫詩句,成《集杜詩》200首,歷述「顛沛以來」的「世變人事」,抒發自己的亡國之痛。

他的《正氣歌》,歷數史書所傳各代不畏*、不惜犧牲的人物,表示自己准備隨時獻出生命的決心,尤為數百年來傳誦不絕之作。

5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1254~1324)MarcoPolo

中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閱讀文字大則版,請上]威尼斯商人尼柯羅·波羅之子。尼柯羅與其弟馬菲奧約於1265年抵上都見忽必烈,並被派出使羅馬教廷。1271年夏,尼柯羅兄弟攜馬可同來元廷復命。他們取道伊利汗國境,沿著古代絲綢之路東來,於1275年到達上都。此後僑居中國17年。

約1291年初與其父、叔從泉州啟程走海路回國。1293年到達忽里模子(今伊朗阿巴斯港東)。1295年返抵威尼斯。1296年馬可在戰爭中被俘,在獄中講述其東方見聞,同獄小說家魯思梯切諾筆錄成書,於1298年完成,通常稱為《馬可·波羅行記》。

6羅貫中

(1)中國元末明初作家,戲曲家。生卒年不詳。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生於杭州,祖籍太原。貫中生當元末社會動亂之時,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於流俗,曾參加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

(2)羅貫中,名本,原籍東原�今山東東平,寄寓浙江。元末曾作《龍虎風雲會》雜劇,並有志圖王,以不遇真主,乃退而寫歷史小說,為死於元亡前一年的宋宗室後裔趙偕字子永�人稱寶峰先生的門人之一。所作七十回本《水滸傳》在《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前,均成書於明初。其生卒年約1330-1400。

(3)羅貫中(約13……

30—約1400),名本,錢塘人(明郎瑛《七修類稿》、田汝成《西湖游覽志》、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元遺民賈仲明(《續錄鬼簿》雲:「羅貫中,太原人,別號海湖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至正二十四年,1364)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用王圻《埤史匯編》說羅貫中是「有志圖王者」。清徐渭仁、徐鍋繪《水滸一百單八將圖題跋》說他與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有關系。清顧苓也說羅貫中曾「客霸府張士誠所」(《塔影圖集》)。相傳是施耐庵的得意門生,才華出眾。

7李成桂

朝鮮太祖(1335年—1408年)在位時間1392年—1398年(1398年—1408年為太上王)

7世紀中期,朝鮮半島上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局面結束,新羅統一半島並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新羅分裂後,10世紀前期王建再次統一半島,改國號為高麗。

1388年,高麗將領李成桂發動兵變,經幾度廢立,自掌大權,並於1392年9月28日登上王位,改國號為朝鮮。

李成桂即朝鮮王朝創建者,廟號太祖。太祖在位時,推行科田法,獎勵農業,廣設學校,交好中國明朝。

李成桂於1398年遜位於兒子,1408年去世。

8陳友諒(1320年—1363年)

年輕時曾為縣吏。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後以功升元帥。

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陳友諒乘機襲殺倪文俊,並其部眾,自稱宣慰使,隨後改稱平章,掌握天完實權。

至正十九年九月,陳友諒殺害了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天完將領趙普勝。同年十二月,殺徐壽輝左右侍臣,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於採石,自立為帝。

大漢政權建立後,一面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面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

陳朱之間的戰爭是封建統一戰爭,前後進行了三年多,歷龍灣(至正二十年閏五月)、江州(二十一年八月)、鄱陽湖(二十三年夏)幾次重大戰役。大漢將士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

二十三年八月,陳友諒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

9張士誠(1321~1367)

中國元末割據江浙一帶的武裝首領。小名九四。泰州白駒場今江蘇大豐西南白駒)人。出身鹽戶,以操舟運鹽為業。至正十……

三年(1353),在紅巾軍起義影響下,與其弟士義、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18人,殺富戶,招集鹽丁,起兵反元,攻克泰州,連克興化、高郵,擁眾萬余。十四年正月,據高郵,稱誠王,建國大周,改元天佑。九月,元中書右丞相脫脫統大軍攻高郵。由於臨陣易將,元軍大亂,張士誠乘機出擊,大獲全勝。高郵戰役是元末農民戰爭的重要轉折。後張士誠渡江南下,與朱元璋開戰,張士誠敗,投降元廷,封為太尉。此後繼續與朱元璋爭奪地盤。他乘北方紅巾軍失敗、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之機,擴展地盤,勢力南抵紹興,北逾徐州,達於濟寧,西達汝、潁、濠(在今安徽鳳陽東北)、泗(在今江蘇盱眙北),東至海,擁兵數十萬。

二十三年九月,張士誠自稱吳王,以張士信為江浙行省左丞相,不再輸糧至大都。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滅陳友諒漢政權後,開始全面進攻張士誠。二十七年九月,平江(今江蘇蘇州)城破,張士誠被俘至應天(今江蘇南京),自縊死。

10朱元璋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1328~1398)

明太祖朱元璋,漢族,明王朝的開國皇帝。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今安徽鳳陽縣東)鍾離太平鄉人,少時窮苦,一度入皇覺寺當和尚。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郭死後統率郭部,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接著以戰功連續升遷,龍鳳七年(1361)受封吳國公,十年自稱吳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余勢力後,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

11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今江蘇南京)。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曾居鳳陽,對民情頗有所知。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樉先後死去,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

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1403~1424)。

12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史籍稱為建文帝。性寡斷。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死,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因深感籓王坐大,決定削籓。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後來的明成祖)藉此起兵反抗,其……

實是不滿明太祖傳孫不傳子。是長期以來皇室內部爭權奪利斗爭的總爆發。

惠帝原來是一個想有所作為的皇帝,感到太組時過於嚴猛,因此想在削籓集權的同時,施行「仁政」。但他卻「仁柔少斷」。他倚重黃子澄,齊太和方孝孺三個迂儒,導致失敗。

失敗後在宮中**而死,年二十六歲。

一說他「由地道出亡」,改裝為僧,自後浪跡於滇,黔,巴,蜀間。

13朱祁鎮

明英宗(1427~1464)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祁鎮。1436~1449年,1457~1464年在位。年號正統、天順。

明宣宗長子。9歲即位。初大事權歸皇太後張氏,以累朝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政務,繼續推行仁宣朝的各項政策,社會經濟也有所發展。

正統元年(1436),遣侍郎何文淵、王佐,副都御史朱興言督兩淮、長蘆、浙江鹽課,欽差巡鹽自此始。張氏死後,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振遂廣植私黨,啟明代宦官專權之端。

十四年(1449),瓦剌入犯,聽從王振之言親征,抵土木堡兵敗被俘。

景泰二年(1451)被釋回京,軟禁於南宮。

八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發動兵變,迎英宗復位,改年號天順。殺抗擊瓦剌的功臣於謙等,重用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政治更加**。他在位期間,土地兼並嚴重,內有葉宗留、鄧茂七農民起義,外有異族侵擾,英宗未有任何建樹。

14朱祈鈺

明代宗(1428~1457)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祁鈺。1450~1456年在位。年號景泰。

明宣宗次子。明英宗弟。英宗即位後,封王。

正統十四年(1449),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俘獲。九月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等主持防務,立朱祁鈺為帝(即明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帝,立英宗之子朱見深為皇太子。

景泰二年(1451)英宗被釋回京,被代宗軟禁於南宮。次年,廢太子見深,立己子見濟為皇太子。

在位期間,任用於謙等人,安定社稷,勵精圖治。派人分行天下,考察官吏。重視農業生產,詔天下鎮守、巡撫督課農桑,減賦息民。多次擊敗瓦剌,後瓦剌入貢,邊境得安。

八年,代宗病重,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迎英宗復位,發動奪門之變。廢為王。以親王禮葬金山。

15於謙

於謙(1398~1457)

中國明代將領,明保衛京師之戰的軍事統帥。字廷益。錢塘(今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宣德元年(1426)任御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整頓軍備。

……

正統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

次年秋,明京軍主力在土木堡之戰中潰敗,英宗被俘,蒙古瓦剌軍乘勝進攻京師(今北京)。

在此關頭,於謙反對遷都,力主抗戰,升任兵部尚書,率軍擊敗瓦剌軍,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戰後,他首創團營軍制,加強邊戍,委任名將鎮守。主張以戰求和,多次擊敗瓦剌軍的進攻,迫使其首領也先釋放英宗回朝。

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英宗借奪門之變重登帝位。二十二日,於謙遭誣陷被害。後沉冤昭雪,贈太傅,謚肅愍,又改謚忠肅。遺有《於忠肅集》。

16根敦朱巴(格敦朱巴)

一世**喇嘛

格敦朱巴(1391-1474),意為「僧成」,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大弟子之一,後藏扎什倫布寺的創建者。後來被追認為第一世**喇嘛。

17也許

也先(1407—1454),又譯額森、厄僧等。明代蒙古瓦剌部首領。出身於准噶爾部,姓綽羅斯氏,順寧王馬哈木孫,脫懽子。祖孫世掌瓦剌之政。

正統四年(1439)脫懽死,也先嗣位,稱太師淮王,常與明朝有貢使往還。可汗脫脫不花僅以元裔之名為君,不相臨制。

正統十四年(1449)大舉侵明,在土木之變中俘虜明英宗,並脅裹英宗包圍北京城,後被於謙擊卻,議和,送還英宗,恢復貢市。

此後,他殺脫脫不花,自立為大元田盛(天盛)大可汗,建號添元,設左右丞相及行省,又採取一系列統治措施。但也先的統治為時很短。先是女真諸部起而為亂;後兀良哈因不堪其征斂與騷擾,也起而反叛;內部又因其合兵南侵,利多歸於己,而弊則均受,引起部下不滿。也先荒於酒色,恃強益驕,致其眾日益離心,走散大半。景泰五年(1454)為部下阿剌知院等所殺,瓦剌勢衰。據《蒙古源流》載,也先在敗逃途中為布庫·索爾遜之子巴郭所殺。

18王振

王振(?~1449)中國明代宦官。山西蔚州(治今河北蔚縣)人。英宗為太子時,侍於東宮。英宗即位後,掌司禮監,以防備大臣罔上為由,勸皇帝以重典治理。

正統七年(1442),太皇太後死,王振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逐殺正直官員,陷害忠良。英宗稱他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爭相攀附。

十四年,也先進貢良馬,王振故意壓價,使者含怒而去,致使瓦剌大舉入侵。王振挾帝親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誤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兵追至,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被亂軍所殺。

註明:以上內容,皆來自網上。

最好的手打文字閱讀站,提供chm、txt、jar、umd等多種格式電子書下載,歡迎注冊會員。

《少林八絕》資料,一些資料(1)

閱讀全文

與少林八絕電影完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些看電影為什麼要刪減 瀏覽:854
電影3d在線 瀏覽:402
80s電影網怎麼迅雷下載電影下載 瀏覽:815
配音音樂純音樂電影 瀏覽:756
妹妹要電影boom系列 瀏覽:686
韓國電影老男孩音樂 瀏覽:290
學英語的軟體有海外電影 瀏覽:332
歐美經典電影片段大全 瀏覽:465
北京電影學院沒過 瀏覽:907
西部世界第二季電影免費收看 瀏覽:42
黃金保藏電影是哪個國家 瀏覽:107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電影全集 瀏覽:539
微電影性較大尺度 瀏覽:50
橫店電影城白金卡怎麼買票 瀏覽:466
電影天堂熊出沒變形記免費播放 瀏覽:486
寒假女生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965
如何製作動畫片電影 瀏覽:526
暖心微電影視頻 瀏覽:10
紅雀下載電影天堂 瀏覽:518
完美有多美電影完整版 瀏覽:128